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無禮之極(下)
無禮之極?哪裏無禮了?張四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範弘道突然冒出來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如果說他的態度有些居高臨下,那也不沒道理,但這是身為蒲州張家人的底氣。但要說無禮,就有點過頭了。
範弘道抬起下巴,倨傲的問道:“你張四事不過是個蒲州州學的生員,是替你兄長來送信。那在下再問一句,敢問你兄長張鳳盤現居何職啊?”
“當然是”張四事話才說一半,發現自己說不下去了。人人都將他大哥張四維當首輔看,可現實是,他大哥現在身上根本沒有任何職務!
官員丁憂回家守製,當然是必須辭去一切職務的,張四維也不能例外。不可能一邊掛著大學士銜,一邊還回老家盡孝守喪的。
所以嚴格說起來說,現如今的張四維政治身份其實就隻是一個有進士功名的鄉紳,或許享受某些特殊待遇,但終究沒有一官半職。
不過別人都認為,張四維馬上就要起複,重新再當首輔而已,所以也就將張四維當成首輔對待了。
歸根結底,這是人情。隻要別人將張四維當首輔看,自然也會拿出對待首輔的態度對待張四維。但要是有人比如範弘道不把張四維當首輔看呢?
啪!範弘道又拍了桌子,厲聲嗬斥道:“一個回鄉居住的地方縉紳,也敢對察院衙署大呼小叫!
特別是膽敢用這樣居高臨下的口氣召見監察禦史,還敢說不是無禮之極!在你們張家,管事就是這樣對老爺說話的嗎!”
張四事在張家裏屬於比較能說的人,不然也不會被大哥張四維派來送信,就是考慮到了在此對答的複雜性。
可是現在,張四事卻被範弘道噎的說不出話來,下意識隻能色厲內荏的幹瞪眼。
說起來,張家向來以宰相門庭示人,他張四事向來以首輔親弟的身份來對外交往,也習慣了這種情況。而別人也不會拒絕承認這種身份,誰也不會如此不開眼。
現在猛然碰到個根本不把當兄長張四維當成首輔看的人,張四事發現自己忽然無計可施了。
這範弘道是真傻還是假傻?在這種細節地方咬文嚼字的有意思嗎?難道他不知道大哥馬上就要起複回京了嗎?
到了那時候,按著江(廟)湖(堂)規矩就是現首輔申時行也要讓位!現在嘴炮一時爽,隻能被日後全家火葬場!
更過分的事情還在後麵,範弘道忽然拿起書信,直接丟了回來,“至於這封信,察院不收!張鳳盤如果真有誠意相見,請重新另寫一封符合他身份的!”
張四事終於暴怒了,他們蒲州張家近十幾年來何曾被如此輕慢過!站起來咆哮道:“大膽小廝!竟敢如此無禮之極!”
範弘道鄙夷的冷哼一聲:“說到無禮,你自己撒泡尿照照鏡子,你們張家就不無禮了?”
張四事也反駁道:“你們察院擅自拘押我三兄,我們張家好意前來溝通商談,哪裏無禮了?”
範弘道冷笑幾聲,“你還好意思問?從書信口氣到你的態度,哪裏不無禮了?”
張四事大喝道:“我們張家再怎麽無禮,也不會比你更無禮!焉有直接退回我兄長信件,當麵稱呼我兄長大名的道理!”
範弘道繼續連連冷笑,“我會比你無禮?你們張家的做派,從張四教到你張四事,再到張四維的書信,才是我見過最無禮的人!”
幾個回合嘴皮官司下來,張四事感覺自己快撐不住了,但還在堅持著。“那也絕對不如你無禮之萬一!”
範弘道仿佛被張四事激出了火,咬牙道:“好!既然你都如此說了,那我就無禮給你看!”
然後範弘道迅速抓起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伴隨清脆的響聲,立刻閃進四名差役。
張四事被嚇了一大跳,,莫不成遇到了小說裏“摔杯為號閃出刀斧手”的場景?所幸這四名差役手中並無兵刃。
隨後聽到範弘道下令道:“拿下去!打十板子,然後趕出衙署!”
