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互相擠兌
所以這次公務拜訪,範弘道縱然做了很多腹案,但最終也是無功而返,還平白聽了一大堆來自上司的教訓。
範主簿回到南城分署,將找察院會商的過程一五一十都匯報給申用懋,最後結果當然是沒有結果。申用懋聽了後一言不發,隻看著範弘道。
範弘道便主動請示道:“情況就是這個情況,堂尊有何指示?”
於是申大公子歎口氣,發問說:“為之奈何,計將安出?你看如何是好?有能否想個法子應付過去?我看好你,一切就交給你了!”
範弘道默默含淚,不知怎麽想起了去年的山西巡鹽禦史郜察院,為什麽自己總是遇到這樣的沒主意的上官?
見範弘道沒第一時間應聲,申用懋忍不住就問:“不會你也沒有辦法吧?”
範弘道答道:“郭察院相對於我們,也不是沒有弱點。若想針對他的弱點,首先要看堂尊你有多大決心。”
申用懋又問:“需要多大的決心?”範弘道用很嚴重的口氣回答說:“大到有可能官位不穩。”
聽到這句,申大公子立刻鬆了口氣,官位不穩對他而言不叫事兒。反正有個首輔父親,官位不穩了就換個地方,這能算什麽決心。
“那你就放手去做吧!”申用懋大手一揮,對範弘道指示說。
範弘道當然也無所謂,他這也不是正經官位,以實習生身份代理職務而已,就算丟了也不是大事。等到過兩年考進士或者監生肄業還可以選官,一切從頭再來。
不過比起官二代申用懋和實習生範弘道,郭生明郭禦史的處境就不一樣了,郭禦史肯定不可能拿自己的官位當兒戲,行錯一步就後患無窮。
所以範弘道才會說,郭禦史相對於他們兩個人是有弱點的。他們兩個人是光腳的,根本不會太在乎官職,而郭禦史是穿鞋的,當前任職資曆和業績對他很重要,他需要憑借這些去獲取更遠大的前程。
光腳的對付穿鞋的,就要豁得出去,不怕失去,方能有所作為。範弘道又對申大公子說:“我們的優勢在最上層,而郭禦史他們的強點在於中層言官。如果事情太動靜太小,驚動不到上層,那就對我們很不利。”
申大公子忍不住有點惴惴不安,感覺自己這樣一個正統純良的貴公子要被範弘道帶上邪路。但是先前“你放手去做”這種豪言壯語都說出去了,也不好再收回來。
閑話不提,話說大明地方親民官衙門有個名詞叫“放告”,字麵意思就是放百姓進來告狀。就是說,百姓想到衙門告狀不是每天都可以的,地方官也不可能天天不做其他事,隻在大堂審案子,所以地方官會設定一些日期,集中處理民事案件,這個日子就叫做“放告日”,當然人命和盜匪案件是例外,隨報隨查。
一般放告日都是二八、三九、四十這樣的規定,就好像民間約定俗稱的定期集市或者墟日。待到當天,官府會放出告牌,告知百姓今天受理狀文和審理案子。
今天一大早,許久不放告的大興縣南城分署突然放出了告牌,於是南城百姓奔走相告,紛紛聚集到分署衙門這裏。有來討要說法的,有來告狀的。
要知道,南城這裏已經積壓了三百多民事案件,需要官府給出判決,再加上還在持續新增的案件,涉及人數很是不少。南城分署沉寂了一段時間不曾斷案,今天忽然放告,百姓肯定要蜂擁而至。
上午時候,大堂前就已經聚集了一二百人,將前庭擠得人頭攢動。看著這樣景象,許多當事人都不抱希望了,稍有理智的人都能想到,就算官老爺今天既勤奮又精明,也不可能一天把所有積壓案子都處理完。
三國演義裏,龐統當縣令,一天把幾個月公務處理完畢,那終究隻是個演義傳說,現實裏並不太可能。所以大家隻是期待自己成為幸運兒,官老爺能優先把自己的事辦了,今天就不算白來一趟。
沸沸揚揚中,突然見到個年輕人站在了月台上。眾百姓大都不識得這是誰,旁邊有相熟的胥吏指點告訴說,這是新來的主簿範弘道,本署堂尊申大人之下的第二位。
有維持秩序的衙役喝了三聲肅靜,然後前庭院中安靜下來,範主簿便開口道:“南城案件最近都積壓到了本署,實在處置不過來,所以本官建議你們都撤回狀子,重新去南城察院那邊去告罷!”
