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鎮裏太過髒亂,一時也收拾不幹淨,趙似帶著衛隊就下榻在鎮外的一處驛站裏。
“殿下,”種師中和劉法聯袂前來,匯報統計的情況。
“...被俘的山賊,有四百六十七人是陳老六的老班底,都是他在壽州傳教時收得弟子。其餘的都是沿途招募和拉來的青壯。”
“解救的百姓四千一百人,其中五百六十人是從壽州跟過來的摩尼教徒。其餘兩千四百人,是青壯們的家眷。家裏的壯勞力被拉跑了,他們不跟著跑,都得餓死。剩下的都是在附近抓來的鄉民。”
說到這裏,種師中的語調微微變高一點。
“其中四百一十名婦人,是山賊沿途以及進入荊山鎮後擄來的,供陳老六及其屬下淫樂。在幾位頭目的指證下,我們還在野外找了近百餘屍體。都是被山賊們虐殺的老弱婦人,以及熬受不過自殺的。”
屋裏一片寂靜,站在身邊的明朝霞,眼睛裏冒著火,看著趙似,緊咬著嘴唇,隱隱聽到磨牙的聲音。
沉寂了一會,劉法問道。
“殿下,這些賊人該如何處置?”
“陳老六以及山賊頭目,四十九人,還有指證出來手裏有人命的,悉數殺了。其餘的交給地方處置。”
“殿下,按照朝廷規矩,我們出征得勝,是要獻俘的。”種師中小心地提醒道。
“這些毛賊也配獻俘?能在宣德門前獻俘的,必須是北麵和西麵的王公大臣。能在太廟獻俘的,必須姓耶律和嵬名!”
趙似朗聲說道,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像是一口洪鍾在種師中和劉法的心裏撞響。
“這些以殘害百姓為樂的雜碎,死了是他們最好的結局。貼出通告,告曉四方百姓,然後當眾將這些混賬斬殺,以正國法公義!”
“是!”劉法連忙應道。
種師中卻有些擔心地勸道,“殿下,如此處置,會不會被文官們指責為擅權好殺?”
趙似淡淡一笑,“小種就是謹慎持重。行軍打仗,我不如你們;對付文官,你們不如我。放心好了,文官就那張嘴厲害。我的嘴不比他們差,發起狠來,還會打人。”
種師中和劉法都笑了,行了一禮都出去了。
趙似繼續在紙上寫寫畫畫。
“十三郎,你在寫什麽?”
沒有外人在,明朝霞還是願意叫十三郎。
“我在想國朝地方政製的問題。”
“什麽問題?十三郎看出什麽不妥了?”
“大問題啊。我此前一直在想,從前唐開始,到本朝,為何曆代皇帝都延續道/路和州縣製?尤其這州,分得越來越小,以前十幾縣,二十幾縣一州。現在幾縣就是一州。重重疊疊,十羊九牧。”
“知州又是高階官職,連同知縣都是京官派遣下來的,什麽都要中樞管,結果什麽都管不了。比如這次荊山賊作亂,隻要宿州反應及時,調集禁軍廂軍,就能遏製住,再不濟,通報鄰近的亳、壽、濠州一起布防,何至讓他襲擾四州五縣,殘害了數千百姓。”
明朝霞聽到這裏,也來了興趣。
“殿下想明白為何國朝要定下如此的地方政製?”
“削弱地方的權力!”趙似搖了搖頭說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前唐和國朝都被地方割據,軍閥混戰搞怕了。所以就定下此製,一州就幾縣,州縣堂官全是京官派下來的。州上麵還有路,設有帥司、漕司、憲司、倉司,分權之外還負有監管州縣之責。”
“所以你說,州縣堂官能幹什麽?敢做什麽?隻能渾渾噩噩,糊塗度日唄。所以這國朝地方政製,簡直是糟到極點。即無法有效治理,又無法及時應對變故。最可怕的是,各縣地方上,朝廷的手退出去了,卻讓豪門世家牢牢地抓住。”
說到這裏,趙似的目光在閃著精光,仿佛黎明前,在東方黑夜裏閃爍著的啟辰星。
“那殿下覺得該怎麽辦?”
