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越國,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高令臣敏銳地察覺到,這裏麵定有蹊蹺,而且可能跟高麗國有關聯。


    “詳情小的不知道,隻知道他們三家打起來了。”


    隨從畏畏縮縮地答道。


    他隻是去看個熱鬧而已,眼巴巴地跑來報信,想博主家一笑,得一句讚許,結果被追問原委!


    我上哪知道去!


    金覲不解地看了一眼高令臣,心裏有些不快。


    自家高麗國的事情都顧不過來,還去管萬裏迢迢南海李越國的閑事作甚!


    李資玄滴溜著眼睛,似乎想到了什麽,隻是他低著頭,沒有出聲。


    “不知道原委,去打聽啊。找知情的人,理蕃部,報社的人打聽去。你隨著來開封城這麽久,不是說認識了不少朋友嗎!”


    高令臣繼續追著說,隨從隻好硬著頭皮,跑出去打聽。


    “高使,現在大宋官家已經回京,我們還是好好想想,如何麵君對答。高麗安危,盡係在你我身上。”


    金覲忍不住勸道。


    高令臣看了金覲一眼,幽幽地說道:“金學士,李越國跟我們高麗國一樣,都是大宋藩國,隻是一南一北。而今李越國成了這樣,不究其原因,難道不怕我們高麗步其後塵嗎?”


    金覲心頭一驚,覺得不無道理,隻是他的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


    步李越國後塵?高令臣的意思金覲琢磨出來了,這是擔心大宋用在李越國的手段,會在高麗國身上用一遍。


    高令臣轉向李資玄:“李副使,你與宋國僧道之人交往甚密。這些和尚道士名為方外之人,實際上交遊廣泛,消息最靈通不過。你,有沒有聽說李越國的情況?”


    李資玄想了想答道:“有說起過李越國之事。不過當時隻是當做閑話,寥寥幾句而已。”


    “無妨,無妨,還請李副使說來聽聽。”


    高令臣連忙說道。


    此時的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而且高麗國已經全方麵學習宋國,重儒輕雜,以詩詞經義取士。國內士子儒生們隻知道東有東倭,西有遼宋。其餘的又不考試,學它幹什麽?


    高令臣能知道南海有李越國,已經屬於極為少有的放眼看天下的能臣幹吏。


    麵對他的詢問,李資玄想了想,答道。


    “聽說李越國當今國主,雄才偉略,宋國熙寧元豐年間,他振兵北上,攻打宋國欽、廉等州,殺傷掠走宋國軍民十餘萬。”


    李資玄停了停,繼續說道:“李越國此次興兵,搞得宋國顧此失彼,造成了西北與西夏戰事的不利。大家私下說,官家的脾性,李越國的仇,他肯定記在心裏。”


    高令臣越聽越心驚。熙寧元豐年間,不正是官家的父皇,神廟先帝在位時期嗎?造成西夏戰事不利?這事可不是小事!


    聽說宋國神廟先帝積鬱成病,最後鬱鬱而終,主要原因一是變法失敗,二是西夏戰事不利。


    如此說來,宋國官家收拾李越國,是為父報仇,天經地義。


    可是高麗國這次被收拾,是因為趁著宋遼大戰之際,渾水摸魚,由此可見,宋國官家可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睚眥必報!


    睚眥必報的人,天下多的是,偏偏宋國官家擁有當今天下最強大的軍隊,最富足的國家,報複起來誰受得了啊!


    金覲也想到了這些。隻是他心裏另有想法,剛才還侃侃而言,現在卻沉寂不語。


    到了下午,隨從終於打聽到消息回來了。


    “小的打聽到,當今李越國主前兩年曾經下令查抄過宋國商船,惹惱了宋國。當時宋國南海經略司動員了近百艘戰船,封鎖了李越國海岸,打廢了幾處港口,還慫恿支持南邊的占城國北上交戰。”


    “李越國招架不住,國主遣使入朝請罪。當時宋國要北伐平遼,於是便受了請罪,兩國恢複正常。原本以為相安無事...”