眾人聽到這話,登時議論紛紛。本來案子就是從禦史察院轉到縣衙分署來的,聽這意思,縣衙分署又想踢皮球,把案子踢回去?
京城百姓眼界大,不像其他地方百姓那樣對官員畏懼如虎,更別說是範弘道這樣的小芝麻官。當即就有個人出聲道:“當初我等皆知,地麵糾紛案子都歸巡城禦史老爺管,所以去察院那裏告了狀。然後察院老爺將狀子簽發到新設的分署,說由分署分擔審理,故而我們才會到這裏來。今日大人你又讓我等轉回禦史察院,那叫我等何以自處?若官員都像這樣互相推諉,那誰來為民做主?”
範弘道辯解說:“並非本官有意推諉,而是實在力不從心,還請你們多多諒解!”
又有人喊道:“若諒解了大人你,那誰來諒解我等?若察院那邊拒不受理,或者又簽回分署,那我等豈不白費工夫?那大人你倒是清閑了,又能拖延過一天去,等到下次放告又不知何年何月!說來說去,還是故意推諉而已!”
這話明顯就是擠兌了,很讓範主簿下不來台。隻見範弘道猶豫片刻,咬牙道:“既然你這樣說,那本官也不能閑著,那本官親自帶著你們去察院控告!”
眾人反而有些發愣,其實大家就是心懷不滿諷刺幾句,沒想到這年輕官員如此受不得激,居然擼起袖子親自下場?這年輕官員說要帶著他們一起去巡城禦史察院告狀,真的假的?
範弘道大踏步下了台階,疾步向大門外走。同時又對眾人叫道:“走啊!你們不是嫌棄本官不肯負責麽,那本官就要親自帶著你們負責到底!別說你們連跟這本官去告狀的膽量都沒有!”
剛才是眾人擠兌範弘道,現在反了過來,是範弘道擠兌眾人。眾人還能說什麽,隻能呼啦啦的跟著範弘道走了,反正人多勢眾不怕事。
所以這次公務拜訪,範弘道縱然做了很多腹案,但最終也是無功而返,還平白聽了一大堆來自上司的教訓。
範主簿回到南城分署,將找察院會商的過程一五一十都匯報給申用懋,最後結果當然是沒有結果。申用懋聽了後一言不發,隻看著範弘道。
範弘道便主動請示道:“情況就是這個情況,堂尊有何指示?”
於是申大公子歎口氣,發問說:“為之奈何,計將安出?你看如何是好?有能否想個法子應付過去?我看好你,一切就交給你了!”
範弘道默默含淚,不知怎麽想起了去年的山西巡鹽禦史郜察院,為什麽自己總是遇到這樣的沒主意的上官?
見範弘道沒第一時間應聲,申用懋忍不住就問:“不會你也沒有辦法吧?”
範弘道答道:“郭察院相對於我們,也不是沒有弱點。若想針對他的弱點,首先要看堂尊你有多大決心。”
申用懋又問:“需要多大的決心?”範弘道用很嚴重的口氣回答說:“大到有可能官位不穩。”
聽到這句,申大公子立刻鬆了口氣,官位不穩對他而言不叫事兒。反正有個首輔父親,官位不穩了就換個地方,這能算什麽決心。
“那你就放手去做吧!”申用懋大手一揮,對範弘道指示說。
範弘道當然也無所謂,他這也不是正經官位,以實習生身份代理職務而已,就算丟了也不是大事。等到過兩年考進士或者監生肄業還可以選官,一切從頭再來。
不過比起官二代申用懋和實習生範弘道,郭生明郭禦史的處境就不一樣了,郭禦史肯定不可能拿自己的官位當兒戲,行錯一步就後患無窮。
所以範弘道才會說,郭禦史相對於他們兩個人是有弱點的。他們兩個人是光腳的,根本不會太在乎官職,而郭禦史是穿鞋的,當前任職資曆和業績對他很重要,他需要憑借這些去獲取更遠大的前程。
光腳的對付穿鞋的,就要豁得出去,不怕失去,方能有所作為。範弘道又對申大公子說:“我們的優勢在最上層,而郭禦史他們的強點在於中層言官。如果事情太動靜太小,驚動不到上層,那就對我們很不利。”
