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羅汝才再一次見死不救,張獻忠潰逃之後,他趁著左良玉猛追張獻忠之時,帶著一萬多人馬向北而走,羅汝才不想投降,他覺得張獻忠這個人太難相處,眼下能夠投奔的,隻有河南的李自成。


    於是羅汝才帶著人馬進了河南,向開封進發,來和李自成會師。


    李自成已經得知孫傳庭率軍前來,心裏也很緊張,畢竟孫傳庭不同於傅宗龍,他是朝庭少有的帥才。此時一聽羅汝才率軍前來,十分高興,立刻親自帶領五千人馬遠出一百裏前去迎接。


    雙方會師之後,聲威大振,此時天下農民軍勢力最大的隻有李自成,羅汝才,張獻忠三支,張獻忠勢力中衰之後,李羅聯軍便成為最大的農民軍力量,其他的小股農民軍紛紛前來投奔,李羅聯軍的人馬與日俱增。


    不提中原,再說秦軍。


    自從招撫流民以來,關中出現了一片熱鬧景象,人多了起來。秦王也十分高興,他多次出城訪查,所到之處隻見村村鎮鎮熱火朝天,蓋房子,修路,耕種土地,終於有了一些蓬勃之氣。


    姬夢蝶也沒閑著,她自從中箭受傷之後,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懷上孩子,十分傷心,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才慢慢好起來。


    秦王也知道她的心情,便讓她平時多出去走走,不要總悶在王府裏,因為此時她已貴為王妃,不可能再去操練娘子軍,因此娘子軍交給了紅娘子統率,姬夢蝶沒有事做,有時便去找倩娘和吳心藍。


    這三個女人性格不同,但很能談得來。一來二去,倩娘和姬夢蝶便操心起吳心藍的婚事了。


    因為吳心藍已經二十六歲了,這在當時來講,可是非常少見的。張儀因為太忙,事情太多,每天幾乎都不在城裏,當然也沒時間來找她說話,於是二人的婚事便一拖再拖。


    秦王也知道此事,曾經和張儀提過,讓他盡快完婚,也好讓下麵的人有個盼頭。雖然秦王已經成婚,但是他這個做丞相沒成親,下麵的官員們也不敢。畢竟丞相是百官之首,權力很大,誰都要巴結,因此複活過來的秦人,仍舊沒有人敢成親。


    張儀自然明白,但此時是秦軍的重要時期,雖然不打仗,可他的工作比打仗時還多,秦軍能否在關中長治久安,就看他的治國之策了。


    老實說,這方麵張儀的能力有限,他最過人之處,是外交才能,可此時不是戰國時期,他的才能多半用不上,李岩年紀又輕,因此隻能硬著頭皮挑起這副擔子。


    這個時候,張儀哪裏還有心思考慮成親的事,每天馬不停蹄地四處奔走,處理各種事務,經常連飯也顧不上吃,吳心藍聽說了他的辛苦,總是派一個夥計給他送去一大籃子飯食。


    秦王知道這些,也不好再說什麽。隻盼著關中的流民盡快安置下來,好讓張儀擇吉日成親。


    李岩也知道秦王的心思,於是他著力選拔官員,任用賢能,好減輕張儀的負擔。關中的流民招撫措施終於起了成效。


    兩個月以來,張儀與李岩建立起了一整套安置之法,分布了各級官員,層層負責,各有分工,整套法案如同一輛拚裝完好的馬車,有條不紊地行進著,這個時候,張儀和李岩覺得,可以向秦王交差了。


    此時不管再有多少流民進來,都可以照著這套法令安置,不需要再額外加派人手。


    秦王聽了之後,十分高興,立刻與姬夢蝶商議,讓她做媒,代表張儀向吳心藍提親。


    張儀沒什麽說的,自從在華陰結識這位紅顏知已之後,張儀便再也沒對別的女人動過心,張儀絕非好色之徒,他的雄心壯誌在於國家大事,在他看來,封候拜相,名震四方才是大丈夫的本色。如果不能靠著武功得到,就要靠著口才和辯才得到。


    而且張儀對於時局看得非常清楚,隨著範雎,李自成,滿清等力量的壯大,中華大地將會迎來一次更大的亂局。那時才是他施展才華的時候。


    至於眼下,必須先安定下來,成親就是安定。


    吳心藍已經等了自己數年,不能讓她再獨枕孤燈了。


    這個親事很簡單,雙方你有情我有義,提親隻是走過場,吳心藍沒有父母,親戚也在戰亂中逃的逃,死的死,因此全是自己做主,得到吳心藍的允許之後,姬夢蝶回複張儀,然後秦王下令,將張儀的丞相府重新修飾一番,準備成親。