打十下不是重責十下,正常情況下打不出什麽問題來,但卻有極大的羞辱意味,這不是張四事所能接受的。
“在下乃是州學生員,豈能受辱於刀筆吏之手!”張四事憤然高聲抗議道。
這倒是個問題,官府對有功名的人不能擅自動刑,要先請示學官剝奪功名,這是大明朝的一項基本原則。
當初範弘道也是靠著這條原則與大興縣周縣丞叫板的,但周縣丞還是采取了變通的法子。
可惜這些變通法子眼下都不適用,範弘道憤而扯碎了張四維的信,扔在張四事臉上,喝罵道:“這信就不看了,郜大人也不會去拜見張鳳盤!但你可以滾回去告訴張鳳盤,若有心見察院老爺,請兩日後到解州城會麵!”
張四事從自己臉上揭下碎紙片,舉起來對範弘道示意道:“還是你更加無禮!”
範弘道大手一揮,四個差役架起張四事,然後抬出察院衙署,丟在了大門外麵。
然後範弘道轉向後堂,去向郜禦史稟報。老禦史聽到範弘道再次踩了張家的臉,憂心忡忡的感覺揮之不去,“你這樣到底行不行?”
“沒什麽行不行的。”範弘道淡定的說:“即便我們後麵全都輸了,但現在手裏至少還有張四教寫給鹽運司的信,以及馮運使親筆寫的關於張四教的保書。
隻要有這兩份鐵證在,然後上交到京城去,張家與鹽運司官商勾結侵吞國家利益的事情就無可辯駁!京城那邊自然有人借此向張四維發難,他能不能當首輔兩說呢!”
從這個角度看,確實有點立於不敗之地的意思,範弘道當然也不會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預測未來的金手指上。
郜禦史早就想過這點,這也是他為什麽支持範弘道繼續賭下去的原因,隻不過他想從範弘道口中得到進一步的確認。
老禦史轉而又問道:“你張口就定了一個兩日後解州城,那張四維會不會來?”
“這誰知道?看情況吧,反正我們絕對不能示弱去蒲州。”範弘道也不太有把握。
其實範弘道心裏有個更疑惑的問題,他在京城詛咒張四維必將被天譴,這消息也該傳到張家了。可是從張四教、張四事的表現來看,並不像是知道了這件事的樣子。
無禮之極?哪裏無禮了?張四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範弘道突然冒出來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如果說他的態度有些居高臨下,那也不沒道理,但這是身為蒲州張家人的底氣。但要說無禮,就有點過頭了。
範弘道抬起下巴,倨傲的問道:“你張四事不過是個蒲州州學的生員,是替你兄長來送信。那在下再問一句,敢問你兄長張鳳盤現居何職啊?”
“當然是”張四事話才說一半,發現自己說不下去了。人人都將他大哥張四維當首輔看,可現實是,他大哥現在身上根本沒有任何職務!
官員丁憂回家守製,當然是必須辭去一切職務的,張四維也不能例外。不可能一邊掛著大學士銜,一邊還回老家盡孝守喪的。
所以嚴格說起來說,現如今的張四維政治身份其實就隻是一個有進士功名的鄉紳,或許享受某些特殊待遇,但終究沒有一官半職。
不過別人都認為,張四維馬上就要起複,重新再當首輔而已,所以也就將張四維當成首輔對待了。
歸根結底,這是人情。隻要別人將張四維當首輔看,自然也會拿出對待首輔的態度對待張四維。但要是有人比如範弘道不把張四維當首輔看呢?
啪!範弘道又拍了桌子,厲聲嗬斥道:“一個回鄉居住的地方縉紳,也敢對察院衙署大呼小叫!
特別是膽敢用這樣居高臨下的口氣召見監察禦史,還敢說不是無禮之極!在你們張家,管事就是這樣對老爺說話的嗎!”
張四事在張家裏屬於比較能說的人,不然也不會被大哥張四維派來送信,就是考慮到了在此對答的複雜性。
可是現在,張四事卻被範弘道噎的說不出話來,下意識隻能色厲內荏的幹瞪眼。
說起來,張家向來以宰相門庭示人,他張四事向來以首輔親弟的身份來對外交往,也習慣了這種情況。而別人也不會拒絕承認這種身份,誰也不會如此不開眼。
現在猛然碰到個根本不把當兄長張四維當成首輔看的人,張四事發現自己忽然無計可施了。
這範弘道是真傻還是假傻?在這種細節地方咬文嚼字的有意思嗎?難道他不知道大哥馬上就要起複回京了嗎?
