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高台是軍中在空中觀察敵情用的,類似於營門處設立的哨崗,左良玉派能工巧匠將之改建成容易拆裝的木台,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可以搭起來。


    左良玉站在高台之上,舉目望去,果然,七八裏之外的地方,浩浩蕩蕩地走來了三隊大軍,雖然有征塵揚起,但從行進速度上可以看得出來,果然沒有騎兵,全部都是步兵,看那陣容,確實不下三四萬人。


    難道秦軍又增兵了?如果這些人加上那兩萬騎兵,秦軍將不下六萬人馬。


    左良玉覺得心頭一沉,看來秦軍還是隱藏了兵力。


    他萬萬沒有想到,白起舍棄了戰馬,將騎兵變成步兵,這一招沒有人能料到。


    左良玉下得台來,不由得一陣冷笑,吩咐兒子左夢庚,帶著五千騎兵,在後麵及兩側警戒,以防秦軍騎兵突然殺來,按他的想法,秦軍騎兵肯定是埋伏於溝穀之內,想看準時機再殺出來,給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左夢庚得令,帶了五千騎兵,分為三隊,護住人馬的側後。


    左良玉親率五千騎兵在前,慢慢接近了秦軍的先頭人馬。他心想,秦軍沒有騎兵,我這裏卻有,一會兒開戰時,先讓我的騎兵衝過去,攪亂秦軍陣營,然後大隊步兵再上前圍攻,效果也是一樣。


    因此他沒有改變先前的部署,仍舊按著計劃,準備廝殺。


    白起派王豹為先鋒,帶著一萬人馬,也早已看到了官軍。


    王豹是白起很早便帶在身邊的人,雷生死後,王豹便成了白起唯一的心腹,因此白起對王豹極為看重,平時將自己熟悉的戰法,大都教給了他。尤其是這種軍陣戰法,白起親眼看著王豹演練過多次,直到應用純熟。


    因此王豹看著官軍一步步逼近,沒有絲毫慌亂,一萬人馬仍舊邁著整齊的步伐,迎向官軍。


    雙方離著約莫三百餘步,同時停住。


    王豹騎著馬,站在隊伍的正前麵,冷眼瞧著對麵的官軍。他的人馬沒有動,這也是白起教的。


    不過事先亮出自己的能力。


    軍陣是用來殺人的,不是讓人參觀的,尤其是對付騎兵,必須等到敵人的騎兵開始衝鋒時,才可以亮陣。


    當騎兵開始衝擊的時候,是刹不住的,戰馬跑出速度來,想要停住絕不可能,就算前麵的停住,後麵的戰馬也會蜂湧而上,將前麵的人馬撞倒,因此但凡使用騎兵時,衝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些善於使用騎兵的將領們,以前都被稱為“騎將”,他們對於騎兵的使用必須得心應手。該衝鋒時才衝鋒,不該衝鋒的時候,要節省馬力。


    什麽時候衝鋒,呈什麽隊形衝鋒,向哪裏衝鋒,這是要考較一個騎將的天賦的,在這麽多的騎將之中,從古至今湧現出的天才並不多見。尤其是漢人當中,除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漢代名將,能夠一登曆史舞台的,也隻有擊敗過突厥人的唐朝李世民,李靖,打敗元朝的徐達,常遇春了。


    左良玉也算是名將,但是對於騎兵的使用,遠遠不如上麵幾位,因此他對於騎兵戰術的使用,便淺顯得多。


    他知道騎兵比步兵厲害,騎兵衝起來,步兵絕對擋不住。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多的理解了。


    此時左良玉一看秦軍已經停下,隊形雖然嚴整,卻沒什麽出奇之處,隊伍前麵並沒有常規的擺設,像什麽弓弩兵,長槍兵,鐵盾兵等等。現在站在隊伍前麵的,就是些普通士兵,手中都提著刀劍之類的短兵器。


    左良玉心中大喜,要知道,用短兵器抵擋騎兵的衝擊,簡直是螳臂當車。


    因此他喝令五千騎兵,開始集結成陣,五十名騎兵一排,分為一百排,一齊發起攻擊。


    左良玉害怕秦軍將弓弩手們藏在陣中,因此命令所有騎兵都手執盾牌,護住自身,然後衝鋒。


    五千官軍騎兵由一名副將率領,開始緩緩前進,這是騎兵衝擊的方式,一開始的時候,速度並不快,戰馬開始小步跑,跑過幾十步之後,開始加速,等衝到敵軍眼前時,正好將速度提升到最快。


