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張宣此時不知道裘博仁和陳敏的想法。


    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會傻傻把自己的預算告訴對方。


    如果這樣做,那不是明白告訴自己是肥羊麽,快快來咬我一口麽?


    張宣答非所問:“兩位看了我的圖紙,覺得可行嗎?”


    陳敏同裘博仁對視一眼,非常詫異:“這些圖紙出自你的手?”


    張宣笑著點頭。


    陳敏視線在一疊圖紙上掠過,就好奇問:“張先生也是學的建築設計嗎?是國外哪所名牌大學畢業的?”


    李梅很識趣,這時趕忙出來打圓場了,“我老板並不是設計專業出身,這些圖紙隻是他閑暇時自學自畫的。”


    裘博仁:“......”


    陳敏:“......”


    夫妻倆忍不住又互相瞅了瞅,太驚訝了,實在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他們敏銳地抓到了兩個關鍵點。


    第一個關鍵點是:張宣這年輕人是老板,李梅是下屬。


    這完全顛覆了夫妻倆之前的認知,剛開始以為李梅才是主事的。


    但驚訝過後,又覺得一切能解釋得通了,能解釋為何李梅頻頻看張宣臉色行事。


    第二個關鍵點就是:這些圖紙是張宣閑暇時自學自畫的,有點打擊人。


    這疊圖紙他們都一一看過,拋開建築設計的結構性、合理性不談,那布局有點驚豔,有種超出時代的美感。


    這是兩夫妻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很少見到的內景設計,如果僅僅從美學角度考慮,可以稱得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這也是陳敏忍不住問詢張宣畢業哪裏的原因,還指名道姓是不是國外名牌大學畢業的原因?


    不是兩人崇洋媚外,而是這年頭很多人約定俗成的普遍看法,國內就是比不上國外。


    張宣不知道兩口子的內心戲,不然非得羞死不可。


    他哪懂建築設計啊,那完全就是照葫蘆畫瓢,剽竊後世的經典東西。


    就是根據記憶,哪裏該布局什麽,哪裏該放置什麽而已。


    他僅僅是一個搬運工。


    而且張宣還知道,他自己的設計圖看是好看,但涉及到各種功能係統時,估計會被批判的體無完膚。


    不說其它的,一個汙水處理係統,他就理不清。


    見張宣就這樣子看著他們,裘博仁和陳敏知道、得拿出點真才實學才能鎮住這場子了。


    裘博仁思索一番,就拿起其中一張西塔樓的圖紙說:


    “圖紙上的地鐵換乘係統建設、優化接駁方式和動線設計、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挖掘特色性、避免同質化等角度的商業綜合體,從宏觀角度看,是非常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


    但是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或者推到重來,不然容易形成基坑塌陷、運行阻塞等重大問題....”


    裘博仁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把張宣頭都侃暈了,專業性太強,聽了老半天,張宣才聽懂一點關於基坑半逆作法設計的皮毛。


    然後就是這一點皮毛,人家就優化了自己很多想當然的布局。


    細致地說了0來分鍾,精通察言觀色的裘博仁見張宣快撐不住了時,也是適時住嘴,最後道:


    “現在隻能說這麽多,畢竟是紙上談兵,具體的方案要去現場考察後才能給評判。”


    知道最後一句是遞台階的話,張宣當即順坡下驢:“你們大概什麽時候有空,我們約個時間。”


    裘博仁看看手表,說:“我們隨時都有空,如果張先生和李小姐現在有時間的話,現在就可以去看看。”


    張宣起身,很時爽利地發出邀請:“求之不得,那我們現在就去現場吧。”


    李梅客氣地邀請兩人一起乘坐虎頭奔。


    但陳敏笑著婉拒了。


    兩口子開一輛桑塔納跟在虎頭奔後麵,往天河區開去。


    路上,陳敏看向前方的虎頭奔,想著張宣那年輕到過分的麵孔,忍不住問:


    “你覺得是真是假?”


    駕駛座的去裘博仁笑一聲:“是真是假,回頭調查一下地皮在誰手裏就知道了。”


    陳敏點頭,又問:“你說這張宣是二代還是三代?”


    裘博仁沒就這個發表看法,而是說:“二代三代對我們不重要,張宣肯定是有錢人的後代。


    峩現在隻關心這個工程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們能不能拿到手。”


    陳敏作為女人雖然天生具有八卦之心,但也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聽丈夫這麽說後,也是不再問。


    …


    天河路8號。


    圍著紡織廠和那塊空白地皮轉一圈。


    張宣突然問裘博仁和陳敏:“兩位覺得這裏怎麽樣?適合建設商業綜合體嗎?”


