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懿和吳延寵出安州城五十裏外,有人快馬追了上來。
“兩位使節,崔弘正懸梁自盡,留下一封遺書,說是給兩位的。”
吳延寵閉上雙眼,臉上滾落著淚水。已經是陽春三月,為何高麗三千裏江山,還如此寒冷入骨?
任懿看完崔弘正的遺書,轉遞過來,吳延寵卻沒有伸手接住。
“吳相,崔相的遺書,你不想看嗎?”
“不想看,因為我知道裏麵寫著什麽。無盡的悔恨吧。大宋正在日益強大,而我們高麗,離大宋太近。這一點,我和崔兄起初都沒有明白過來。等血淋淋的事實喚醒我們時,已經追悔莫及。”
任懿默然了一會,崔弘正的遺書跟吳延寵說的內容,相差無異。
“吳相,真的一點轉機都沒有了嗎?”任懿不甘心地問道。
“任相,你還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啊。等到了來遠城,見過宋國負責和談的官員,你就明白了。”
還沒到開遠城,大宋山北宣撫使長孫墨離,率領幕僚一行人出城二十裏相迎。
任懿和吳延寵第一次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宋國官家寵臣,首先非常驚訝他的年輕,才三十多歲,已經聞名天下。
可是再想想宋國官家,剛滿三十歲,已經立下超越漢唐的豐功偉業,也就釋然了。年輕的君臣,奮發圖強,朝氣蓬勃,讓立國百年,開始奢靡沉淪的大宋,煥然一新,重新崛起。
長孫墨離的態度非常謙和,頗有君子之風。這讓任懿放心了一些。但吳延寵反而更加擔心。
第二天一早,在任懿和吳延寵的強烈要求下,大宋高麗兩國議和談判正式開始。
“首先澄清一點,本使身負全權委托,與貴國使節商談議和事宜。具體事宜談完後,按照本國官製,當由理蕃部官員與你們簽訂條約。不過請放心,我大宋和本使,言出必行。隻要是本使與你們談定的條款,我大宋一定認,兩位不用擔心理蕃部翻臉不認賬。”
聽著這番綿裏藏針的話,任懿和吳延寵裝作沒有聽出話裏的意思,點點頭搶先發言。
“本國的要求如下...”
任懿才開口,就被長孫墨離毫不客氣地打斷。
“任使,現在是我大宋大勝,所以這條件當由我方提出。”
聽到和氣謙遜的長孫墨離堅定不容置疑地說出這番話,任懿滿臉詫異,不敢相信。
他結結巴巴地答道:“這...這...這不合貴國待客之道吧。”
“難道去年你國沒有收到我大宋的宣戰書嗎?書中有說,此戰一開,必須有一方認輸求和,方有可能停止。所以我們兩國還處在交戰階段,你們不是我們的客人,隻是敵國派遣來議和的使節。我們的待客之道,在這裏用不上!”
怎麽一翻臉就變得如此蠻橫無禮呢!任懿又驚又恨。
“如果貴國想先提出條件,等你們打贏了再說。”長孫墨離帶著微微笑,平和地說道。
任懿恨得牙根直癢癢,覺得這微笑裏藏著歹毒的譏諷嘲笑。真想衝上去,狠狠往這張臉上來一拳。
一旁的吳延寵說道:“請說出貴國的條件。”
“好。”長孫墨離揮了揮手,有副官在桌子上展開一張簡易地圖,上麵隻是浿水江到且沃城一帶的示意圖。
“從浿水入海的南浦港開始,順江向東,過平壤城到駟馬城。浿水在這裏一分為二,北支流轉向北,南支流繼續向東,直至椒山城。從這裏開始,我們轉向東北,沿狼山山脈南麓至岩淵鎮,繼續向東,過且沃城到新浦港口。”
長孫墨離一邊說著,一邊在地圖上由東向西,畫出一條長長的線,把高麗國畫成兩截。
“以北地區,歸於我大宋,同時,浿水以南的平壤南城,駟馬城南鎮,這兩座城鎮要塞,也歸我大宋。這是我大宋同意停(本章未完!)
