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大好的章惇傳令家仆在園子的臨水榭亭裏擺上酒水菜肴,拉著黃覆和來報信的許將,非要喝上幾杯。
章惇抬頭看了看天色,上弦月掛在空中,清朗冷澈,拖著一層光暈在雲朵中穿行,時明時暗。
不遠處,水池波光粼粼,在十幾盞燈籠下,照出點點金光,搖曳閃爍。
“萬事皆好,唯獨這月色不美。要是圓月,就十全十美了。”章惇昂然說道。
“子厚,天下那有十全十美之事。”許將在一旁勸道。
“哈哈,衝元說得對,是老夫過於苛求了。”章惇端起酒壺,給許將和黃覆斟滿一杯酒,給自己倒酒時,手一抖,灑出來一些酒水,流在桌子上。
許將看在眼裏,沒有出聲。黃覆關切地問了一聲:“子厚,無恙吧。”
“沒事。隻是心中激蕩,還未散去。”章惇坐了下來,長舒一口氣答道。
“我們的官家...”黃覆心中也是思緒萬千,說了一個開頭,肚子裏的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說起。
“安中,你現在才明悟到,我們的官家,為何讓人生畏?”章惇笑著反問了一句。他端起酒杯,淺淺地抿了一口。
“認準的事情,千難萬難、九曲百折也要堅持到底。‘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份如鋼鐵一般的心誌,如何不讓人生畏懼啊。”
黃覆端著酒杯,一時愣在那裏,直到許將輕輕地推了推他,這才清醒過來。掩飾似的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安中,怎麽了?”章惇看出老友心中的不安,問道。
“滅國之威,官家的威勢,更上一層樓了。”黃覆惶惶然地說道:“此前的官家,已然叫人坐立不安。挾此威勢的官家,一言九鼎...一語可定無數人之生死啊。”
“沒錯。”許將轉著手裏的酒杯,緩緩說道,“官家親臨前線,指揮滅夏一國。聲威權勢,已經可與太祖太宗皇帝並列。要是再收複燕雲十六州,甚至攻滅北遼。恐怕諸代先帝,隻有太祖皇帝之功績方可與其並肩。”
章惇搖了搖頭,重新下了一個定義。
“稍遜太祖,略勝太宗。要知道,我們的官家,敢帶著數萬河湟蕃部騎兵,直入漠北,滅克烈、塔塔兒諸部,斬殺數萬,立京觀數十座。壓得漠北近半諸部,畏懼拜服,進尊號燕然可汗。陛下卻恥於此號,憤然不受。”
許將和黃覆麵麵相覷,“還有如此這事?”
章惇把趙似在漠北一係列戰績,簡略地說了一遍,許將和黃覆聽得目瞪口呆,許久才歎道:“官家的殺性真重,明明是中興之君,卻有創國之君的胸襟和氣魄。隻是自此之後,官家的威勢,天下難擋。一言九鼎都是小事,要是他像漢武那樣剛愎自用,何人可製?”
聽了兩人的感歎,章惇在一邊幽幽地說道:“所以他才遠征漠北,把軍國之事悉數托付我等。以後此為常例。”
黃覆聽得似懂非懂,許將卻聽出章惇話裏的意思。
“子厚,你是說陛下此後以國事委於宰相和三省,而他專事戰事?”
“衝元,我大宋不可能年年大動兵戈。遠征戰事之外,陛下喜歡微服私訪,遊走各處。”章惇補充了一句。
許將眼睛一亮,撫掌道:“妙啊,陛下如此威勢之下,安有權臣?就算是子厚你這位太宰,或者是我這位許太尉,膽敢擅權亂法,陛下隻需一張紙片,幾員小吏兵卒即可把你我縛之。軍民萬心歸於一處,鹹敢不安服?”
黃覆終於聽出意思來了。
“子厚、衝元,你說是陛下此後,可能會極少親理朝政?”
“鋒芒太利,容易傷及無辜,不如藏鋒入鞘,伺機而動。陛下知道後續的變法新政,阻力更大,故而遠征漠北,攻滅夏國,再創威勢,挾此威壓眾宵。但他也明白,威勢太盛,容易萬馬齊音,偏聽偏信啊。”
章惇解釋了一番,許將和黃覆忍不住跟著歎息了幾句。
喝下幾盞酒,章惇微醺之間想起自己從中進士,到跟隨王文成公變法,數十年的經曆,一一在目。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隻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係?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章惇搖頭晃腦地念完這闕範文正公的詞,許將端著酒杯的手定住了。
“子厚,你萌生退意?”
“官家與老夫相約五年之期。而今已過三年有餘,新政正在大力推行,初見成效。王文成公當年的設想,正在逐一實現。夏國也已攻滅,神廟、哲廟先帝的夙願已了。老夫一頭華發,也沒有什麽遺憾的。剩下的時間,算不上急流勇退,主要是交接吧。”
看著章惇銀白的須發,許將沒有多問什麽。黃覆卻忍不住問道:“子厚,你急流勇退,可有去處?”
