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接著道:“既然是恢複本王的故國,孤又怎能在這關鍵時刻,臨敵退縮呢?其實孤已經想好了,打下靖邊,孤這個秦王才名正言順,因此我一定要親自去。”
王翦明白秦王的脾氣,知道他決定的事情,肯定無可更改。但是他太不放心,因此還是勸道:“大王,臣知道勸說也不可能改變您的心意,可我還是要說,此仗我一定打勝,請您在西安城中安安穩穩地坐鎮,大王要做的,是統帥全局,所要麵對的,是天下大勢,而不是去麵對具體的敵人。”
秦王一笑:“我明白你們的心意,這樣好了,我與王翦將軍同去,不過我不上前線,隻在後軍督戰,這總可以吧。”
大家一聽,秦王退了一步,這才鬆了口氣,一想也是好的,秦王在後麵督戰,秦軍將士肯定個個死戰,取勝的把握更大一些。於是這才紛紛點頭。
白起道:“依臣來看,城中禁衛軍全部配屬在大王身邊,另外王妃也同去最好。”秦王笑道:“我就算不讓她去,她打破頭也一定跟來。好吧,有王妃跟著,你們更可以放心了。”
就這樣,王翦的計劃由秦王拍板,定了下來。王翦親自到軍營之中,挑選最為精幹勇猛的秦軍士兵,一共挑選了一萬二千人,餘下一萬餘人,由白起統帥,守住西安,另外姬夢蝶和紅娘子也在娘子軍中挑了五百人,做為秦王的貼身護衛,這五百人非同小可,她們全是騎兵,而且不用長矛大刀,每人清一色,背後背著十二口飛刀,煞是厲害,這些娘子軍的飛刀絕技,都是跟著紅娘子學的,二十步之內,刀不虛發。
娘子軍在內,禁衛軍在外,一共是三千人,姬夢蝶相信,有這三千人保著秦王,就算官軍有十倍多的人馬,也奈得不得秦王。
這一萬二千人,聽說秦王與他們一起出征,個個興奮異常。其中與秦王一同複活的秦人自不必說,他們都把秦王當成神仙看待,別的士兵也是如此,畢竟秦始皇的大名,幾乎每個關中的人都知道,能和兩千年前的這位皇帝並肩上陣,當真是千載難逢的幸事。
因此秦軍的士氣非常高。
第三天晚上,一切收拾妥當,王翦是主帥,全權負責此次出征之事,秦王並不參與指揮,因此王翦一聲令下,一萬二千人出了西安城,向北而來,趕奔黃陵。
等進了黃陵城,見到了章弓,與那四千秦軍會合之後,王翦吩咐,軍中隻帶十天的幹糧,盡可能輕裝,三日之後必須趕到靖邊城下。
王翦隻留下一千人,守衛黃陵城,然後帶著全部一萬五千人馬,殺奔靖邊而來。
這麽大的動作,當然瞞不過官軍。
魏百川自從趕走了史可法之後,長長出了口氣,雖然他對於此事,尚有一絲懷疑,可是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一旦史可法真的勾結了秦軍,那麽不光靖邊會失守,自己的性命,也危在旦夕。雖然靖邊城少了史可法,沒了一個智囊,但是他手下人馬不少,幾乎與秦軍相當,因此要守住靖邊,不成問題。
這天魏百川正和手下的副將閑談,突然跑進一個探報:“稟大帥,有重要軍情。”魏百川嚇了一跳,忙問:“報上來。”
那探報說道:“秦軍已經集結上萬人馬,氣勢洶洶,殺奔靖邊而來,此時已快到青陽鎮了。”
魏百川急問:“具體有多少人?”
探報道:“不下一萬三四千人馬,而且還看到,軍中高挑著黑色王旗。”
魏百川一驚:“黑色王旗?難道是……”一邊的李副將道:“難道是他們那個秦王親自來了?”魏百川點頭:“一定是的,要不然不會掛王旗。”他看了探報一眼:“再去打探,務必要探得實情。”
探報出去之後,魏百川立時下令,所有人馬嚴陣以待,不得出城浪戰。一切都要聽他的軍令行事。
他吩咐完了,心中卻在納悶:這個秦王一直以來,並沒有親征的先例,今天是怎麽了?其中莫非有鬼?
魏百川將自己的疑惑說了,一邊的幾位副將笑道:“管它什麽秦王趙王,秦軍不就才一萬多人嗎?咱們手下三萬餘人馬,靖邊城又十分堅固,怕他何來?咱們隻要守上一陣子,秦軍糧食就供應不上了,要知道,他們從西安到這裏,上千裏路程,糧食如何轉運!”