第九十九章這些條件...
戰議和的條件之一。”
吳延寵和任懿都聽到長孫墨離話裏議和之前,加了停戰兩字,心裏顫栗不已。難道宋國還不滿足,還想繼續往南攻打?
“這些地方,九城地區原本屬於我朝,我們隻是收複而已。其餘屬於你國所謂安北、安邊都護府轄區,但是已經被我軍占領。我們隻要被占領的,不會讓你國割土相賠。很厚道了。”
不是很厚道,是很無恥!
“賠償我大宋軍費合計五千萬元,嗯,就是我朝度支部監製、四大行發行的牡丹銀圓。知道你們高麗賠不起,可以分十年賠付。但是必須按每年兩厘利息計算,以你國關稅、鹽稅為抵押...”
“關稅?”任懿愣了一下。
“你國現在根本沒有海關,進出口貿易也根本沒有收到關稅,這太可惜了。我朝願意幫助你國設立和完善海關和關稅製度。”
“那以關稅、鹽稅為抵押,是個什麽意思?”
“就是你國關稅、鹽稅由我朝派人監管,每年付清我朝賠款本息後的稅餘,再退給你國。”
宋人幫我們收稅?稅餘再還給我們?這裏麵到底有什麽玄機?
任懿和吳延寵對這種新事物沒有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如何應對。隻想著先看看,回去再討論定奪。
“第三,我朝和你國互相設立領事館,派駐使節,處理兩國事宜...”
這個可以有。有使節派駐對方,一旦有什麽糾紛,處理起來也方便些。
“第四,我朝商人百姓,可自有出入高麗國,不得阻攔歧視...可開設商號工廠,招募人手...其人身和財產安全必須受你國官府和律法保護,並由我朝領事館監督。我朝商人和百姓,在你國觸犯律法,你國官府無權審判,歸由領事館依照我朝律法審判裁定。當然你國可派官員監督。”
這個有點欺人太甚了。
答應這一條,你宋人在我高麗豈不是成了人上人?以前高麗國的人上人隻能是兩班貴族,再多上你們宋人,這不是亂了規矩了嗎?
“第五,此後所有從海路運至你國,或自你國運出的商品,均由我朝登記的船隻運載。”
這點也不是不能接受。
現在高麗國,除了漁船和一些隻能近海轉運的船隻,能泛海遠行的船隻寥寥無幾。從海路上運出運入的貨品,絕大多數是宋國的船隻。嗯,東倭國也有部分。答應這一點,損失的就是他們,與高麗國毫無幹係。
其餘還有五條,湊成了十條。無非是宋人進入高麗自有,享有特權,除了商鋪、工廠,還可辦學、辦報紙雜誌等。
貨品,包括報紙雜誌,可暢通無阻。高麗國官府不得“無故”查辦...
任懿和吳延寵對視一眼,無非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唄,慢慢談,盡可能爭取到有利於高麗國的條件。
這時,有副官送來一份報告。
長孫墨離看完後,抬頭對任懿和吳延寵說道:“本使剛剛接到報告,我海軍和四個海防團登陸你國的江華島,嗯,你國叫海口縣。所以條款裏再加上一條,江華島暫租給我朝。”
任懿和吳延寵差點跳起來了。
江華島在高麗腹地的海麵,直接堵在開京城出海口。宋軍占據那裏,等於拿著一門火炮,抵住高麗的要害,隨時可以開炮。
“長孫大使,你國不能言而無信!一邊和談,一邊繼續攻擊我國!”任懿氣急敗壞地說道。
“你我兩國還未達成停戰議定,所以還處在交戰狀態。占據江華島又如何,就是炮轟開京城也是正常的事。”長孫墨離不急不緩地說道。
“停戰!先議停戰!”吳延寵急忙說道。
第九十九章這些條件...
