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都被帶到溝裏了(上)
申用懋進書房後,看了幾眼,發現這裏都是自己人。便靠近父親,低聲道:“有範弘道的消息了。”
申時行很明白,京師盛傳範秀才罵死張首輔的故事,很多人都在關注他這個現首輔對範弘道的態度,所以他必須拿出一個合適的姿態給別人看。
便當眾笑道:“昨日那範弘道來拜見老夫,大約是奉了河東郜禦史的命令,要向老夫詳述鹽政變革之事。隻是老夫不曾見他,猜他今天還要來,果不其然。”
然後又對申用懋道:“也罷!你先去見見他,老夫眼下分不開身,如果他另有鹽業上的要緊事情,你再來稟報我。”
這種態度,非常具有申氏色彩,不高不低不輕不重不偏不倚,讓大多數人都說不出什麽不是來,也無法從中看出他的真正心思。
熟悉申首輔的在座眾人忍不住讚歎,不愧是首輔老大人,為人處事真是滴水不漏。
申用懋愕然,沒想到父親居然有這樣大的誤會,連忙補充道:“範弘道並未前來,是東城兵馬司自稱抓了一個叫範弘道的,派人前來核實。”
這樣啊.申時行頓時有點尷尬。這範弘道搞什麽幺蛾子,竟然敢超出他的預判行事!
在座眾人齊齊迷惑不解,心裏冒出無數個問號,東城兵馬司抓範弘道幹什麽?這兩個之間應該是八竿子打不著吧?
而且這兵馬司抓了範弘道,然後又跑到申首輔這裏核實情況,是失心瘋了嗎?不知道範弘道剛幫了申首輔大忙嗎?
申大公子並沒有說出李植來,他知道李植此人的特殊性。從政治成分上說,自家父親是傳統官僚階層的代表,是按部就班的當權派,而李植則是天子近臣的代表,是迅速升遷的當紅派;
從政治立場來說,李植是張四維的門生,是反張居正勢力的旗手;自家父親是溫和派,是同情張居正勢力和張居正殘餘黨羽的領袖。
雖然到目前為止,兩邊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撕逼,但朝堂上明眼人都知道,自己父親和李植是注定不可能和睦的。
所以李植在申府是個敏感符號,實在不方便當眾議論,申用懋隻能連連給父親打眼色。
申首輔看到自家兒子的神態,便知道肯定別有內情,又起身對眾人道:“老夫暫且失陪。”
父子兩人來到另一處花廳,申用懋將東城兵馬司來人的原話轉述給父親,一絲也不差。他知道自己能力遠不如父親,不想給父親造成任何誤導。
更重要的是,申大公子完全看不出這件事裏麵的門道,想給父親提供建議也提不出來。不過他相信,父親一定能看破真相,自己隻需要聽從指示就行了。
申時行皺起了眉頭,良久之後微微點了點頭。申用懋連忙集中注意力,卻聽到父親說:“東城兵馬司這個事情,我怎麽就看不懂也想不明白?”
申用懋無語,感覺父親的英明神武光輝形象有些暗淡了。在對待範弘道的問題上,好像父親也沒比自己強多少啊。
申首輔哪裏知道自家兒子豐富的心理活動,隻是將自己的疑問一一道出:“這件事情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那李植指使東城兵馬司抓走了範弘道,但是細想之下卻又疑竇叢生。”
然後申時行拋出了一連串問題:“李植為什麽敢指使東城兵馬司抓捕範弘道?這個人並不是蠢材,他應該知道此時抓範弘道不見得是好事,可能會導致輿論上的被動,為何還要這樣做?
他的目的難道隻有因為張鳳盤的事情泄憤,或者向為父挑釁?還是他另有意圖?
範弘道從這裏離開後,怎麽就如此精準的碰上李植?是真的巧合,還是李植能準確的掌握範弘道的行蹤?
如果是巧合也就罷了,如果是李植能摸清範弘道的行蹤,那豈不是說明李植在包括我們申府在內的各處都有布置?”
