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叫聲,一夥山賊亂哄哄地從房屋裏衝了出來。


    有的情不自禁地打著哈欠,有的還在胡亂穿著衣服,有的在後麵嚷嚷著:“出什麽事了?”


    可是他們一出門,迎頭撞到楊可世。


    他揮舞著鐵鐧衝在最前麵,像是胡亂擊打,但是所過之處無不折筋斷骨。鐵鐧擊打在肉體上的沉悶聲音,在無比淒厲的慘叫聲中砰砰作響,毫不示弱。


    楊可世看著粗獷,動作也蠻橫殘暴,一通瘋魔鐧法似的亂打。


    可是隻要仔細觀察,就會看到其實他出手極有章法,也極其狠準。


    見勢不妙往一邊躲閃的,頂多隻是斷手斷腳等。於是敢負隅頑抗的,楊可世下手越狠。輕者斷手斷腳,碎骨頭傷器髒;重者斷脊椎,裂頭顱,非殘即死,十分地凶殘。


    楊可世一頓亂打,把衝上來的數十個山賊打得四處逃散。他身後的三百人,馬上追殺了上去。


    他們還是十一人一隊,編成鴛鴦陣往前衝殺。


    遇到空間狹窄,立即變成了左右小陣,即左右各分一名盾牌手、兩名長槍手、一名弓弩手,由一位持長柄苗刀的士官指揮。


    又或者變成三個三才陣,其中兩個三才陣是一名盾牌手配一名長槍手和一名弓弩手。


    近距離有盾牌手,同時他也作為進攻的支點。


    中距離有長槍手,一槍在手,天下全有。


    遠距離有弓弩手,誰在遠處探頭探腦,二話不說就是一箭。


    第三個三才陣是一名長槍手配兩位持苗刀士官。


    他們三位是全隊武藝最彪悍,經驗最豐富的,作為全隊進攻的第三個點,也是最重要的支撐點,同時也是全隊預備隊。


    左右策應,發動進攻。


    這些驍騎營的精銳,都是數萬熟蕃裏挑選出來,各個都是百戰餘生的驍勇之士。捉對單打獨鬥,他們一個人都可以打兩三個山賊青壯。


    偏偏又如此訓練有素,進退有序。這些驍騎營士兵組合在一起,發揮出十倍二十倍的威力。


    對戰這些山賊,真的是在欺負他們了。


    楊可世有如一尊殺神在前麵開路,擋者死!身後的三百士兵,二十多支小隊,就像二十多把尖刀,刀刀要人命。


    高世宣帶著善射隊在後麵又不甘寂寞,仗著射程遠,箭術好,時常跟前麵的步軍搶人頭。


    劉法、楊惟忠和趙隆率領的南麵突擊隊,也差不多的過程。


    兩隊很快就在鎮中心匯合。


    前敵指揮劉法迅速評估了戰況,以及敵人的實力和現狀,當機立斷,命令楊惟忠率領南麵突擊隊對全鎮進行肅清。楊可世率領北麵突擊隊,對山賊最後,也最大的兩處據點強攻。


    高世宣和趙隆率領善射隊,全部上房頂,占領製高點,分別對楊惟忠和楊可世進行支援。


    同時發信號,要求斛律雄支隊立即對正在逃出鎮子潰敗山賊進行剿殺。


    響箭射出,很快斛律雄支隊的回應也來了。


    他們已經清理了渦水碼頭裏的山賊,調轉方向對鎮外四處逃散的山賊進行追殺。


    種師中率領的預備隊也發出信號,他們已經封鎖了西去荊山的路,山賊要活命,要不投降,要不跳入東、南邊的淮河以及北邊的渦水。


    在趙似的單筒望遠鏡裏,鎮子裏的情況看得不是很清楚,隻見到楊可世帶著人馬,如同拆家一般在強攻山賊的最後一處據點。


    楊惟忠帶著人手在一個院子一個屋子逐一地清理,時不時押出俘虜來,手腳被綁好了,蹲在街上。也偶爾抬出幾具屍體出來,堆在一處。