“當然是要改了。王荊公的變法,在中樞裏看,覺得都挺好,可是一到地方,全走了樣,大多數變成了惡法。為什麽?就是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太差了!”
“殿下,那你想怎麽改?”
“我想到了頭緒,不過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斟酌一番。”
明朝霞聽了幾句,越聽越糊塗,所以不再問,讓趙似自己去想。
她在一旁坐了一會,幫著磨了一會墨,突然想起一件事,看到趙似正在聚精會神地想事情,便出了門,跟岑猛打了聲招呼,帶著幾個護衛直奔荊山鎮。
趙似坐在桌前想事情,一想就是一下午,等到明朝霞端著飯菜走進來,叫醒了他,才意識到居然快要天黑了。
“十三郎。”明朝霞吃著餅,叫了一聲。
趙似咬了一口餅,夾了一筷子鹹菜,鼻子應了一聲。
現在是戰時,他和明朝霞吃的東西,跟官兵們是一樣的。
這是他定下的鐵律。
“奴家跟你商量件事。”
“你說。”
“被賊人擄來的婦人有四百一十名。剛才大半天時間,已經自殺了四十六人,衛兵發現了去救治,還是死了二十五人。”
趙似默然不語了。
此時禮數大防,已經開始冒頭。
尤其是把持著鄉間地方的士紳們,把禮數吹得無比莊嚴鄭重。因為百姓們遵循了禮數,就不敢對他們的權威有絲毫冒犯,就能老老實實地任由他們壓榨欺淩了。
這些失節的婦人們,就算被送回家去,也多半會被家人和鄉鄰們嫌棄。
要是被家人拋棄,毫無生存能力的她們,真的隻有死路一條。
“朝霞,你想收攏她們?”趙似看出明朝霞的心思。
“是的,殿下。她們真的無路可走了。可是落到今天這步,又不是她們願意的。完全是被山賊所害。現在獲救了,卻還是不能從火坑裏跳出來。奴家於心不忍。”
趙似點了點頭,“養活她們不是問題。關鍵是要給她們生活的希望,要讓她們有事做,覺得自己還是有用的。隻有這樣,她們才會堅持活下去。否則的話,心如死灰,活著就跟行屍走肉,還有什麽區別?”
明朝霞眼睛一亮,“十三郎說得真對,給她們活下去的希望。這些婦人,自小會針線女紅,可以裁縫為生。隻要有條生路就行。”
趙似又指了一條方向,“女子比男子細心堅韌,可以培訓一部分婦人做護工,學著救治傷病,給大夫郎中打下手。隻要敢想敢做,女子在很多方麵能做到男子也能做到的事情。”
趙似的話像是給明朝霞指出了一條明路。
“十三郎,有些婦人是獵戶妻女,從小練得有些功夫,配上刀槍弓箭,不比男子差。我要組建一個女子護衛隊,保護受欺淩的女子,誰要是敢欺負她們,我就帶著她們打落這些狗賊的牙齒!”
“好,巾幗不讓須眉!朝霞,你組建的女子護衛隊可以叫朝霞衛。”
明朝霞眯著眼睛,努力從一隻小狐狸變成可愛乖巧的貓咪,討好地說道:“十三郎,奴家真得可以做嗎?”
