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已定,諸位掌盤子留張儀吃了一頓飯,張儀也不客氣,走的時候還討了幾十兩金子帶著,然後出得營來,騎上馬,大搖大擺地向穀外走去。
不多時,他就來到了官軍營前,守衛石台的官軍早看到了他,大聲問道:“你是什麽人……”剛問出一句話,馬上就認了出來:“原來是張先生啊,您辦事回來了?”
張儀道:“回來了,速速放下懸橋,讓我上去。”
幾個士兵鬆開繩子,放下懸橋來,張儀縱馬而上,直接趕奔陳奇榆的大帳。
早有人前去稟報了,陳奇榆此時正在宴請範雎等人,請了孫傳庭作陪,酒席還沒有散,一聽稟報說張儀回來了,不由得一愣,看了範雎一眼,心說:你不是說張儀不會再回來麽?
範雎聞報,也吃了一驚,不知道張儀葫蘆裏賣得什麽藥,心頭翻了幾個滾。
陳奇榆令張儀進帳來見,然後吩咐刀斧手伺候,隻要他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立刻將張儀拿下。
張儀隨著中軍官,大大方方地來到帳中,向陳奇榆一拱手,笑道:“陳大人,張儀說降回來了。”然後看著範雎,也不表現出意外的神色,微然一笑:“範相,咱們二人又在這裏碰麵了,實在是巧啊。”
範雎一時真不知道該說什麽,隻好陪笑道:“彼此彼此。”
陳奇榆見張儀表現得並不意外,便問道:“你早知道範先生到了麽?”
張儀道:“也不早,就在範相剛剛進入大營之時,我在後麵看到了,於是就跟著他來到這裏,一聽說範相是來歸降的,我趕緊快馬加鞭地前去辦事了。”
陳奇榆皺眉道:“先生為何要快馬加鞭啊?”
張儀道:“因為我要不快點,這個功勞,很可能就要被範相搶去了。”範雎哦了一聲:“張相這是什麽意思?”
張儀道:“範相來時,有沒有對陳大人說,我準備去勾結反賊,當奸細啊?”
這話正說中了範雎的心事,張儀猜測得實在太準,令他無言以答。
陳奇榆聽了,掃了範雎一眼,對張儀道:“張先生多慮了,範先生也是為我官軍考慮,不知張先生此次說降,有沒有效果?”
張儀向兩邊瞧了瞧,見每個人前麵都有一張小桌,上麵擺著酒菜,於是也不客氣,徑直走到範雎桌前,抄起酒壺,見沒有空杯,就嘴對嘴地喝了兩口,然後將酒壺砰地放回到桌上,這才開口道:“幸不辱命。在下已經說降了這數萬反賊。”
陳奇榆一擺手:“給先生看座,上酒。”親兵們搬過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放在張儀麵前,又在上麵擺上了一壺酒,一個杯子。陳奇榆又問道:“不知他們肯不肯來歸降?”
張儀點頭:“那是自然。明日午時過後,他們就會來歸降。”
陳奇榆道:“先生有沒有說,讓他們幾個反賊頭目到我大營來啊?”張儀自己倒了杯酒,說道:“我向他們提了,本來認為他們要商議一下,可沒想到這夥反賊頭目居然一口答應,倒令我大出意外,於是我想,可能是他們困得急了,再不投降就要被困死了,這才急著投降。”陳奇榆道:“大概如此。”
張儀連連搖頭:“非也非也,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他們一計。”
陳奇榆一皺眉:“他們的一計?難道他們又要玩假投降那一套把戲?”
張儀道:“隻不過這次,他們變了變花樣。”
陳奇榆道:“怎麽變的?”張儀站起來走到陳奇榆桌前,煞有介事地說道:“他們答應投降之後,就擺酒席款待我,吃喝完之後,他們送我出營,就當我離開賊營,向這裏走的時候,突然半路冒出來一個反賊士兵,截住了我。”
帳中人齊是一愣,暗想難道有什麽變故?