“兩位使節,崔弘正懸梁自盡,留下一封遺書,說是給兩位的。”
吳延寵閉上雙眼,臉上滾落著淚水。已經是陽春三月,為何高麗三千裏江山,還如此寒冷入骨?
任懿看完崔弘正的遺書,轉遞過來,吳延寵卻沒有伸手接住。
“吳相,崔相的遺書,你不想看嗎?”
“不想看,因為我知道裏麵寫著什麽。無盡的悔恨吧。大宋正在日益強大,而我們高麗,離大宋太近。這一點,我和崔兄起初都沒有明白過來。等血淋淋的事實喚醒我們時,已經追悔莫及。”
任懿默然了一會,崔弘正的遺書跟吳延寵說的內容,相差無異。
“吳相,真的一點轉機都沒有了嗎?”任懿不甘心地問道。
“任相,你還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啊。等到了來遠城,見過宋國負責和談的官員,你就明白了。”
還沒到開遠城,大宋山北宣撫使長孫墨離,率領幕僚一行人出城二十裏相迎。
任懿和吳延寵第一次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宋國官家寵臣,首先非常驚訝他的年輕,才三十多歲,已經聞名天下。
可是再想想宋國官家,剛滿三十歲,已經立下超越漢唐的豐功偉業,也就釋然了。年輕的君臣,奮發圖強,朝氣蓬勃,讓立國百年,開始奢靡沉淪的大宋,煥然一新,重新崛起。
長孫墨離的態度非常謙和,頗有君子之風。這讓任懿放心了一些。但吳延寵反而更加擔心。
第二天一早,在任懿和吳延寵的強烈要求下,大宋高麗兩國議和談判正式開始。
“首先澄清一點,本使身負全權委托,與貴國使節商談議和事宜。具體事宜談完後,按照本國官製,當由理蕃部官員與你們簽訂條約。不過請放心,我大宋和本使,言出必行。隻要是本使與你們談定的條款,我大宋一定認,兩位不用擔心理蕃部翻臉不認賬。”
聽著這番綿裏藏針的話,任懿和吳延寵裝作沒有聽出話裏的意思,點點頭搶先發言。
“本國的要求如下...”
任懿才開口,就被長孫墨離毫不客氣地打斷。
“任使,現在是我大宋大勝,所以這條件當由我方提出。”
聽到和氣謙遜的長孫墨離堅定不容置疑地說出這番話,任懿滿臉詫異,不敢相信。
他結結巴巴地答道:“這...這...這不合貴國待客之道吧。”
“難道去年你國沒有收到我大宋的宣戰書嗎?書中有說,此戰一開,必須有一方認輸求和,方有可能停止。所以我們兩國還處在交戰階段,你們不是我們的客人,隻是敵國派遣來議和的使節。我們的待客之道,在這裏用不上!”
怎麽一翻臉就變得如此蠻橫無禮呢!任懿又驚又恨。
“如果貴國想先提出條件,等你們打贏了再說。”長孫墨離帶著微微笑,平和地說道。
任懿恨得牙根直癢癢,覺得這微笑裏藏著歹毒的譏諷嘲笑。真想衝上去,狠狠往這張臉上來一拳。
一旁的吳延寵說道:“請說出貴國的條件。”
“好。”長孫墨離揮了揮手,有副官在桌子上展開一張簡易地圖,上麵隻是浿水江到且沃城一帶的示意圖。
“從浿水入海的南浦港開始,順江向東,過平壤城到駟馬城。浿水在這裏一分為二,北支流轉向北,南支流繼續向東,直至椒山城。從這裏開始,我們轉向東北,沿狼山山脈南麓至岩淵鎮,繼續向東,過且沃城到新浦港口。”
長孫墨離一邊說著,一邊在地圖上由東向西,畫出一條長長的線,把高麗國畫成兩截。
“以北地區,歸於我大宋,同時,浿水以南的平壤南城,駟馬城南鎮,這兩座城鎮要塞,也歸我大宋。這是我大宋同意停(本章未完!)
