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我不能死!


    這時候,有個情緒激動的監生很失禮的跑到月台上,站在禮部尚書沈鯉前麵,大聲說:“想必朝廷派了沈大人前來國子監,為的就是糾錯返正,所以剛才沈部堂才會力行做主取消本次月考名次!


    但是過錯的根源在祭酒羅萬化身上,剛才羅萬化是個什麽態度,我等都看在眼裏!堪稱是知錯不改、出言不遜、舉止不恭、悖逆狂妄!


    沈部堂代表朝廷旨意,受到羅萬化的輕蔑,卻還優柔寡斷、坐視不理,所為何來?難道在沈部堂心裏,任由羅萬化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在下雖然不才,鬥膽叩請沈部堂果斷處置羅萬化,行撥亂反正之舉!上可不辜負朝廷重托、不失朝廷體麵,下可安定人心、振奮士氣!”


    當即月台下當即有數人呼應道:“我等皆如此想,鬥膽請沈部堂做主!”


    國子監祭酒羅萬化目瞪口呆,他徹底明白,沈尚書為什麽要“見死不救”了。而沈尚書連連苦笑,前麵範弘道給羅萬化挖了一個大坑,終於開始發揮作用了,這範弘道真是個人才。


    之前範弘道主動跳了出來,拚命用語言刺激羅祭酒,讓羅祭酒逆反心理發作,用強烈對抗性麵對代表朝廷的沈尚書,數百監生可都看在眼裏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沈尚書不是吃飽撐著來國子監搗亂的,而是處理大事來的!羅祭酒的對抗態度不是為了維護國子監權威,而是是公然抗拒朝命!


    如果在這種狀況下,沈尚書還敢偏向羅祭酒,那朝廷的臉往哪裏放?絕對會被輿論認為是大黑幕。不然沈尚書為什麽毫無原則的容忍羅祭酒?為什麽沈尚書被打了臉了還要偏幫羅祭酒?這不是有更大的貓膩又是什麽?


    在目前這種群情憤激的時刻,有一點火星就會引起爆炸。


    月台上就這麽幾個“大人物”,羅祭酒見沈尚書沒有動靜,便又看向申用懋申大公子。


    申用懋來得最晚,看戲沒有看全,有點不明白為何轉眼之間羅祭酒就成了千夫所指了。但是他憑男人的直覺就知道,這肯定與範弘道脫不了幹係!


    申用懋申大公子在外朝職位廝混,很大作用就是幫著父親大人拉攏人,代替父親大人進行不方便出麵的交際。


    如今看到羅萬化的困窘,不由得琢磨起來,能不能雪中送炭?國子監祭酒好歹也是幾千讀書人的領袖,雖然不能與部院相比,但相對於其他寺、監衙門算是比較上等了,羅祭酒本人也是狀元出身,名聲還是有的。


    以申大公子和範弘道“熟悉”,說話不用拐彎抹角,他悄悄走到範弘道身邊,“幫我想想,你覺得放一放羅祭酒怎麽樣?”


    範弘道沒想到申大公子心思還挺不少,對禮部尚書揚了揚頭:“你去問問沈部堂啊,沒看見連沈部堂都在為難麽?”


    申用懋沒好氣的說:“還用問沈部堂?我還能猜不出來?今天這場麵的關節肯定在你身上,不是你做出來的就見鬼了!你就說我有沒有這個麵子?”


    範弘道搖頭道:“大勢所趨,除開天子誰來也不管用了,即使是令尊!你看沈部堂剛到國子監時,還想協助羅祭酒渡過難關,現在也不做聲了。”


    說實話,剛才沈鯉沈尚書開始走進國子監的時候,心裏確實是存有幫著國子監祭酒羅萬化的心思,範弘道諷刺他“官官相護”倒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但是現在沈尚書已經沒有這個心思了,他不是固執死板到完全不知變通的人,不違反大原則的前提下,就應該根據即時情況做出改變。


    剛才是什麽情況?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還有操作空間;那時候羅萬化也沒有引起大多數人的反感和憤慨,所以還可以拯救一下。


    現在是什麽情況?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風波的源頭是範弘道一個打幾個還能擊敗本科進士的前幾名,事態的敏感性立刻劇增;同時羅萬化已經成功的引發了全體國子監監生的憤慨,若自己稍有偏幫,就能引起劇烈的反彈,導致引火燒身。


    所以沈尚書非常清醒的知道,眼下眾監生的憤怒情緒集中在羅祭酒身上,其實這並不可怕,因為責任全部是羅祭酒的。


    若因為自己處置不當,讓這些憤怒情緒湧向朝廷,那就是自己失職了,朝廷肯定會怪罪到自己,很有可能會讓自己被處分。


    申大公子想明白了這點,也不做聲了,自己這點麵子根本不夠看的。


    其實變成這種爛攤子不怪別人,隻能怪羅祭酒自己。他不該出於私心將範弘道打成倒數第一,埋下了導火索;不該因為個人喜好將範弘道從國子監除名,讓事情徹底失控;


    不該虛榮心作祟,公開與沈尚書硬頂,失去了最後的挽救機會。如果他真能保持公心,縱然範弘道有萬般算計,又能奈何?


    沈尚書眼看著沒法收場,隻得對羅祭酒道:“羅大人你自行辭官吧。”


    月台下響起一陣歡呼聲,但羅祭酒感到十分屈辱,憤然叫道:“國子監師長哪有被監生逼迫辭官的先例!”


    沈尚書這次沒有給麵子,嚴厲的說:“如果你不辭官,本部就隻好上書彈劾你了!在此之前,先停職待勘!”


    事已至此,話已至此,所有人都知道,羅大人肯定要走人了。數百人見證了曆史,大明兩百年來,羅萬化是第一個被學生逼迫辭職的國子監祭酒。


    讀書人都希望青史留名,但絕對不是這樣的青史留名!羅萬化隻覺心灰意冷,萬念俱灰。


    他回首往昔,隻覺得有一首詩能反映自己此時的心境了。他心情激蕩,忍不住朗誦了出來:“悵悵莫怪少時年,百丈遊絲易惹牽。何歲逢春不惆悵,何處逢情不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潮陵芳草夢中煙。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禪。老後思量應不悔,衲衣持缽院門前。”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禪啊!唐伯虎這首詩,當真是寫到羅萬化心裏去了,而且羅萬化發現自己和唐伯虎很有共通之處。唐伯虎中過解元,他羅萬化中過狀元;唐伯虎因為舞弊醜聞黯然回鄉,自己今天也是因為醜聞黯然下台。


    忽然月台下有監生撲哧笑了出來,議論道:“範同學口占一首,那都是自己寫的,而羅祭酒你口述一首,卻是用別人的詩詞,難怪你看不慣範同學的才華!”


    “在下沒有那麽好。”範弘道謙虛的老臉一紅,其實他也是抄襲啊,隻是別人不知道而已。


    羅祭酒站在月台上,猛然聽到這句評論,隻覺得眼前發黑、天旋地轉、搖搖欲墜。在昏過去前,仿佛聽到有人大喊:“羅大人你千萬不能死!”


    “我不能死,我還要親眼看著範弘道倒黴!”羅祭酒憑借這股強大的執念,像是詐屍一樣又睜開了眼睛。


    原來喊出聲的人是範弘道,這時候他鬆了口氣,很有感慨的說:“羅大人你要就此死掉,在下真沒臉見人了,千萬保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清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清風去並收藏大明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