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城門外見麵,秦王拉住李岩的手,熱淚盈眶。李岩也很激動,畢竟他知道,秦始皇可不是喜歡動情的人。
一行人進了秦王府,秦王吩咐大擺酒宴,慶祝李岩脫險。
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場,大醉而歸。
秦王讓李岩休養幾天,其實李岩的傷已經好了,隻是路上勞累,大睡了一天之後,也就恢複了精力。
第三天一大早,李岩洗澡淨麵,容光煥發,吃了早餐之後,來求見秦王。
秦王聽說李岩求見,急忙召進。他見李岩神采奕奕,心裏高興,而且他也正好有事要問李岩,於是便吩咐人去請張儀王翦等人前來。
不一會兒,大家都到了,除了張儀王翦,還有李敢,紅娘子二人。
秦王請他們落座,然後奉上茶來,眾人一邊喝茶,一邊商議著軍情大事。秦王首先問李岩:“李公子,你在農民軍中多時,親眼看到他們與官軍交戰,按你所說的,農民軍絕不是官軍的對手,照此來看,官軍消滅農民軍,需要多少時日?”
李岩沉吟著:“大王,這個可不好說,農民軍的確不是官軍的敵手,但是也要看到,農民軍人馬眾多,而且其中有幾員悍將,自從焚毀了皇陵之後,他們的號召力也很大,隻要這些人沒被官軍捉住殺掉,拉起幾千人的隊伍還是很容易的。為此,官軍也視他們為心腹大患,一定要除之而後快。”
秦王道:“農民軍中,你覺得哪個人最不可小視?”
李岩沒有絲毫猶豫:“此人非李自成莫屬。”
張儀也同意:“我在幾年前就見過此人,當時就認為,李自成這人不得了。我便給他相了相麵,當時白起也在。”
李敢接口道:“我也在,先生說李自成雖然雄霸,但終沒有結果。”
張儀道:“有沒有結果,我也不敢定論。總之農民軍勢力不小,而且各地災荒,給了農民軍最好的發展時機。”
李岩道:“不錯,我們在經過河南時,發現隻要有一股勢力,不管是農民軍還是官軍,隻要說跟著我走有飯吃,立時會有幾百上千人跟你走。在這些饑民眼裏,沒有王法,沒有道義,什麽都沒有,隻有一個想法,就是吃飯。”
秦王道:“李公子曾在眉縣等地推行新政,效果如何?”
李岩道:“應該說是不錯的,眼下快到麥熟時節,可是仍舊天旱,估計今年的收成也不會好。但那些農民們還是很快樂的。因為沒有朝庭來納糧。為認為,最近兩年,不可以向陝西的百姓們征稅和征糧。”
秦王點頭:“我已頒布旨意,三年之中,秦軍絕不向百姓要一文錢,一粒糧。這道旨一下去,聽說是萬民皆喜。”
李岩道:“我覺得,還可以將這個消息散布到其他省份。這樣一來,天下都知道陝西的百姓可以不交稅,不納糧,受災嚴重的百姓,難道還不拖兒帶女地前來投奔嗎?”
秦王大笑:“正是這個道理。我秦人一向海納百川,我同時還會頒布求賢令,廣招天下才能之士,一同來治理陝西。”
李岩等人聽了,無不佩服秦王的遠見。其實這種事情秦國很早就幹過了,秦孝公的時候就曾向天下頒布過求賢令,當時也是吸引了一大批人才進了秦國。這才開始了秦國在秦穆公之後的霸權之路。
秦王派張儀主持這項選拔人才的工作,大家正說得熱鬧,有待衛送來今日的塘報。
秦軍自從占了西安之後,王翦派出很多的斥候細作,潛入北方各省,前去探聽消息。山西,河南,甘肅,山東,直隸,京城都有,這些人每隔幾天,就要發回一份塘報,上麵都是最近幾天發生的事,秦王對此十分重視,每當塘報來的時候,他都要親自過目,一旦有大事,便請眾人前來共同商討。
此時塘報又來了,另外還有一份來自甘肅的六百裏加急文報。
秦王一見那份文報上粘的羽毛,就知道是急報,馬上拆開一瞧,微微皺了皺眉。然後將文報交給張儀。
張儀展開念了一遍,大家都暗自皺眉。
這份六百裏加急是白起從眉縣發來的。上寫據探子報說,盧象升與洪承疇進入河南追剿農民軍的時候,共同給朝庭上了一份表,向皇帝說明陝西的情況,主張不能讓秦軍這麽痛痛快快地發展,一定要加以打擊。眼下他們二人追剿農民軍,無暇分兵,山西的人馬又要防範農民軍,也不能調動,因此能調動的人馬,隻有甘肅。
二人主張,讓甘肅總兵猛如虎率兵,進攻秦軍。
崇禎看完表章之後,立時批準,於是旨意就下到了甘肅猛如虎部。