果然張儀接著說道:“我以為他要殺我,嚇出了一身冷汗,讓各位見笑了,在下雖然巧舌如簧,可還是挺怕死的。剛要滾鞍下馬,苦苦求饒,那人先給我跪下了。”
大家聽到這裏,無不啞然失笑,暗想這位先生也算沒臉沒皮,丟人現眼的事在他說來,真如家常便飯一般。
張儀繼續說下去:“我雙腿一邊打著哆嗦,一邊問他是什麽人,這人自稱是張獻忠的一個親兵,有機密大事相告。我就問他有什麽大事,他說這幫反賊是假投降。我一聽就笑了,陳大人早知道他們會假投降,這才要把幾個賊首誘進營來,一並斬首,這幾個人一死,其餘的人就是真投降了,還擔心什麽。”
陳奇榆點頭:“對啊,此人怎麽說?”
張儀道:“他說高迎祥與李自成十分厲害,早已猜到陳大人要誘殺他們,因此官軍營寨是萬萬不能進去的。所以他們就趁我出去方便的時候,想出個辦法,來欺騙官軍。”
陳奇榆來了興趣:“他們還有什麽辦法,先生且講。”
張儀道:“這人對我說,明天早上,他們會來一個假的軍中嘩變,假裝有一部分反賊要真投降,將幾個賊首一並殺死,前來獻頭歸降,而獻來的幾個人頭,都是假的,並非高李等人的,而是找的替死鬼。這樣一來,我軍必然相信高李逆賊已經被殺,於是就會真的收降這數萬人馬。隻要他們出得穀來,高李等人混在軍中,馬上就會現身,帶領人馬衝破官軍封鎖,進入關中。”
陳奇榆一拍桌子:“好一條李代桃僵之計。原來他們是要學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哼哼,以為我陳奇榆會上當嗎!”
張儀道:“大人想怎麽辦呢?”
陳奇榆冷笑:“誰來獻頭,我就殺誰。”張儀道:“然後呢?繼續圍困?”陳奇榆沉吟了一下:“這個……反賊既然鐵了心不投降,我也隻好如此。”
張儀輕輕搖頭:“如此一來,還是回到了老路上,圍困曠日持久,難保不會生出別的變故。”
陳奇榆盯著張儀:“想必先生有計了。”
張儀又喝了一杯:“他們會將計就計,難道我們便不會?”
陳奇榆道:“如何將計就計?”
張儀道:“他們既然來假投降,我們也不妨來個假收降。”
陳奇榆道:“假收降?怎麽個假收降?”
張儀道:“反賊數萬人馬,不能讓他們一窩蜂似的出穀來,而是讓他們編成一個個小隊,比如,一百人一隊,依次向外走。我們呢?反賊每一百人,我軍派出一個人盯著,隻要發現裏麵有高李等反賊頭目,立刻發出信號,埋伏在穀外的官軍便可以擒賊擒王,諒他們那一百人,就算再厲害,也難逃羅網。隻要這些賊首被殺死或活擒,剩下的人必定真心歸降。”
陳奇榆哈哈大笑:“先生果然聰明過人,這條計想得太好了。我軍中不少人與高李二人打過仗,就是化成灰也認得他們,如此甚好。”
孫傳庭在一邊聽著,有點不放心:“大人,這條計好是好,可是風險也大。”
陳奇榆有些不悅:“孫大人且說說,有什麽風險?”
孫傳庭聽出來了,但話到嘴邊,不吐不快:“每一百人為一隊,依次出穀,這條計好是好,但是如果高李等賊首藏在最後一隊,那麽前麵數萬人馬已經出了穀,到時候他們反戈一擊,我們能不能擋得住呢?”
張儀微然一笑:“這個不會的,咱們又不是傻瓜,數萬人馬出了穀,就讓他們在那裏集結著麽?斷不可能啊。每一隊人出穀之後,我們可以就地遣散,如果有人不走,立刻就視為圖謀不軌,可以就地格殺,這樣一來,他們逃出生天,哪裏還敢停留,肯定撒腳就跑,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孫傳庭聽了,隻是看著陳奇榆,默然不語。
陳奇榆心裏也盤算了很久,覺得確實萬無一失,於是當場決定,就按張儀說得辦,傳令中軍,立刻前去準備。然後請張儀入席,一並痛飲。
酒後,孫傳庭與張儀一同回自己的營帳,陳奇榆留下範雎,繼續詳談。
不多時,他就來到了官軍營前,守衛石台的官軍早看到了他,大聲問道:“你是什麽人……”剛問出一句話,馬上就認了出來:“原來是張先生啊,您辦事回來了?”
