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榆心裏也盤算了很久,覺得確實萬無一失,於是當場決定,就按張儀說得辦,傳令中軍,立刻前去準備。然後請張儀入席,一並痛飲。
酒後,孫傳庭與張儀一同回自己的營帳,陳奇榆留下範雎,繼續詳談。
陳奇榆問範雎此計是否萬全,範雎皺著眉頭,想了片刻,才說:“按張儀說的,確實沒有漏洞,每百人一隊,也不怕他們出穀之後反戈相向,這就像是將一頭巨牛一點點切碎,一口口吃下去,不會出事。”
陳奇榆道:“但我看先生好像還有心事,是對張儀不相信麽?”
範雎道:“這個人太鬼,誰也猜不透他在想什麽。誰也不知道他能做出什麽,所以我還是不放心。”
陳奇榆冷笑:“無論他怎麽鬼,眼下是我占盡優勢,穀口狹窄,他們隻能一排排走出來,隻要控製住人數,不怕他們反上天去。先生不必憂慮,回帳休息去吧。”
送走了範雎,陳奇榆一個人坐在那裏冷笑,說實話,他既不太相信張儀,更不太相信範雎,這二人先後歸降官軍,到底是真降假降,還未可知,如果比較起來,陳奇榆更相信張儀一些。因為張儀已經在盧象升帳下住了許久,也沒什麽不軌之事。至於範雎的突然來降,才真正需要小心。
第二天中午剛過,陳奇榆正與眾人在帳中等候,這時隻聽到穀中殺聲大起,亂了一會兒之後,有人來報,穀中反賊派人求見。
陳奇榆看了張儀一眼,微笑道:“來了。”說罷吩咐中軍,讓來人進帳。
不多時中軍引進一個人來,此人中等身材,黃須金晴,來到帳中雙膝一跪,向上磕頭,陳奇榆問道:“你是何人,來我營中何幹?”
來人道:“小的是高闖王帳下黃龍將軍的親兵,姓衛名三,奉了黃龍將軍的命令,前來告知大人一件重要之事。”
陳奇榆看了看張儀,然後問道:“有何重要之事?”
衛三道:“昨日貴軍派張先生前去說降,全軍上下極是感動,以為大人體上天好生之德,放我們一條生路,大家興高采烈,準備投降大人,日後當個安順良民,好好務農,再不造反,誰知還沒高興半天,高闖王就發下令來,他已經假意答應投降,隻等明日出得穀去,就反戈一擊,衝出包圍。大家一聽還要繼續造反,都泄了氣,黃將軍不服氣,說了幾句,高闖王竟然將他一頓痛打,還說明日出得穀後,一定斬他的人頭。黃將軍回營後氣不過,想自殺,被我們勸住,黃將軍跟隨高闖王多年,算是心腹愛將,不想他竟然如此絕情,於是一不做二不休,這天中午,趁著幾位掌盤子都在高闖王帳中議事的當口,他率領我們殺進去,將裏麵的人全部殺死。人頭獻於麾下。”
說完了,他向帳外一揮手,兩個跟隨他來的農民軍搬進一個箱子來,在眾人麵前打開箱蓋,裏麵是七八顆血淋淋的人頭。
衛三一指箱子:“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人的首級,都在這裏,黃龍將軍派我來給大人說一聲,我們願意歸降。請大人萬勿見疑。”
這衛三口齒靈俐,說得條理清楚,重點明確,看起來像讀過書的人。
陳奇榆心中好笑,但臉上沒有露出絲毫表情,隻是輕輕擺擺手:“拿下人頭去,讓人辨認一下,看是不是高逆等人的首級。”
其實這些人頭已經不完整了,很多人臉上都中了刀,就算不中刀的,也是呲牙咧嘴,瞪目凝眉。
有人將箱子抬到帳後,裝模做樣的看了一會兒,有人跑上來道:“回大人,兄弟們辨認了,正是高李等人的首級。”
陳奇榆點頭微笑:“很好,這消息要是傳到聖上的龍耳之中,一定龍心大悅。黃將軍立下大功,我當上表請聖上封賞。至於全軍來降,小事一樁,我馬上著手辦理,你先回去,請黃將軍不必著急,天黑之前,我必定有令傳到。”
衛三又磕了幾個頭,然後退下,陳奇榆賞了他幾兩銀子,打發他回去。
