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王翦走出帳去,姬夢蝶皺起眉頭:“大王,有些話我還是要說,您這次為何非要親自出馬?”
秦王輕輕撫摸著她臉上的秀發:“怎麽?你還在擔心?”
姬夢蝶道:“那是自然,戰場之上,刀槍可不長眼睛,尤其是流箭,更是防不勝防。您要自處險地,吸引官軍,這個主意實在太過凶險,要知道一打起仗來,戰士們大都先顧自身,對您的保護可能要疏忽一些,可在戰場上,一絲一毫的疏忽都不能有的。因此我對您的安全,實在擔心。”
秦王道:“這一點不用你提醒,孤也知道。但你也要明白,這一仗對於秦人複國,意義非凡,攻下靖邊,便拿下了整個陝西,事關重大,因此孤必須親自出馬。不然等到秦軍複國之後,百姓們談論起來,他們會問,秦人複國,是誰的功勞啊?然後人們會回答,是白起和王翦將軍之功。至於那個秦王,他隻會坐在西安城中,安安穩穩地聽消息。如果有這種說法,你認為孤這個秦王,還會有多少人擁戴呢?”
姬夢蝶一笑:“大王是怕大將軍他們功高蓋主吧。”
秦王搖頭:“不是,你要知道,孤雖是秦王,可此時不是孤那個時代了,在孤那個時代,嬴姓為王,在秦國深入人心,全國都擁戴我們的家族。而我們的家族也出過三十六代明君,家族力量極大,控製秦國並不困難。可如今呢?嬴姓家族隻有孤一個人了,這個時候,一旦手下的人有了稱王的心思,孤靠什麽來控製他們?僅僅是賜予他們複生的恩情嗎?自然不行,範雎就是例子,要知道,治世以仁義服人,而亂世要靠權謀控製局麵。如果孤再不做出一些提高威望的事情,很快就要不被秦人所看重了。”
姬夢蝶這才恍然大悟:“可我覺得,秦軍士兵對大王敬如天神呢。”
秦王道:“那是因為,他們是與孤一起複生的,前世之時,已經習慣了把孤當做他們的主人。但是這個習慣還能延續多久,誰也沒有把握。”
姬夢蝶嫵媚地一笑:“不管他們這個習慣能延續多久,總之我是一輩子都對大王敬若神明的。”
秦王歎息一聲,摟了摟她:“用不著敬若神明,你隻要明白,孤在這個世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隻有部下和敵人。而你,是孤的王妃……”
姬夢蝶滿麵幸福,抓住秦王的手,放在自己臉上:“我是你的王妃,永遠都是……”
秦王突然笑了:“打完這一仗,我們應該要一個孩子了。”
帳中沒有別人,可是姬夢蝶仍舊羞得滿麵飛紅,喃喃低語:“當然,而且要……要生一個男孩子……”
秦王點頭:“對,要生一個男孩子,生一個像扶蘇那樣的男孩子……”
王翦回到自己的大帳,立刻召集所有軍官,此時他手下除了章弓以外,還有顧朱張陸四員副將,都是與秦王一起複生的秦人,個個忠勇善戰,對於秦軍的戰法十分熟悉。王翦首先舉起一支大令,命顧副將領一千五百騎兵,退後二十裏,埋伏在青陽鎮的左邊,再命朱副將帶領一千五百騎兵,埋伏在青陽鎮的右側。又命張副將帶一千五百騎兵,退後十五裏,埋伏在柳川鎮之左,陸副將埋伏在柳川鎮之右。
這四隊人馬,全都是騎兵,共有六千人,王翦要他們在當今晚間,趁著官軍不知道的時候,悄悄出營,埋伏起來,專等信號。
四路人馬連夜起兵,開往埋伏地點去了。
王翦又令章弓收拾人馬,除了這六千人以外,營中還剩下九千人馬,王翦留下三千人保護秦王,另外六千人準備攻城器具,明日一早,便開始進攻。
一夜無話,很快到了第二天,天剛放亮,秦軍營中便已吃過了飯,早早整軍。然後六千秦軍開出大營,向靖邊城而來。
那邊官軍也早已有人報給魏百川,魏百川聽了,急忙來到城頭,向下看去。
隻見秦軍來的人並不太多,但是隊伍排列的非常分明,前麵是三千步兵,這些步兵二人一組,一個人肩上扛著一個粗大的木頭器件,另一個人背上扛著一個麻袋,裏麵鼓鼓的也不知裝的什麽。
後麵是三千鐵甲步兵,手中都執著長矛大刀,很多人抬著雲梯,看樣子這才是主力的攻城部隊。