“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你可以做任何事情。還有,朝霞,你以後不要老是自稱奴家了。跟曾娘子一樣自稱吧。我出開封城時,已經給大宗正修書一份,把你的名字以簡王側妃的名義,登記入宗室簿。”
明朝霞像是施加了定身咒,她呆呆地看著趙似,不敢相信剛才的那一番話。
“十三郎。”明朝霞幽幽地叫了一聲,有欣喜,有激動,還有一些惶然。
趙似拉著明朝霞的手,“卿不負我,我絕不負卿。”
“殿下,”種師中和劉法聯袂前來,匯報統計的情況。
“...被俘的山賊,有四百六十七人是陳老六的老班底,都是他在壽州傳教時收得弟子。其餘的都是沿途招募和拉來的青壯。”
“解救的百姓四千一百人,其中五百六十人是從壽州跟過來的摩尼教徒。其餘兩千四百人,是青壯們的家眷。家裏的壯勞力被拉跑了,他們不跟著跑,都得餓死。剩下的都是在附近抓來的鄉民。”
說到這裏,種師中的語調微微變高一點。
“其中四百一十名婦人,是山賊沿途以及進入荊山鎮後擄來的,供陳老六及其屬下淫樂。在幾位頭目的指證下,我們還在野外找了近百餘屍體。都是被山賊們虐殺的老弱婦人,以及熬受不過自殺的。”
屋裏一片寂靜,站在身邊的明朝霞,眼睛裏冒著火,看著趙似,緊咬著嘴唇,隱隱聽到磨牙的聲音。
沉寂了一會,劉法問道。
“殿下,這些賊人該如何處置?”
“陳老六以及山賊頭目,四十九人,還有指證出來手裏有人命的,悉數殺了。其餘的交給地方處置。”
“殿下,按照朝廷規矩,我們出征得勝,是要獻俘的。”種師中小心地提醒道。
“這些毛賊也配獻俘?能在宣德門前獻俘的,必須是北麵和西麵的王公大臣。能在太廟獻俘的,必須姓耶律和嵬名!”
趙似朗聲說道,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像是一口洪鍾在種師中和劉法的心裏撞響。
“這些以殘害百姓為樂的雜碎,死了是他們最好的結局。貼出通告,告曉四方百姓,然後當眾將這些混賬斬殺,以正國法公義!”
“是!”劉法連忙應道。
種師中卻有些擔心地勸道,“殿下,如此處置,會不會被文官們指責為擅權好殺?”
趙似淡淡一笑,“小種就是謹慎持重。行軍打仗,我不如你們;對付文官,你們不如我。放心好了,文官就那張嘴厲害。我的嘴不比他們差,發起狠來,還會打人。”
種師中和劉法都笑了,行了一禮都出去了。
趙似繼續在紙上寫寫畫畫。
“十三郎,你在寫什麽?”
沒有外人在,明朝霞還是願意叫十三郎。
“我在想國朝地方政製的問題。”
“什麽問題?十三郎看出什麽不妥了?”
“大問題啊。我此前一直在想,從前唐開始,到本朝,為何曆代皇帝都延續道/路和州縣製?尤其這州,分得越來越小,以前十幾縣,二十幾縣一州。現在幾縣就是一州。重重疊疊,十羊九牧。”
“知州又是高階官職,連同知縣都是京官派遣下來的,什麽都要中樞管,結果什麽都管不了。比如這次荊山賊作亂,隻要宿州反應及時,調集禁軍廂軍,就能遏製住,再不濟,通報鄰近的亳、壽、濠州一起布防,何至讓他襲擾四州五縣,殘害了數千百姓。”
明朝霞聽到這裏,也來了興趣。
“殿下想明白為何國朝要定下如此的地方政製?”
“削弱地方的權力!”趙似搖了搖頭說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前唐和國朝都被地方割據,軍閥混戰搞怕了。所以就定下此製,一州就幾縣,州縣堂官全是京官派下來的。州上麵還有路,設有帥司、漕司、憲司、倉司,分權之外還負有監管州縣之責。”
“所以你說,州縣堂官能幹什麽?敢做什麽?隻能渾渾噩噩,糊塗度日唄。所以這國朝地方政製,簡直是糟到極點。即無法有效治理,又無法及時應對變故。最可怕的是,各縣地方上,朝廷的手退出去了,卻讓豪門世家牢牢地抓住。”
說到這裏,趙似的目光在閃著精光,仿佛黎明前,在東方黑夜裏閃爍著的啟辰星。
“那殿下覺得該怎麽辦?”