    隨從打探到消息就急匆匆跑回來,向高令臣回稟消息,氣喘籲籲,又一通講述,說得他直翻白眼。


    金覲不忍,遞過去一杯水。隨從開始不敢接,看到高令臣點頭了,這才接下,咕嚕一氣喝完了,也趁機歇了口氣。


    “李越國國主,現在年已五十,卻一直沒有子嗣。眼見他年事已高,下麵的臣子們開始按捺不住,蠢蠢欲動。文武和地方紛紛支持國主的兩位弟弟,尊義侯和崇賢侯。”


    “兩侯各自聚集了一夥人,勢力相當,相互爭鬥不已。李越國主開始時有觀虎鬥的意思,可是很快就發現壓製不住,於是便下了狠手。設宴款待兩位國侯,卻在飯菜裏下毒。尊義侯一命嗚呼,崇賢侯僥幸逃得性命,連夜逃出了李越國國都...”


    高令臣、金覲、李資玄越聽越覺隨從像東京城勾欄茶館說書的。那他嘴裏說出的故事,幾分真,幾分假?


    隨從進入狀態中,以為自己搖身一變成為東京城當紅的說書人,對麵坐著的三位大官人都用崇敬的目光盯著自己。


    “崇賢侯在忠誠部眾簇擁下,於清化州稱王,被稱為下李越。升龍府的李越國,便被稱為上李越國。尊義侯之婿,也是國主姐姐之子,西南都統陳金佛,接過尊義侯的勢力,在歸化州稱王,被稱為西李越國,或者陳越國。於是李越國三王混戰...”


    高令臣沉聲問道:“那宋國支持誰?”


    隨從一愣,我說得正精彩,你這冷不丁來一句,搞得我的思路很亂啊!要是在勾欄茶館,我當場就可以叫夥計趕你出去!


    回過神看仔細,是自己主家,連忙擠出恭敬的神情,裝模作樣很用心地想了想。


    “沒說支持哪一方。小的聽一位報社的朋友說,有理蕃部的人說,大宋身為宗主國,不好幹涉藩屬國的內政。下李越和陳越國一看這意思,連忙派出使節入朝,以謀取大義。上李越國開始不以為然,後來看到下李越和陳越兩處越打越厲害,知道不妙,也連忙派出使節,以爭正朔。”


    高令臣越聽越覺得渾身發寒,縮在袖子裏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微微發顫,手心裏滿是冷汗。


    好狠毒的計策!尊義侯和崇賢侯出來爭儲,肯定是有心人慫恿!而李越國主痛下狠手,兩侯一死一逃,死掉的尊義侯居然還有人接過他的大旗,而且實力不菲的地方勢力,然後三方一通混戰。


    這裏麵要是沒有宋國的黑手,他高令臣立即改名叫低令臣!


    揮手把隨從喝退,高令臣嘶啞著嗓子,顫抖著聲音,對金覲和李資玄說道:“如果宋國對我高麗國如法炮製,該當如何?”


    金覲澹澹地說道:“高麗國不同李越國,我們以儒養士多年,百姓士子深知禮義廉恥,懂得三綱五常,與剛脫百越南獠的李越國截然不同。”


    心裏卻在盤算著,早些日子定下的歸宋計劃,要盡快實現。這兩月聯絡了一番,自己和兒子的臉麵還能派上用場。至少謀份大學教授之職,是不在話下。沉下心,好好教育第三代,順應天命,自然會有金家再創輝煌的時刻。


    李資玄捋著胡須,喃喃地說道:“我乃方外羽士,這些俗事,不懂,真不懂啊。”


    高令臣心裏一咯噔,轉頭看向窗戶。外麵陽光明媚,隱隱能聽到街道上傳來的人聲。可是高令臣卻覺得刺骨的冷。


    82中文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