商業規劃書有了。


    表達自己見解訴求的設計圖紙張宣也有了。


    接下來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找設計師把方案做到可行性,徹底落實下來。


    1994年8月18號。


    一大清早,張宣就和李梅來到了天河路8號。


    兩人圍著紡織廠轉一圈,張宣就對留下來的0名職工開始畫大餅。


    張宣告訴他們,讓他們再忍一忍,馬上就有大事要做,會給他們安排新的、有前途的崗位。


    離開紡織廠,張宣鄭重地對李梅說:“我們要盡快招人,招有一技之長的能人,招管理人員,要提前對這0名職工進行崗前培訓,要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改造,讓他們改掉過去的老毛病,培養危機意識,以適應我們的節奏。”


    李梅說好:“我回去就會著手安排。”


    張宣又說:“紡織廠的那些舊機器,你趕緊找人折舊處理掉吧。


    現在機不可失,時不待我。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把購物商城建起來,趕緊讓它錢生錢,為我們提供現金奶牛才行。”


    李梅點頭。


    張宣繼續囑咐:“商城這方麵我們倆個都是第一次,都是外行,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這一塊,峩們還是要請專業人士來幫手才行,這樣可以省時省力。


    我看華強北的萬佳百貨生意做的那麽紅火,一家小小的百貨都能帶動一條商業街,裏麵肯定有不少能人。


    你發揮一下你的那股子狠勁,想方設法弄一批人過來,組成我們的班底。”


    李梅笑了,“成,這事上咱兩不謀而合。我之前就打算從萬佳百貨和吉之島挖人,培養我們的班底。”


    張宣忍不住跟著笑了:“哈,我還是比不上你,還是你野,吉之島你都想到了。那我在這裏祝你馬到成功。”


    越過馬路,兩人臨街找了家地攤麵鋪,吃牛肉麵。


    李梅從隨行包裏掏出一罐剁辣椒擺張宣跟前:


    “這是我昨晚從一朋友家裏拿的,你應該喜歡這個。”


    “謝謝。”清湯寡水的牛肉麵,張宣嘴巴都快淡出個鳥來了。


    當即不客氣,擰開蓋子就搗鼓幾筷子放碗裏。


    僅僅片刻功夫,碗裏就飄出了紅湯。


    吃著麵,望著馬路對麵陽光普灑的紡織廠,張宣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勁:有竊喜,有豪邁,有激動,也有忐忑。


    想到預計15億投資的總規劃,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但再世為人,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了,事業從這裏起步。


    人生,從這裏向新的裏程碑進發,勇攀高峰。


    不管最後是輸還是贏,張宣都把它當做一塊試金石。


    他想看看,想看看自己除了寫作外,除了教書外,是不是還能做好一件事?


    還能不能在別的領域裏從陌生到熟悉,幹出一番新的成就?


    要做就做最好,做最亮眼的那個。這是他的品質,這是他從寫“風聲”和“潛伏”中培養出來的自信和魄力。


    這也是他這輩子的活法!


    ......


    接下來的幾天…


    張宣和李梅開著虎頭奔,在這個城市滿世界跑,基本上跑遍了羊城的大街小巷。


    兩人相繼找了14家大型建築設計公司、室內設計公司和藝術設計公司。


    隻要和設計沾邊的、有點名氣的公司,兩人都找了。


    結果大失所望,沒有一家達到張宣的預期。


    其中有幾家建築公司的老板,還是從歐美留學回來的,但聽完張宣的高標準、高要求後,直搖頭,表示水平有限,能力不夠。


    而最令人不齒的是,有幾家水平半吊子老板,聽完後眼睛光芒四射,說可以做,可以做,可以試著做....


    聽到可以試著做,張宣差點吐口老血,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們!


    這是幾十層的高樓大廈,你是腦子抽了嗎,你連我的問題都回答不清,就想拿這個練手?


    就想拿這個闖蕩名聲?