猛如虎自從被白起一仗擊敗,失了三縣之後,憋了一肚子的火,眼下他是戴罪立功,早想用一場勝利來官複原職。接到聖旨之後,他大為高興。
此時甘肅的大部分兵力,都在他手裏。猛如虎挑選了精銳的戰士,組成了一支七千人的軍隊。這七千人裏,有四千是騎兵,攻擊力凶悍。
甘肅地界一向盛產騎兵,一千多年前的諸葛亮,在北伐曹魏的時候,也是屢次攻擊甘肅,其目的一是攻擊長安,二是奪取甘肅,因為蜀國地處四川,不產戰馬,奪取了甘肅,就有了一個盛產戰馬的基地,對於擴大實力很有好處。
猛如虎精心準備了一番,覺得兵糧足備了,於是便率軍氣勢洶洶地撲向眉縣。
上一次他沒有防備,被白起偷襲一陣,輸得不服氣,這次兵強馬壯,軍糧充足,器械精良,猛如虎滿有把握,能收複三縣,進而直逼西安。
白起一聽說有甘肅官軍前來攻打,立時整軍備戰,同時他寫了一封奏章,六百裏加急,送往西安,交給秦王。
這封信上沒有提到讓西安發援兵,隻是向秦王稟報了一下情況,同時提出要兩個人,一是李岩,二是一枝梅。
白起的這個請求,倒很奇怪,誰也猜不到白起要這兩個人去幹什麽!
秦王從白起的書中,發現白起還是很鎮定的,可以說不慌不忙,顯然對這一仗很有把握,於是便問李岩的意思。
李岩一笑:“大將軍請我去,我自然要去的。至於一枝梅,也跟著我去,我會保護她,不讓她衝鋒陷陣,畢竟她還是個孩子。”
大家笑了一陣,然後打開其他塘報,一一看過。
這些塘報上有的是關於農民軍的消息,上寫高迎祥被盧象升打得大敗,逃出數百裏,盧象升仍舊緊追不舍,一直追進了河南,別的幾部農民軍都被洪承疇擊潰,很多賊首或被殺,或投降,河南地麵上打得正熱鬧,而李自成部已經進入了山西,洪承疇派總兵艾萬年與曹文詔,在後緊追。
除此之外,還有京城來的消息,說崇禎為了加緊剿殺農民軍,又加了餉,這些餉銀隻能向老百姓身上攤派,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那些催餉的官員們使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殘酷地向百姓索要銀錢,沒錢就逼著他們賣兒賣女,賣田賣宅,這樣一來,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
朱明天下,一片混亂。
看過這些之後,秦王連聲冷笑:“這是上天在助我秦軍成功。明朝的政令越是苛刻,我秦人法令越是寬鬆,不久之後,民心當盡為我秦人所有。”
當下他派李岩帶著一枝梅,前去幫助白起,張儀這邊全力選拔人才,充實各級官職,以保境安民。另外下旨意給華陰的子久,和潼關的涉懷,讓他們緊守城關,不得有絲毫懈怠。
同時他命王翦加緊練兵,充實軍備,以應對今後的爭戰。
且說李岩,回到住處,找來一枝梅,將白起請他二人的事情說了,一枝梅一聽李岩和自己同去,很是高興。
正高興著,紅娘子帶著小青來了,原來她不放心李岩,怕他再有個什麽閃失,執意要跟著去。
李岩知道,她們二人雖然身在秦軍當中,可是除了自己之外,也沒幾個能說到一塊的人。李敢忙於軍務,更何況還有倩娘,李敢也不可能總陪著紅娘子,因此帶她們一起去,也是好的。
小青瞟了一眼一枝梅,滿麵得意。心想,你想獨個和李公子相處,門都沒有。有我小青在,你永遠得不到想要的。
其實小青的感覺很敏銳,她已經從一枝梅看李岩的眼神裏瞧出很多東西,那不是光有愧疚,悔恨,還有愛慕,敬仰,甚至是喜歡。
雖然小青認定,李岩與紅娘子是天生一對,天作之合,但是李岩實在是太著女人喜歡了,紅娘子的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她就是要將這些威脅全都扼殺。
一枝梅倒沒這麽想,隻要能跟李岩一起,為秦軍做事,她就很高興了。
這天下午,李岩等人收拾好了,準備出城趕往眉縣。秦王親自送行,等出了城,秦王他們回去了,李敢沒有走,而是繼續送了一程。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話,李岩開玩笑似的問李敢:“大哥,什麽時候能喝你的喜酒啊?”
