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鐸回到張廣順家的隔壁院子裏。
這裏以前是西檢閱所的一處“暗屋”,專門給張廣順打掩護的。現在應該屬於軍情偵查局了。
借著夜色的掩護,曹鐸和隨從,從隔壁院子的後門陸續離開。
曹鐸在街上走了一段路,走進一家不起眼的茶館。
進到裏麵一間雅間,岑猛正在那裏等著他。
“張廣順離開後找李青鸞的人,底細查出來了嗎?”一見麵曹鐸就問道。
“是北遼的人,叫做耶律淳。”岑猛輕聲答道。
“耶律淳?北遼宗室?”
“不止宗室這麽簡單。他父親耶律和魯斡是遼主的同母弟,受封宋國王,上京留守。耶律淳自己被授為彰武軍節度使。此子自小愛好文學,出口成章。不摘下帽子,根本不知道是北遼契丹人。”
“他來開封城幹什麽?”
“暫時不知道。他與李青鸞密會在私室,沒有第三人。我的人也沒法靠近。不過不著急,不管他們談了什麽,都要付之行動。隻要一動,俺們就知道他們想做什麽了。”
“沒錯,猛子,是這麽個道理。根據情報綜合來看,李青鸞來我大宋,關鍵兩件事,一是摸清楚官家對河西家的軍事部署。第二件,俺猜測是想辦法搞糧食。”
“搞糧食?有這個可能啊。根據軍情偵查局西北分局的情報,河西家不少州縣的百姓,都要餓瘋了。我軍又在這邊熬粥烤肉,那邊的饑民蠢蠢欲動。夏國官吏帶著兵丁阻攔,結果發生了流血衝突,還是跑了不少人過來。”
岑猛皺著眉頭琢磨著,“李青鸞想搞糧食,跟耶律淳密談什麽?據情報來看,這些年北遼貴族們揮霍無度,國庫裏也空得能跑老鼠。今年官家又好心好意給他們送了一千多位大和尚,還開發生產了那麽多好東西等著他們買,應該沒有餘糧救濟河西家吧。”
“沒錯。北遼的貴族們跟河西家的差不多,寧可糧食黴在自己的倉庫,也不肯施舍給外人。而且確實也沒有餘糧救濟河西家。不過北遼有昏庸之輩,也有高遠明識之人。我軍去年大敗夏軍,讓他們感到深深的憂患。”
“是的曹六郎,俺在你移交的檔案裏,看到了北遼某些貴族和將領的上書,極力對我國用兵,打掉我軍的得勝氣勢,平衡與河西家的實力均衡。隻是遼主年老體邁,身體又時好時壞,沒有那份雄心壯誌。”
“加上去年年底,還在監國的官家,卑辭厚禮,對北遼的態度十分恭順,讓遼主十分滿意。又重金收買了左右近侍,幫忙說好話,這才讓遼國的興兵作罷。但是北遼的那些有誌之士,還是會極力幫助河西家的...”
聽到這裏,曹鐸心頭閃過一個念頭,“猛子,你說李青鸞會不會在我大宋河東河北籌集糧食,私運去北遼,再從北遼的西京道轉運去河西家的河套地區。雖然路途遙遠,幾經轉運,但是在陝西沿邊被嚴密封鎖的情況下,不失為一個良策。”
岑猛一拍大腿,“直娘賊的,李青鸞那個胡婆子不僅長得漂亮,也極為聰慧,這樣的法子,想得出來。接下來俺們該怎麽辦?”
曹鐸雙手一攤,“現在這攤事歸你軍情偵查局管了,俺沒有權限,叫俺們警察廳配合沒問題,叫俺們查辦和行動,就逾越了。”
岑猛一拍腦袋,“俺糊塗了。”
他想了想,眼睛慢慢地透著光,“河北河東,俺們官家也一直惦記著。那裏的邊軍,根本沒法跟西軍比。那裏的州縣,世家豪強橫行。要不借著這機會,搞它一搞?”
“學宗老夫子和郭夫子在西北的招數?”
“依葫蘆畫瓢。”
“還是跟官家稟告一聲。”曹鐸想了想說道,“如何整飭,先動哪裏,後動哪裏,官家心裏有本帳,不要莽撞,壞了官家的計劃。”
“沒錯,俺也是這個想法。明天一起去覲見官家。”
“你去就好了,拉俺幹什麽?”