申用懋不得不服氣,自家父親不愧是政壇老人,短短瞬間就能想到無數條思路,這份強大的盤算能力也真是少有。
正是因為有這種三思而後行的良好習慣,自家父親才能穩穩當當的一步一步當上首輔。想想就知道,在近三年反張居正的政治風潮下,自家父親這種同情張居正的人居然能當首輔,其中功力豈是常人能有的?
按下申家父子的盤算不表,卻說東城兵馬司這邊,周副指揮打發了書吏去申府後,心思十分不寧靜。
他暗暗想道,一邊是申首輔,一邊是李少卿,無論自己對他們兩人觀感如何,都不能被卷入這個漩渦。他隻是一個負責基層治安的兵馬司指揮而已,廟堂上的搏殺實在不是他能參與進去的!
既然已經打發人去告知申首輔了,那麽也應該再派人去告知李少卿,讓兩邊人堂堂正正的直麵鬥法好了,不要讓他周指揮當中間人!
趙笙鸞家裏頭,李植睡醒了後,坐在前廳喝茶,順口問隨從道:“東城兵馬司可曾派人來過?”
隨從答道:“那邊周老爺派人留了話,說昨晚抓走的書生叫範弘道,昨天剛從申閣老府上出來!”
別人聽到範弘道這個名字,或許需要時間思考一下是誰,但李植作為張四維的門生,對這個名字豈能不熟悉?
他就是範弘道?李植感到自己要爆炸,站了起來,咄咄逼人的向隨從道:“你確定沒聽錯話?”
“確定無誤!就是範弘道!”那隨從很肯定的說。
李植除了震驚還是震驚,世間怎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這絕對是有人蓄意的!範弘道離開申府後,故意來激怒自己!
李植立刻又猜道,這絕對是申時行的陰謀,就是抓住自己老師張四維去世的機會,果斷出手打壓自己!
可以想象,隻要把範弘道塑造成為朝廷立下功勞的鹽政英雄,然後自己就會變成因私廢公、挾怨報複、濫用公器的小人!
申用懋進書房後,看了幾眼,發現這裏都是自己人。便靠近父親,低聲道:“有範弘道的消息了。”
申時行很明白,京師盛傳範秀才罵死張首輔的故事,很多人都在關注他這個現首輔對範弘道的態度,所以他必須拿出一個合適的姿態給別人看。
便當眾笑道:“昨日那範弘道來拜見老夫,大約是奉了河東郜禦史的命令,要向老夫詳述鹽政變革之事。隻是老夫不曾見他,猜他今天還要來,果不其然。”
然後又對申用懋道:“也罷!你先去見見他,老夫眼下分不開身,如果他另有鹽業上的要緊事情,你再來稟報我。”
這種態度,非常具有申氏色彩,不高不低不輕不重不偏不倚,讓大多數人都說不出什麽不是來,也無法從中看出他的真正心思。
熟悉申首輔的在座眾人忍不住讚歎,不愧是首輔老大人,為人處事真是滴水不漏。
申用懋愕然,沒想到父親居然有這樣大的誤會,連忙補充道:“範弘道並未前來,是東城兵馬司自稱抓了一個叫範弘道的,派人前來核實。”
這樣啊.申時行頓時有點尷尬。這範弘道搞什麽幺蛾子,竟然敢超出他的預判行事!
在座眾人齊齊迷惑不解,心裏冒出無數個問號,東城兵馬司抓範弘道幹什麽?這兩個之間應該是八竿子打不著吧?
而且這兵馬司抓了範弘道,然後又跑到申首輔這裏核實情況,是失心瘋了嗎?不知道範弘道剛幫了申首輔大忙嗎?
