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人物範弘道
範弘道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如果張四教、張四事知道了自己詛咒張四維的事情,麵對自己的時候,最起碼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模樣。
如果張家人上下都知道了自己的惡毒,那公仇之外就多了私怨,張家人未必會老老實實按照江湖規矩來鬥法了。
範弘道本來做好了防範的非常規手段的準備,可是卻完全沒派上用場。
這讓自詡算無遺策的範大秀才陷入了不解的迷惑,莫非現如今消息傳遞如此緩慢,京城的事情還沒傳到這裏?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張四事從察院衙署出來後,一路不停快馬加鞭的趕回了蒲州城,將自己遭遇告知長兄張四維。
張四維靠在病榻上,反問道:“你的意思,就是說察院禦史拒絕來蒲州見我?即便要見也隻能在中立地方平等會商?”
張四事重重點頭,如實答道:“我連禦史的麵都沒見到,隻有幕僚範弘道出來接待,而且那範弘道無禮之極,對我張家極其不敬。”
範弘道這個名字,張四維現在不算陌生了,如果總有不好的事情接二連三和同一個名字聯係起來,那誰也不會對這個名字陌生。
張家所有人都不知道範弘道是哪棵蔥的時候,張四維就已經知道範弘道這個名字了。
從京城來的消息送到蒲州張家,首先會給張四維親自過目。範弘道惡毒攻擊自己並詛咒自己必將被天譴的消息,張四維也看到過,然後就壓在手裏沒有傳出去。
張四維在朝廷最高層搞了這麽多年政治鬥爭,腦子明白得很。他判斷,範弘道的言行絕對是有目的的,甚至還有可能是被指使的。
大概為的就是刺激張家人,讓他們張家人做出些失去理智的事情。到那時候,一個本該是穩定體製代表的首輔,家人做出了嚴重破壞現有體製的事情,那這首輔還能當麽?
他張四維目光如炬英明神武,當然不能上了對手的當。你們派出個範弘道興風作浪,就以為我會上鉤?
但家族人口眾多良莠不齊,不是每個人都是明白人,所以張四維就把範弘道詛咒自己的消息壓住了,避免出現不可預料的失控。
後來張四維也沒想到,會接二連三的聽到範弘道的名字。什麽範弘道身先士卒強力推行鹽業新政,什麽範弘道親自把張四教抓了,今天又聽到範弘道代替巡鹽禦史拒收自己的信件。
此時張四維心情簡直情何以堪,自己本該是高居廟堂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人物,本該是車馬相從意氣風發上京輔政的人物!
結果因為家裏這點三瓜倆棗的破事嚴重分散自己精力,讓自己這種大人物處理這些不上台麵的爛事,還有可能跟範弘道這種蝦兵蟹將打交道,簡直就是對自己高貴身份的侮辱啊。
還有,自己這身子怎麽就出了問題?三年前,正要躊躇滿誌宏圖大展的時候,忽然就遭遇父喪,不得不被困在家中守製。
三年後喪期已滿正要起複,卻又疾病纏身。身體是執政的本錢,沒有好身體怎麽執掌中樞日理萬機?
此時此刻,這位年過六十,經曆過大風大浪,本該心誌堅韌的老官僚,竟然生出點自怨自艾,感慨自己時運不濟的心思,正所謂病人多愁思。
張四事看長兄神思不屬的,輕輕呼喚了幾聲問道:“如今該怎麽辦?”
“怎麽辦?”張四維自言自語的問道,收回感傷心思想了想,指示說:“再派管事去察院送信,這次你就不用去了!”
張四事繼續問道:“還要送信?信中怎麽說?”
張四維口述:“信中就說,老夫久臥病榻,恕不能遠行,請金陵後輩範弘道來家中做客!”
張四事吃了一驚,沒想到大哥會做出這樣的指示,直接點名請範弘道過來。下意識地說:“這也可以?”
張四維回答說:“為什麽不可以?這範弘道不是說,我去信召見禦史登門是倨傲無禮麽?那我就不請郜禦史了,請他範弘道過來,我總有這個資格吧?”
