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單自從領了子義的命令之後,星夜兼程,已經來到了戰場附近,他先到官軍營中,見到了範雎與孫傳庭,與他們商議了一番之後,這才來見高迎祥。
蘇單身邊還有幾個隨從,但是蘇單在進營時,沒有讓他們跟著,自己一個人來的。臨走時他吩咐那幾個手下,密切注意農民軍的動靜,隻要有拔營起寨的動作,就說明自己的計劃成功了,讓他們趕緊去報知範雎先生。
高迎祥沒見過蘇單,便問:“你是什麽人?”
蘇單也不隱瞞:“我是子義將軍派來的,姓蘇名單,求見高闖王。”
高迎祥道:“我就是,你來見我,有何要事?”
蘇單看了看身上的繩子,笑道:“大家是朋友,如此款待,是不是不夠禮數啊?”
黃龍哼了一聲:“你說是秦軍的人,我們可沒見過你,天知道是不是官軍派來的,這樣對你,已經是客氣的了。”
蘇單大笑兩聲:“久聞高闖王大名,誰料見麵不如聞名,你們不光是沒腦子的庸才,還是膽小鬼。”
郝搖旗霍地站了起來,拔出寶劍在蘇單麵前一晃:“老子先割了你的舌頭,看你還敢在這裏大放狗屁。”
高迎祥一擺手:“搖旗,別亂來。”
郝搖旗這才收劍,冷笑兩聲,不言語了。
高迎祥道:“你說我們是庸才,還是膽小鬼,此話怎講?”
蘇單鼻子裏輕哼了一聲:“眼下你們與孫傳庭作戰,大大失利,孫傳庭隻需要一鼓作氣,就可以大敗諸位,還用得著派什麽奸細麽?這就說明你們沒腦子,至於膽小鬼麽,就再清楚不過了,諸位已經是驚弓之鳥,對於朋友,都如此驚疑不定,拔劍恐嚇,還不是膽小鬼嗎?”
高迎祥也不生氣,微然一笑,吩咐親兵,給蘇單鬆了綁,這才道:“眼下戰事緊急,我們多一點小心,也不為過,先生不過怪罪,我要請問,您說是子義將軍的部下,有何為證?”
蘇單道:“無以為證。如果闖王非要證明的話,我對於秦軍十分了解,闖王盡可以向我打聽秦軍中的人或事,看我是不是假的。”
高迎祥一想也是,官軍對於秦軍,並不十分了解,於是便問了秦軍中的一些人,蘇單因為在秦軍中日久,知道得非常詳細,回答得也很正確。高迎祥的臉色開始緩和下來。
他請蘇單坐下,然後讓人端來一碗熱湯,讓蘇單喝下去。然後才問:“子義將軍派你來,是秦王的意思嗎?”
蘇單微然一笑,搖搖頭:“不是,事實上,我來這裏的事情,隻有子義將軍知道,秦軍中再無一人知曉。”
高迎祥一聽,就知道此事非同尋常,但他臉上不動聲色:“既然是子義將軍私下裏派你來的,必然是些私事。”
蘇單道:“我這裏帶來了子義將軍的親筆信,闖王可以一觀。”
說完了,他脫下外袍,撕開布麵,取出密信來。
眾人見他的信藏得如此隱蔽,就知道此信必有驚人之語。
果然,高迎祥等人將信看過之後,心頭無不劇震。他們相互看了幾眼,眼神中可以感覺得到,誰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信上說,子義在秦軍中不受重用,十分氣恨,早有脫離秦軍的意思,但是苦於沒有好機會。而近日來,秦軍攻城掠地,兵力已經分散了,眼下西安城中,隻有五六千守軍,子義手下有三千人馬,願意做為內應,接應高迎祥,殺回西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西安城,殺死秦王,盡奪秦軍之地盤。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高迎祥部必須由子午穀進軍,才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西安城。隻要農民軍一到西安城下,子義便率軍接應,騙開城門,然後合力攻擊,西安城可以一舉而下。
高迎祥看完之後,沉思良久,才問蘇單:“子義將軍現在哪裏?”
蘇單道:“秦王派他鎮守華陰,卻另派重兵守住潼關,這樣就把子義將軍夾在中間,明顯是不信任他了。”
劉哲突然一拍腰下的刀鞘:“子義要我們進子午穀,是不是精心安排的詭計?誰都知道,子午穀乃是兵家絕地,如果中了埋伏,必定全軍覆滅,秦軍莫不是想引我軍入伏,然後一口吃下?”
