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幹咳幾聲:“這個……這個……我知道,知道的……”


    唐賽兒見他尷尬起來,便歎息一聲:“沒關係,我們兩個的緣份還沒有來,不過我會等的。隻是眼下,我不能離開你。”


    李岩一愣:“唐姑娘……”


    唐賽兒截住他的話:“不是我死死糾纏你,而是這一路上,你還需要我的幫助。”她看看那些鄉民:“這些人都是百姓,沒有操練過,一遇上官軍,立刻會四散奔逃,到時候,你又是光棍一條了。因此我想,不如我護送你到西安城下,看你平安進了城,我再離開。”


    李岩一想也對,自己率領的鄉民,雖然人數不少,但都沒打過仗,一遇官軍,那真像雞群碰上狼,不散才怪。於是便向唐賽兒拱拱手:“如此,多謝唐姑娘了。”


    於是大隊人馬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便啟程,趕奔西安。


    由於隊伍中有老有少,而且這些人身體大都不好,因此走得很慢,三四百裏的路程,直走了二十來天方到。


    幸好李岩他們帶的糧食還算豐足,一路上也是省吃儉用,每天隻吃一餐,將就能趕路就可以。


    這一天,他們走到西安以北五十裏外,李岩吩咐紮營,然後派出探馬前去西安打探。


    大家剛剛紮好營盤,探馬就回來了,對李岩道:“稟報公子,西安城已經官軍團團圍住,四門緊閉,官軍的大營連成一片,足有數十裏。”


    李岩一驚:“可曾廝殺?”


    探馬搖頭:“沒有,而且看起來,近日也不像有廝殺的跡象,官軍大營很是安靜,城頭上守衛很嚴,可也沒有什麽動靜,而且城牆完好,可能官軍並沒有攻城。”


    唐賽兒道:“孫傳庭不攻城,看來是想長期圍困下去了。這一招很厲害,城中糧食再多,可是人也多,坐吃山空,隻怕用不了一年,糧食就盡了,那時不攻自破啊。”


    李岩冷笑:“孫傳庭坐得住,朝庭不一定坐得住。時間一長,必有變故。這個且不去管它,眼下要緊的是,咱們如何進城?”


    唐賽兒道:“咱們進不了城的。孫傳庭據說帶來了十萬人馬,將西安圍得鐵桶相似,城裏的人出不來,咱們自然也進不去。”


    李岩道:“不錯,況且我帶的還不是兵,隻是些百姓。”


    他向唐賽兒道:“姑娘已經送我到城下了,可以走了。至於如何進城,我再想辦法。”


    唐賽兒道:“不行,我說過,要看著你進了城,才可以離開,這個時候官軍重兵在前,你更需要人馬,我不會走的。”


    李岩道:“算我求了你好吧,我會小心的。”唐賽兒嘻嘻一笑,壓低了聲音說道:“喂,你是不是怕和我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會喜歡上我啊?”李岩無可奈何地搖頭:“請姑娘以後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紅姑娘救過我的性命,為此她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和一切,我是不會辜負她的。唐姑娘,天下好男兒不少,為何非要喜歡李岩呢?”


    唐賽兒哦了一聲,故意瞪起眼睛:“她救過你的命,你就不會辜負她,那我也救過你的命啊,不光救過你,還幫你招來人馬,這個恩情怎麽還我?”


    李岩語塞。一臉窘相。


    唐賽兒看著他的樣子,卟的又笑了:“人家隻是隨口說一句,你就窘成這樣,不過我很滿意,至少你心裏知道,欠我的情。”


    說著她催馬回自己的營帳去了。


    李岩呆呆地獨立,他想起了白起對他說過的話:你這一生,總要與情字,糾纏不清了……


    既然進不得城,李岩隻好將人馬向東撤去。唐賽兒不解:“李公子,咱們要離開西安,也應該去西邊的眉縣啊,白起將軍在那裏。”李岩搖頭:“西安被圍,白起不會坐視不理,一定已經率兵前來解圍了,不會留在眉縣,咱們去了也是白去,況且孫傳庭是何等奸滑的人,他圍困西安,豈能放過眉縣,此時眉縣那邊,一定也有官軍在圍攻的。”


    唐賽兒點頭:“你說得不錯。眼下咱們去哪裏呢?”


