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出獄
但申用懋申大公子沒有像父親想的那樣多,反而有點興奮,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天賜良機。
“父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些事情都可以轉化為那李植的把柄,如若善加利用,必將受益無窮。”申用懋急切地說。
他很清楚,李植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雖然沒那麽大,但卻會傷人,也有可能會致命。對父親申時行而言,確實是擺在前麵的威脅。
如今李植糊裏糊塗的抓了範弘道,就能將李植與河東鹽業裏的醜聞牽扯起來,也可以攻擊李植與張四維結黨,無非是如何製造輿論的問題;
當然李植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一樣會進行輿論反製,這樣空對空的攻擊,最終勝負還是很難說的。
可現在又惹出了民眾生亂的事件,情況就不是空對空了。無論亂子是怎麽發生的,但隻要把責任推給李植,足以讓己方穩穩占據上風。
申大公子的想法就是這麽直爽,既然能占上風,為什麽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最好能一口氣將李植徹底解決掉。
申時行沒有附和自家兒子的話,他心裏卻猜測,這很可能不是天賜良機,而是範弘道自己擅自做主鼓搗出來的局勢。【ㄨ】
想至此處,申首輔越發覺得這個年輕人的膽大了,難道在範弘道眼裏,連他堂堂的首輔都敢操縱嗎?一個在數月前,就敢預言張四維“必將遭天譴”的人,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又沉吟片刻後,申首輔搖搖頭道:“讓辛先生與李少卿通個話,這件事到此為止,不再糾纏。將那範弘道放出來就是,老夫不會借此做文章。”
申用懋急聲道:“父親!為何要平白放過機會!”
申時行不以為意的說:“機會?哪裏有什麽機會?你想太多了。”
然後申首輔又對自家兒子耐著性子解釋說:“李植的真正根基是天子的寵信,隻要這份寵信還在,李植就不可能動搖。
目前看似占據了優勢,但是仍無可能徹底打倒李植。如果將李植逼迫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反彈,而且是源自天子的反彈。
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如果真的出現那種情況,反而要得不償失了。故而還是見好就收、適可而止是最好的抉擇,否則就會兩敗俱傷。”
源自天子的反彈?申用懋低頭仔細琢磨這句話,父親的意思就是,與李植的鬥爭應該控製在一定範圍內,超出了這個範圍就可能會引來天子介入?
申用懋還是有些不服氣,又問道:“那李植就隻能壓製,不能解決了?”
申時行答道:“現在是這樣,至於將來,就要看他自己會不會作死了。”
說到作死兩個字,申大公子不知怎的想起了範弘道。他覺得,這範弘道就一直挺作死的,但卻生命力頑強一直死不了,連張四維那種強人都反被他克死。
隨後申用懋問道:“如果父親與李植達成默契,將範弘道放出來,父親還打算見他麽?”
對於不按常理的範大秀才,習慣於四平八穩的申時行也感到挺頭疼,偏偏在別人眼裏,範弘道還是自己的“功臣”。所以他隻能無奈道:“見!還是要見。”
及到次日,東城兵馬司副指揮周元禮打開院門,把範弘道喊了出來。今天他徹底放鬆了,關於範弘道這個燙手山芋,他已經得到了明確指令,那就是放人。
周指揮站在院門口,對範弘道開玩笑說:“我們這裏廟小,容不下範先生這樣的大佛,要請範先生出去。”
範弘道拱了拱手致謝:“這兩日承蒙周大人多有關照,這份恩情在下記住了!”
周指揮嘿嘿一笑,很實在的說:“日後若你飛黃騰達,記住本官才有用處。不然記不記的,有什麽關係?”