他這話一出,郝搖旗又把眼睛瞪了起來。
高迎祥也眯起眼睛來,盯著蘇單。
蘇單淡然一笑:“眼下這情形,如果秦軍想要吃掉諸位的話,還用得著派我前來,讓你們進什麽子午穀麽?秦軍隻要袖手旁觀,孫傳庭就會將諸位一一咬在嘴裏,吞下去。秦軍又何必親自動手,損兵折將來與你們拚一死戰呢?話說回來,闖王的數萬人馬,對秦軍來講,十分重要,你們與官軍拚得越久,秦軍在西安就安全。如果官軍吃掉你們,就會轉回頭來,進攻秦軍。這個道理,我不說,你們也明白。因此秦軍是不會來趁火打劫的。”
劉哲與高迎祥對視一眼,心中都暗自讚成。
這一點,他們也想到過,秦軍之所以不和高迎祥公開翻臉,就是因為高迎祥的人馬,牽製了大批官軍。而秦軍則得到了喘息之機。
黃龍突然道:“秦軍或許不會趁火打劫,但是子義將軍已經想脫離秦軍了,不會是要吃掉我們,壯大自己的實力吧。”
蘇單哈哈大笑:“子義將軍自然是有壯大實力的打算的。”
諸人聽了,都是一愣。
蘇單道:“但是這個打算,對於攻擊你們來講,並不現實。因為子義將軍隻有三千人馬,而且夾在西安與潼關之間,隻要稍有異動,就會被秦軍發覺,又豈能出城來攻打你們呢?況且就算真的可以瞞過秦軍,前來攻打諸位,三千人馬對你們數萬人馬,還有勝算麽?子義將軍可不是傻子。”
高迎祥沉吟道:“如果子義將軍助我攻下西安,他想要什麽?”
蘇單道:“這要看高闖王的意思了。”
高迎祥道:“此話怎講?”蘇單道:“如果高闖王攻下西安之後,隻是收取錢糧,然後一走了之,那麽子義將軍便可以向您要上些人馬,自己駐守西安,招兵買馬,割據地盤。如果您不想走,決定占住西安,作長遠之計的話,子義將軍希望能做您的副手。”
劉哲看了一眼高迎祥,微微點頭,他覺得這筆買賣可以做。
高迎祥想了想:“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需要商議一下,先生一路遠來,十分勞苦,我先安排先生歇下,咱們明日再定。”
蘇單心中高興,看樣子他的話,已經打動了高迎祥,此時不可顯得過於急迫,不然會讓人起疑。於是起身拱手道:“一切都聽闖王安排。”
送走了蘇單,高迎祥對眾人道:“你們以為如何?”
黃龍道:“是出條路,西安城著實富庶,咱們如果真的占了西安,嘿嘿,要糧有糧,有銀子有銀子,那時候日子會好過得多啦。”
劉哲也點頭:“西安是關中重地,城高牆厚,易守難攻,秦軍占了西安之後,連打了幾次勝仗,依靠的就是城中的錢糧。咱們如果真能拿下西安,就立於不敗之地了。到時候可以招呼來自成等人,那個時候,陝西全境,就是咱們的天下了。我看可以去得。”
高迎祥顯得並不太興奮:“我隻是有點信不過這個蘇單,萬一他是奸細,誘我軍進了子午穀,全軍覆滅的危險,是存在的。”
劉哲道:“方才蘇單不是也說了嗎,秦軍是不會栽害咱們的,唇亡齒寒嘛。而子義,隻是一員偏將,又不被秦王信任,手中人馬必定不多。也不會來打咱們的。因此我想,蘇單還是靠得住的。”
高迎祥想了想:“你說得對,眼下與孫傳庭對峙,肯定不是辦法。咱們要當機立斷了,再猶豫下去,想走也走不脫了。”
他立刻傳令軍中,後營悄悄拔營起寨,準備開拔。
營中一動,蘇單留在外麵的幾個隨從,立即就發現了,他們馬上按著蘇單的吩咐,前往孫傳庭營中送信。
此時範雎正在與孫傳庭在營中等消息,一見這幾個人回來,立時請來相見。
隨叢們向孫傳庭報告了農民軍拔營起寨的消息,孫傳庭冷笑兩聲:“很好,機會終於來了。”
他立時下令全軍集結。
孫傳庭對範雎道:“麻煩先生統領一萬人馬,跟在高迎祥的身後,多備硬弩,以防他回頭反撲。我帶上兩萬人,趕在高迎祥的前麵,先進子午穀去。”
範雎道:“大軍行動,十分不便,而且高迎祥為人精細,你帶著兩萬人進穀去,一定不要留下什麽痕跡,不然高迎祥會起疑心的。”
孫傳庭道:“這一點不勞先生費心,我帶人走在後麵,一路上清理痕跡便是。”
範雎道:“如此甚好。這一路上絕不能讓農民軍發現,而且你們必須要早到幾天,休息好了,以逸待勞,才能生擒高迎祥。”
孫傳庭道:“這個自然,闖賊的人馬要進子午穀,必定帶著輜重老弱,行走不快,我輕裝簡叢,倍道而行,可以領先闖賊好幾天。”
蘇單身邊還有幾個隨從,但是蘇單在進營時,沒有讓他們跟著,自己一個人來的。臨走時他吩咐那幾個手下,密切注意農民軍的動靜,隻要有拔營起寨的動作,就說明自己的計劃成功了,讓他們趕緊去報知範雎先生。
高迎祥沒見過蘇單,便問:“你是什麽人?”