張儀道:“回來了,速速放下懸橋,讓我上去。”
幾個士兵鬆開繩子,放下懸橋來,張儀縱馬而上,直接趕奔陳奇榆的大帳。
早有人前去稟報了,陳奇榆此時正在宴請範雎等人,請了孫傳庭作陪,酒席還沒有散,一聽稟報說張儀回來了,不由得一愣,看了範雎一眼,心說:你不是說張儀不會再回來麽?
範雎聞報,也吃了一驚,不知道張儀葫蘆裏賣得什麽藥,心頭翻了幾個滾。
陳奇榆令張儀進帳來見,然後吩咐刀斧手伺候,隻要他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立刻將張儀拿下。
張儀隨著中軍官,大大方方地來到帳中,向陳奇榆一拱手,笑道:“陳大人,張儀說降回來了。”然後看著範雎,也不表現出意外的神色,微然一笑:“範相,咱們二人又在這裏碰麵了,實在是巧啊。”
範雎一時真不知道該說什麽,隻好陪笑道:“彼此彼此。”
陳奇榆見張儀表現得並不意外,便問道:“你早知道範先生到了麽?”
張儀道:“也不早,就在範相剛剛進入大營之時,我在後麵看到了,於是就跟著他來到這裏,一聽說範相是來歸降的,我趕緊快馬加鞭地前去辦事了。”
陳奇榆皺眉道:“先生為何要快馬加鞭啊?”
張儀道:“因為我要不快點,這個功勞,很可能就要被範相搶去了。”範雎哦了一聲:“張相這是什麽意思?”
張儀道:“範相來時,有沒有對陳大人說,我準備去勾結反賊,當奸細啊?”
這話正說中了範雎的心事,張儀猜測得實在太準,令他無言以答。
陳奇榆聽了,掃了範雎一眼,對張儀道:“張先生多慮了,範先生也是為我官軍考慮,不知張先生此次說降,有沒有效果?”
張儀向兩邊瞧了瞧,見每個人前麵都有一張小桌,上麵擺著酒菜,於是也不客氣,徑直走到範雎桌前,抄起酒壺,見沒有空杯,就嘴對嘴地喝了兩口,然後將酒壺砰地放回到桌上,這才開口道:“幸不辱命。在下已經說降了這數萬反賊。”
陳奇榆一擺手:“給先生看座,上酒。”親兵們搬過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放在張儀麵前,又在上麵擺上了一壺酒,一個杯子。陳奇榆又問道:“不知他們肯不肯來歸降?”
張儀點頭:“那是自然。明日午時過後,他們就會來歸降。”
陳奇榆道:“先生有沒有說,讓他們幾個反賊頭目到我大營來啊?”張儀自己倒了杯酒,說道:“我向他們提了,本來認為他們要商議一下,可沒想到這夥反賊頭目居然一口答應,倒令我大出意外,於是我想,可能是他們困得急了,再不投降就要被困死了,這才急著投降。”陳奇榆道:“大概如此。”
張儀連連搖頭:“非也非也,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他們一計。”
陳奇榆一皺眉:“他們的一計?難道他們又要玩假投降那一套把戲?”
張儀道:“隻不過這次,他們變了變花樣。”
陳奇榆道:“怎麽變的?”張儀站起來走到陳奇榆桌前,煞有介事地說道:“他們答應投降之後,就擺酒席款待我,吃喝完之後,他們送我出營,就當我離開賊營,向這裏走的時候,突然半路冒出來一個反賊士兵,截住了我。”
帳中人齊是一愣,暗想難道有什麽變故?
