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看破不說破
好戲收場,曲終人散,台上總有落幕之時。
範弘道灑脫的作了個羅圈揖,對著台山台下眾人道:“多謝諸君抬愛,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有緣再見!”隨即他毫不留戀的大踏步走下了月台,沿著甬道向太學門方向而去。
大部分人入戲太深,很有情懷的目送範弘道離去,而禮部尚書沈大人最先反應了過來,連忙叫道:“慢著!留步!”
他今天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維穩”,羅祭酒已經背負責任被處理了,算是一個交待,但涉及到主角範弘道的問題還沒有說法。為了平息各方議論,施加在範弘道身上的“不公”也必須要消除掉。
簡單地說,就是不能讓狀元輸給被國子監除名學生這種輿論繼續發酵,讓範弘道留下,並撤銷倒數第一名次。
範弘道回過身來問道:“老大人還有何見教?”
沈尚書回答說:“你何故匆匆離去?朝廷還沒有你一個公道,你稍安勿躁!”
範弘道推脫道:“在下已經被國子監除名,焉能強自留下?雖然這是羅大人亂命,但也不好朝令夕改形同兒戲,有損國子監臉麵!”
沈尚書胸有成竹的答道:“到目前為止,將你除名隻是羅萬化口頭決定,還沒有正式從籍冊上削去你的名字,所以收回也很容易。如今羅萬化已經被停職,本官就可以做主取消他這項亂命,你大可不必離去!”
範弘道回應道:“老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但是在下與羅大人針鋒相對,是因為不忍見羅大人身居祭酒高位卻誤人子弟,上行下效風氣所致,隻怕數千監生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是以在下不惜冒著以下犯上、欺辱尊長的風險,行這前人所未有之事。如今正可功成身退、自我放逐,免得讓別人以為是在下圖謀一己之私,也避免有人濫施效仿之心!”
範弘道的話極其漂亮,周圍監生忍不住喝彩幾聲,但沈尚書十分無感,因為唱高調的漂亮話不能解決問題。如果範弘道瀟灑的一走了之,那輿論傳來傳去,不還是“這次朝廷選拔出的狀元不如被國子監除名的學生”?
以己度人,著名的清流領袖、以名聲立朝的沈尚書感到,範弘道可能是顧忌名聲,不想背上驅逐師長的名頭,所以才會表現出不“戀棧”的樣子。
故而沈尚書當即訓斥道:“你欲為一己之虛名,置朝廷大局於不顧乎?看似淡泊名利,實則私心過重,讀書人的擔當又在哪裏?難道你隻知道逃避,不想著如何解決麽!”
聽到沈尚書這樣說,範弘道張了張口,又閉上了,硬是沒有說話。
但是有大明好同學時習之大聲替範弘道辯解道:“部堂老大人此言差矣!範同學並非,而是對這個世道失望之極!以範同學這樣的才華,隻不過稍稍嶄露頭角,就屢屢遭遇迫害!縱然滿腔抱負,又怎能不心灰意懶!”
原來是這個原因,周圍眾監生紛紛點頭稱是,他們對這種心情很能理解!
相比沈尚書的解釋,本來就不得誌的他們寧願相信時習之的解釋。範弘道遭遇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被打壓後灰心”的故事,就像是他們不得誌的原因。
範弘道也很配合時習之,仰天長長歎了一口氣。
沈尚書深深的擰起了眉頭,事情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麻煩,原本以為順理成章恢複範弘道學籍和名次就行了,一個監生還能有什麽花頭?沒想到範弘道完全不按照通俗套路來,難道自己這堂堂的禮部尚書還要屈尊說好話,去做範弘道的思想工作?
這時候,申用懋申大公子也跟著從月台上走了下來,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範弘道身邊,拍了拍範弘道的肩膀:“既然你想走,那就走吧!功名利祿都是浮雲,國子監不呆也罷!”
沈部堂瞪著申用懋,現在士林輿情是個什麽情況,你申大公子不可能不清楚,不幫著勸勸範弘道就算了,還跳出來搗亂是什麽意思?