魏百川一聽說得也對,但是想了想,又道:“不會的,秦軍乃是百戰之師,怎麽會不明白糧食供應不易的道理?他們一定是想速戰速決,哼哼,我豈會上你們的當?傳令下去,敢有出城臨敵者,立斬。”
他是擺明了態度,要憑城據守,絕不出城與秦軍野戰。上一次他領教了王翦的厲害,這回說什麽也不出去了,如果你們秦軍有能耐,盡管殺進城來,如果沒這個本事,趁早滾蛋。
靖邊城的城牆經過曆年的修築,厚有一丈,外麵都是石塊,用糯米汁澆灌而成,十分結實,可以抵擋大炮的轟擊而不塌落,魏百川知道,秦軍遠道而來,軍中不可能帶著大炮,因此沒什麽可擔心的。
傳下軍令之後,整個靖邊城立時發出一陣陣的鼓角之聲,各營的官軍紛紛穿戴整齊,手握刀槍,巡城的巡城,站崗的站崗,還有那些上城準備廝殺的官軍,將一捆捆的弓箭,灰瓶,萬人敵等物,運上城頭。
魏百川親自到了南城,站在城頭上,向遠方望去,果然,在陽光的映照之下,遠處正有一大片烏雲在慢慢向這裏移來,那是無數黑衣士兵,高舉著大秦的玄旗,一步步走近。
慘烈的廝殺即將開始。
約莫離著城下七八裏路,秦軍停住不動,開始紮下大寨。魏百川冷眼相看,不為所動,他心裏打定主意,無論秦軍進攻還是退守,我死活就是不出城。經過上一次野戰,他明白了這個道理,絕不與精銳勇猛的秦軍在城外相拚。
隻要守到秦軍糧食斷絕,他們自然不戰而退,到時候又可以上表朝庭,大大的誇耀一番。
城中三萬官軍,魏百川留下六千人,守住另外三門,自己親率兩萬四千人,防守南門,他在城頭安排了四千人,剩下兩萬人留在城內,離著南門不遠,隨時可以上城增援。
這個舉動雖然有點示弱,但是總比冒冒失失地衝出城去,中了秦軍的詭計要劃算得多。
再說秦軍這邊,王翦與章弓帶著前軍,大搖大擺地開到離城不遠的地方,開始紮營,一邊紮營,一邊令軍士們大聲說笑,嘲諷官軍。
還有些秦軍士兵來到城邊不遠處,衝著靖邊城高聲喝罵,指名道姓的叫著魏百川的名字,讓他出城受死。
一個副將聽得怒氣衝天,對魏百川道:“大帥,反賊如此囂張,哪把咱們放在眼裏,請您給我一支人馬,我趁他們紮營的時候衝過去,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魏百川一瞪眼:“我方才的軍令,你沒聽到是不是?來人,拉下去打二十軍棍。”
一看魏百川真的動了怒,別人也不敢說什麽了,大家也明白,城下的秦軍如此舉動,定是要誘他們出城,魏百川不上當,也是對的。
城下的秦軍罵了一陣,見沒什麽動靜,便也泄了氣,此時秦軍大營也紮好了,這些人便回營去。
李副將暗想,此時史可法被逐,自己可要表現一下,於是湊上前低聲道:“大帥,秦軍從關中趕來,路途遙遠,一定是人困馬乏,今天夜裏咱們是不是可以派一支人馬出去劫營?”
魏百川一看是李副將,便沒發怒,他想了想:“不可,王翦用兵十分厲害,咱們想到的,他一定也想得到。今夜秦軍營中,定然戒備森嚴,討不了便宜去。我已決定,死活也不出城,單等著秦軍糧食斷絕,再打不遲。”
李副將連連點頭:“還是大帥想得周到。末將失口了。”
魏百川聽著,心裏十分得意。
不提他這邊嚴陣以待,再說王翦,等到紮下大營之後,他來見秦王,此時秦王已經在後營的王帳之中了,姬夢蝶命令在大帳周圍布下一百名娘子軍,嚴密保護秦王的安全。
王翦一進帳,秦王立刻賜座,請他坐下。王翦謝了恩,坐定之後才道:“大王,果然不出所料,魏百川怕中埋伏,也可能是不敢與我秦軍野戰,因此不敢出城,看來秦軍是將城裏的官軍嚇住了。”
秦王道:“一萬秦軍,居然嚇得三萬官軍不敢出戰,想來這靖邊城,必為我秦軍所得了。大將軍,你的計劃什麽時候可以開始?”
