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幾口水,潤了潤喉嚨,李察哥解說著喀喇汗國作戰戰術:“在遭遇戰中,喀喇汗軍一般先會派遣輕騎兵,包抄至敵軍周圍,通過反複來回地遊弋和射箭,消耗敵軍的精力。而後,數量不少、視死如歸的***教信徒誌願者組成的敢死隊發起衝鋒,正麵反擊敵軍的進攻。”


    “艾斯卡常備軍緊隨其後,壓住陣線,與此同時,早已排列在兩翼的尹克塔、古拉姆騎兵迅速以剪刀狀的陣型包抄敵軍。這些騎兵以重裝騎兵為前導,沿著他們撕開的缺口衝入敵軍側翼。這一套戰術此前在喀喇汗國橫掃西域、河中以呼羅珊所向披靡,後來塞爾柱汗國也基本沿用這套戰術,一直向西打到了兩河地區。”


    千戶屠蘇裏和勃律循對視一眼,有些疑惑地說道:“這套戰術算不上多厲害。先派遣遊騎兵四下襲擾,再正麵對峙,然後兩翼包抄,側翼進攻。我們的戰術比這些要多樣,也更犀利。”


    “我們的四下襲擾,從接戰前十天開始,方圓數百裏進行大規模襲擾,讓敵軍無法判斷進攻主要方向。正麵對峙時,我們也有多種戰術。重裝騎兵掏心戰術;騎兵羊裝失敗後撤,引敵出陣...或者直接把火炮推到敵人胸口,打出一個大缺口再衝進去。”


    “迂回包抄,我們的戰術就更多了,從千裏迂回包抄,到虛實結合側翼包抄,再到以亂打亂的多麵包抄...”


    眾人都笑了,李察哥也笑了。


    隻是他的笑隱隱帶著些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苦澀,因為他也曾經是這些戰術的嚐試者。那時宋軍的這些戰術,尤其是騎兵戰術,還處在初步建立和完善的階段,但是已經讓人十分頭痛。


    現在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完善和實戰驗證,不知道會不會讓人絕望?


    清了清嗓子,李察哥說道:“兩位千戶不要拿我們的戰術跟喀喇汗國比。不可否認,他們在騎射、勇武方麵,確實值得稱讚。而且也有部分優秀將領,極具天賦,或者善於從經驗中總結,在戰場上能夠施展出許多戰術。但是他們首先沒有太多的理論基礎,其次沒有像我們,形成完整的戰略和戰術等學科...”


    這些詞還是白虎旗、玄武旗派遣優秀軍官,換了馬甲混入突騎施部,給所有騎兵進行訓練整編時,李察哥聽到了。


    他當時都驚呆了。數年不見,大宋居然已經把戰爭發展成一門學問,細分為什麽戰略、戰術、情報、後勤等各學科來研究和培訓,正在向科學化發展。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蘋果均可。】


    “河中地區,到呼羅珊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各部族混戰,月氏、貴霜、烏孫、匈奴、突厥、回鶻、葛邏祿等各族人在這裏輪換入主。就算建立某個汗國,也隻是名義上的統一,其實各地還是由各部族管轄,隻是奉最強大者為共主。”


    “由於沒有真正大一統的政權,他們也沒有太多的對作戰的思考。打起仗來全憑勇武和天賦。而且他們多半照抄西邊不遠處的波斯軍政體製。波斯好歹也真正大一統過,建立過完善的軍政體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所以以喀喇汗國為例,隻要個人天賦,再加上有先見之明,學習波斯等地的‘先進思想’,很容易在這片混亂之地殺出一片天地來。我剛才說的喀喇汗國的戰術,對於我們大宋而言,並不先進,但是在這裏足以大殺四方。再加上前期搶掠占得先手,獲得大量兵甲裝備,兩項配合,自然能勝者為王。”