“官家與老夫閑聊時談及過,他邀請老夫退下來後,去成均大學、翰林院兼職國政教授一職。閑餘之時可以寫寫回憶錄,把一生所經曆的事情告訴後人,把積攢的經驗也傳給後人。”
“如此也好。”黃覆想了想,這確實也算是一處不錯的去處。“子厚,你人還沒退,有些人就為你屁股底下的位子,開始動起心思,玩起手段來。”
“哈哈,安中,我知道你說的誰。呂吉甫、張天覺還有蔡元長,都有些按捺不住啊。”
黃覆驚訝地說道:“子厚,你都知道啊。”
隨即一想,是自己大驚小怪了,章惇執政多年,與諸多名臣鬥智鬥勇過,什麽手段沒見識過?這些跡象當然早有察覺。
他好奇地問道:“子厚,你說,繼任太宰者當是誰?”
章惇連連搖頭:“這等大事,由陛下乾綱獨斷,不是你我能揣測的。”
黃覆不依不饒:“子厚知道你我是皮毛相附。你去相致仕,我肯定也會辭去右仆射之職,跟著去成均、翰林湊湊熱鬧。說說無妨!”
“真要我說?”今天章惇興致很高,故意反問了一句。
“說,必須說。”
“要我說,呂吉甫、蔡元長都有機會。”
“他兩位?眾人都在揣測,下一任太宰極有可能是蔡元度。他做過秘書省侍中,極得官家信任,現在又在三省曆練,一副接任太宰的跡象。”
“哈哈,”章惇大笑,“他原本確實有接任太宰的機會。隻是這三年,蔡元長做得太出色了。不得不說,蔡氏兄弟,確實都有才幹,一人長於協調,一人長於理財。”
黃覆愣了一下,“蔡元長做得太出色了?這三年,他遵循官家和子厚的方略,殫精竭力去豐裕國庫,又不傷民力,確實難得。是啊,官家不可能把尚書省操持在他兄弟兩人手裏,必定是要分開。”
章惇笑了笑,高深莫測地說道:“在老夫看來,這幾位繼任太宰的機會,其實都沒有某人大。”
他在許將的臉上掃了一眼,端起酒杯,準備抿一口,突然聽到府外響起歡呼聲,然後有鞭炮聲響起。
“百姓們也知道這大好消息,想必今晚,開封城都會睡不著了。”
章惇抬頭看了看天色,上弦月掛在空中,清朗冷澈,拖著一層光暈在雲朵中穿行,時明時暗。
不遠處,水池波光粼粼,在十幾盞燈籠下,照出點點金光,搖曳閃爍。
“萬事皆好,唯獨這月色不美。要是圓月,就十全十美了。”章惇昂然說道。
“子厚,天下那有十全十美之事。”許將在一旁勸道。
“哈哈,衝元說得對,是老夫過於苛求了。”章惇端起酒壺,給許將和黃覆斟滿一杯酒,給自己倒酒時,手一抖,灑出來一些酒水,流在桌子上。
許將看在眼裏,沒有出聲。黃覆關切地問了一聲:“子厚,無恙吧。”
“沒事。隻是心中激蕩,還未散去。”章惇坐了下來,長舒一口氣答道。
“我們的官家...”黃覆心中也是思緒萬千,說了一個開頭,肚子裏的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說起。
“安中,你現在才明悟到,我們的官家,為何讓人生畏?”章惇笑著反問了一句。他端起酒杯,淺淺地抿了一口。
“認準的事情,千難萬難、九曲百折也要堅持到底。‘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份如鋼鐵一般的心誌,如何不讓人生畏懼啊。”
黃覆端著酒杯,一時愣在那裏,直到許將輕輕地推了推他,這才清醒過來。掩飾似的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安中,怎麽了?”章惇看出老友心中的不安,問道。
“滅國之威,官家的威勢,更上一層樓了。”黃覆惶惶然地說道:“此前的官家,已然叫人坐立不安。挾此威勢的官家,一言九鼎...一語可定無數人之生死啊。”
“沒錯。”許將轉著手裏的酒杯,緩緩說道,“官家親臨前線,指揮滅夏一國。聲威權勢,已經可與太祖太宗皇帝並列。要是再收複燕雲十六州,甚至攻滅北遼。恐怕諸代先帝,隻有太祖皇帝之功績方可與其並肩。”
章惇搖了搖頭,重新下了一個定義。
“稍遜太祖,略勝太宗。要知道,我們的官家,敢帶著數萬河湟蕃部騎兵,直入漠北,滅克烈、塔塔兒諸部,斬殺數萬,立京觀數十座。壓得漠北近半諸部,畏懼拜服,進尊號燕然可汗。陛下卻恥於此號,憤然不受。”
許將和黃覆麵麵相覷,“還有如此這事?”