    真他娘的是傻/逼,為了錢不擇手段。


    這一幕,讓他想起了前生做外貿的日子。


    有些供應商明明做不了,但卻口口聲聲能做,到日期了要他交樣品時,就特麽的各種理由和借口又來了。


    結果就是既浪費了客戶的時間,還損害了自己的口碑和信譽。


    張宣一直沒弄懂,這種人是圖什麽?


    為什麽這樣的人還可以大量存在?


    李梅氣急敗壞地把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材大罵一頓,回到車裏時,她對張宣說:


    “還有最後一家建築公司,要是這家也不行,那我們就得去香江找人、或者向全世界建築設計公司招標了。”


    張宣:“......”


    聽到要向全世界建築公司招標,張宣腦袋立馬嗡嗡嗡地亂叫。


    這算哪門子事啊?


    如果真要走到這一步,他都在懷疑15億預算可能根本不夠!


    可能還差許多!


    李梅似乎看出了他的憂愁,又試著勸說:“要不退一步?地標建築延後,以後有錢了再弄?”


    張宣翻翻白眼:“要做就一步到位,往後延不是辦法,現在國內經濟在飛速發展,保不準滬市和京城就有人跟我們搶這個國內第一cbd,什麽東西都是博個第一才有噱頭,才有吸引力,我們不能退卻。”


    李梅很滿意他這態度,整理整理剛才的暴躁心情,又開始專注開車。


    在一個十字路口等待紅路燈的時候,李梅安慰說:“最後一家建築公司名氣非常大,據說人雖然不多,但清一色的精英,我特意把它留到最後。我的直覺告訴我,最後一家也許能成。”


    “哎,借你吉言,希望如此才好。”連續幾天的失敗,張宣對這一家也是不抱太多期待了。


    眼神在車外麵一個洋妞的胸口掃過,張宣此刻已經開始規劃去香江找人了。


    最後一家建築設計公司坐落於海珠區的繁華市中心,倒是離中大不遠。


    讓張宣有些失望的是門臉不大。


    唯一能稱道的是:外麵的裝飾和設計給人耳目一新的觀感。


    把車子停好,李梅說:“到了。”


    張宣目光掃視一圈,對著“萬邦設計”瞄了足足10秒,臨了點點頭,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跟著李梅走了進去。


    外麵不大,裏麵的空間倒是比想象的開闊,周遭的光景倒是讓不抱希望的張宣眼睛一亮,很有層次感和立體感,倒是有點設計公司的韻味了。


    6個設計師,個打雜的,另加一對中年夫妻老板,這是萬邦設計公司的全部人馬。


    老板40來歲,四六分頭,白襯衫、西褲、皮鞋,典型的職業正裝。一副小巧的眼睛,一撇小八字胡,比較嚴肅。


    張宣隻看一眼,就感覺像一個曆史名人,***。


    左看看,右看看,太像了,他娘的實在是太像了。


    張宣永遠記得這位曆史書上***的黑白照,旁邊有一段旁白,袁大頭派人在火車站刺殺他的旁白。


    老板娘很漂亮。這種漂亮不是純粹來自五官的美,而是一身黑色花藝裝扮,外加盤頭的額外效果。


    換句話說,就是很有氣質。


    單單看到這兩人,張宣心裏莫名的有了期待。


    可能是外麵太熱的緣故,公司並沒有其他客戶。


    不過張宣特意留意了下,自打自己和李梅進來起,6名設計師除了抬頭看一眼兩人外,一直在低頭忙碌。


    從這個細節可以判斷出,這公司的業務比較多。


    當然了,也不排除人家演練好的,有客戶上門了,就裝一副忙碌樣。


    他是有理由這樣懷疑的。


    前生陽永健開的外貿公司,每次帶國外客戶看廠時,都是跟人家生產廠商演雙簧。


    所以這種伎倆還是蠻多的。


    老板是德國留學的海龜,姓裘,叫裘博仁。


    巧,太巧了,竟然也有一個仁字,不會真是哪位老兄轉世吧?聽到人家自我介紹時,張宣不由自主地這麽想。


    老板娘叫陳敏,是一個很有眼力見的女人。


    她看一眼外頭的虎頭奔,再看一眼張宣和李梅氣勢非凡的模樣,不著痕跡地揮退一名女接待,親自給兩人倒上涼茶。


    寒暄幾句,陳敏目光在兩人身上徘徊些許,最後看向了李梅,開始介紹公司業務,最後問:“兩位有什麽需求?”