第九十九章這些條件...
戰議和的條件之一。”
吳延寵和任懿都聽到長孫墨離話裏議和之前,加了停戰兩字,心裏顫栗不已。難道宋國還不滿足,還想繼續往南攻打?
“這些地方,九城地區原本屬於我朝,我們隻是收複而已。其餘屬於你國所謂安北、安邊都護府轄區,但是已經被我軍占領。我們隻要被占領的,不會讓你國割土相賠。很厚道了。”
不是很厚道,是很無恥!
“賠償我大宋軍費合計五千萬元,嗯,就是我朝度支部監製、四大行發行的牡丹銀圓。知道你們高麗賠不起,可以分十年賠付。但是必須按每年兩厘利息計算,以你國關稅、鹽稅為抵押...”
“關稅?”任懿愣了一下。
“你國現在根本沒有海關,進出口貿易也根本沒有收到關稅,這太可惜了。我朝願意幫助你國設立和完善海關和關稅製度。”
“那以關稅、鹽稅為抵押,是個什麽意思?”
“就是你國關稅、鹽稅由我朝派人監管,每年付清我朝賠款本息後的稅餘,再退給你國。”
宋人幫我們收稅?稅餘再還給我們?這裏麵到底有什麽玄機?
任懿和吳延寵對這種新事物沒有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如何應對。隻想著先看看,回去再討論定奪。
“第三,我朝和你國互相設立領事館,派駐使節,處理兩國事宜...”
這個可以有。有使節派駐對方,一旦有什麽糾紛,處理起來也方便些。
“第四,我朝商人百姓,可自有出入高麗國,不得阻攔歧視...可開設商號工廠,招募人手...其人身和財產安全必須受你國官府和律法保護,並由我朝領事館監督。我朝商人和百姓,在你國觸犯律法,你國官府無權審判,歸由領事館依照我朝律法審判裁定。當然你國可派官員監督。”
這個有點欺人太甚了。
答應這一條,你宋人在我高麗豈不是成了人上人?以前高麗國的人上人隻能是兩班貴族,再多上你們宋人,這不是亂了規矩了嗎?
“第五,此後所有從海路運至你國,或自你國運出的商品,均由我朝登記的船隻運載。”
這點也不是不能接受。
現在高麗國,除了漁船和一些隻能近海轉運的船隻,能泛海遠行的船隻寥寥無幾。從海路上運出運入的貨品,絕大多數是宋國的船隻。嗯,東倭國也有部分。答應這一點,損失的就是他們,與高麗國毫無幹係。
其餘還有五條,湊成了十條。無非是宋人進入高麗自有,享有特權,除了商鋪、工廠,還可辦學、辦報紙雜誌等。
貨品,包括報紙雜誌,可暢通無阻。高麗國官府不得“無故”查辦...
任懿和吳延寵對視一眼,無非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唄,慢慢談,盡可能爭取到有利於高麗國的條件。
這時,有副官送來一份報告。
長孫墨離看完後,抬頭對任懿和吳延寵說道:“本使剛剛接到報告,我海軍和四個海防團登陸你國的江華島,嗯,你國叫海口縣。所以條款裏再加上一條,江華島暫租給我朝。”
任懿和吳延寵差點跳起來了。
江華島在高麗腹地的海麵,直接堵在開京城出海口。宋軍占據那裏,等於拿著一門火炮,抵住高麗的要害,隨時可以開炮。
“長孫大使,你國不能言而無信!一邊和談,一邊繼續攻擊我國!”任懿氣急敗壞地說道。
“你我兩國還未達成停戰議定,所以還處在交戰狀態。占據江華島又如何,就是炮轟開京城也是正常的事。”長孫墨離不急不緩地說道。
“停戰!先議停戰!”吳延寵急忙說道。
第九十九章這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