“當然是要改了。王荊公的變法,在中樞裏看,覺得都挺好,可是一到地方,全走了樣,大多數變成了惡法。為什麽?就是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太差了!”
“殿下,那你想怎麽改?”
“我想到了頭緒,不過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斟酌一番。”
明朝霞聽了幾句,越聽越糊塗,所以不再問,讓趙似自己去想。
她在一旁坐了一會,幫著磨了一會墨,突然想起一件事,看到趙似正在聚精會神地想事情,便出了門,跟岑猛打了聲招呼,帶著幾個護衛直奔荊山鎮。
趙似坐在桌前想事情,一想就是一下午,等到明朝霞端著飯菜走進來,叫醒了他,才意識到居然快要天黑了。
“十三郎。”明朝霞吃著餅,叫了一聲。
趙似咬了一口餅,夾了一筷子鹹菜,鼻子應了一聲。
現在是戰時,他和明朝霞吃的東西,跟官兵們是一樣的。
這是他定下的鐵律。
“奴家跟你商量件事。”
“你說。”
“被賊人擄來的婦人有四百一十名。剛才大半天時間,已經自殺了四十六人,衛兵發現了去救治,還是死了二十五人。”
趙似默然不語了。
此時禮數大防,已經開始冒頭。
尤其是把持著鄉間地方的士紳們,把禮數吹得無比莊嚴鄭重。因為百姓們遵循了禮數,就不敢對他們的權威有絲毫冒犯,就能老老實實地任由他們壓榨欺淩了。
這些失節的婦人們,就算被送回家去,也多半會被家人和鄉鄰們嫌棄。
要是被家人拋棄,毫無生存能力的她們,真的隻有死路一條。
“朝霞,你想收攏她們?”趙似看出明朝霞的心思。
“是的,殿下。她們真的無路可走了。可是落到今天這步,又不是她們願意的。完全是被山賊所害。現在獲救了,卻還是不能從火坑裏跳出來。奴家於心不忍。”
趙似點了點頭,“養活她們不是問題。關鍵是要給她們生活的希望,要讓她們有事做,覺得自己還是有用的。隻有這樣,她們才會堅持活下去。否則的話,心如死灰,活著就跟行屍走肉,還有什麽區別?”
明朝霞眼睛一亮,“十三郎說得真對,給她們活下去的希望。這些婦人,自小會針線女紅,可以裁縫為生。隻要有條生路就行。”
趙似又指了一條方向,“女子比男子細心堅韌,可以培訓一部分婦人做護工,學著救治傷病,給大夫郎中打下手。隻要敢想敢做,女子在很多方麵能做到男子也能做到的事情。”
趙似的話像是給明朝霞指出了一條明路。
“十三郎,有些婦人是獵戶妻女,從小練得有些功夫,配上刀槍弓箭,不比男子差。我要組建一個女子護衛隊,保護受欺淩的女子,誰要是敢欺負她們,我就帶著她們打落這些狗賊的牙齒!”
“好,巾幗不讓須眉!朝霞,你組建的女子護衛隊可以叫朝霞衛。”
明朝霞眯著眼睛,努力從一隻小狐狸變成可愛乖巧的貓咪,討好地說道:“十三郎,奴家真得可以做嗎?”
“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你可以做任何事情。還有,朝霞,你以後不要老是自稱奴家了。跟曾娘子一樣自稱吧。我出開封城時,已經給大宗正修書一份,把你的名字以簡王側妃的名義,登記入宗室簿。”
明朝霞像是施加了定身咒,她呆呆地看著趙似,不敢相信剛才的那一番話。
“十三郎。”明朝霞幽幽地叫了一聲,有欣喜,有激動,還有一些惶然。
趙似拉著明朝霞的手,“卿不負我,我絕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