果然張儀接著說道:“我以為他要殺我,嚇出了一身冷汗,讓各位見笑了,在下雖然巧舌如簧,可還是挺怕死的。剛要滾鞍下馬,苦苦求饒,那人先給我跪下了。”
大家聽到這裏,無不啞然失笑,暗想這位先生也算沒臉沒皮,丟人現眼的事在他說來,真如家常便飯一般。
張儀繼續說下去:“我雙腿一邊打著哆嗦,一邊問他是什麽人,這人自稱是張獻忠的一個親兵,有機密大事相告。我就問他有什麽大事,他說這幫反賊是假投降。我一聽就笑了,陳大人早知道他們會假投降,這才要把幾個賊首誘進營來,一並斬首,這幾個人一死,其餘的人就是真投降了,還擔心什麽。”
陳奇榆點頭:“對啊,此人怎麽說?”
張儀道:“他說高迎祥與李自成十分厲害,早已猜到陳大人要誘殺他們,因此官軍營寨是萬萬不能進去的。所以他們就趁我出去方便的時候,想出個辦法,來欺騙官軍。”
陳奇榆來了興趣:“他們還有什麽辦法,先生且講。”
張儀道:“這人對我說,明天早上,他們會來一個假的軍中嘩變,假裝有一部分反賊要真投降,將幾個賊首一並殺死,前來獻頭歸降,而獻來的幾個人頭,都是假的,並非高李等人的,而是找的替死鬼。這樣一來,我軍必然相信高李逆賊已經被殺,於是就會真的收降這數萬人馬。隻要他們出得穀來,高李等人混在軍中,馬上就會現身,帶領人馬衝破官軍封鎖,進入關中。”
陳奇榆一拍桌子:“好一條李代桃僵之計。原來他們是要學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哼哼,以為我陳奇榆會上當嗎!”
張儀道:“大人想怎麽辦呢?”
陳奇榆冷笑:“誰來獻頭,我就殺誰。”張儀道:“然後呢?繼續圍困?”陳奇榆沉吟了一下:“這個……反賊既然鐵了心不投降,我也隻好如此。”
張儀輕輕搖頭:“如此一來,還是回到了老路上,圍困曠日持久,難保不會生出別的變故。”
陳奇榆盯著張儀:“想必先生有計了。”
張儀又喝了一杯:“他們會將計就計,難道我們便不會?”
陳奇榆道:“如何將計就計?”
張儀道:“他們既然來假投降,我們也不妨來個假收降。”
陳奇榆道:“假收降?怎麽個假收降?”
張儀道:“反賊數萬人馬,不能讓他們一窩蜂似的出穀來,而是讓他們編成一個個小隊,比如,一百人一隊,依次向外走。我們呢?反賊每一百人,我軍派出一個人盯著,隻要發現裏麵有高李等反賊頭目,立刻發出信號,埋伏在穀外的官軍便可以擒賊擒王,諒他們那一百人,就算再厲害,也難逃羅網。隻要這些賊首被殺死或活擒,剩下的人必定真心歸降。”
陳奇榆哈哈大笑:“先生果然聰明過人,這條計想得太好了。我軍中不少人與高李二人打過仗,就是化成灰也認得他們,如此甚好。”
孫傳庭在一邊聽著,有點不放心:“大人,這條計好是好,可是風險也大。”
陳奇榆有些不悅:“孫大人且說說,有什麽風險?”
孫傳庭聽出來了,但話到嘴邊,不吐不快:“每一百人為一隊,依次出穀,這條計好是好,但是如果高李等賊首藏在最後一隊,那麽前麵數萬人馬已經出了穀,到時候他們反戈一擊,我們能不能擋得住呢?”
張儀微然一笑:“這個不會的,咱們又不是傻瓜,數萬人馬出了穀,就讓他們在那裏集結著麽?斷不可能啊。每一隊人出穀之後,我們可以就地遣散,如果有人不走,立刻就視為圖謀不軌,可以就地格殺,這樣一來,他們逃出生天,哪裏還敢停留,肯定撒腳就跑,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孫傳庭聽了,隻是看著陳奇榆,默然不語。
陳奇榆心裏也盤算了很久,覺得確實萬無一失,於是當場決定,就按張儀說得辦,傳令中軍,立刻前去準備。然後請張儀入席,一並痛飲。
酒後,孫傳庭與張儀一同回自己的營帳,陳奇榆留下範雎,繼續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