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亮大叫:“李哥,這把好劍你得來不易,豈能送人……”


    趙縣令斜眼看了一看,隻見劍鞘陳舊,便有點瞧不上眼:“鋒利無比,哼哼,怎麽個鋒利法兒?”李自成回答:“砍鐵不傷,斷頭如切豆腐。”趙縣令唔了一聲,指指劉芳亮:“那好,你拿他的頭試試,看是不是如切豆腐!”


    李自成嘿嘿一笑:“遵命!大人……”


    說著手握劍柄,嗆的一聲響,拔劍出鞘,眾人眼前一花,隻見那把劍耀眼生花,寒氣逼人,果然是好劍。


    眾人剛剛喝了一聲彩,李自成隨手一揮,那位縣令趙大人的頭就骨碌碌地落在地上,隻餘一個身子,兀自直立不倒,腔中的血激飛上半空,點點滴滴灑落下來。


    誰也想不到,這個李自成的膽子比天還大,居然當街就殺了縣令。王顯大叫一聲:“李自成,你要造反……”叫聲未落,李自成的花馬劍已經當胸刺了進去,從前胸直捅到後胸。


    他身邊的侍衛們全都呆了,還沒反應過來,李過與劉芳亮等人已經拔刀在手,衝殺過去,三下五除二,砍倒了七八個,餘下的幾人叫一聲娘,四散而逃。


    看熱鬧的百姓們也沒料到出殺人的事,嚇得掉頭就跑,白起也想護著張儀走脫,可張儀卻向他擺擺手:“別急,看看再說。”


    李自成殺了縣令與參將,然後將手下人聚齊了,對他們說:“弟兄們,咱們當兵沒餉,立功無賞,這官軍還有什麽當頭!今日我殺了當官的,這就扯旗造反,你們怕是不怕?”


    李過劉芳亮等人一齊回答:“不怕,死活都要跟著李哥。”


    李自成點頭:“那好,李過,你去招集我的那一旗人馬,把他們都拉過來,咱們城南十裏外見麵。記住,最好多拉幾匹好馬。如果咱們一人有兩匹馬,官軍就是追來,也追不上。”


    李過答應著走了。


    李自成帶著劉芳亮等十餘人剛要出城,一眼看到張儀白起等三人,不由得一愣,他覺得這三人不是普通百姓,就問了一句:“你們怎麽不跑?”


    張儀一笑:“壯士愛兵如子,而且當機立斷,敢做敢為,思慮周詳,將來必成大器。”


    李自成微微哂笑:“幾位想跟著我嗎?”


    張儀搖頭:“在下等還有要事,不能奉陪。隻不過今日相見,算是有緣,我想幾位定然缺少盤費,在下這裏有紋銀十兩,就當個見麵禮吧。”


    說著,他將銀子取出,遞了過去。


    李自成示意劉芳亮接下,然後一抱拳:“這些銀子,定能解我燃眉之急,自成這裏謝過了,不知三位高姓大名,日後相見,定當厚報。”


    張儀報了名字,然後與李自成拱手而別。


    李自成出了鹹陽城,會合了李過帶來的一眾人馬,約有六七十人,一百多匹好馬,投奔王左掛去了。王左掛對李自成頗為看重,讓他獨領一隊,軍中稱之為八隊闖將。


    且不提李自成,再說張儀等人,出了鹹陽城回地宮,白起問他:“先生為何如此看重此人?”


    張儀緊皺雙眉:“這個人隆鼻廣額,虎視狼顧,單看這幾處,有帝王之相。可是又高顴深眶,此乃有始無終之貌,綜合來看,此人絕非一般人。真若造起反來,必能擾亂天下。”


    白起點頭,他相信張儀的相術,要知道鬼穀子的高徒,看人還是非常準的。


    李敢插了一句:“既是這樣,我們殺了他不是更好?免得以後多個敵手。”


    張儀搖頭:“以後殺可以,眼下可不行。”


    白起讚同:“眼下我大秦想要崛起,隻有渾水摸魚,趁亂而動。有人擾亂天下,正是我們的機會,豈能殺了?”