王翦道:“無論如何,一定要誘使官軍出城,咱們的糧食不多,如果七天之內打不開靖邊城,我軍便要挨餓了。因此越快越好,末將想明天便展開計劃。”
秦王點頭:“你去安排吧,等安排妥當之後,再來報我。”
王翦明白秦王的脾氣,知道他決定的事情,肯定無可更改。但是他太不放心,因此還是勸道:“大王,臣知道勸說也不可能改變您的心意,可我還是要說,此仗我一定打勝,請您在西安城中安安穩穩地坐鎮,大王要做的,是統帥全局,所要麵對的,是天下大勢,而不是去麵對具體的敵人。”
秦王一笑:“我明白你們的心意,這樣好了,我與王翦將軍同去,不過我不上前線,隻在後軍督戰,這總可以吧。”
大家一聽,秦王退了一步,這才鬆了口氣,一想也是好的,秦王在後麵督戰,秦軍將士肯定個個死戰,取勝的把握更大一些。於是這才紛紛點頭。
白起道:“依臣來看,城中禁衛軍全部配屬在大王身邊,另外王妃也同去最好。”秦王笑道:“我就算不讓她去,她打破頭也一定跟來。好吧,有王妃跟著,你們更可以放心了。”
就這樣,王翦的計劃由秦王拍板,定了下來。王翦親自到軍營之中,挑選最為精幹勇猛的秦軍士兵,一共挑選了一萬二千人,餘下一萬餘人,由白起統帥,守住西安,另外姬夢蝶和紅娘子也在娘子軍中挑了五百人,做為秦王的貼身護衛,這五百人非同小可,她們全是騎兵,而且不用長矛大刀,每人清一色,背後背著十二口飛刀,煞是厲害,這些娘子軍的飛刀絕技,都是跟著紅娘子學的,二十步之內,刀不虛發。
娘子軍在內,禁衛軍在外,一共是三千人,姬夢蝶相信,有這三千人保著秦王,就算官軍有十倍多的人馬,也奈得不得秦王。
這一萬二千人,聽說秦王與他們一起出征,個個興奮異常。其中與秦王一同複活的秦人自不必說,他們都把秦王當成神仙看待,別的士兵也是如此,畢竟秦始皇的大名,幾乎每個關中的人都知道,能和兩千年前的這位皇帝並肩上陣,當真是千載難逢的幸事。
因此秦軍的士氣非常高。
第三天晚上,一切收拾妥當,王翦是主帥,全權負責此次出征之事,秦王並不參與指揮,因此王翦一聲令下,一萬二千人出了西安城,向北而來,趕奔黃陵。
等進了黃陵城,見到了章弓,與那四千秦軍會合之後,王翦吩咐,軍中隻帶十天的幹糧,盡可能輕裝,三日之後必須趕到靖邊城下。
王翦隻留下一千人,守衛黃陵城,然後帶著全部一萬五千人馬,殺奔靖邊而來。
這麽大的動作,當然瞞不過官軍。
魏百川自從趕走了史可法之後,長長出了口氣,雖然他對於此事,尚有一絲懷疑,可是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一旦史可法真的勾結了秦軍,那麽不光靖邊會失守,自己的性命,也危在旦夕。雖然靖邊城少了史可法,沒了一個智囊,但是他手下人馬不少,幾乎與秦軍相當,因此要守住靖邊,不成問題。
這天魏百川正和手下的副將閑談,突然跑進一個探報:“稟大帥,有重要軍情。”魏百川嚇了一跳,忙問:“報上來。”
那探報說道:“秦軍已經集結上萬人馬,氣勢洶洶,殺奔靖邊而來,此時已快到青陽鎮了。”
魏百川急問:“具體有多少人?”
探報道:“不下一萬三四千人馬,而且還看到,軍中高挑著黑色王旗。”
魏百川一驚:“黑色王旗?難道是……”一邊的李副將道:“難道是他們那個秦王親自來了?”魏百川點頭:“一定是的,要不然不會掛王旗。”他看了探報一眼:“再去打探,務必要探得實情。”
探報出去之後,魏百川立時下令,所有人馬嚴陣以待,不得出城浪戰。一切都要聽他的軍令行事。
他吩咐完了,心中卻在納悶:這個秦王一直以來,並沒有親征的先例,今天是怎麽了?其中莫非有鬼?
魏百川將自己的疑惑說了,一邊的幾位副將笑道:“管它什麽秦王趙王,秦軍不就才一萬多人嗎?咱們手下三萬餘人馬,靖邊城又十分堅固,怕他何來?咱們隻要守上一陣子,秦軍糧食就供應不上了,要知道,他們從西安到這裏,上千裏路程,糧食如何轉運!”