魏百川暗想,隻有這幾千人,就想攻下我的靖邊城?未免有點過於輕視我官軍了吧。
於是他吩咐守城官兵,弓上弦刀出鞘,準備迎擊秦軍。
再看城下的秦軍,前麵三千人走到離著城牆將近兩箭之地時,便不再前進,三千人分為前後五列,就地卸下肩上扛的東西來,然後前麵的一人往地上一躺,用腳蹬住那個粗大的器件。
此時官軍才看清楚,原來那是一張張巨大的弩機。
這種弩機長有五尺,幾乎與人身高一樣,用手是無法拉開的,需要躺在地上用腳蹬住弩身,雙手用力拉動弩弦,才能把弩弦拉開,放入勾牙當中。
一個人上弦,另一個人將麻袋裏的弩箭取出來,放入弩槽中,這才完成了發射準備。
這便是秦軍千百年以來,令人聞風喪膽的巨弩陣。
秦軍在占領西安,秦王歸來之後,便在城中遍尋能工巧匠,開始秘密打造這種巨弩。秦王的地宮中有圖樣,他複生之後一直帶在身邊,沒有失落過,因此打造起來並不困難,時至今日,西安城的武庫當中,已經有上萬張這樣的巨弩。這次來打靖邊,帶了一千五百張。
王翦與章弓立馬在弩陣之後,他們心頭都有點激動,過去兩千年了,終於可以再一次聽到那無數弩箭破空飛過的呼嘯之聲。
此時第一排的弩陣已經準備妥當,一個千總在邊上指揮,他一聲令下,三百張巨弩一齊發射。
空中立時響起了一陣狂風掠過的聲音,三百支弩箭飛了出去,飛向靖邊城頭。
隻聽奪奪奪連聲響,三百支弩箭大都射在了敵樓上,嚇得城頭上的官軍急忙抱著頭伏在垛口裏邊,哪裏敢冒出頭來。
那個秦軍千總一看射得有些高了,便喝令道:“降低一寸,再射。”
用腳蹬住弩身的秦軍聽了,便將雙腳回縮了一寸,弩機的望山下降一寸,然後又發出了第二箭。
這一次高度很合適,三百支弩箭幾乎都是擦著垛口的邊上飛過,幾個官軍閃躲不及,被釘穿了前心或腦袋,慘叫著被射飛丈外,摔下城牆去。這種威力巨大的弩箭,嚇得城頭上的官軍個個臉色發白,驚惶失措。
一千五百張巨弩,分為五隊,每隊三百張,分布整齊,而且每隊都有一個指揮官,配合得當。這五隊弓弩手一排排輪番發射,幾乎沒有空隙。
就在弩手們開始發射的時候,章弓一聲令下,三千步兵開始抬著雲梯,衝向城牆。
此時官軍已經被城外一輪輪的弩箭壓製在城頭,很多官軍趴在地上,不敢抬頭,有的膽子大的,也隻是在垛口的小孔中向外張望,也被不時飛過頭頂的弩箭嚇得連縮脖子。
魏百川聽到外麵的喊聲之聲,透過垛口上的小孔向外一瞧,見秦軍開始攻城,已經衝到城牆下,豎起了雲梯,便大聲喝令:“賊兵攻城,立刻放箭,放灰瓶,放萬人敵,給我打,狠狠地打……”
經他一再督戰催促,那些官軍士兵們仗著膽子爬起身來,將萬人敵等物從垛口邊上扔下去,有的向城下放箭,剛探出身子,便被弩箭穿透,死於非命。這下子官軍極為害怕,放箭的便少了,況且放箭效果也不好,爬上來的秦軍大都穿著鐵甲,箭射上去都被彈開。
那些萬人敵,灰瓶等東西扔到城下,也沒有傷多少人,燒起的火很快便被秦軍撲滅。
而爬城的秦軍,已經接近了城頭。有的已經爬到垛口下方,挺起刀槍,與官軍打在一起。
此時城下放箭的秦弩兵終於不再放箭,他們怕誤傷到自己人。而城頭的官軍已經不可能再用弓箭拒敵了,因為秦軍已經爬到眼前,因此雙方展開了貼身肉搏。
不少秦軍被官軍刺傷砍傷,從雲梯上滾落下來,也有很多官軍被秦軍刺在在城頭,或是扯下城來,摔個頭破血流。
魏百川已經急了眼,他不顧一切地大聲喝令,要城裏的官軍開始增援。正在城門口處的官軍聽到命令,急忙上城來,與秦軍廝殺在一起。
官軍的人數越來越多,秦軍便爬不上去,因此退了下來,他們剛一退下城牆,後麵的秦弩兵又開始放箭,射殺了不少官軍。
要知道,秦軍弩兵每一次齊射,便可以放出一千五百支箭,這種弩箭長有兩尺餘,箭頭全部為三棱形,從城下飛上來時,普通的鐵甲都擋不住,更何況官軍穿的大多是皮甲或沒有甲胄。因此隻要射上,便是重傷或當場斃命。
秦王輕輕撫摸著她臉上的秀發:“怎麽?你還在擔心?”