    裘博仁望一眼來來往往的車輛和人口,想到前不久公布的1號地鐵線路圖,讚歎道:


    “張先生好眼光,這位置很有商業潛力。”


    裘博仁和陳敏為了拿下這個大項目,走完第三圈後就祭出了他們的看家本事。


    比如高檔酒店、商場、寫字樓和辦公樓等辦公商用建築項目的該怎麽規劃…


    比如電力等能源動力項目的規劃…


    比如羊城東站、公交、地下隧道等交通運輸項目的利用與規劃…


    比如汙水處理、空氣淨化等環保水利項目的規劃…


    認認真真聽完兩人的看法,張宣服了。


    徹底服了。


    不服不行,人家不愧是專業的,僅僅踩個點,就說的條條是道。


    問題是人家不是忽悠他,因為張宣雖然是個外行人,但前生的閱曆和見識還是有一些的。


    一開始沒人點撥,一知半解是不太懂。


    但如今聽這兩口子現身說法,瞬間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聊了一陣,李梅開口道:“聽完你們剛才的規劃,我忽然發現1500個停車位好像少了。”


    聞言,陳敏和裘博仁看看張宣,見張宣沒太大反應,陳敏就明確說:


    “如果按照張先生對未來經濟形勢的樂觀評估,日均承載100萬客流量,可供4萬人同場同時消費的話,那確實少了。


    5年內,1500個停車位應該夠用。


    但5年後,就會顯得捉襟見肘,容易造成堵塞,不容易引流和存流,對未來發展極其不利。”


    張宣好想辯解一句自己這是地表的停車位,不算地下的。


    但臨了臨了,他還是虛心請教:“該多少合適?”


    陳敏沉吟一陣,最後說:“你這是住宿、會展多位一體的商業中心。


    從長遠考慮,我建議地下到4層設為停車場,停車位8000往上,最好規劃到1.萬到1.5萬個比較合適。”


    回憶一番後世的大型停車場,張宣覺得在理,同時又忍不住高看兩人一分,不愧是喝了洋墨水的。


    如今還是滿大街自行車奔跑的年代,人家就已經想到了後世車流如織的畫麵。


    當然了,也不排除他們去過紐約,去過東京,去過倫敦,然後到這裏現學現賣。


    中午,一家飯館,四人等菜期間,張宣遞了一瓶冰鎮亞洲汽水給裘博仁和陳敏。


    陳敏接過汽水,擰開蓋子喝一口就盯著張宣看了幾眼,臨了問:“張先生有女朋友了嗎?”


    張宣笑道:“我有女朋友了。”


    接著又說:“別一口一個張先生了,有點見外,直呼我名字就好。”


    陳敏點頭,又問:“我看你的布局很大,你這商業綜合體的宗旨是什麽?”


    張宣安然坐好,喝口汽水不急不躁地說:“最上檔次、最時尚、最潮流。”


    說完,見兩口子還定定地看著自己,他又補充一句,“打造國內第一cbd,比肩東京銀座,成為世界級的存在。”


    聽他這麽說,陳敏欲言又止。


    見狀,張宣直接開口:“有什麽想法,可以暢所欲言。”


    陳敏說:“如果按照你的宗旨,那兩座甲級寫字樓也打造成地標建築,那0層有些矮了。”


    張宣:“……”


    0層還矮了!


    他也想建高,可他沒錢啊。


    看到他沉默,陳敏這時又說:“其實我有個建議,不過有可能違背你的初衷。”


    張宣直直地看著她:“但說無妨。”


    陳敏說:“既然是地標建築,那就要獨一無二,羊城隻要一個就行。


    我建議要麽選用五星級酒店作為地標建築打造,要麽選用兩座甲級寫字樓。”


    “兩座甲級寫字樓?”


    “對。”


    兩世為人,張宣一下子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你是說像紐約的世貿大夏一樣,打造雙子塔?”


    陳敏應承:“這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雙子塔的方案,我知道一個團隊極其擅長。”


    張宣情不自禁問:“哪個團隊?”


    陳敏說:“英國阿特金斯建築事務所。”


    張宣無語,“你是說正在為迪拜設計帆船酒店的這家事務所?”


    陳敏問:“哦,你聽說過?”


    張宣撒謊說:“我有個朋友在英國,聽她偶爾提了一嘴。”


    陳敏看出他不想多說這個話題,於是識趣地不深究,而是繼續說:“我知道他們團隊有一個叫佩裏的,極其擅長雙子塔的設計。”


    佩裏麽…


    這人我知道,我也聽說過,後世廈門的帆船雙子塔不就是他設計的嘛…


    張宣第一時間沒做聲。


    他娘的,繞來繞去,竟然繞到了這家事務所。


    自己哪有那麽多錢?


    再說了,廈門雙子塔好看是好看,但畢竟不是世間獨一無二。


    有紐約雙子塔和迪拜帆船酒店的珠玉在前,沒什麽意思。


    張宣委婉說:“我更傾向於世間獨一無二的設計。”


    陳敏秒懂,這是被拒絕了。


    不過她壓根不介意。


    陳敏把雙子塔的建議拋出來,目的隻是引起張宣的更大興趣,讓張宣長長見識的同時,也是向張宣表達兩口子的眼界、人脈和份量。


    用另一種方式告訴他,找我們“萬邦設計”沒找錯人。


    ps:求訂閱!求月票!


    (還有…)


    感謝大家上月的支持,月票第98名!開心!


    上月更了0萬出頭的字數,這月目標4萬字。


    希望大家多多訂閱支持,多多投月票,讓這本沒有推薦位的書曝光多一點。


    月第一天,拜托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時代之199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麻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麻竹並收藏重生大時代之199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