蘇單也不隱瞞:“我是子義將軍派來的,姓蘇名單,求見高闖王。”
高迎祥道:“我就是,你來見我,有何要事?”
蘇單看了看身上的繩子,笑道:“大家是朋友,如此款待,是不是不夠禮數啊?”
黃龍哼了一聲:“你說是秦軍的人,我們可沒見過你,天知道是不是官軍派來的,這樣對你,已經是客氣的了。”
蘇單大笑兩聲:“久聞高闖王大名,誰料見麵不如聞名,你們不光是沒腦子的庸才,還是膽小鬼。”
郝搖旗霍地站了起來,拔出寶劍在蘇單麵前一晃:“老子先割了你的舌頭,看你還敢在這裏大放狗屁。”
高迎祥一擺手:“搖旗,別亂來。”
郝搖旗這才收劍,冷笑兩聲,不言語了。
高迎祥道:“你說我們是庸才,還是膽小鬼,此話怎講?”
蘇單鼻子裏輕哼了一聲:“眼下你們與孫傳庭作戰,大大失利,孫傳庭隻需要一鼓作氣,就可以大敗諸位,還用得著派什麽奸細麽?這就說明你們沒腦子,至於膽小鬼麽,就再清楚不過了,諸位已經是驚弓之鳥,對於朋友,都如此驚疑不定,拔劍恐嚇,還不是膽小鬼嗎?”
高迎祥也不生氣,微然一笑,吩咐親兵,給蘇單鬆了綁,這才道:“眼下戰事緊急,我們多一點小心,也不為過,先生不過怪罪,我要請問,您說是子義將軍的部下,有何為證?”
蘇單道:“無以為證。如果闖王非要證明的話,我對於秦軍十分了解,闖王盡可以向我打聽秦軍中的人或事,看我是不是假的。”
高迎祥一想也是,官軍對於秦軍,並不十分了解,於是便問了秦軍中的一些人,蘇單因為在秦軍中日久,知道得非常詳細,回答得也很正確。高迎祥的臉色開始緩和下來。
他請蘇單坐下,然後讓人端來一碗熱湯,讓蘇單喝下去。然後才問:“子義將軍派你來,是秦王的意思嗎?”
蘇單微然一笑,搖搖頭:“不是,事實上,我來這裏的事情,隻有子義將軍知道,秦軍中再無一人知曉。”
高迎祥一聽,就知道此事非同尋常,但他臉上不動聲色:“既然是子義將軍私下裏派你來的,必然是些私事。”
蘇單道:“我這裏帶來了子義將軍的親筆信,闖王可以一觀。”
說完了,他脫下外袍,撕開布麵,取出密信來。
眾人見他的信藏得如此隱蔽,就知道此信必有驚人之語。
果然,高迎祥等人將信看過之後,心頭無不劇震。他們相互看了幾眼,眼神中可以感覺得到,誰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信上說,子義在秦軍中不受重用,十分氣恨,早有脫離秦軍的意思,但是苦於沒有好機會。而近日來,秦軍攻城掠地,兵力已經分散了,眼下西安城中,隻有五六千守軍,子義手下有三千人馬,願意做為內應,接應高迎祥,殺回西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西安城,殺死秦王,盡奪秦軍之地盤。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高迎祥部必須由子午穀進軍,才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西安城。隻要農民軍一到西安城下,子義便率軍接應,騙開城門,然後合力攻擊,西安城可以一舉而下。
高迎祥看完之後,沉思良久,才問蘇單:“子義將軍現在哪裏?”
蘇單道:“秦王派他鎮守華陰,卻另派重兵守住潼關,這樣就把子義將軍夾在中間,明顯是不信任他了。”
劉哲突然一拍腰下的刀鞘:“子義要我們進子午穀,是不是精心安排的詭計?誰都知道,子午穀乃是兵家絕地,如果中了埋伏,必定全軍覆滅,秦軍莫不是想引我軍入伏,然後一口吃下?”