    郭忠孝讚許地說道:“李將軍總結得非常到位!作戰無非就是兩個基本支撐點,一是戰略戰術,二是官兵素質和裝備。這兩點做好了,天下無敵是必然的。”


    眾人麵麵相視,露出心領神會的笑意。


    “西喀喇汗國背後的靠山,是塞爾柱汗國在呼羅珊的總督桑賈爾,我們此次西征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西喀喇汗國,打它必然會牽涉到桑賈爾。李將軍,給我們介紹一下桑賈爾和塞爾柱汗國的情況。”


    郭忠孝繼續說道。


    “郭參謀長,我們跟塞爾柱汗國軍隊沒有交手過,也跟桑賈爾沒有打過交道,獲得的信息不多。我屬下李名彰曾經喬裝前去薩末鞬、蒲花羅等河中城鎮打探過消息,知道一些桑賈爾的訊息,由他給大家說一說吧。”


    李名彰站了出來,“諸位將軍,鄙人是突騎施部李名彰,我曾經去過河中地區,聽聞過一些塞爾柱汗國和桑賈爾的情況,給大家講一講。”


    “塞爾柱汗國原本是烏古斯葉護國一支突厥人部落,因為跟葉護產生矛盾,南遷至西洪河河錫爾河中遊地區。繁衍生息了數十年,仁廟先帝天聖年間,波斯國薩曼王朝衰落,東部地區被喀喇汗國和加色尼汗國侵襲瓜分。”


    “塞爾柱部落趁亂而起,在花刺模子地區起兵,南下占據了呼羅珊的木鹿和內沙爾布,繼而打敗了當時強大的加色尼汗國,占據了呼羅珊。經營十餘年後,大約在仁宗慶曆年間,塞爾柱汗國圖格魯克汗率兵西進。”


    “當時薩曼王朝滅亡,波斯國四分五裂,塞爾柱汗國大軍有如神助,一路勢如破竹,不到十年的時間占領了大部分波斯地區,並遷都尹斯法罕。過了兩年,應大食君王哈裏發之邀,出兵攻下兩河地區的巴格達,廢黜權臣埃米爾。”


    “於是圖格魯克汗被哈裏發封為‘東方和西方之王’,授予蘇丹稱號。接下來數十年,塞爾柱汗國在第二代蘇丹,圖格魯克汗的侄兒阿爾斯蘭汗,以及第三代蘇丹,阿爾斯蘭汗兒子馬立克沙汗手裏,達到鼎盛,疆域從兩河流域、拜占庭一直到波斯、呼羅珊。”


    “馬立克沙汗死後,諸皇子爭位。除了馬立克沙的幾位兒子,他的叔叔和堂兄弟們也都割據各地,自立為汗,追逐大汗之位。桑賈爾,全名艾哈邁德.桑賈爾,是馬立克沙汗的第三子,一直鎮守呼羅珊。”


    “紹聖四年1096年,桑賈爾接受兄長,塞爾柱汗國汗王穆罕默德一世的冊封,為大霍拉桑總督,定都內沙爾布。數年間東征西討,降服了呼羅珊以及河中地區。天啟二年,桑賈爾在怛滿大敗西喀喇汗國軍隊,殺死其汗王巴茲爾。西喀喇汗國再一次臣服於塞爾柱汗國。”


    “天啟七年,桑賈爾大敗加色尼汗國強藩古爾國,迫使其改為直接向內沙爾布稱臣。天啟九年,出征紀渾河下遊的花剌子模國,使其汗王殺死意欲脫離塞爾柱汗國掌控的王子,重新歸於內沙爾布麾下。”


    李名彰繼續介紹著。


    “桑賈爾十幾年來東征西討,在呼羅珊和河中地區威勢甚高。在下不知道他麾下到底有多少兵馬,但是傳言說,他可以從各地征集超過四十萬的兵馬。”


    四十萬,確實嚇人啊,但是卻嚇不住在場的眾人——誰沒經曆過數十萬兵馬的大會戰?都是實打實的兵馬,絕不是號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