姬夢蝶道:“那是自然,戰場之上,刀槍可不長眼睛,尤其是流箭,更是防不勝防。您要自處險地,吸引官軍,這個主意實在太過凶險,要知道一打起仗來,戰士們大都先顧自身,對您的保護可能要疏忽一些,可在戰場上,一絲一毫的疏忽都不能有的。因此我對您的安全,實在擔心。”
秦王道:“這一點不用你提醒,孤也知道。但你也要明白,這一仗對於秦人複國,意義非凡,攻下靖邊,便拿下了整個陝西,事關重大,因此孤必須親自出馬。不然等到秦軍複國之後,百姓們談論起來,他們會問,秦人複國,是誰的功勞啊?然後人們會回答,是白起和王翦將軍之功。至於那個秦王,他隻會坐在西安城中,安安穩穩地聽消息。如果有這種說法,你認為孤這個秦王,還會有多少人擁戴呢?”
姬夢蝶一笑:“大王是怕大將軍他們功高蓋主吧。”
秦王搖頭:“不是,你要知道,孤雖是秦王,可此時不是孤那個時代了,在孤那個時代,嬴姓為王,在秦國深入人心,全國都擁戴我們的家族。而我們的家族也出過三十六代明君,家族力量極大,控製秦國並不困難。可如今呢?嬴姓家族隻有孤一個人了,這個時候,一旦手下的人有了稱王的心思,孤靠什麽來控製他們?僅僅是賜予他們複生的恩情嗎?自然不行,範雎就是例子,要知道,治世以仁義服人,而亂世要靠權謀控製局麵。如果孤再不做出一些提高威望的事情,很快就要不被秦人所看重了。”
姬夢蝶這才恍然大悟:“可我覺得,秦軍士兵對大王敬如天神呢。”
秦王道:“那是因為,他們是與孤一起複生的,前世之時,已經習慣了把孤當做他們的主人。但是這個習慣還能延續多久,誰也沒有把握。”
姬夢蝶嫵媚地一笑:“不管他們這個習慣能延續多久,總之我是一輩子都對大王敬若神明的。”
秦王歎息一聲,摟了摟她:“用不著敬若神明,你隻要明白,孤在這個世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隻有部下和敵人。而你,是孤的王妃……”
姬夢蝶滿麵幸福,抓住秦王的手,放在自己臉上:“我是你的王妃,永遠都是……”
秦王突然笑了:“打完這一仗,我們應該要一個孩子了。”
帳中沒有別人,可是姬夢蝶仍舊羞得滿麵飛紅,喃喃低語:“當然,而且要……要生一個男孩子……”
秦王點頭:“對,要生一個男孩子,生一個像扶蘇那樣的男孩子……”
王翦回到自己的大帳,立刻召集所有軍官,此時他手下除了章弓以外,還有顧朱張陸四員副將,都是與秦王一起複生的秦人,個個忠勇善戰,對於秦軍的戰法十分熟悉。王翦首先舉起一支大令,命顧副將領一千五百騎兵,退後二十裏,埋伏在青陽鎮的左邊,再命朱副將帶領一千五百騎兵,埋伏在青陽鎮的右側。又命張副將帶一千五百騎兵,退後十五裏,埋伏在柳川鎮之左,陸副將埋伏在柳川鎮之右。
這四隊人馬,全都是騎兵,共有六千人,王翦要他們在當今晚間,趁著官軍不知道的時候,悄悄出營,埋伏起來,專等信號。
四路人馬連夜起兵,開往埋伏地點去了。
王翦又令章弓收拾人馬,除了這六千人以外,營中還剩下九千人馬,王翦留下三千人保護秦王,另外六千人準備攻城器具,明日一早,便開始進攻。
一夜無話,很快到了第二天,天剛放亮,秦軍營中便已吃過了飯,早早整軍。然後六千秦軍開出大營,向靖邊城而來。
那邊官軍也早已有人報給魏百川,魏百川聽了,急忙來到城頭,向下看去。
隻見秦軍來的人並不太多,但是隊伍排列的非常分明,前麵是三千步兵,這些步兵二人一組,一個人肩上扛著一個粗大的木頭器件,另一個人背上扛著一個麻袋,裏麵鼓鼓的也不知裝的什麽。
後麵是三千鐵甲步兵,手中都執著長矛大刀,很多人抬著雲梯,看樣子這才是主力的攻城部隊。
魏百川暗想,隻有這幾千人,就想攻下我的靖邊城?未免有點過於輕視我官軍了吧。
於是他吩咐守城官兵,弓上弦刀出鞘,準備迎擊秦軍。