一行人進了秦王府,秦王吩咐大擺酒宴,慶祝李岩脫險。
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場,大醉而歸。
秦王讓李岩休養幾天,其實李岩的傷已經好了,隻是路上勞累,大睡了一天之後,也就恢複了精力。
第三天一大早,李岩洗澡淨麵,容光煥發,吃了早餐之後,來求見秦王。
秦王聽說李岩求見,急忙召進。他見李岩神采奕奕,心裏高興,而且他也正好有事要問李岩,於是便吩咐人去請張儀王翦等人前來。
不一會兒,大家都到了,除了張儀王翦,還有李敢,紅娘子二人。
秦王請他們落座,然後奉上茶來,眾人一邊喝茶,一邊商議著軍情大事。秦王首先問李岩:“李公子,你在農民軍中多時,親眼看到他們與官軍交戰,按你所說的,農民軍絕不是官軍的對手,照此來看,官軍消滅農民軍,需要多少時日?”
李岩沉吟著:“大王,這個可不好說,農民軍的確不是官軍的敵手,但是也要看到,農民軍人馬眾多,而且其中有幾員悍將,自從焚毀了皇陵之後,他們的號召力也很大,隻要這些人沒被官軍捉住殺掉,拉起幾千人的隊伍還是很容易的。為此,官軍也視他們為心腹大患,一定要除之而後快。”
秦王道:“農民軍中,你覺得哪個人最不可小視?”
李岩沒有絲毫猶豫:“此人非李自成莫屬。”
張儀也同意:“我在幾年前就見過此人,當時就認為,李自成這人不得了。我便給他相了相麵,當時白起也在。”
李敢接口道:“我也在,先生說李自成雖然雄霸,但終沒有結果。”
張儀道:“有沒有結果,我也不敢定論。總之農民軍勢力不小,而且各地災荒,給了農民軍最好的發展時機。”
李岩道:“不錯,我們在經過河南時,發現隻要有一股勢力,不管是農民軍還是官軍,隻要說跟著我走有飯吃,立時會有幾百上千人跟你走。在這些饑民眼裏,沒有王法,沒有道義,什麽都沒有,隻有一個想法,就是吃飯。”
秦王道:“李公子曾在眉縣等地推行新政,效果如何?”
李岩道:“應該說是不錯的,眼下快到麥熟時節,可是仍舊天旱,估計今年的收成也不會好。但那些農民們還是很快樂的。因為沒有朝庭來納糧。為認為,最近兩年,不可以向陝西的百姓們征稅和征糧。”
秦王點頭:“我已頒布旨意,三年之中,秦軍絕不向百姓要一文錢,一粒糧。這道旨一下去,聽說是萬民皆喜。”
李岩道:“我覺得,還可以將這個消息散布到其他省份。這樣一來,天下都知道陝西的百姓可以不交稅,不納糧,受災嚴重的百姓,難道還不拖兒帶女地前來投奔嗎?”
秦王大笑:“正是這個道理。我秦人一向海納百川,我同時還會頒布求賢令,廣招天下才能之士,一同來治理陝西。”
李岩等人聽了,無不佩服秦王的遠見。其實這種事情秦國很早就幹過了,秦孝公的時候就曾向天下頒布過求賢令,當時也是吸引了一大批人才進了秦國。這才開始了秦國在秦穆公之後的霸權之路。
秦王派張儀主持這項選拔人才的工作,大家正說得熱鬧,有待衛送來今日的塘報。
秦軍自從占了西安之後,王翦派出很多的斥候細作,潛入北方各省,前去探聽消息。山西,河南,甘肅,山東,直隸,京城都有,這些人每隔幾天,就要發回一份塘報,上麵都是最近幾天發生的事,秦王對此十分重視,每當塘報來的時候,他都要親自過目,一旦有大事,便請眾人前來共同商討。
此時塘報又來了,另外還有一份來自甘肅的六百裏加急文報。
秦王一見那份文報上粘的羽毛,就知道是急報,馬上拆開一瞧,微微皺了皺眉。然後將文報交給張儀。
張儀展開念了一遍,大家都暗自皺眉。
這份六百裏加急是白起從眉縣發來的。上寫據探子報說,盧象升與洪承疇進入河南追剿農民軍的時候,共同給朝庭上了一份表,向皇帝說明陝西的情況,主張不能讓秦軍這麽痛痛快快地發展,一定要加以打擊。眼下他們二人追剿農民軍,無暇分兵,山西的人馬又要防範農民軍,也不能調動,因此能調動的人馬,隻有甘肅。
二人主張,讓甘肅總兵猛如虎率兵,進攻秦軍。
崇禎看完表章之後,立時批準,於是旨意就下到了甘肅猛如虎部。
猛如虎自從被白起一仗擊敗,失了三縣之後,憋了一肚子的火,眼下他是戴罪立功,早想用一場勝利來官複原職。接到聖旨之後,他大為高興。