等衛三走了,陳奇榆當即派人將事先安排好的計策寫成書信,派人給黃龍送去,他也知道送來的首級不是高迎祥等人,但為了讓農民軍相信,特意吩咐將那幾顆人頭挑在高杆,掛出營前,以示威懾。
派去的人不多時就回來了,說他見到了黃龍,那數萬人馬已經被黃龍控製住,沒人敢動。黃龍看過了信,滿口答應,就照書信上說的,百人一隊,明日一早,就排列整齊,開到官軍營前,請陳奇榆派人來引領出穀。
接到黃龍的消息,陳奇榆立刻開始準備,在軍中找了數百位見過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軍士,這些人與高李等人照過麵,熟悉他們的麵容,隻要混在隊中,一定可以認出來。
這些準備工作,張儀看在眼裏,什麽也沒說,隻是麵現微笑,可他心裏卻在冷笑。張儀明白,官軍已經上當了,農民軍脫困而出,隻在明天。
第二天一早,果然農民軍排列整齊,一行行一隊隊向官軍營寨開來,走到離營門約莫一箭之地以外,站住不動。黃龍站在最前麵,抬頭向官軍方向看去。
隻見穀口處的官軍營寨如臨大敵,石台上布滿了軍兵,山腰上也有不少弓箭手,居高臨下,以防農民軍突然衝過來。
兩方麵都布置好了,黃龍帶著兩個親兵,緩緩催馬,向石台走來。石台上站著陳奇榆的一員偏將,此人手舉一麵令旗,高聲喝道:“前麵來的可是黃將軍?”
黃龍高聲對答:“正是黃龍,陳大人何在?”
那偏將道:“陳大人在營中恭候,黃將軍請吧。”
說著,石台上放下懸橋來,請黃龍上橋。黃龍與兩名隨從來到大營中見了陳奇榆,陳奇榆熱情地迎接了他,然後請他在帳中安坐,隨即吩咐,派人帶領農民軍,分批出穀。
軍令一下,昨天選好的幾百人走到石台上,高聲喝令,然後農民軍每一百人,排成一個方陣,不帶兵器,走上石台,由一個官軍領著,出穀而去。
這名官軍盯著這一百人,每一個人都在他眼前走過,確定裏麵沒有高李等人後,這才帶他們出穀。
隨著一隊隊的農民軍走上石台,官軍們緊張地瞧著,他們不知道高李等反賊首領會躲在哪一隊裏,因此絲毫不敢鬆懈。
一批批農民軍走出穀去,到了穀外之後,官軍早已在穀外排開重兵,以防不測。這些農民軍來到他們麵前時,為首的長官一聲喝令,要他們停步,準備派人搜身,以防這些人隨身帶著兵器,殺將起來。
還沒等長官下令搜身,那些農民軍一個個點頭哈腰地上前來,從口袋裏掏出銀子,塞到官軍們手裏。一邊塞一邊連聲道謝:“多謝大人不殺之恩,小小意思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那些軍官們也不例外,給得更多,有道是白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這些官軍尤其是士兵,欠餉已久,幾個月拿不到餉銀是家常便飯,眼下收了這許多銀子,心頭狂喜不已。那些沒有拿到銀子的士兵們也不哄而上,將這些農民軍圍住。
這一百農民軍已經掏空了口袋,連連說道:“諸位大人不要急,後麵還有,後麵還有……”
眾人放這一百農民軍過去,誰還在意他們身上有沒有暗藏兵器?直接湧向下一個百人隊,場麵一時亂了起來,軍官們大聲喝罵,可是很多人高聲叫喊,聲音嘈雜,根本聽不到,就算聽到的人,也假裝沒聽到,搶錢要緊,誰管你軍令如山。
這裏亂成一團,穀口處也差不多。
酒後,孫傳庭與張儀一同回自己的營帳,陳奇榆留下範雎,繼續詳談。
陳奇榆問範雎此計是否萬全,範雎皺著眉頭,想了片刻,才說:“按張儀說的,確實沒有漏洞,每百人一隊,也不怕他們出穀之後反戈相向,這就像是將一頭巨牛一點點切碎,一口口吃下去,不會出事。”
陳奇榆道:“但我看先生好像還有心事,是對張儀不相信麽?”
