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瓊林苑出來,趙似帶著四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回東閣,這裏正在召開內閣會議。


    到了東閣前,趙似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看了四子一眼,心裏斟酌了一下,然後開口道:“你們四人,去旁邊的文檔庫裏找些文檔看看。叔通,你帶他們過去,找些去年各郡三司總結報告,給他們看看。”


    “是,陛下!”


    看著四位皇子和宇文虛中的背影遠去,趙似轉身繼續向東閣裏走去。


    他原本想帶著四位皇子去旁聽內閣會議,但是想了想,四位皇子一起去旁聽內閣會議,會向外界傳遞出不正確的信息,讓某些蠢蠢欲動的人忍不住會跳出來生事。


    還是等他們大一點,主要是老八再大一點,到時候以他為主,帶著兄弟們去旁聽內閣會議,這樣才會讓不必要的誤會減少到最低。


    東閣會堂不大,擺著一張很大的環形大長桌。在桌子上首坐著五人。


    文華殿大學士、平章軍國事、尚書省太宰張叔夜坐在最上首。


    端明殿大學士、同平章軍國事、中書省司徒範致虛,端明殿大學士、同平章軍國事、門下省司寇宗澤,武英殿大學士、同平章軍國事、樞密院使劉法和觀文殿大學士、同平章軍國事、尚書省左仆射長孫墨離分別坐在他左右兩邊的座位。


    接下來是崇政殿學士、參知軍國事、中書省左丞謝克家,同樣加崇政殿學士、參知軍國事銜的門下省都察院左都禦史郭永,尚書省右仆射兼吏部尚書呂頤浩,計部尚書曾保華,禮部尚書張繹,兵部尚書曹鐸,內政部尚書劉汲,開封府尹李綱,樞密院參謀本部總長高永年,軍政本部都虞侯王稟十人,加上跟進來的秘書省侍中宇文虛中,正好十一人。


    依次坐在環形長桌的兩邊。


    還有山北宣撫使趙鼎、蔥嶺宣撫使霍安國、北平府尹譚世績、江寧府尹薛韜、嶺南郡尹葉遜、江東郡尹朱勝非、西安府尹李光七位加銜崇政殿學士、參知軍國事的閣員們,因為身處遙遠他地,沒有辦法到會,隻能缺席。


    趙似已事先知道這次禦前內閣會議爭議會很大,隻是沒有想到,爭議會如此之大。


    “安西都護府,前漢年間,隻不過是個臨時派駐、專事理蕃外交事務的機構。兵不過數千,統城寥寥。西域諸國,龜茲、車師等國在前漢與匈奴之間鼠首兩端...”


    “前唐年間,安西都護、安北都護曾盛極一時,設安西四鎮,駐軍屯田,號令諸國,隻不過區區一軍政經略機構。然大食東進,怛邏斯之戰,高仙芝兵敗,西域諸國離唐他投,安西四鎮沉陷...”


    一位紅袍官員憤然地說道,他滿臉微紅,看上去情緒很激動。


    說話的是中書省左丞謝克家。


    這一位與趙挺之有親戚關係,他該叫趙挺之一聲親姨父。


    趙挺之在元符末年站錯隊,官家即位後第一波被清理,謝克家在其間沒有受到太多的牽連,反而因為自己的才幹平步青雲。


    “安西都護,隻不過是史學家對漢唐盛世的憑吊而已,它真正統治過西域地區嗎?沒有,按照現在的說法,它隻不過是漢唐派駐西域的理事所,用以監視西域各國...偏偏有人以此為據,慫恿官家超越漢唐,大興兵戈,窮兵黷武...”


    看著謝克家極其憤慨的樣子,還有宗澤、郭永、劉汲幾人同仇敵愾的神情,趙似知道,內閣裏反對西征的聲音不小。


    這不,就連李光和王稟神情也有些猶豫恍忽,他兩人雖然支持西征,但是也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宰相張叔夜,雖然沉寂如水,但是從眼睛裏看得出,他也有一些傾向。


    司馬劉法,神情有些尷尬。他是在場裏最支持西征的人。


    至於司徒範致虛,他反倒和長孫墨離一樣,是在場裏眾人裏最平和的。


    有不同意見才好。


    “異論相攪”,其實就是一種權力製衡,而製衡是政治中很常見的手段。隻不過身為官家,需要你有一定政治智慧和手腕,讓意見不同的臣下們鬥而不破、分而不裂,保持一種大方向一致,隻是在執行細節上稍微差異的局麵。


    父皇就是手段和魄力差了些,沒有馴服王安石這頭倔驢,也沒有擺平大媽媽和那些滿腹經綸、占據道德製高點的保守派們,結果朝堂上光顧著互相捅刀子去了,變法全毀了,國政荒廢了。


    謝克家說完後,宗澤也出聲附和了幾句。


    他身為五位大學士之一,又是官家潛邸老臣,說話的分量比謝克家要重多了。在他發言時,一直保持平靜的張叔夜忍不住動了動身體,挪了挪屁股。


    接著郭永和劉汲相繼發言,讓會場上的氣氛更加凝重。


    尤其是郭永,他也是潛邸老臣,當年跟宗澤為官家的左膀右臂,一起搞定了西軍。這可是妥妥的擁戴之功。後來又做過典軍都虞侯,類似於大宋海陸軍總正委。現在轉去門下省任副職,執掌都察院,聲勢威望更上一層樓。


    他的發言讓張叔夜反倒不動了,定坐在座位上,靜靜地聽著。


    其實在張叔夜心裏,西征是可以的,遣一員上將,統軍西進,收複西域,重建安西都護府就行了,完全沒有必須讓官家禦駕親征。


    而且從官家的言行判斷,此後他還會繼續禦駕親征。這讓張叔夜有些忍無可忍了。而且他也聽出郭永、宗澤等人的意見,多半也是針對這一點。


    聽完群臣的發言,趙似掃了一眼眾人,問道:“哪位臣卿替朕解答幾位先生的疑惑?”


    劉法有些躍躍欲試,但是嘴巴張了張,還是保持沉默。


    他坐在大司馬這個位置上,已經如履薄冰,不想再引起紛爭——他擔心自己一開口,群臣會把矛盾轉移到自己身上,到時候官家就更加為難了。


    趙似看在眼裏,心裏暗暗歎了一口氣。


    文崇武卑,百年的慣性,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扭轉過來的,就如這些大臣們心裏的理念和想法,不管自己如何灌輸、如何組織學習,都無法從根源徹底改變。


    幸好自己即位以來,一直在培養跟自己理念一致的新生代官員們。


    長孫墨離開口說道:“此次西征,臣作為尚書省負責配合協作的負責人,對其了解深刻,就由臣替陛下解答幾位先生的疑惑。”


    “好,玄明先生請說。”趙似默契地點了點頭,和氣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