此時甘肅的大部分兵力,都在他手裏。猛如虎挑選了精銳的戰士,組成了一支七千人的軍隊。這七千人裏,有四千是騎兵,攻擊力凶悍。
甘肅地界一向盛產騎兵,一千多年前的諸葛亮,在北伐曹魏的時候,也是屢次攻擊甘肅,其目的一是攻擊長安,二是奪取甘肅,因為蜀國地處四川,不產戰馬,奪取了甘肅,就有了一個盛產戰馬的基地,對於擴大實力很有好處。
猛如虎精心準備了一番,覺得兵糧足備了,於是便率軍氣勢洶洶地撲向眉縣。
上一次他沒有防備,被白起偷襲一陣,輸得不服氣,這次兵強馬壯,軍糧充足,器械精良,猛如虎滿有把握,能收複三縣,進而直逼西安。
白起一聽說有甘肅官軍前來攻打,立時整軍備戰,同時他寫了一封奏章,六百裏加急,送往西安,交給秦王。
這封信上沒有提到讓西安發援兵,隻是向秦王稟報了一下情況,同時提出要兩個人,一是李岩,二是一枝梅。
白起的這個請求,倒很奇怪,誰也猜不到白起要這兩個人去幹什麽!
秦王從白起的書中,發現白起還是很鎮定的,可以說不慌不忙,顯然對這一仗很有把握,於是便問李岩的意思。
李岩一笑:“大將軍請我去,我自然要去的。至於一枝梅,也跟著我去,我會保護她,不讓她衝鋒陷陣,畢竟她還是個孩子。”
大家笑了一陣,然後打開其他塘報,一一看過。
這些塘報上有的是關於農民軍的消息,上寫高迎祥被盧象升打得大敗,逃出數百裏,盧象升仍舊緊追不舍,一直追進了河南,別的幾部農民軍都被洪承疇擊潰,很多賊首或被殺,或投降,河南地麵上打得正熱鬧,而李自成部已經進入了山西,洪承疇派總兵艾萬年與曹文詔,在後緊追。
除此之外,還有京城來的消息,說崇禎為了加緊剿殺農民軍,又加了餉,這些餉銀隻能向老百姓身上攤派,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那些催餉的官員們使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殘酷地向百姓索要銀錢,沒錢就逼著他們賣兒賣女,賣田賣宅,這樣一來,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
朱明天下,一片混亂。
看過這些之後,秦王連聲冷笑:“這是上天在助我秦軍成功。明朝的政令越是苛刻,我秦人法令越是寬鬆,不久之後,民心當盡為我秦人所有。”
當下他派李岩帶著一枝梅,前去幫助白起,張儀這邊全力選拔人才,充實各級官職,以保境安民。另外下旨意給華陰的子久,和潼關的涉懷,讓他們緊守城關,不得有絲毫懈怠。
同時他命王翦加緊練兵,充實軍備,以應對今後的爭戰。
且說李岩,回到住處,找來一枝梅,將白起請他二人的事情說了,一枝梅一聽李岩和自己同去,很是高興。
正高興著,紅娘子帶著小青來了,原來她不放心李岩,怕他再有個什麽閃失,執意要跟著去。
李岩知道,她們二人雖然身在秦軍當中,可是除了自己之外,也沒幾個能說到一塊的人。李敢忙於軍務,更何況還有倩娘,李敢也不可能總陪著紅娘子,因此帶她們一起去,也是好的。
小青瞟了一眼一枝梅,滿麵得意。心想,你想獨個和李公子相處,門都沒有。有我小青在,你永遠得不到想要的。
其實小青的感覺很敏銳,她已經從一枝梅看李岩的眼神裏瞧出很多東西,那不是光有愧疚,悔恨,還有愛慕,敬仰,甚至是喜歡。
雖然小青認定,李岩與紅娘子是天生一對,天作之合,但是李岩實在是太著女人喜歡了,紅娘子的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她就是要將這些威脅全都扼殺。
一枝梅倒沒這麽想,隻要能跟李岩一起,為秦軍做事,她就很高興了。
這天下午,李岩等人收拾好了,準備出城趕往眉縣。秦王親自送行,等出了城,秦王他們回去了,李敢沒有走,而是繼續送了一程。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話,李岩開玩笑似的問李敢:“大哥,什麽時候能喝你的喜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