“曹六郎,誰都知道,京畿警察廳的事差不多後,你就要去刑部,組建全國的警察廳。俺們軍情偵查局人不多,比不得你們警察廳,兵多將廣,必須得靠你們幫手。你也想把河北河東等地的警察係統,初步建立起來吧。”
“行,明天俺們一起去覲見官家。”
第二天,曹鐸和岑猛聯袂前去覲見時,趙似在崇政殿東偏殿一間房間裏接見另外三人。
他們正是葉適、蘇行方和範東海。
“適之,你的南海商會,現在進行得如何?”
趙似先問葉適。
“回官家的話,去年小的奉命組建南海商會,以泉州為主港,番禺為副港,購買船隻,招募人手,開通航線。至今為止,已經開通安南國升龍、占城國屍唎皮奈港、真臘國巴揚港、三佛齊國占卑港三條航線。”
葉適恭敬地答道。
“接下來,南海商會將開通羅斛暹羅前身、蒲甘緬甸、諫義裏東爪哇等國的航線,進而開通注輦王國的航線。”
“注輦王國...”趙似看過南海商會的海圖和記錄,明白這個國家在印度南部,包括著斯裏蘭卡全島和馬爾代夫,前幾十年還突然驅舟泛海,把三佛齊的舊都巨港城付之一炬,然後轉身就跑了。
很莫名其妙,就像一位中二少年,不遠萬裏海路,跑到人家家裏,放了一把火後就跑回家去。
不過這些恩怨,大宋是管不到。
“好,適之,你們做的很好。朕再補充幾點。不,你們不用記,有旁邊這些秘書郎記錄,到時候整理好後會給到你們,作為備忘錄。”
趙似揮了揮手,繼續說道。
“我大宋對對南海的貿易,分兩種,販賣茶葉、絲綢、瓷器,現在有了新的商品,玻璃、肥皂、香水等,將來還會有棉布。這些都是好東西,賣得起好價錢。但是南海諸國,沒有太多的金銀銅錢來買,而且我大宋也不要那麽多金銀銅錢死物。”
“所以你們往回販運,以稻米為主。我們現在需要大量囤積糧食。朕在戶部下設一個庫藏司,很大一部分職責,就是修建更多的國庫糧倉。你們南海商會,就是拚命地把這些糧倉填滿。”
“手裏有糧,心裏不慌。糧食,是江山社稷的基石,隻有囤積了足夠多的糧食,朕的後續計劃,才能一一展開。所以適之,你責任重大。”
葉適站起身來,雙手作揖,“小的誓必不負皇命。”
這裏以前是西檢閱所的一處“暗屋”,專門給張廣順打掩護的。現在應該屬於軍情偵查局了。
借著夜色的掩護,曹鐸和隨從,從隔壁院子的後門陸續離開。
曹鐸在街上走了一段路,走進一家不起眼的茶館。
進到裏麵一間雅間,岑猛正在那裏等著他。
“張廣順離開後找李青鸞的人,底細查出來了嗎?”一見麵曹鐸就問道。
“是北遼的人,叫做耶律淳。”岑猛輕聲答道。
“耶律淳?北遼宗室?”
“不止宗室這麽簡單。他父親耶律和魯斡是遼主的同母弟,受封宋國王,上京留守。耶律淳自己被授為彰武軍節度使。此子自小愛好文學,出口成章。不摘下帽子,根本不知道是北遼契丹人。”
“他來開封城幹什麽?”
“暫時不知道。他與李青鸞密會在私室,沒有第三人。我的人也沒法靠近。不過不著急,不管他們談了什麽,都要付之行動。隻要一動,俺們就知道他們想做什麽了。”
“沒錯,猛子,是這麽個道理。根據情報綜合來看,李青鸞來我大宋,關鍵兩件事,一是摸清楚官家對河西家的軍事部署。第二件,俺猜測是想辦法搞糧食。”
“搞糧食?有這個可能啊。根據軍情偵查局西北分局的情報,河西家不少州縣的百姓,都要餓瘋了。我軍又在這邊熬粥烤肉,那邊的饑民蠢蠢欲動。夏國官吏帶著兵丁阻攔,結果發生了流血衝突,還是跑了不少人過來。”
岑猛皺著眉頭琢磨著,“李青鸞想搞糧食,跟耶律淳密談什麽?據情報來看,這些年北遼貴族們揮霍無度,國庫裏也空得能跑老鼠。今年官家又好心好意給他們送了一千多位大和尚,還開發生產了那麽多好東西等著他們買,應該沒有餘糧救濟河西家吧。”
“沒錯。北遼的貴族們跟河西家的差不多,寧可糧食黴在自己的倉庫,也不肯施舍給外人。而且確實也沒有餘糧救濟河西家。不過北遼有昏庸之輩,也有高遠明識之人。我軍去年大敗夏軍,讓他們感到深深的憂患。”
“是的曹六郎,俺在你移交的檔案裏,看到了北遼某些貴族和將領的上書,極力對我國用兵,打掉我軍的得勝氣勢,平衡與河西家的實力均衡。隻是遼主年老體邁,身體又時好時壞,沒有那份雄心壯誌。”
“加上去年年底,還在監國的官家,卑辭厚禮,對北遼的態度十分恭順,讓遼主十分滿意。又重金收買了左右近侍,幫忙說好話,這才讓遼國的興兵作罷。但是北遼的那些有誌之士,還是會極力幫助河西家的...”