魏百川一聽說得也對,但是想了想,又道:“不會的,秦軍乃是百戰之師,怎麽會不明白糧食供應不易的道理?他們一定是想速戰速決,哼哼,我豈會上你們的當?傳令下去,敢有出城臨敵者,立斬。”
他是擺明了態度,要憑城據守,絕不出城與秦軍野戰。上一次他領教了王翦的厲害,這回說什麽也不出去了,如果你們秦軍有能耐,盡管殺進城來,如果沒這個本事,趁早滾蛋。
靖邊城的城牆經過曆年的修築,厚有一丈,外麵都是石塊,用糯米汁澆灌而成,十分結實,可以抵擋大炮的轟擊而不塌落,魏百川知道,秦軍遠道而來,軍中不可能帶著大炮,因此沒什麽可擔心的。
傳下軍令之後,整個靖邊城立時發出一陣陣的鼓角之聲,各營的官軍紛紛穿戴整齊,手握刀槍,巡城的巡城,站崗的站崗,還有那些上城準備廝殺的官軍,將一捆捆的弓箭,灰瓶,萬人敵等物,運上城頭。
魏百川親自到了南城,站在城頭上,向遠方望去,果然,在陽光的映照之下,遠處正有一大片烏雲在慢慢向這裏移來,那是無數黑衣士兵,高舉著大秦的玄旗,一步步走近。
慘烈的廝殺即將開始。
約莫離著城下七八裏路,秦軍停住不動,開始紮下大寨。魏百川冷眼相看,不為所動,他心裏打定主意,無論秦軍進攻還是退守,我死活就是不出城。經過上一次野戰,他明白了這個道理,絕不與精銳勇猛的秦軍在城外相拚。
隻要守到秦軍糧食斷絕,他們自然不戰而退,到時候又可以上表朝庭,大大的誇耀一番。
城中三萬官軍,魏百川留下六千人,守住另外三門,自己親率兩萬四千人,防守南門,他在城頭安排了四千人,剩下兩萬人留在城內,離著南門不遠,隨時可以上城增援。
這個舉動雖然有點示弱,但是總比冒冒失失地衝出城去,中了秦軍的詭計要劃算得多。
再說秦軍這邊,王翦與章弓帶著前軍,大搖大擺地開到離城不遠的地方,開始紮營,一邊紮營,一邊令軍士們大聲說笑,嘲諷官軍。
還有些秦軍士兵來到城邊不遠處,衝著靖邊城高聲喝罵,指名道姓的叫著魏百川的名字,讓他出城受死。
一個副將聽得怒氣衝天,對魏百川道:“大帥,反賊如此囂張,哪把咱們放在眼裏,請您給我一支人馬,我趁他們紮營的時候衝過去,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魏百川一瞪眼:“我方才的軍令,你沒聽到是不是?來人,拉下去打二十軍棍。”
一看魏百川真的動了怒,別人也不敢說什麽了,大家也明白,城下的秦軍如此舉動,定是要誘他們出城,魏百川不上當,也是對的。
城下的秦軍罵了一陣,見沒什麽動靜,便也泄了氣,此時秦軍大營也紮好了,這些人便回營去。
李副將暗想,此時史可法被逐,自己可要表現一下,於是湊上前低聲道:“大帥,秦軍從關中趕來,路途遙遠,一定是人困馬乏,今天夜裏咱們是不是可以派一支人馬出去劫營?”
魏百川一看是李副將,便沒發怒,他想了想:“不可,王翦用兵十分厲害,咱們想到的,他一定也想得到。今夜秦軍營中,定然戒備森嚴,討不了便宜去。我已決定,死活也不出城,單等著秦軍糧食斷絕,再打不遲。”
李副將連連點頭:“還是大帥想得周到。末將失口了。”
魏百川聽著,心裏十分得意。
不提他這邊嚴陣以待,再說王翦,等到紮下大營之後,他來見秦王,此時秦王已經在後營的王帳之中了,姬夢蝶命令在大帳周圍布下一百名娘子軍,嚴密保護秦王的安全。
王翦一進帳,秦王立刻賜座,請他坐下。王翦謝了恩,坐定之後才道:“大王,果然不出所料,魏百川怕中埋伏,也可能是不敢與我秦軍野戰,因此不敢出城,看來秦軍是將城裏的官軍嚇住了。”
秦王道:“一萬秦軍,居然嚇得三萬官軍不敢出戰,想來這靖邊城,必為我秦軍所得了。大將軍,你的計劃什麽時候可以開始?”
王翦道:“無論如何,一定要誘使官軍出城,咱們的糧食不多,如果七天之內打不開靖邊城,我軍便要挨餓了。因此越快越好,末將想明天便展開計劃。”
秦王點頭:“你去安排吧,等安排妥當之後,再來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