    李岩道:“我也不清楚,最好先找個地方,將這些百姓們安置下來,而最好的地方,就是華陰。”


    唐賽兒道:“華陰?現在已被官軍占了!”李岩道:“官軍攻擊的重點是西安,華陰不會有太多人馬,我們不進城去,將百姓們安置在城外,可以在華陰城中搞到糧食,這樣才不會餓死。”


    大隊人馬到了華陰城附近,李岩在離華陰城數十裏的地方,找了幾個廢棄的村子住下,繼續打探軍情。


    不過幾天,探子便回報說,白起將軍已經來了西安,還偷襲了官軍大營,引起了不小的騷動。李岩明白,這是白起的騷敵之計。白起手下人馬不多,要想擊敗孫傳庭的十萬官軍,是不可能的,因此隻能采取襲擊的方法,不斷騷擾官軍,亂其軍心,等候時機。


    於是李岩派出更多的人,四下尋找白起。


    但是白起手下都是騎兵,來去如風,而且行蹤不定,官軍那麽多人都摸不準他在哪裏,李岩就更找不到了。於是一來二去,直找了一個多月,也沒弄清楚白起到底在哪裏。


    幸好這個時候,探子打聽到一個消息,範雎奉了熊文燦之令,前去守衛潼關。李岩立刻判斷出,這是一個引誘白起的計策。但李岩也同樣想到,白起明知是計,會不會上當?


    無論如何,他都要派人去潼關附近打探一番。


    又過了幾天,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探馬回報,潼關方向有戰事發生,可能有人在攻城。


    李岩一驚,他立刻明白,原來白起真的來了,於是李岩集合人馬,凡是青壯年,全部上陣。


    這些天李岩在這一帶收集流民,因此一個多月的功夫,又來了一千多人,於是手下便有了三千來人,其中大多半是可以上陣的。李岩就帶著這兩千四五百人,向潼關進發。


    出發前,他特意做了一麵秦軍大旗,讓唐虎做旗官,以威嚇敵軍。


    等李岩的前鋒騎兵來到潼關時,見關下無人,原來白起他們早就離開了,李岩不放心,立刻尋跡而追,就這樣,一路追下來,終於在危急時刻,救下了白起的人馬。


    這便是李岩到此的經過。


    白起看了看李岩的人馬,不由得好笑,原來這兩千多人中,最多隻有四五百可以稱得上士兵,其他人全是未經訓練的百姓,這樣的人馬豈能打仗,於是便道:“李公子,咱們還是快離開,賀人龍雖然逃走,但是難免不派人前來查探,一旦發現內情,大事便不妙了。”


    李岩笑道:“我也是這個主意,不過咱們去哪裏呢?”


    白起想了想:“咱們去華山。憑山而戰,便不怕官軍圍攻了。”


    唐賽兒點頭:“這樣最好,若在平地作戰,官軍騎兵正可以發揮所長,咱們不是對手。”


    白起道:“去華山也隻是暫時之計,先在那裏整頓人馬,養養精神,然後再計劃下一步的動作。”


    李岩道:“隻好如此了。”


    兩軍會合一處,向華山而來,李岩派出人去,讓留下的那些老弱人等前去華山。


    白起與李岩並馬而行,李岩問道:“大將軍,西安城和眉縣的情況如何?”白起道:“熊文燦已經開始攻城了,他一改孫傳庭的策略,雖然不是上策,可是猛攻之下,誰也不敢保西安無恙,因此我還是很擔心。”


    李岩道:“更可怕的是,西安城中還有內奸。”


    白起一皺眉:“你是說子義?”李岩點頭,將唐賽兒的話重複了一遍,白起仍舊搖頭:“一個奸細的話,不能全信,況且西安城已經被圍兩個多月,如果子義要騙城,早該得手了。就算孫傳庭不攻城,沒有機會,眼下熊文燦已經開始攻城,子義有了機會,為何還不見他動作呢?”


    李岩道:“也許是子義沒有機會,要騙開城門,需要有秦王手令,或者說,子義獨守一門才可以。”白起點頭:“不錯,大王已經不信任子義,絕不可能讓他獨守一門。他一直沒有機會,因此無法騙城。”


    李岩道:“可是我們的消息也送不進城去,秦王還是不知道子義的事。”


    白起冷笑:“這個不用擔心,你我二人聯手,近期之內,必破官軍。官軍一破,子義是不是內奸,便可查知。”


    李岩想了想,也隻得如此了。


    人馬從潼關與華陰之間穿過,白起遠望潼關方向,說了一句:“範雎就在那裏。”李岩道:“不錯,他在那裏,引咱們上鉤。”白起道:“眼下賀人龍他們一定進了潼關,所以我們還是不能攻。”李岩道:“早晚,我們會拿下它的。”白起道:“可我總覺得,範雎來守潼關,絕不僅僅是誘我上鉤這麽簡單。此人心機深沉,一定有後招。”李岩道:“至少他來了潼關,西安城下便少了一個勁敵。”


    白起抬頭看天,天色陰瞑晦暗,仿佛有了雨意,遠處隱隱傳來雷聲,那是西安方向,也不知是天公震怒,還是戰場上的鼓聲,他與李岩雖然合軍,但西安城仍舊被十萬官軍團團圍困,關中的局勢更加混沌難明,而秦軍複奪天下的道路,也甚是艱難。一切尚在未定之天。


    白起與李岩立馬在秦字大旗下,看著眼前的萬裏江山,心頭浪湧潮興,久久難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