張四事無語,從技術角度而言,這樣做當然可以了,就是那慣會吹毛求疵的範弘道也挑不出理。
如果說居住在家、沒有官職的大哥張四維召見禦史,那是逾越規矩;但若大哥張四維以士林前輩身份,用讀書人的規矩,請士林後輩過來做客,範弘道就沒話可說了,甚至連拒絕都不好拒絕。
可是最大的問題是,請範弘道這個什麽官職都不是的秀才過來,能幹什麽?張四事對此非常不能理解。
張四維又回答說:“郜永春這個人,我與他十幾年前就打過交道,他或許有點學問,品性也正直,但治事才能平庸。
這次郜永春重新來到山西任職,原本不足為慮,我並沒有放在心上。但是他手裏卻有範弘道這個武器,而且還是會自動的武器。
更別說範弘道可能不是一個人,他背後還有高人支持他。也許從一開始你們就錯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範弘道,而不是郜永春。”
張四事明白了大哥的心思,便勸道:“我與鹽運司馮運使談過,他說範弘道這個人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是絕對的不可說服的死硬分子。
大兄還是放棄見範弘道的念頭為好,再說他也未必敢來蒲州,又何必多此一舉!”
張四維高深莫測的說:“我不是要同範弘道對話,我是要與範弘道背後的人對話,你們沒有這個資格,我卻有這個資格,你懂麽?至於他敢不敢來,那是他的事情。”
張四事總算有點明白了,聽大哥的意思,範弘道不是簡單的幕僚,很可能是京城大人物派來的代理人。
所以大哥要見的不是秀才範弘道,而是另一方勢力代表範弘道,也隻有大哥這樣的人物,才能進行這種勢力與勢力之間的對話。
難怪察院郜禦史放縱範弘道為所欲為,好像根本不管範弘道,原來是因為他管不了!難怪範弘道膽敢如此不將張家放在眼裏,原來也是有大人物撐腰!
範弘道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如果張四教、張四事知道了自己詛咒張四維的事情,麵對自己的時候,最起碼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模樣。
如果張家人上下都知道了自己的惡毒,那公仇之外就多了私怨,張家人未必會老老實實按照江湖規矩來鬥法了。
範弘道本來做好了防範的非常規手段的準備,可是卻完全沒派上用場。
這讓自詡算無遺策的範大秀才陷入了不解的迷惑,莫非現如今消息傳遞如此緩慢,京城的事情還沒傳到這裏?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張四事從察院衙署出來後,一路不停快馬加鞭的趕回了蒲州城,將自己遭遇告知長兄張四維。
張四維靠在病榻上,反問道:“你的意思,就是說察院禦史拒絕來蒲州見我?即便要見也隻能在中立地方平等會商?”
張四事重重點頭,如實答道:“我連禦史的麵都沒見到,隻有幕僚範弘道出來接待,而且那範弘道無禮之極,對我張家極其不敬。”
範弘道這個名字,張四維現在不算陌生了,如果總有不好的事情接二連三和同一個名字聯係起來,那誰也不會對這個名字陌生。
張家所有人都不知道範弘道是哪棵蔥的時候,張四維就已經知道範弘道這個名字了。
從京城來的消息送到蒲州張家,首先會給張四維親自過目。範弘道惡毒攻擊自己並詛咒自己必將被天譴的消息,張四維也看到過,然後就壓在手裏沒有傳出去。
張四維在朝廷最高層搞了這麽多年政治鬥爭,腦子明白得很。他判斷,範弘道的言行絕對是有目的的,甚至還有可能是被指使的。
大概為的就是刺激張家人,讓他們張家人做出些失去理智的事情。到那時候,一個本該是穩定體製代表的首輔,家人做出了嚴重破壞現有體製的事情,那這首輔還能當麽?
他張四維目光如炬英明神武,當然不能上了對手的當。你們派出個範弘道興風作浪,就以為我會上鉤?
