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墨離、曾葆華、曹鐸和岑猛被一起傳了進來,見過趙似,又與葉適三人見過禮,都一一坐下。


    大家都是潛邸裏的老人,互相之間都熟悉。一起也開過很多次會議,沒有那麽多客套。


    掃了一眼眾人,趙似直接繼續剛才的話題。


    “適之,南海商會的主港要移到番禺港去。朕知道,那裏的條件沒有泉州港的好。但是南海商會要服從朝廷的大局。”趙似想了想,指著曾葆華說道:“茂明,你現在在工部當差,你給適之說說朝廷的布局。”


    在趙似的設想裏,工部這個此前不起眼的衙門,要成為負責掙錢的部門。貨殖、產業、農牧工商,都歸它管。所以一即位就把能臣加大舅子曾葆華弄過去。


    資曆還不夠直接上侍郎。可他國舅爺和潛邸老人的身份擺在那裏,就算是個小小的郎中,工部上下誰都不敢怠慢他。


    “是官家。”曾葆華在座位上彎了彎腰,開始說起來。


    “適之,根據官家的意思,朝廷準備對荊湖南北路和江南西路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以禁軍廂軍改編的拓墾團為主力,沿江沿湖逐次開發。荊湖北路、荊湖南路和江南西路北部地區,有長江為依托,交通便利。南部地區,就需要再找條通路。”


    “官家這段時間,與曾在荊湖南路、江南西路南部州縣任職和安置的官員們麵談過,了解當地的情況,也聽取了他們的建議。初步計劃是打通荊湖南路、江南西路南部地區與嶺南的交通。初步擬定分水陸兩路走。”


    “水路計劃,第一步是重修和擴建前秦時修建的靈渠,擴大它的運輸能力;第二,打通郴州郴水與宜章、樂昌的武溪水,使得耒水與始興江連通;打通南安軍的章水與南雄軍的始興江。使得荊湖南路可沿湘水耒水郴水南下,江南西路可沿贛江、章水南下,轉道始興江,直通番禺。”


    曾葆華一邊說著話,一邊不停地喝茶,好保持著他這顆西紅柿的水潤度。


    “當然了,這兩處山高嶺險,開鑿河渠可能難於上青天,所以備用方案就是修建直道。先走水路,中間部分,通過直路轉運一段路,也能提高不少效率。”


    “所以,番禺將是南方地區的經濟中心。南海商會把主港放在番禺,也是配合朝廷經濟布局的重要舉措。希望適之能理解。”


    曾葆華的話剛落音,葉適連忙答道:“官家,曾官人,小的明白,一定遵行。”


    “好,”趙似開口了,“泉州港也不會廢棄,它將是南海和東海地區最重要的中轉港,也是南海商會和東海商會的連結港。”


    “小的們明白了。”


    趙似轉向蘇行方,“守直,你來說說東海商會的情況。”


    “遵旨。”


    葉適瘦削偏矮,長得比較清秀。蘇行方就顯得五大三粗,十分地豪邁,尤其是那把胡子,稱得上美髯。


    “官家,諸位大官人,我東海商會以明州為主港,登州、江陰為副港,已經開通北遼遼河口的建安港,高麗國開京、西京港,東倭國博多港的航線。除了北遼、高麗和東倭商會,還與遼東的奚人、契丹人各部和熟女真曷蘇館部展開了貿易往來。”


    “今年的一支船隊,已經趁著南風,揚帆北上。計劃繞過高麗國,準備在北遼東京道的率賓府圖們江口一帶登陸,擇地修建一處港口和城寨,作為貿易點,與東海部、長白山部、鴨淥部、蒲盧毛朵部等生女真,建立貿易往來。”


    趙似插了一句,“守直,在遼東與北遼展開貿易往來,在東北與生女真展開貿易往來,有著戰略意義。貿易是其次,刺探情報、籠絡收買才是重要。所以你們首先要防止被人刺探和策反,其次要用心去策反和籠絡對方。”


    “這些專業的事,交給軍情偵查局去辦理。猛子,你們雖然新組建不久,但是有皇城司等部門並過來的人手,底蘊足夠,抓緊時間培訓合適的人手,配合東海商會展開工作。”


    “遵旨!”岑猛和蘇行方異口同聲地答道。


    “守直,東海商會的新主港,朕選擇為秀州的上海務。這是朝廷東南大開發布局的重要一環,朕要跟你,跟東海商會說清楚,讓你們心甘情願地去執行。”


    “臣謹聽官家垂訓。”


    “上海務這個地方好,地理位置極為優越,通江達海!有優良的港口,靠著長江。北可通過運河北上,西可逆流直上荊湖巴蜀。南邊,可以通過鬆江入太湖,與東南水網連在一起。多好的地方。還有一個優勢,它的周圍,包括隔江對岸的泰州通州,適合種棉花。”


    “棉花不知道嗎?不清楚,茂明,此事你主抓的,你給大家說說。”


    “遵旨。”曾葆華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現在是五月份,天氣漸熱,對於他這樣的胖子而言,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棉花有兩種。一種是南棉,從南海傳過來的,瓊崖、閩海,多有種植,現在兩浙也有。西棉是前唐時,從西域傳過來的,隴右、陝西都有種。官家還在潛邸時,就在格物院專門組建了棉花研究所,收集各地的棉種,聘請各地善種棉的老農,精心培育良種。”


    “不過良種一時半會急不來。我們先用目前能選出的好棉種在上海地區,大麵積種植,然後就地興建紡紗廠,棉布廠。”


    趙似這時補充了一句,“棉布啊,棉花啊,製成防寒性高的棉衣。以後我大宋軍隊遠征苦寒之地,有棉衣做保證,將再無後顧之憂了。”


    說到這裏,趙似伸出左手,握成拳。右手把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一一扳直,意味深長地說道:“糧食,棉布,一個吃飽肚子,一個穿暖身體,百姓們萬萬離不開它們。隻要這兩樣物資充足,朕就能嚐試著建立一套初步的財稅金融體係。”


    “有了財稅金融體係,大宋對外征戰,就不用像漢武帝時,用桑弘羊敲骨吸髓之法。人家對外戰爭,越打越富強,唯獨我華夏,越打越窮,方法不對啊,要糾正過來。”


    趙似的這些話,眾人聽不明白,但是都默不作聲,他們知道官家會解釋的。就算暫時不解釋,先執行再說,總會理解的。


    這是他們在潛邸時,就養成的好習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