他這話一出,郝搖旗又把眼睛瞪了起來。
高迎祥也眯起眼睛來,盯著蘇單。
蘇單淡然一笑:“眼下這情形,如果秦軍想要吃掉諸位的話,還用得著派我前來,讓你們進什麽子午穀麽?秦軍隻要袖手旁觀,孫傳庭就會將諸位一一咬在嘴裏,吞下去。秦軍又何必親自動手,損兵折將來與你們拚一死戰呢?話說回來,闖王的數萬人馬,對秦軍來講,十分重要,你們與官軍拚得越久,秦軍在西安就安全。如果官軍吃掉你們,就會轉回頭來,進攻秦軍。這個道理,我不說,你們也明白。因此秦軍是不會來趁火打劫的。”
劉哲與高迎祥對視一眼,心中都暗自讚成。
這一點,他們也想到過,秦軍之所以不和高迎祥公開翻臉,就是因為高迎祥的人馬,牽製了大批官軍。而秦軍則得到了喘息之機。
黃龍突然道:“秦軍或許不會趁火打劫,但是子義將軍已經想脫離秦軍了,不會是要吃掉我們,壯大自己的實力吧。”
蘇單哈哈大笑:“子義將軍自然是有壯大實力的打算的。”
諸人聽了,都是一愣。
蘇單道:“但是這個打算,對於攻擊你們來講,並不現實。因為子義將軍隻有三千人馬,而且夾在西安與潼關之間,隻要稍有異動,就會被秦軍發覺,又豈能出城來攻打你們呢?況且就算真的可以瞞過秦軍,前來攻打諸位,三千人馬對你們數萬人馬,還有勝算麽?子義將軍可不是傻子。”
高迎祥沉吟道:“如果子義將軍助我攻下西安,他想要什麽?”
蘇單道:“這要看高闖王的意思了。”
高迎祥道:“此話怎講?”蘇單道:“如果高闖王攻下西安之後,隻是收取錢糧,然後一走了之,那麽子義將軍便可以向您要上些人馬,自己駐守西安,招兵買馬,割據地盤。如果您不想走,決定占住西安,作長遠之計的話,子義將軍希望能做您的副手。”
劉哲看了一眼高迎祥,微微點頭,他覺得這筆買賣可以做。
高迎祥想了想:“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需要商議一下,先生一路遠來,十分勞苦,我先安排先生歇下,咱們明日再定。”
蘇單心中高興,看樣子他的話,已經打動了高迎祥,此時不可顯得過於急迫,不然會讓人起疑。於是起身拱手道:“一切都聽闖王安排。”
送走了蘇單,高迎祥對眾人道:“你們以為如何?”
黃龍道:“是出條路,西安城著實富庶,咱們如果真的占了西安,嘿嘿,要糧有糧,有銀子有銀子,那時候日子會好過得多啦。”
劉哲也點頭:“西安是關中重地,城高牆厚,易守難攻,秦軍占了西安之後,連打了幾次勝仗,依靠的就是城中的錢糧。咱們如果真能拿下西安,就立於不敗之地了。到時候可以招呼來自成等人,那個時候,陝西全境,就是咱們的天下了。我看可以去得。”
高迎祥顯得並不太興奮:“我隻是有點信不過這個蘇單,萬一他是奸細,誘我軍進了子午穀,全軍覆滅的危險,是存在的。”
劉哲道:“方才蘇單不是也說了嗎,秦軍是不會栽害咱們的,唇亡齒寒嘛。而子義,隻是一員偏將,又不被秦王信任,手中人馬必定不多。也不會來打咱們的。因此我想,蘇單還是靠得住的。”
高迎祥想了想:“你說得對,眼下與孫傳庭對峙,肯定不是辦法。咱們要當機立斷了,再猶豫下去,想走也走不脫了。”
他立刻傳令軍中,後營悄悄拔營起寨,準備開拔。
營中一動,蘇單留在外麵的幾個隨從,立即就發現了,他們馬上按著蘇單的吩咐,前往孫傳庭營中送信。
此時範雎正在與孫傳庭在營中等消息,一見這幾個人回來,立時請來相見。
隨叢們向孫傳庭報告了農民軍拔營起寨的消息,孫傳庭冷笑兩聲:“很好,機會終於來了。”
他立時下令全軍集結。
孫傳庭對範雎道:“麻煩先生統領一萬人馬,跟在高迎祥的身後,多備硬弩,以防他回頭反撲。我帶上兩萬人,趕在高迎祥的前麵,先進子午穀去。”
範雎道:“大軍行動,十分不便,而且高迎祥為人精細,你帶著兩萬人進穀去,一定不要留下什麽痕跡,不然高迎祥會起疑心的。”
孫傳庭道:“這一點不勞先生費心,我帶人走在後麵,一路上清理痕跡便是。”
範雎道:“如此甚好。這一路上絕不能讓農民軍發現,而且你們必須要早到幾天,休息好了,以逸待勞,才能生擒高迎祥。”
孫傳庭道:“這個自然,闖賊的人馬要進子午穀,必定帶著輜重老弱,行走不快,我輕裝簡叢,倍道而行,可以領先闖賊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