    五千騎兵卷地而來,士兵們並不呐喊,隻是後麵的號角在嗚嗚而響。官軍個個眼中露出狂熱的神色,手中馬刀閃著寒光,跨下戰馬踏起煙塵,漸漸形成了一股洪流,勢不可當。


    王豹冷眼看著,等到官軍開始衝擊了,他這才一舉手,身邊的一名中軍立時舉起了一麵紅旗,連著搖了三搖。


    緊接著,秦軍開始變陣了。


    這一次秦軍並不是像普通戰陣那樣,擺出三排弓弩兵在前,長槍兵與盾牌兵在後配合,以阻擋騎兵的衝擊,而是出現了十分怪異的行為。


    秦軍沒有後退,反而向前,前麵的一千餘人每人都從懷中掏出一個東西,向官軍扔了過去。


    這些東西飛出七八十步遠,掉在地上,骨碌碌亂滾,原來是一個個圓圓的鵝卵石,像一個個皮球似的,滾了一地。


    然後秦軍開始重列陣線。


    前排的士兵向兩邊撤去,而從陣中湧出一批秦軍,每人背上背著圓盾,手中都抱著一根小腿粗細的圓木,這種圓木兩頭削尖,十分銳利,圓木中間還有凸起或凹的槽,十分規矩。


    這些秦軍跑到前麵,放下圓木,迅速地拚成了數百個擋馬。這種擋馬有三個尖腳,深深紮進地麵,頂上露著三個尖頭,可以將高速衝鋒的戰馬肚腹刺穿。


    光有這些還不算,秦軍拚好擋馬之後,這些人立刻後撤,後麵再上來的,便是強弩兵。


    這才是秦軍對付官軍騎兵的主力。


    三千強弩兵仍舊兩人一組,一個躺著,用腳上弦,另一人瞄準發射。


    官軍衝到百步以內時,秦軍已經完全做好了一切迎敵準備,說來簡單,如果沒有平時的嚴格訓練,士兵根本做不到這些。要知道,騎兵衝鋒時威懾力太大,有時一邊衝鋒一邊放箭,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從容不迫地拚好擋馬,準備好強弩,甚是不易。


    領兵的副將早已看到秦軍的舉動,他微然冷笑,在他看來,這些擋馬根本沒有任何作用,一衝便倒,而後麵的秦軍弩兵,最多也隻能射出兩箭,自己的騎兵就可以衝進陣中,將這些弩兵踏殺。


    因此他高呼大叫,帶領著五千騎兵,凶猛地衝過去。


    可是再衝幾十步,突然前麵幾排戰馬腳下打滑,慘嘶著倒在地上,後麵的戰馬也被絆倒不少。


    原來這些戰馬踏中了秦軍扔的鵝卵石,隻要一個蹄子踏到了,戰馬便立足不穩。幾百顆圓圓的石頭,放翻了幾十匹馬。


    後麵的官軍急忙拉馬向邊上跑去,繞開倒下的戰馬與兵卒。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衝到五十步外,正好是弩箭的最佳射程。


    王豹一聲令下,三千弩兵扳動弩弦,隨著一陣懾人心脾的呼嘯之聲,上千支弩箭飛了出去,射進官軍騎兵隊中。


    官軍立時人仰馬翻,慘嘶驚叫之聲,響成一片。


    秦軍的弩兵分為三排,前排射出之後,第二排再射,然後是第三排,第三排射完之後,第一排的弩兵已經準備好下一輪的發射。


    如此周而往複,秦軍的強弩連續不絕,如同潑天大雨一般,射得官軍死傷無數。


    有的官軍騎兵躲過了箭雨,衝到擋馬之前,想要跳過去,擋馬很高,無法躍過,想要將之踢翻,可是那些擋馬紮進地麵之內,很是牢固,而且就算踢翻了倒在地上,也很礙腳。


    因此這些騎兵便被阻滯在擋馬陣中。


    秦軍的弩兵豈肯放過這些活靶子,幾排箭雨過去,官軍死傷遍地。


    為首的副將一瞧不妙,再這樣衝下去,五千騎兵隻怕要損失大部,急忙下令收兵撤隊,不要繼續前衝了。


    幸好這個時候由於擋馬與弩箭的阻擋,官軍戰馬的速度已經慢了很多,因此才沒有發生大的混亂,官軍扔下七八百具屍體,還有差不多同等數量的戰馬,撤了回去。


    左良玉已經得到稟報,說自己的騎兵在陣前受阻,沒有能夠衝破秦軍陣勢,他一皺眉,立刻命令騎兵撤回。左良玉倒不是覺得秦軍厲害,而是認為自己騎兵太少,形不成大的集團衝擊,因此才沒有突進秦軍陣中。這些騎兵還要防範秦軍的偷襲,不能損失太大。


    他剛剛下了令,統率騎兵的副將便跑了過來,滿頭大汗:“大帥,秦軍十分狡詐,他們用石頭和擋馬,遲滯我騎兵進攻,然後又用強弩射殺,隻一個衝鋒,我就損了七八百騎,請大帥責罰。”


    左良玉抽出寶劍,在他頭盔上拍了拍:“初戰不利,本當斬首,可是本帥念在你有一往無前,敢打敢拚的表現,先把你的腦袋存在你脖子上,你帶騎兵撤下去,注意周圍動靜,防止秦軍偷襲,如果這件事再幹不好,立斬不饒。”


    那副將謝了不殺之恩,率領著騎兵撤下去了。


    左良玉一揮寶劍,命令步兵進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