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轉折點


    以申時行的好脾氣,這次也被範弘道“胡作非為”搞得很惱火,正在自己焦頭爛額之際,範弘道也不知道消停,實在是太不懂事了,現在自己哪有精神頭去處理亂七八糟的事務?


    內心飽含著這種憂憤,申首輔因為職責所在,隻能怒氣衝衝的打開了文書,又憤怒的開始閱覽。當左都禦史吳時來、禦史郭生明、禦史錢一本等字樣躍入眼簾時,申時行的思維瞬間出現了短路。


    吳時來不用說,就是剛才申首輔與王錫爵互不相讓的焦點人物,錢一本和郭生明雖然隻是七品禦史,但卻是清流勢力的骨幹,本次風波的直接參與者。所以這幾個堪稱是目前申首輔心目中的重點人物,沒想到齊齊出現在眼前這張紙上。


    於是申首輔從短路中恢複過來後,心情又驚又喜,莫非範弘道敲登聞鼓就是把這些人一鍋端告了?所以本以為是燙手山藥的事情原來是及時雨?範弘道怎麽牽扯出這些人的?難道是巧合了?


    此時申首輔早就忘了剛才是怎麽暗罵的,隻能連連感慨,胡作非為的範弘道悄然變成了善解人意的範弘道。


    王錫爵站在旁邊,他對範弘道“作死”不感興趣,對申首輔催促道:“吳時來還在等著首揆的回話,今天務必要給他一個準信,如果吳時來等不及,那就不好說了。”


    申時行感覺壓力消散了一大半,手腳輕鬆的將手裏的文書遞給王錫爵,同時答複說:“那就讓吳時來滾回家等著去!”


    王錫爵大為訝異,因為溫文爾雅的申時行居然很粗魯的用了一個“滾”字。他接過文書看了幾眼,臉色頓時變得有些不好看,而申時行很想對王錫爵問幾句: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刺激不刺激?


    王錫爵深吸了幾口氣,猶自嘴硬道:“又待如何?”


    隻見得申首輔提起筆來,迅速寫了幾行字,這也是他的職責。奏疏送進內閣,要由內閣寫上處理意見,這叫票擬,一般掌握在首輔手裏;然後將擬票連帶奏疏送到天子那裏,經過天子準許後再發出去(當然這一環節也由司禮監代勞了),就變成了聖旨。


    王錫爵不用看,也能猜得出申時行會怎麽寫處理意見,肯定是把被範弘道告的幾個人統統先停職,然後再交由別人調查。王錫爵知道這樣處理會讓自己被動,但他攔不住申時行這樣寫,這是首輔的權力。


    更何況申首輔的處理意見合情合理,王錫爵提不出什麽反對意見。朝廷很多事情上都要講究形式,比如有人彈劾宰輔重臣,這位宰輔重臣就必須表達出誠惶誠恐態度,主動上疏請辭閉門謝客,然後經過天子挽留寬慰,才能繼續任職。


    這次吳時來等人被範弘道告禦狀的情況差不多類似,所以申時行讓吳時來等人停職回家等待調查,是很正常的意見,也合乎官場形式。


    但是,停職待堪的吳時來等於是被凍結了,還怎麽立刻取代楊巍擔任吏部尚書?而且郭生明、錢一本等清流骨幹遭受重創,申時行麵臨壓力必定也急劇減少。


    原本申時行在中低層官員中缺乏雄厚根基,遇到群起而攻的“下克上”時難以發力,可是通過範弘道這樣“小題大做”的鬧事,把小問題捅破天鬧到內閣,首輔申時行就獲得了發力點!


    想到這裏,王錫爵無比堵心,近十年來少有的堵心。本想抓住難得好機會,聯手左都禦史吳時來切下一塊利益,沒想到被範弘道這樣攪局!甚至範弘道行為,可能是這次廟堂風波的轉折點。


    堵心之外則是後悔,王錫爵覺得,早知道這樣,當初範弘道罵死同鄉王世貞時,就應該不惜一切代價把範弘道廢掉,這樣今天就不會有攪局者了!


    越想越覺得窩囊,王錫爵看向申時行的目光就充滿狐疑,莫非範弘道的行為是由申時行指使的?申時行故意用範弘道這樣的小卒子,借用敲登聞鼓這個極端動作,直接兌掉了吳時來等人?


    申時行當然對此給予否認:“誰能指使得動別人做出如此犧牲?”他檢視文書,發現裏麵還夾雜著範弘道的辭職表文,原來範弘道早就做好了不惜代價的準備。


    王錫爵冷哼一聲,即便範弘道不辭職,官場也容不得他了,誰讓他幹了一件壞規矩的事情!就算這次範弘道成功狙擊了吳時來,阻礙了吳時來更進一步,那代價也是拚上了他自己的前途命運,說同歸於盡都是抬舉他了!


    不過王錫爵內心深處還真是有點羨慕申時行,居然有這樣不要命的黨羽,這就叫“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當天發生在登聞鼓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朝廷上下,同時也傳到街頭巷尾。畢竟目睹的人群有官員也有百姓,分布很廣泛,所以範弘道再一次成為京城熱議的人物。


    許多聽眾也再一次被範弘道的膽大震驚到了,用敲登聞鼓的極端方式,把風頭正勁的一個左都禦史和兩個監察禦史搞到停職,這到底劃算不劃算?


    朝廷近期焦點是兩夥勢力聯手圍攻首輔申時行,範弘道的驚人行為傳開後,風頭甚至蓋過了焦點,對首輔申時行的圍攻也出現了凝滯。


    對政局稍有了解的人都能分析出,範弘道這樣沒規矩的搞事,肯定要賠上自己的前途。至少在未來幾年裏,此事在別人腦中印象徹底消散之前,範弘道是休想在朝廷立足了。


    一方麵是因為範弘道的行為太“惡劣”,不受喜歡,他竟然真會為了百姓出頭去搞掉其他官員,甚至不惜犧牲,連官官相護的道理都不懂。另一方麵有些人不會容忍範弘道,不能讓他壞了規矩還能逍遙“法”外,從這角度而言,範弘道主動辭職說不定是起到自我保護作用的好事。


    無論可惜也好,厭惡也好,所有輿論一致認為,範弘道大概會暫時離開京師,從京師名利場中消失一段時間。但就在這時,另一個消息突然傳出來,範弘道應司禮監隨堂太監陳炬之邀,成為內書堂教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清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清風去並收藏大明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