範雎道:“這個人太鬼,誰也猜不透他在想什麽。誰也不知道他能做出什麽,所以我還是不放心。”
陳奇榆冷笑:“無論他怎麽鬼,眼下是我占盡優勢,穀口狹窄,他們隻能一排排走出來,隻要控製住人數,不怕他們反上天去。先生不必憂慮,回帳休息去吧。”
送走了範雎,陳奇榆一個人坐在那裏冷笑,說實話,他既不太相信張儀,更不太相信範雎,這二人先後歸降官軍,到底是真降假降,還未可知,如果比較起來,陳奇榆更相信張儀一些。因為張儀已經在盧象升帳下住了許久,也沒什麽不軌之事。至於範雎的突然來降,才真正需要小心。
第二天中午剛過,陳奇榆正與眾人在帳中等候,這時隻聽到穀中殺聲大起,亂了一會兒之後,有人來報,穀中反賊派人求見。
陳奇榆看了張儀一眼,微笑道:“來了。”說罷吩咐中軍,讓來人進帳。
不多時中軍引進一個人來,此人中等身材,黃須金晴,來到帳中雙膝一跪,向上磕頭,陳奇榆問道:“你是何人,來我營中何幹?”
來人道:“小的是高闖王帳下黃龍將軍的親兵,姓衛名三,奉了黃龍將軍的命令,前來告知大人一件重要之事。”
陳奇榆看了看張儀,然後問道:“有何重要之事?”
衛三道:“昨日貴軍派張先生前去說降,全軍上下極是感動,以為大人體上天好生之德,放我們一條生路,大家興高采烈,準備投降大人,日後當個安順良民,好好務農,再不造反,誰知還沒高興半天,高闖王就發下令來,他已經假意答應投降,隻等明日出得穀去,就反戈一擊,衝出包圍。大家一聽還要繼續造反,都泄了氣,黃將軍不服氣,說了幾句,高闖王竟然將他一頓痛打,還說明日出得穀後,一定斬他的人頭。黃將軍回營後氣不過,想自殺,被我們勸住,黃將軍跟隨高闖王多年,算是心腹愛將,不想他竟然如此絕情,於是一不做二不休,這天中午,趁著幾位掌盤子都在高闖王帳中議事的當口,他率領我們殺進去,將裏麵的人全部殺死。人頭獻於麾下。”
說完了,他向帳外一揮手,兩個跟隨他來的農民軍搬進一個箱子來,在眾人麵前打開箱蓋,裏麵是七八顆血淋淋的人頭。
衛三一指箱子:“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人的首級,都在這裏,黃龍將軍派我來給大人說一聲,我們願意歸降。請大人萬勿見疑。”
這衛三口齒靈俐,說得條理清楚,重點明確,看起來像讀過書的人。
陳奇榆心中好笑,但臉上沒有露出絲毫表情,隻是輕輕擺擺手:“拿下人頭去,讓人辨認一下,看是不是高逆等人的首級。”
其實這些人頭已經不完整了,很多人臉上都中了刀,就算不中刀的,也是呲牙咧嘴,瞪目凝眉。
有人將箱子抬到帳後,裝模做樣的看了一會兒,有人跑上來道:“回大人,兄弟們辨認了,正是高李等人的首級。”
陳奇榆點頭微笑:“很好,這消息要是傳到聖上的龍耳之中,一定龍心大悅。黃將軍立下大功,我當上表請聖上封賞。至於全軍來降,小事一樁,我馬上著手辦理,你先回去,請黃將軍不必著急,天黑之前,我必定有令傳到。”
衛三又磕了幾個頭,然後退下,陳奇榆賞了他幾兩銀子,打發他回去。
等衛三走了,陳奇榆當即派人將事先安排好的計策寫成書信,派人給黃龍送去,他也知道送來的首級不是高迎祥等人,但為了讓農民軍相信,特意吩咐將那幾顆人頭挑在高杆,掛出營前,以示威懾。