範弘道揮一揮衣袖,走出了兵馬司大門。此時雖然是歲尾寒冬,但日頭還不錯,還能看到遠處有些個老年人蹲在牆根曬太陽。
大門外停著轎子,申府西席辛先生站在旁邊等候著。範弘道見狀,便走過去對辛先生道:“不想又在這裏見到前輩。”
辛先生沒與範弘道寒暄,直接說:“奉閣老之命,接了你去府中敘話。”
範弘道不禁想起上次去申府的不愉快經曆,諷刺道:“這次去申府拜訪,總不會被晾在門房冷落一下午吧?”
辛先生雖然沒有官職,但在申府幫襯著迎來送往的事情,眼界很高。他心裏本就不大看得上範弘道,隻覺得範弘道口氣輕狂,便忍不住還擊道:“那可說不準,閣老的時間也隻有閣老能做主。”
範弘道二話不說,扭頭就向兵馬司大門裏走。辛先生叫住範弘道問道:“你待如何?”
“既然閣老如此繁忙,那就不貿然上門打擾了。在下又想了想,我辛辛苦苦協助察院整頓河東鹽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至少郜察院是保舉了在下。
結果剛剛回到京城就被抓進監牢,朝廷必須要給在下一個說法!不能就這樣稀裏糊塗、莫名其妙的被放出來。在此之前,在下可以拒絕出來!”
範弘道一邊說著,一邊跨進了兵馬司大門,根本沒有半點在辛先生這裏忍受委屈自己的意思。
辛先生又氣又急,這範弘道居然如此難說話,一言不合說崩就崩,竟敢這樣撒手不管不顧!
他是被申首輔派來接範弘道去申府,而閣老能打發轎子來,說明是要對範弘道以禮相待的。如果範弘道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不走,自己回去了臉麵也不好看,而且還會被責怪失禮。
何況如何範弘道拒絕“出獄”,將事情進一步鬧下去,那就影響到了首輔的決策,他辛思賢肯定又要被怪罪。
形勢比人強,辛先生連忙叫道:“範朋友留步!到了申府,在下盡力幫你引見閣老就是!”
聽到這句話,範弘道才轉過身來,對辛思賢說:“記住,是申閣老請我去的,你隻是個辦事的。”隨後施施然上了轎子。
但申用懋申大公子沒有像父親想的那樣多,反而有點興奮,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天賜良機。
“父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些事情都可以轉化為那李植的把柄,如若善加利用,必將受益無窮。”申用懋急切地說。
他很清楚,李植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雖然沒那麽大,但卻會傷人,也有可能會致命。對父親申時行而言,確實是擺在前麵的威脅。
如今李植糊裏糊塗的抓了範弘道,就能將李植與河東鹽業裏的醜聞牽扯起來,也可以攻擊李植與張四維結黨,無非是如何製造輿論的問題;
當然李植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一樣會進行輿論反製,這樣空對空的攻擊,最終勝負還是很難說的。
可現在又惹出了民眾生亂的事件,情況就不是空對空了。無論亂子是怎麽發生的,但隻要把責任推給李植,足以讓己方穩穩占據上風。
申大公子的想法就是這麽直爽,既然能占上風,為什麽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最好能一口氣將李植徹底解決掉。
申時行沒有附和自家兒子的話,他心裏卻猜測,這很可能不是天賜良機,而是範弘道自己擅自做主鼓搗出來的局勢。【ㄨ】
想至此處,申首輔越發覺得這個年輕人的膽大了,難道在範弘道眼裏,連他堂堂的首輔都敢操縱嗎?一個在數月前,就敢預言張四維“必將遭天譴”的人,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又沉吟片刻後,申首輔搖搖頭道:“讓辛先生與李少卿通個話,這件事到此為止,不再糾纏。將那範弘道放出來就是,老夫不會借此做文章。”
申用懋急聲道:“父親!為何要平白放過機會!”