    高世宣的善射隊站在楊可世一隊身後的屋頂上,他們張弓搭箭,隻是偶爾才射出一箭。


    趙隆的善射隊散站在鎮子各處的屋頂上,目光跟隨著楊惟忠搜查的隊伍在移動。他們射箭的機會更少。


    在鎮子外麵,趙似的望遠鏡看得十分清晰。


    斛律雄的遊騎隊,也是十人一隊,五人一組。在田野林路間追逐著像一群群老鼠逃竄的山賊。


    他們大聲吆喝著,對著那些不聽招呼,隻顧著逃命的家夥,遠的嗖地就是一箭,近的砰的就是一棍。


    等到圍住了一群人,丟下繩索,叫他們自己綁在一起,然後分出人手來,押解到一起去。


    李輔仁在荊山的某一處隱蔽地方,看著這一切,嘴巴張得大大的,心裏除了震撼,還有驚惶。


    他曾是西夏擒生軍的悍將,在宋夏兩國邊境上打過十來年的仗,但是從未見過這個樣子的宋軍。


    在李輔仁的記憶裏,宋軍隻不過憑借器利人多打打順風仗。


    戰術呆板,毫無配合。士氣低迷,韌性極差,一遇到挫折就很容易先崩潰。


    可是在眼前的這支宋軍上,李輔仁見到了非常默契和有效的戰術配合。這種戰術和配合卻正符合宋軍的優勢。


    個人驍勇上可能比不過西夏軍,但是兩三個組織起來,個人的驍勇就受到了極大的限製。


    但是讓李輔仁驚惶的卻是這支軍隊在作戰時的那種有序和沉著!


    真正的精兵,在任何凶險麵前,都是“呆如木雞”,隻是做著自己的工作。


    現在李輔仁在這支軍隊上看到類似的情景。


    這支軍隊的士兵,在麵對所有不同的敵人時,都是不慌不忙。一種戰術搞不定,馬上就換另一種戰術,總有一款適合對麵的敵人。


    他們這種戰術切換,隊形調整,行如流水,毫不停滯。仿佛經過無數次地訓練,已經刻在骨子裏,閉著眼睛也能做出來。


    看到的這一切展現在自己麵前,讓李輔仁心裏覺得非常不妙,情不自禁地想起郡主離開開封時說的那句話。


    “這個簡王,以後會是我們大夏國最危險的敵人。”


    馬上走,把這些情況火速傳回國去!


    李輔仁頭也不回地離開荊山,向開封急行而去。


    等到天完全亮透,荊山鎮的戰事也進入到尾聲。


    大批的俘虜被押解到鎮子北麵的空地,集中在一起,有士官和軍官穿行其中,叫俘虜們互相指證,把頭目等人甄別出來。


    在另一邊,大批被山賊圈禁的老弱婦孺被放了出來,集中在一個個院子裏,發放衣服和吃食,同時調查情況。


    “殿下,荊山鎮已經肅清,斬殺三百一十五人,俘兩千二百七十人,傷二百八十三人,賊首陳老六及以下頭目四十九人被擒。解救了百姓四千一百人。”


    劉法稟告著戰果。


    “好,我們去鎮上。”


    在趙似一行人進入到鎮上時,李簡氣喘籲籲地趕到。


    他翻滾著跳下馬來,坐在地上,一人一馬彼此起伏地喘著粗氣。他的頭發上,坐騎的鬃毛上,都是往地上滴落的汗水。


    “直娘賊的,這個趙十三,太能跑了。老子跟在屁股後麵,攆了一路,跑死我了!”


    李簡好容易喘勻了氣,憤憤地罵道,然後走上一處高地,往荊山鎮看了看。


    不看不要緊,一看李簡又忍不住罵開了。


    “這些猢猻怎麽動作這麽快,居然就打完了?我又慢了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