    李敢連連點頭:“正是正是,小人就是見識短。”


    回到地宮,天色已經黑下來。出去的人陸續都回來了,地宮中堆起了各種物品,有衣服糧米錢幣銀兩,甚至還有鍋盆碗盞,杯筷壺盤,外加幾輛板車,倒像是開了雜貨鋪。


    白起與李敢奉上酒肉與秦王,大眾則是飽餐了一頓幹糧,吃飽喝足,秦王命軍士們好好休息,自己則招集四位重臣,商議之後的事。


    張儀說道:“等再過幾天,我們囤積數天的糧米,就可以向西走,那裏的人煙少一些,利於躲藏。在那邊我們招兵買馬,聚草囤糧,日後方可東進。”


    範雎與王翦也同意這個觀點。


    可是白起反對:“我們不應當向西,而應當向東走。”


    範雎不解:“向東?以我看是自尋死路,那邊接近晉地,人口眾多,不易躲藏吧。”白起搖頭:“要說躲藏,我們一萬大軍,躲在哪兒都會引人注意,而我說向東,是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秦王來了興趣:“大將說來聽聽。”


    白起回答:“我們先躲藏於民間,如果一切順利,用不了幾個月,就會兵強馬壯,到時候大王振臂一呼,大秦再次崛起,定會招來天下側目。此時明國必定會大舉來攻。我秦軍必定四麵受敵。若向西走,無險可依,且甘肅涼州一帶乃是軍事重鎮,定然駐有重兵,於我不利。”


    王翦問他:“那麽向東呢?不一樣嗎?”


    白起說道:“當然不一樣。我事先想依托函穀關,可問過哨探,函穀關已經廢棄多年,如今陝西最重要的關隘,是潼關。這座關地處黃河渡口,南有秦嶺,東有禁穀,西接華嶽,山高路狹,穀深坑險,易守難攻。為今之計,我們隻有躲藏於潼關附近,一旦發難,先拿下潼關,擋住東方之軍,這樣明國的軍隊就無法從東麵攻我,南麵有秦嶺,他們也不容易進來,因此我秦軍隻要留意西北兩麵便可。這樣一來,可比四麵受敵好得多了。”


    秦王非常高興,拍掌大笑:“不愧是戰神白起,果然眼光獨到,就聽你的。”


    商議已定,各人開始休息,第二天有更多的人出去采買,這次不光是去鹹陽城,各個大一點的村鎮都去到了,買回來的東西更是多得堆成了山,光是衣服就有兩萬餘套。


    這下子大家再不用赤著身子見人了。


    第三天的晚上,白起約摸著買來的糧食也足夠路上食用了,便想向秦王請旨明天起身。可這時候突然從外麵急匆匆地跑來一個斥候,低聲對白起說:“大將,我得到一個消息,咱們的行蹤漏了,有一股流賊正從西邊向咱們這邊來呢。”


    白起一皺眉:“我們的人走漏了消息嗎?”


    張儀搖頭:“應該不是,看樣子,我們在鹹陽城裏大肆采買,又進當鋪典當珠寶,肯定是露了富了。照我看,當鋪裏的人定然和這夥賊寇有關聯。”


    白起問斥候:“那夥流賊有多少人,裝備如何?”


    斥候回答:“我遠遠地瞧了,大概有三四千人,其中還有接近一半的老幼和女人,隻有幾十匹馬,手裏的家夥長短不齊,甚至還有農具。看來這是一夥造反的農民。”


    王翦冷笑一聲:“烏合之眾,豈堪一擊!”


    白起輕輕搖頭:“要說他們是烏合之眾,咱們還不如人家呢。人家有馬有軍器,咱們有什麽?眼下再想置辦軍器,肯定是來不及啦,都尉何在?”


    都尉是軍陣裏職位最高的軍官,隻見一個麵相威嚴的人站出來,抱拳回答:“小人子義。”


    白起吩咐:“你帶上一千人,地宮外等候,注意不要列陣,散開分布。越亂越好。”子義答應一聲,叫了一聲:“左隊出列,隨我來!”


    一千人整整齊齊地走出地宮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