派去的人不多時就回來了,說他見到了黃龍,那數萬人馬已經被黃龍控製住,沒人敢動。黃龍看過了信,滿口答應,就照書信上說的,百人一隊,明日一早,就排列整齊,開到官軍營前,請陳奇榆派人來引領出穀。
接到黃龍的消息,陳奇榆立刻開始準備,在軍中找了數百位見過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軍士,這些人與高李等人照過麵,熟悉他們的麵容,隻要混在隊中,一定可以認出來。
這些準備工作,張儀看在眼裏,什麽也沒說,隻是麵現微笑,可他心裏卻在冷笑。張儀明白,官軍已經上當了,農民軍脫困而出,隻在明天。
第二天一早,果然農民軍排列整齊,一行行一隊隊向官軍營寨開來,走到離營門約莫一箭之地以外,站住不動。黃龍站在最前麵,抬頭向官軍方向看去。
隻見穀口處的官軍營寨如臨大敵,石台上布滿了軍兵,山腰上也有不少弓箭手,居高臨下,以防農民軍突然衝過來。
兩方麵都布置好了,黃龍帶著兩個親兵,緩緩催馬,向石台走來。石台上站著陳奇榆的一員偏將,此人手舉一麵令旗,高聲喝道:“前麵來的可是黃將軍?”
黃龍高聲對答:“正是黃龍,陳大人何在?”
那偏將道:“陳大人在營中恭候,黃將軍請吧。”
說著,石台上放下懸橋來,請黃龍上橋。黃龍與兩名隨從來到大營中見了陳奇榆,陳奇榆熱情地迎接了他,然後請他在帳中安坐,隨即吩咐,派人帶領農民軍,分批出穀。
軍令一下,昨天選好的幾百人走到石台上,高聲喝令,然後農民軍每一百人,排成一個方陣,不帶兵器,走上石台,由一個官軍領著,出穀而去。
這名官軍盯著這一百人,每一個人都在他眼前走過,確定裏麵沒有高李等人後,這才帶他們出穀。
隨著一隊隊的農民軍走上石台,官軍們緊張地瞧著,他們不知道高李等反賊首領會躲在哪一隊裏,因此絲毫不敢鬆懈。
一批批農民軍走出穀去,到了穀外之後,官軍早已在穀外排開重兵,以防不測。這些農民軍來到他們麵前時,為首的長官一聲喝令,要他們停步,準備派人搜身,以防這些人隨身帶著兵器,殺將起來。
還沒等長官下令搜身,那些農民軍一個個點頭哈腰地上前來,從口袋裏掏出銀子,塞到官軍們手裏。一邊塞一邊連聲道謝:“多謝大人不殺之恩,小小意思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那些軍官們也不例外,給得更多,有道是白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這些官軍尤其是士兵,欠餉已久,幾個月拿不到餉銀是家常便飯,眼下收了這許多銀子,心頭狂喜不已。那些沒有拿到銀子的士兵們也不哄而上,將這些農民軍圍住。
這一百農民軍已經掏空了口袋,連連說道:“諸位大人不要急,後麵還有,後麵還有……”
眾人放這一百農民軍過去,誰還在意他們身上有沒有暗藏兵器?直接湧向下一個百人隊,場麵一時亂了起來,軍官們大聲喝罵,可是很多人高聲叫喊,聲音嘈雜,根本聽不到,就算聽到的人,也假裝沒聽到,搶錢要緊,誰管你軍令如山。
這裏亂成一團,穀口處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