到了那時候,按著江(廟)湖(堂)規矩就是現首輔申時行也要讓位!現在嘴炮一時爽,隻能被日後全家火葬場!
更過分的事情還在後麵,範弘道忽然拿起書信,直接丟了回來,“至於這封信,察院不收!張鳳盤如果真有誠意相見,請重新另寫一封符合他身份的!”
張四事終於暴怒了,他們蒲州張家近十幾年來何曾被如此輕慢過!站起來咆哮道:“大膽小廝!竟敢如此無禮之極!”
範弘道鄙夷的冷哼一聲:“說到無禮,你自己撒泡尿照照鏡子,你們張家就不無禮了?”
張四事也反駁道:“你們察院擅自拘押我三兄,我們張家好意前來溝通商談,哪裏無禮了?”
範弘道冷笑幾聲,“你還好意思問?從書信口氣到你的態度,哪裏不無禮了?”
張四事大喝道:“我們張家再怎麽無禮,也不會比你更無禮!焉有直接退回我兄長信件,當麵稱呼我兄長大名的道理!”
範弘道繼續連連冷笑,“我會比你無禮?你們張家的做派,從張四教到你張四事,再到張四維的書信,才是我見過最無禮的人!”
幾個回合嘴皮官司下來,張四事感覺自己快撐不住了,但還在堅持著。“那也絕對不如你無禮之萬一!”
範弘道仿佛被張四事激出了火,咬牙道:“好!既然你都如此說了,那我就無禮給你看!”
然後範弘道迅速抓起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伴隨清脆的響聲,立刻閃進四名差役。
張四事被嚇了一大跳,,莫不成遇到了小說裏“摔杯為號閃出刀斧手”的場景?所幸這四名差役手中並無兵刃。
隨後聽到範弘道下令道:“拿下去!打十板子,然後趕出衙署!”
打十下不是重責十下,正常情況下打不出什麽問題來,但卻有極大的羞辱意味,這不是張四事所能接受的。
“在下乃是州學生員,豈能受辱於刀筆吏之手!”張四事憤然高聲抗議道。
這倒是個問題,官府對有功名的人不能擅自動刑,要先請示學官剝奪功名,這是大明朝的一項基本原則。
當初範弘道也是靠著這條原則與大興縣周縣丞叫板的,但周縣丞還是采取了變通的法子。
可惜這些變通法子眼下都不適用,範弘道憤而扯碎了張四維的信,扔在張四事臉上,喝罵道:“這信就不看了,郜大人也不會去拜見張鳳盤!但你可以滾回去告訴張鳳盤,若有心見察院老爺,請兩日後到解州城會麵!”
張四事從自己臉上揭下碎紙片,舉起來對範弘道示意道:“還是你更加無禮!”
範弘道大手一揮,四個差役架起張四事,然後抬出察院衙署,丟在了大門外麵。
然後範弘道轉向後堂,去向郜禦史稟報。老禦史聽到範弘道再次踩了張家的臉,憂心忡忡的感覺揮之不去,“你這樣到底行不行?”
“沒什麽行不行的。”範弘道淡定的說:“即便我們後麵全都輸了,但現在手裏至少還有張四教寫給鹽運司的信,以及馮運使親筆寫的關於張四教的保書。
隻要有這兩份鐵證在,然後上交到京城去,張家與鹽運司官商勾結侵吞國家利益的事情就無可辯駁!京城那邊自然有人借此向張四維發難,他能不能當首輔兩說呢!”
從這個角度看,確實有點立於不敗之地的意思,範弘道當然也不會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預測未來的金手指上。
郜禦史早就想過這點,這也是他為什麽支持範弘道繼續賭下去的原因,隻不過他想從範弘道口中得到進一步的確認。
老禦史轉而又問道:“你張口就定了一個兩日後解州城,那張四維會不會來?”
“這誰知道?看情況吧,反正我們絕對不能示弱去蒲州。”範弘道也不太有把握。
其實範弘道心裏有個更疑惑的問題,他在京城詛咒張四維必將被天譴,這消息也該傳到張家了。可是從張四教、張四事的表現來看,並不像是知道了這件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