申大公子並沒有說出李植來,他知道李植此人的特殊性。從政治成分上說,自家父親是傳統官僚階層的代表,是按部就班的當權派,而李植則是天子近臣的代表,是迅速升遷的當紅派;
從政治立場來說,李植是張四維的門生,是反張居正勢力的旗手;自家父親是溫和派,是同情張居正勢力和張居正殘餘黨羽的領袖。
雖然到目前為止,兩邊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撕逼,但朝堂上明眼人都知道,自己父親和李植是注定不可能和睦的。
所以李植在申府是個敏感符號,實在不方便當眾議論,申用懋隻能連連給父親打眼色。
申首輔看到自家兒子的神態,便知道肯定別有內情,又起身對眾人道:“老夫暫且失陪。”
父子兩人來到另一處花廳,申用懋將東城兵馬司來人的原話轉述給父親,一絲也不差。他知道自己能力遠不如父親,不想給父親造成任何誤導。
更重要的是,申大公子完全看不出這件事裏麵的門道,想給父親提供建議也提不出來。不過他相信,父親一定能看破真相,自己隻需要聽從指示就行了。
申時行皺起了眉頭,良久之後微微點了點頭。申用懋連忙集中注意力,卻聽到父親說:“東城兵馬司這個事情,我怎麽就看不懂也想不明白?”
申用懋無語,感覺父親的英明神武光輝形象有些暗淡了。在對待範弘道的問題上,好像父親也沒比自己強多少啊。
申首輔哪裏知道自家兒子豐富的心理活動,隻是將自己的疑問一一道出:“這件事情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那李植指使東城兵馬司抓走了範弘道,但是細想之下卻又疑竇叢生。”
然後申時行拋出了一連串問題:“李植為什麽敢指使東城兵馬司抓捕範弘道?這個人並不是蠢材,他應該知道此時抓範弘道不見得是好事,可能會導致輿論上的被動,為何還要這樣做?
他的目的難道隻有因為張鳳盤的事情泄憤,或者向為父挑釁?還是他另有意圖?
範弘道從這裏離開後,怎麽就如此精準的碰上李植?是真的巧合,還是李植能準確的掌握範弘道的行蹤?
如果是巧合也就罷了,如果是李植能摸清範弘道的行蹤,那豈不是說明李植在包括我們申府在內的各處都有布置?”
申用懋不得不服氣,自家父親不愧是政壇老人,短短瞬間就能想到無數條思路,這份強大的盤算能力也真是少有。
正是因為有這種三思而後行的良好習慣,自家父親才能穩穩當當的一步一步當上首輔。想想就知道,在近三年反張居正的政治風潮下,自家父親這種同情張居正的人居然能當首輔,其中功力豈是常人能有的?
按下申家父子的盤算不表,卻說東城兵馬司這邊,周副指揮打發了書吏去申府後,心思十分不寧靜。
他暗暗想道,一邊是申首輔,一邊是李少卿,無論自己對他們兩人觀感如何,都不能被卷入這個漩渦。他隻是一個負責基層治安的兵馬司指揮而已,廟堂上的搏殺實在不是他能參與進去的!
既然已經打發人去告知申首輔了,那麽也應該再派人去告知李少卿,讓兩邊人堂堂正正的直麵鬥法好了,不要讓他周指揮當中間人!
趙笙鸞家裏頭,李植睡醒了後,坐在前廳喝茶,順口問隨從道:“東城兵馬司可曾派人來過?”
隨從答道:“那邊周老爺派人留了話,說昨晚抓走的書生叫範弘道,昨天剛從申閣老府上出來!”
別人聽到範弘道這個名字,或許需要時間思考一下是誰,但李植作為張四維的門生,對這個名字豈能不熟悉?
他就是範弘道?李植感到自己要爆炸,站了起來,咄咄逼人的向隨從道:“你確定沒聽錯話?”
“確定無誤!就是範弘道!”那隨從很肯定的說。
李植除了震驚還是震驚,世間怎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這絕對是有人蓄意的!範弘道離開申府後,故意來激怒自己!
李植立刻又猜道,這絕對是申時行的陰謀,就是抓住自己老師張四維去世的機會,果斷出手打壓自己!
可以想象,隻要把範弘道塑造成為朝廷立下功勞的鹽政英雄,然後自己就會變成因私廢公、挾怨報複、濫用公器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