申大公子仿佛感受到了沈尚書的目光,嘿嘿笑了幾聲,轉頭叫道:“沈部堂!既然範同學誌不在此,你又何必強留,不如放了他去吧!反正我那裏也需要用人,範朋友這種良才去了也有用武之地!”
範弘道也在瞪著申用懋,你申大公子不老老實實當吃瓜群眾,跳出來搗什麽亂!
申用懋重新回過頭來,招攬範弘道說:“先前你說想以監生身份來南城分署曆事,那時我尚未考慮好,所以沒有給你什麽答複。現在你已經打算離開國子監,就沒法再來曆事了。
但也沒關係,我聘你為幕僚,你來我這裏做個師爺如何?一切按行就市,絕對不會虧待你,總比你苦哈哈的吃監生口糧賺得多!”
“我”範弘道開口要說什麽。
申大公子卻揮了揮手,豪邁的說:“不用謝!你我也算相識一場,總要給你找個下家,不至於讓你無事可做!如不嫌棄,這就跟我走!”
然後申用懋很熱情的扯著範弘道,就要朝外走。但是他扯了幾下,範弘道仿佛腳底生根,就是扯不動。
沈尚書覺得申大公子的表現有點突兀,疑惑的看著申大公子和範弘道,此時他突然福至心靈醍醐灌頂!自己這多少年的老江湖,險些被範弘道這小年輕騙過去!
這範弘道擺出要離開的樣子,並不是顧忌名聲,也不是心灰意懶!而是以退為進索要更多好處,如此簡單的把戲,自己剛才居然沒有看穿!
想明白其中關竅後,沈尚書立即說:“本部剛才看了你的試卷,無論經義策文都有可取之處,但在國子監初階學堂這裏不會再有長進。所以本部認為,你的學力可以直接升階進入誠心、崇誌二堂深造了。”
國子監六堂,初階三堂、中階二堂、高階一堂,升階難度不小,很多人升不上去就離開回家了。正常程序下,是一年一次大考後按照成績決定,但這範弘道才入監讀書不過一兩個月,就能直接升階?
這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速度!
好戲收場,曲終人散,台上總有落幕之時。
範弘道灑脫的作了個羅圈揖,對著台山台下眾人道:“多謝諸君抬愛,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有緣再見!”隨即他毫不留戀的大踏步走下了月台,沿著甬道向太學門方向而去。
大部分人入戲太深,很有情懷的目送範弘道離去,而禮部尚書沈大人最先反應了過來,連忙叫道:“慢著!留步!”
他今天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維穩”,羅祭酒已經背負責任被處理了,算是一個交待,但涉及到主角範弘道的問題還沒有說法。為了平息各方議論,施加在範弘道身上的“不公”也必須要消除掉。
簡單地說,就是不能讓狀元輸給被國子監除名學生這種輿論繼續發酵,讓範弘道留下,並撤銷倒數第一名次。
範弘道回過身來問道:“老大人還有何見教?”
沈尚書回答說:“你何故匆匆離去?朝廷還沒有你一個公道,你稍安勿躁!”
範弘道推脫道:“在下已經被國子監除名,焉能強自留下?雖然這是羅大人亂命,但也不好朝令夕改形同兒戲,有損國子監臉麵!”
沈尚書胸有成竹的答道:“到目前為止,將你除名隻是羅萬化口頭決定,還沒有正式從籍冊上削去你的名字,所以收回也很容易。如今羅萬化已經被停職,本官就可以做主取消他這項亂命,你大可不必離去!”
範弘道回應道:“老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但是在下與羅大人針鋒相對,是因為不忍見羅大人身居祭酒高位卻誤人子弟,上行下效風氣所致,隻怕數千監生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是以在下不惜冒著以下犯上、欺辱尊長的風險,行這前人所未有之事。如今正可功成身退、自我放逐,免得讓別人以為是在下圖謀一己之私,也避免有人濫施效仿之心!”
範弘道的話極其漂亮,周圍監生忍不住喝彩幾聲,但沈尚書十分無感,因為唱高調的漂亮話不能解決問題。如果範弘道瀟灑的一走了之,那輿論傳來傳去,不還是“這次朝廷選拔出的狀元不如被國子監除名的學生”?