    吉日定下之後,張儀還一本正經地下了聘禮,等到成親這天,舉城轟動,丞相府中鼓樂喧天,人頭攢動,秦軍名級官員都來祝賀,秦王親自前來賀喜,送了非常重的禮品,那位大玉兒也出得府來湊熱鬧,漢族人的婚禮,她還沒有參加過,一切都看著那麽有趣。李岩與紅娘子做了臨時的大管家,忙裏忙外,一直熱鬧了三天。


    之後秦王發布詔令,命秦軍將士可以成親,不過一切都要從簡,絕不許大肆操辦婚禮,更不許酒後鬧事。


    詔令一下,人人歡喜,於是西安城與關中各個縣城之內,天天都有秦軍將士成親,這些小夥子們事先早已有了情侶,此時可以成親,哪個還肯怠慢。


    關中地區成天可以聽到鞭炮之聲,鼓吹之樂,好不喜慶。


    熱鬧了一陣子之後,一切漸漸平靜下來,此時已近五月,秦軍在關中地區漸漸占穩了腳,尤其是秦軍士兵大量成親之後,更是與當地的百姓結成了裙帶關係,秦軍的勢力漸漸滲透進最低層,與他們形成了一種十分穩固的聯盟。民心日漸安撫,關中的百姓們視秦人為親人,懷念大明朝的人越來越少。


    這正是秦王所希望看到的,為此他特別讓白起發布軍令,嚴禁成親之後的軍士打罵老婆,這道令讓白起都笑了,秦王明白,他的這些秦人士兵個個性情強硬,戰國時期秦國的女人們也有男人之風,因此家庭裏麵夫妻動手是很常見的,此時秦軍士兵與關中百姓結親,一旦出現虐待老婆的事,影響不好。


    這點秦王卻想多了,經過宋代程朱理學的禁錮之後,中國的女子大多恪守三綱五常,那種悍婦並不多,尤其現在是亂世,不比平時,衙門都沒了,殺個人跟殺隻雞差不多,女人的生命安全絲毫沒有保證,稍有姿色的女人,不是被官軍搶走,就是被流賊擄去,**之後被殺死或吃掉,對於這個時期的女人來講,有個丈夫能保護她,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因此嫁給秦軍士兵的女人們,個個興高采烈,引起別的女人的無限羨慕。


    如此情況下,她們怎麽可能會讓自己的丈夫生氣?


    秦王見秦軍已經在關中地區站穩了腳跟,這才感覺輕鬆了一些,此時流民招撫工作也已大半成功,約莫數十萬各省的流民湧進了關中,秦軍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在快速增長。


    於是這一天,秦王召集部下主要大臣,商議之後的事。


    秦王在府中設宴,張儀,白起,王翦,涉懷,李敢,這些人是秦軍的舊臣,其他如李岩,紅娘子,王豹,是後來的新人,濟濟一堂,共商大計。


    張儀做為百官之首,先舉杯向秦王表示祝賀:“大王,如今我秦軍已經在關中紮下根來,百姓擁戴,內部安定,又有潼關與長城之險,外防穩固,可算一大喜事,這都是大王高瞻遠矚,馭人有方之故,我等敬大王一杯。”


    眾人一齊舉杯喝了,秦王將杯放下,一擺手:“丞相之言過重了,秦軍能有今日之局麵,全靠眾卿一心,合力奮發。”


    他客氣了幾句,然後話入正題:“今日我秦軍雖然占有了關中之地,疆域上千裏,臣民近百萬,但是就全國來講,咱們仍舊很弱小。目下李自成與羅汝才合軍,人馬已不下三十萬,範雎有了革左五營,人馬也有二十萬眾,更不要說朝庭的力量,以前秦軍在關中沒有遇到大的攻擊,是因為李自成等農民軍牽製了官軍大股力量,可是自從招撫流民以來,朝庭對於秦軍,已經越來越重視,孫傳庭複出之後,針對我秦軍製定了很多毒辣的策略,對這一點,眾卿需要小心在意。今日請大家前來,就是要商討秦軍下一步的發展之計。誰有什麽方略,盡可直言。”


    白起站了起來:“大王,要講治國,臣是不懂的,隻談兵事。如今在大王的招撫令之下,約三十萬流民進入關中,臣在這些人之中招募了四萬壯丁,編入秦軍,此時讓他們一邊展開軍囤,一邊操練武藝,相信用不了幾個月,便可以上陣,加上原來的人馬,我秦軍此時已有八萬之眾了。除去王翦將軍率兩萬人馬鎮守靖邊一線,王豹將軍率領一萬人馬守住眉縣,防止甘肅兵變,涉懷率三千人守住潼關,各縣城用去的防守之軍以外,可以機動調用的人馬,約有四萬餘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