再看城下的秦軍,前麵三千人走到離著城牆將近兩箭之地時,便不再前進,三千人分為前後五列,就地卸下肩上扛的東西來,然後前麵的一人往地上一躺,用腳蹬住那個粗大的器件。
此時官軍才看清楚,原來那是一張張巨大的弩機。
這種弩機長有五尺,幾乎與人身高一樣,用手是無法拉開的,需要躺在地上用腳蹬住弩身,雙手用力拉動弩弦,才能把弩弦拉開,放入勾牙當中。
一個人上弦,另一個人將麻袋裏的弩箭取出來,放入弩槽中,這才完成了發射準備。
這便是秦軍千百年以來,令人聞風喪膽的巨弩陣。
秦軍在占領西安,秦王歸來之後,便在城中遍尋能工巧匠,開始秘密打造這種巨弩。秦王的地宮中有圖樣,他複生之後一直帶在身邊,沒有失落過,因此打造起來並不困難,時至今日,西安城的武庫當中,已經有上萬張這樣的巨弩。這次來打靖邊,帶了一千五百張。
王翦與章弓立馬在弩陣之後,他們心頭都有點激動,過去兩千年了,終於可以再一次聽到那無數弩箭破空飛過的呼嘯之聲。
此時第一排的弩陣已經準備妥當,一個千總在邊上指揮,他一聲令下,三百張巨弩一齊發射。
空中立時響起了一陣狂風掠過的聲音,三百支弩箭飛了出去,飛向靖邊城頭。
隻聽奪奪奪連聲響,三百支弩箭大都射在了敵樓上,嚇得城頭上的官軍急忙抱著頭伏在垛口裏邊,哪裏敢冒出頭來。
那個秦軍千總一看射得有些高了,便喝令道:“降低一寸,再射。”
用腳蹬住弩身的秦軍聽了,便將雙腳回縮了一寸,弩機的望山下降一寸,然後又發出了第二箭。
這一次高度很合適,三百支弩箭幾乎都是擦著垛口的邊上飛過,幾個官軍閃躲不及,被釘穿了前心或腦袋,慘叫著被射飛丈外,摔下城牆去。這種威力巨大的弩箭,嚇得城頭上的官軍個個臉色發白,驚惶失措。
一千五百張巨弩,分為五隊,每隊三百張,分布整齊,而且每隊都有一個指揮官,配合得當。這五隊弓弩手一排排輪番發射,幾乎沒有空隙。
就在弩手們開始發射的時候,章弓一聲令下,三千步兵開始抬著雲梯,衝向城牆。
此時官軍已經被城外一輪輪的弩箭壓製在城頭,很多官軍趴在地上,不敢抬頭,有的膽子大的,也隻是在垛口的小孔中向外張望,也被不時飛過頭頂的弩箭嚇得連縮脖子。
魏百川聽到外麵的喊聲之聲,透過垛口上的小孔向外一瞧,見秦軍開始攻城,已經衝到城牆下,豎起了雲梯,便大聲喝令:“賊兵攻城,立刻放箭,放灰瓶,放萬人敵,給我打,狠狠地打……”
經他一再督戰催促,那些官軍士兵們仗著膽子爬起身來,將萬人敵等物從垛口邊上扔下去,有的向城下放箭,剛探出身子,便被弩箭穿透,死於非命。這下子官軍極為害怕,放箭的便少了,況且放箭效果也不好,爬上來的秦軍大都穿著鐵甲,箭射上去都被彈開。
那些萬人敵,灰瓶等東西扔到城下,也沒有傷多少人,燒起的火很快便被秦軍撲滅。
而爬城的秦軍,已經接近了城頭。有的已經爬到垛口下方,挺起刀槍,與官軍打在一起。
此時城下放箭的秦弩兵終於不再放箭,他們怕誤傷到自己人。而城頭的官軍已經不可能再用弓箭拒敵了,因為秦軍已經爬到眼前,因此雙方展開了貼身肉搏。
不少秦軍被官軍刺傷砍傷,從雲梯上滾落下來,也有很多官軍被秦軍刺在在城頭,或是扯下城來,摔個頭破血流。
魏百川已經急了眼,他不顧一切地大聲喝令,要城裏的官軍開始增援。正在城門口處的官軍聽到命令,急忙上城來,與秦軍廝殺在一起。
官軍的人數越來越多,秦軍便爬不上去,因此退了下來,他們剛一退下城牆,後麵的秦弩兵又開始放箭,射殺了不少官軍。
要知道,秦軍弩兵每一次齊射,便可以放出一千五百支箭,這種弩箭長有兩尺餘,箭頭全部為三棱形,從城下飛上來時,普通的鐵甲都擋不住,更何況官軍穿的大多是皮甲或沒有甲胄。因此隻要射上,便是重傷或當場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