但家族人口眾多良莠不齊,不是每個人都是明白人,所以張四維就把範弘道詛咒自己的消息壓住了,避免出現不可預料的失控。
後來張四維也沒想到,會接二連三的聽到範弘道的名字。什麽範弘道身先士卒強力推行鹽業新政,什麽範弘道親自把張四教抓了,今天又聽到範弘道代替巡鹽禦史拒收自己的信件。
此時張四維心情簡直情何以堪,自己本該是高居廟堂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人物,本該是車馬相從意氣風發上京輔政的人物!
結果因為家裏這點三瓜倆棗的破事嚴重分散自己精力,讓自己這種大人物處理這些不上台麵的爛事,還有可能跟範弘道這種蝦兵蟹將打交道,簡直就是對自己高貴身份的侮辱啊。
還有,自己這身子怎麽就出了問題?三年前,正要躊躇滿誌宏圖大展的時候,忽然就遭遇父喪,不得不被困在家中守製。
三年後喪期已滿正要起複,卻又疾病纏身。身體是執政的本錢,沒有好身體怎麽執掌中樞日理萬機?
此時此刻,這位年過六十,經曆過大風大浪,本該心誌堅韌的老官僚,竟然生出點自怨自艾,感慨自己時運不濟的心思,正所謂病人多愁思。
張四事看長兄神思不屬的,輕輕呼喚了幾聲問道:“如今該怎麽辦?”
“怎麽辦?”張四維自言自語的問道,收回感傷心思想了想,指示說:“再派管事去察院送信,這次你就不用去了!”
張四事繼續問道:“還要送信?信中怎麽說?”
張四維口述:“信中就說,老夫久臥病榻,恕不能遠行,請金陵後輩範弘道來家中做客!”
張四事吃了一驚,沒想到大哥會做出這樣的指示,直接點名請範弘道過來。下意識地說:“這也可以?”
張四維回答說:“為什麽不可以?這範弘道不是說,我去信召見禦史登門是倨傲無禮麽?那我就不請郜禦史了,請他範弘道過來,我總有這個資格吧?”
張四事無語,從技術角度而言,這樣做當然可以了,就是那慣會吹毛求疵的範弘道也挑不出理。
如果說居住在家、沒有官職的大哥張四維召見禦史,那是逾越規矩;但若大哥張四維以士林前輩身份,用讀書人的規矩,請士林後輩過來做客,範弘道就沒話可說了,甚至連拒絕都不好拒絕。
可是最大的問題是,請範弘道這個什麽官職都不是的秀才過來,能幹什麽?張四事對此非常不能理解。
張四維又回答說:“郜永春這個人,我與他十幾年前就打過交道,他或許有點學問,品性也正直,但治事才能平庸。
這次郜永春重新來到山西任職,原本不足為慮,我並沒有放在心上。但是他手裏卻有範弘道這個武器,而且還是會自動的武器。
更別說範弘道可能不是一個人,他背後還有高人支持他。也許從一開始你們就錯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範弘道,而不是郜永春。”
張四事明白了大哥的心思,便勸道:“我與鹽運司馮運使談過,他說範弘道這個人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是絕對的不可說服的死硬分子。
大兄還是放棄見範弘道的念頭為好,再說他也未必敢來蒲州,又何必多此一舉!”
張四維高深莫測的說:“我不是要同範弘道對話,我是要與範弘道背後的人對話,你們沒有這個資格,我卻有這個資格,你懂麽?至於他敢不敢來,那是他的事情。”
張四事總算有點明白了,聽大哥的意思,範弘道不是簡單的幕僚,很可能是京城大人物派來的代理人。
所以大哥要見的不是秀才範弘道,而是另一方勢力代表範弘道,也隻有大哥這樣的人物,才能進行這種勢力與勢力之間的對話。
難怪察院郜禦史放縱範弘道為所欲為,好像根本不管範弘道,原來是因為他管不了!難怪範弘道膽敢如此不將張家放在眼裏,原來也是有大人物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