申時行不以為意的說:“機會?哪裏有什麽機會?你想太多了。”
然後申首輔又對自家兒子耐著性子解釋說:“李植的真正根基是天子的寵信,隻要這份寵信還在,李植就不可能動搖。
目前看似占據了優勢,但是仍無可能徹底打倒李植。如果將李植逼迫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反彈,而且是源自天子的反彈。
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如果真的出現那種情況,反而要得不償失了。故而還是見好就收、適可而止是最好的抉擇,否則就會兩敗俱傷。”
源自天子的反彈?申用懋低頭仔細琢磨這句話,父親的意思就是,與李植的鬥爭應該控製在一定範圍內,超出了這個範圍就可能會引來天子介入?
申用懋還是有些不服氣,又問道:“那李植就隻能壓製,不能解決了?”
申時行答道:“現在是這樣,至於將來,就要看他自己會不會作死了。”
說到作死兩個字,申大公子不知怎的想起了範弘道。他覺得,這範弘道就一直挺作死的,但卻生命力頑強一直死不了,連張四維那種強人都反被他克死。
隨後申用懋問道:“如果父親與李植達成默契,將範弘道放出來,父親還打算見他麽?”
對於不按常理的範大秀才,習慣於四平八穩的申時行也感到挺頭疼,偏偏在別人眼裏,範弘道還是自己的“功臣”。所以他隻能無奈道:“見!還是要見。”
及到次日,東城兵馬司副指揮周元禮打開院門,把範弘道喊了出來。今天他徹底放鬆了,關於範弘道這個燙手山芋,他已經得到了明確指令,那就是放人。
周指揮站在院門口,對範弘道開玩笑說:“我們這裏廟小,容不下範先生這樣的大佛,要請範先生出去。”
範弘道拱了拱手致謝:“這兩日承蒙周大人多有關照,這份恩情在下記住了!”
周指揮嘿嘿一笑,很實在的說:“日後若你飛黃騰達,記住本官才有用處。不然記不記的,有什麽關係?”
範弘道揮一揮衣袖,走出了兵馬司大門。此時雖然是歲尾寒冬,但日頭還不錯,還能看到遠處有些個老年人蹲在牆根曬太陽。
大門外停著轎子,申府西席辛先生站在旁邊等候著。範弘道見狀,便走過去對辛先生道:“不想又在這裏見到前輩。”
辛先生沒與範弘道寒暄,直接說:“奉閣老之命,接了你去府中敘話。”
範弘道不禁想起上次去申府的不愉快經曆,諷刺道:“這次去申府拜訪,總不會被晾在門房冷落一下午吧?”
辛先生雖然沒有官職,但在申府幫襯著迎來送往的事情,眼界很高。他心裏本就不大看得上範弘道,隻覺得範弘道口氣輕狂,便忍不住還擊道:“那可說不準,閣老的時間也隻有閣老能做主。”
範弘道二話不說,扭頭就向兵馬司大門裏走。辛先生叫住範弘道問道:“你待如何?”
“既然閣老如此繁忙,那就不貿然上門打擾了。在下又想了想,我辛辛苦苦協助察院整頓河東鹽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至少郜察院是保舉了在下。
結果剛剛回到京城就被抓進監牢,朝廷必須要給在下一個說法!不能就這樣稀裏糊塗、莫名其妙的被放出來。在此之前,在下可以拒絕出來!”
範弘道一邊說著,一邊跨進了兵馬司大門,根本沒有半點在辛先生這裏忍受委屈自己的意思。
辛先生又氣又急,這範弘道居然如此難說話,一言不合說崩就崩,竟敢這樣撒手不管不顧!
他是被申首輔派來接範弘道去申府,而閣老能打發轎子來,說明是要對範弘道以禮相待的。如果範弘道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不走,自己回去了臉麵也不好看,而且還會被責怪失禮。
何況如何範弘道拒絕“出獄”,將事情進一步鬧下去,那就影響到了首輔的決策,他辛思賢肯定又要被怪罪。
形勢比人強,辛先生連忙叫道:“範朋友留步!到了申府,在下盡力幫你引見閣老就是!”
聽到這句話,範弘道才轉過身來,對辛思賢說:“記住,是申閣老請我去的,你隻是個辦事的。”隨後施施然上了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