聽到這裏,曹鐸心頭閃過一個念頭,“猛子,你說李青鸞會不會在我大宋河東河北籌集糧食,私運去北遼,再從北遼的西京道轉運去河西家的河套地區。雖然路途遙遠,幾經轉運,但是在陝西沿邊被嚴密封鎖的情況下,不失為一個良策。”
岑猛一拍大腿,“直娘賊的,李青鸞那個胡婆子不僅長得漂亮,也極為聰慧,這樣的法子,想得出來。接下來俺們該怎麽辦?”
曹鐸雙手一攤,“現在這攤事歸你軍情偵查局管了,俺沒有權限,叫俺們警察廳配合沒問題,叫俺們查辦和行動,就逾越了。”
岑猛一拍腦袋,“俺糊塗了。”
他想了想,眼睛慢慢地透著光,“河北河東,俺們官家也一直惦記著。那裏的邊軍,根本沒法跟西軍比。那裏的州縣,世家豪強橫行。要不借著這機會,搞它一搞?”
“學宗老夫子和郭夫子在西北的招數?”
“依葫蘆畫瓢。”
“還是跟官家稟告一聲。”曹鐸想了想說道,“如何整飭,先動哪裏,後動哪裏,官家心裏有本帳,不要莽撞,壞了官家的計劃。”
“沒錯,俺也是這個想法。明天一起去覲見官家。”
“你去就好了,拉俺幹什麽?”
“曹六郎,誰都知道,京畿警察廳的事差不多後,你就要去刑部,組建全國的警察廳。俺們軍情偵查局人不多,比不得你們警察廳,兵多將廣,必須得靠你們幫手。你也想把河北河東等地的警察係統,初步建立起來吧。”
“行,明天俺們一起去覲見官家。”
第二天,曹鐸和岑猛聯袂前去覲見時,趙似在崇政殿東偏殿一間房間裏接見另外三人。
他們正是葉適、蘇行方和範東海。
“適之,你的南海商會,現在進行得如何?”
趙似先問葉適。
“回官家的話,去年小的奉命組建南海商會,以泉州為主港,番禺為副港,購買船隻,招募人手,開通航線。至今為止,已經開通安南國升龍、占城國屍唎皮奈港、真臘國巴揚港、三佛齊國占卑港三條航線。”
葉適恭敬地答道。
“接下來,南海商會將開通羅斛暹羅前身、蒲甘緬甸、諫義裏東爪哇等國的航線,進而開通注輦王國的航線。”
“注輦王國...”趙似看過南海商會的海圖和記錄,明白這個國家在印度南部,包括著斯裏蘭卡全島和馬爾代夫,前幾十年還突然驅舟泛海,把三佛齊的舊都巨港城付之一炬,然後轉身就跑了。
很莫名其妙,就像一位中二少年,不遠萬裏海路,跑到人家家裏,放了一把火後就跑回家去。
不過這些恩怨,大宋是管不到。
“好,適之,你們做的很好。朕再補充幾點。不,你們不用記,有旁邊這些秘書郎記錄,到時候整理好後會給到你們,作為備忘錄。”
趙似揮了揮手,繼續說道。
“我大宋對對南海的貿易,分兩種,販賣茶葉、絲綢、瓷器,現在有了新的商品,玻璃、肥皂、香水等,將來還會有棉布。這些都是好東西,賣得起好價錢。但是南海諸國,沒有太多的金銀銅錢來買,而且我大宋也不要那麽多金銀銅錢死物。”
“所以你們往回販運,以稻米為主。我們現在需要大量囤積糧食。朕在戶部下設一個庫藏司,很大一部分職責,就是修建更多的國庫糧倉。你們南海商會,就是拚命地把這些糧倉填滿。”
“手裏有糧,心裏不慌。糧食,是江山社稷的基石,隻有囤積了足夠多的糧食,朕的後續計劃,才能一一展開。所以適之,你責任重大。”
葉適站起身來,雙手作揖,“小的誓必不負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