以己度人,著名的清流領袖、以名聲立朝的沈尚書感到,範弘道可能是顧忌名聲,不想背上驅逐師長的名頭,所以才會表現出不“戀棧”的樣子。
故而沈尚書當即訓斥道:“你欲為一己之虛名,置朝廷大局於不顧乎?看似淡泊名利,實則私心過重,讀書人的擔當又在哪裏?難道你隻知道逃避,不想著如何解決麽!”
聽到沈尚書這樣說,範弘道張了張口,又閉上了,硬是沒有說話。
但是有大明好同學時習之大聲替範弘道辯解道:“部堂老大人此言差矣!範同學並非,而是對這個世道失望之極!以範同學這樣的才華,隻不過稍稍嶄露頭角,就屢屢遭遇迫害!縱然滿腔抱負,又怎能不心灰意懶!”
原來是這個原因,周圍眾監生紛紛點頭稱是,他們對這種心情很能理解!
相比沈尚書的解釋,本來就不得誌的他們寧願相信時習之的解釋。範弘道遭遇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被打壓後灰心”的故事,就像是他們不得誌的原因。
範弘道也很配合時習之,仰天長長歎了一口氣。
沈尚書深深的擰起了眉頭,事情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麻煩,原本以為順理成章恢複範弘道學籍和名次就行了,一個監生還能有什麽花頭?沒想到範弘道完全不按照通俗套路來,難道自己這堂堂的禮部尚書還要屈尊說好話,去做範弘道的思想工作?
這時候,申用懋申大公子也跟著從月台上走了下來,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範弘道身邊,拍了拍範弘道的肩膀:“既然你想走,那就走吧!功名利祿都是浮雲,國子監不呆也罷!”
沈部堂瞪著申用懋,現在士林輿情是個什麽情況,你申大公子不可能不清楚,不幫著勸勸範弘道就算了,還跳出來搗亂是什麽意思?
申大公子仿佛感受到了沈尚書的目光,嘿嘿笑了幾聲,轉頭叫道:“沈部堂!既然範同學誌不在此,你又何必強留,不如放了他去吧!反正我那裏也需要用人,範朋友這種良才去了也有用武之地!”
範弘道也在瞪著申用懋,你申大公子不老老實實當吃瓜群眾,跳出來搗什麽亂!
申用懋重新回過頭來,招攬範弘道說:“先前你說想以監生身份來南城分署曆事,那時我尚未考慮好,所以沒有給你什麽答複。現在你已經打算離開國子監,就沒法再來曆事了。
但也沒關係,我聘你為幕僚,你來我這裏做個師爺如何?一切按行就市,絕對不會虧待你,總比你苦哈哈的吃監生口糧賺得多!”
“我”範弘道開口要說什麽。
申大公子卻揮了揮手,豪邁的說:“不用謝!你我也算相識一場,總要給你找個下家,不至於讓你無事可做!如不嫌棄,這就跟我走!”
然後申用懋很熱情的扯著範弘道,就要朝外走。但是他扯了幾下,範弘道仿佛腳底生根,就是扯不動。
沈尚書覺得申大公子的表現有點突兀,疑惑的看著申大公子和範弘道,此時他突然福至心靈醍醐灌頂!自己這多少年的老江湖,險些被範弘道這小年輕騙過去!
這範弘道擺出要離開的樣子,並不是顧忌名聲,也不是心灰意懶!而是以退為進索要更多好處,如此簡單的把戲,自己剛才居然沒有看穿!
想明白其中關竅後,沈尚書立即說:“本部剛才看了你的試卷,無論經義策文都有可取之處,但在國子監初階學堂這裏不會再有長進。所以本部認為,你的學力可以直接升階進入誠心、崇誌二堂深造了。”
國子監六堂,初階三堂、中階二堂、高階一堂,升階難度不小,很多人升不上去就離開回家了。正常程序下,是一年一次大考後按照成績決定,但這範弘道才入監讀書不過一兩個月,就能直接升階?
這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