    李梅看看張宣,見張宣一副認真喝茶的樣子後,她嘴巴動了動,開始講明來意。


    這個過程花的時間比較長,有0來分鍾。


    聽著三人的一問一答,張宣慢慢地也把心思沉了下去,心想老天爺總算開眼了,終於找對人了。


    不管人家最後能不能接下活計,但憑這份談吐和認知,就比前麵的那些強多了。


    聽到要建cbd,要設計地標建築,夫妻倆對視一眼,眼裏分外高興,這是大客戶!


    這是條大鱷魚!


    裘博仁試探著問李梅:“我可以看看你們的初稿方案嗎?”


    李梅又看向了張宣。


    見此,裘博仁和陳敏也下意思看向了張宣,接著夫妻雙方又默默對視一眼,瞳孔裏滿是問號。


    張宣還是不做聲,自顧自地給自己倒一杯涼茶,繼續小口喝著。


    得到默認,李梅把張宣畫的那些圖紙從包裏拿了出來,交給陳敏。


    陳敏接過細細看了幾分鍾,隨後抬頭問李梅:“你也是學設計出身?”


    陳敏笑著搖頭,沒接話。


    半個小時後,把這些圖紙認認真真琢磨一遍的裘博仁問李梅:“你們的預算大概是多少?”


    李梅第一時間沒說預算,而是關心問:“你們能接這活?”


    沒想到裘博仁很是幹脆地搖搖頭。


    見到李梅麵露失望時,陳敏笑著說:“這麽大的工程,我們這公司不具備這個能力,不過我們可以找人一起來設計。”


    “你們找誰?”張宣這時出聲了,這是他進門後第一次開口。


    看到這個沉默不語的年輕人說話,陳敏夫妻不約而同地看了看李梅,隨後對張宣說:“找我的老師,還要邀請幾位國外的朋友。”


    張宣可不是那麽好糊弄的,直直盯著對方,不接話,靜待下文。


    見他不見兔子不撒鷹,陳敏很是利落地說了出來:“我老師郭明卓,還有兩位在荷蘭iba事務所的設計師馬克-海默和芭芭拉-庫伊特夫婦。”


    啥?


    !!!


    聽到這名字,張宣心裏一排排歎號飄過。


    他忍不住問:“郭明卓先生可是設計出天河體育中心的那位大師?”


    陳敏笑著頷首,“天河體育中心確實是出自我老師之手,當時我還是他老人家的助理,有幸見證了全過程。”


    嘿,臉皮都快趕上我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呢。


    聽到人家的肯定答複,不知為何,張宣懸著的心一下就落地了。


    同時心裏在想,既然人家的老師這麽有名,那荷蘭的兩位朋友應該也不是泛泛之輩吧?


    應該是這樣。


    陳敏不可能不知道輕重,隨便叫一隻阿貓阿狗來跟她老師共事。


    隻是可惜,隔行如隔山,他對設計領域這塊不懂。


    能知道郭明卓先生,還是他這兩天特意找羊城有哪些別特的建築時偶然得知的。


    圍繞設計師扯了一陣,眾人的話題又回到了設計本源上。


    當陳敏再次問預算是多少時?


    張宣直接告訴她:“沒有預算,我隻要最好的方案,按你們最好的想法做效果圖就可以。”


    聽張宣這麽回答,裘博仁和陳敏知道,這是人家在考驗自己的能力呢。


    試想一下,這麽大的工程,怎麽可能沒有毛預算呢?


    要是沒有預算,夫妻倆都覺得可能遇到騙子了。


    ps:求訂閱!求月票!


    (月票來來來啊,幫三月衝一下前100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時代之199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麻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麻竹並收藏重生大時代之199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