申大公子忍不住有點惴惴不安,感覺自己這樣一個正統純良的貴公子要被範弘道帶上邪路。但是先前“你放手去做”這種豪言壯語都說出去了,也不好再收回來。
閑話不提,話說大明地方親民官衙門有個名詞叫“放告”,字麵意思就是放百姓進來告狀。就是說,百姓想到衙門告狀不是每天都可以的,地方官也不可能天天不做其他事,隻在大堂審案子,所以地方官會設定一些日期,集中處理民事案件,這個日子就叫做“放告日”,當然人命和盜匪案件是例外,隨報隨查。
一般放告日都是二八、三九、四十這樣的規定,就好像民間約定俗稱的定期集市或者墟日。待到當天,官府會放出告牌,告知百姓今天受理狀文和審理案子。
今天一大早,許久不放告的大興縣南城分署突然放出了告牌,於是南城百姓奔走相告,紛紛聚集到分署衙門這裏。有來討要說法的,有來告狀的。
要知道,南城這裏已經積壓了三百多民事案件,需要官府給出判決,再加上還在持續新增的案件,涉及人數很是不少。南城分署沉寂了一段時間不曾斷案,今天忽然放告,百姓肯定要蜂擁而至。
上午時候,大堂前就已經聚集了一二百人,將前庭擠得人頭攢動。看著這樣景象,許多當事人都不抱希望了,稍有理智的人都能想到,就算官老爺今天既勤奮又精明,也不可能一天把所有積壓案子都處理完。
三國演義裏,龐統當縣令,一天把幾個月公務處理完畢,那終究隻是個演義傳說,現實裏並不太可能。所以大家隻是期待自己成為幸運兒,官老爺能優先把自己的事辦了,今天就不算白來一趟。
沸沸揚揚中,突然見到個年輕人站在了月台上。眾百姓大都不識得這是誰,旁邊有相熟的胥吏指點告訴說,這是新來的主簿範弘道,本署堂尊申大人之下的第二位。
有維持秩序的衙役喝了三聲肅靜,然後前庭院中安靜下來,範主簿便開口道:“南城案件最近都積壓到了本署,實在處置不過來,所以本官建議你們都撤回狀子,重新去南城察院那邊去告罷!”
眾人聽到這話,登時議論紛紛。本來案子就是從禦史察院轉到縣衙分署來的,聽這意思,縣衙分署又想踢皮球,把案子踢回去?
京城百姓眼界大,不像其他地方百姓那樣對官員畏懼如虎,更別說是範弘道這樣的小芝麻官。當即就有個人出聲道:“當初我等皆知,地麵糾紛案子都歸巡城禦史老爺管,所以去察院那裏告了狀。然後察院老爺將狀子簽發到新設的分署,說由分署分擔審理,故而我們才會到這裏來。今日大人你又讓我等轉回禦史察院,那叫我等何以自處?若官員都像這樣互相推諉,那誰來為民做主?”
範弘道辯解說:“並非本官有意推諉,而是實在力不從心,還請你們多多諒解!”
又有人喊道:“若諒解了大人你,那誰來諒解我等?若察院那邊拒不受理,或者又簽回分署,那我等豈不白費工夫?那大人你倒是清閑了,又能拖延過一天去,等到下次放告又不知何年何月!說來說去,還是故意推諉而已!”
這話明顯就是擠兌了,很讓範主簿下不來台。隻見範弘道猶豫片刻,咬牙道:“既然你這樣說,那本官也不能閑著,那本官親自帶著你們去察院控告!”
眾人反而有些發愣,其實大家就是心懷不滿諷刺幾句,沒想到這年輕官員如此受不得激,居然擼起袖子親自下場?這年輕官員說要帶著他們一起去巡城禦史察院告狀,真的假的?
範弘道大踏步下了台階,疾步向大門外走。同時又對眾人叫道:“走啊!你們不是嫌棄本官不肯負責麽,那本官就要親自帶著你們負責到底!別說你們連跟這本官去告狀的膽量都沒有!”
剛才是眾人擠兌範弘道,現在反了過來,是範弘道擠兌眾人。眾人還能說什麽,隻能呼啦啦的跟著範弘道走了,反正人多勢眾不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