章惇把趙似在漠北一係列戰績,簡略地說了一遍,許將和黃覆聽得目瞪口呆,許久才歎道:“官家的殺性真重,明明是中興之君,卻有創國之君的胸襟和氣魄。隻是自此之後,官家的威勢,天下難擋。一言九鼎都是小事,要是他像漢武那樣剛愎自用,何人可製?”
聽了兩人的感歎,章惇在一邊幽幽地說道:“所以他才遠征漠北,把軍國之事悉數托付我等。以後此為常例。”
黃覆聽得似懂非懂,許將卻聽出章惇話裏的意思。
“子厚,你是說陛下此後以國事委於宰相和三省,而他專事戰事?”
“衝元,我大宋不可能年年大動兵戈。遠征戰事之外,陛下喜歡微服私訪,遊走各處。”章惇補充了一句。
許將眼睛一亮,撫掌道:“妙啊,陛下如此威勢之下,安有權臣?就算是子厚你這位太宰,或者是我這位許太尉,膽敢擅權亂法,陛下隻需一張紙片,幾員小吏兵卒即可把你我縛之。軍民萬心歸於一處,鹹敢不安服?”
黃覆終於聽出意思來了。
“子厚、衝元,你說是陛下此後,可能會極少親理朝政?”
“鋒芒太利,容易傷及無辜,不如藏鋒入鞘,伺機而動。陛下知道後續的變法新政,阻力更大,故而遠征漠北,攻滅夏國,再創威勢,挾此威壓眾宵。但他也明白,威勢太盛,容易萬馬齊音,偏聽偏信啊。”
章惇解釋了一番,許將和黃覆忍不住跟著歎息了幾句。
喝下幾盞酒,章惇微醺之間想起自己從中進士,到跟隨王文成公變法,數十年的經曆,一一在目。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隻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係?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章惇搖頭晃腦地念完這闕範文正公的詞,許將端著酒杯的手定住了。
“子厚,你萌生退意?”
“官家與老夫相約五年之期。而今已過三年有餘,新政正在大力推行,初見成效。王文成公當年的設想,正在逐一實現。夏國也已攻滅,神廟、哲廟先帝的夙願已了。老夫一頭華發,也沒有什麽遺憾的。剩下的時間,算不上急流勇退,主要是交接吧。”
看著章惇銀白的須發,許將沒有多問什麽。黃覆卻忍不住問道:“子厚,你急流勇退,可有去處?”
“官家與老夫閑聊時談及過,他邀請老夫退下來後,去成均大學、翰林院兼職國政教授一職。閑餘之時可以寫寫回憶錄,把一生所經曆的事情告訴後人,把積攢的經驗也傳給後人。”
“如此也好。”黃覆想了想,這確實也算是一處不錯的去處。“子厚,你人還沒退,有些人就為你屁股底下的位子,開始動起心思,玩起手段來。”
“哈哈,安中,我知道你說的誰。呂吉甫、張天覺還有蔡元長,都有些按捺不住啊。”
黃覆驚訝地說道:“子厚,你都知道啊。”
隨即一想,是自己大驚小怪了,章惇執政多年,與諸多名臣鬥智鬥勇過,什麽手段沒見識過?這些跡象當然早有察覺。
他好奇地問道:“子厚,你說,繼任太宰者當是誰?”
章惇連連搖頭:“這等大事,由陛下乾綱獨斷,不是你我能揣測的。”
黃覆不依不饒:“子厚知道你我是皮毛相附。你去相致仕,我肯定也會辭去右仆射之職,跟著去成均、翰林湊湊熱鬧。說說無妨!”
“真要我說?”今天章惇興致很高,故意反問了一句。
“說,必須說。”
“要我說,呂吉甫、蔡元長都有機會。”
“他兩位?眾人都在揣測,下一任太宰極有可能是蔡元度。他做過秘書省侍中,極得官家信任,現在又在三省曆練,一副接任太宰的跡象。”
“哈哈,”章惇大笑,“他原本確實有接任太宰的機會。隻是這三年,蔡元長做得太出色了。不得不說,蔡氏兄弟,確實都有才幹,一人長於協調,一人長於理財。”
黃覆愣了一下,“蔡元長做得太出色了?這三年,他遵循官家和子厚的方略,殫精竭力去豐裕國庫,又不傷民力,確實難得。是啊,官家不可能把尚書省操持在他兄弟兩人手裏,必定是要分開。”
章惇笑了笑,高深莫測地說道:“在老夫看來,這幾位繼任太宰的機會,其實都沒有某人大。”
他在許將的臉上掃了一眼,端起酒杯,準備抿一口,突然聽到府外響起歡呼聲,然後有鞭炮聲響起。
“百姓們也知道這大好消息,想必今晚,開封城都會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