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道:“你們把昭平的地形詳細說一說。”然後又吩咐軍中匠作,按照百姓們所說的,做成沙盤。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匠作將地形沙盤做好了,擺在大帳之中。白起站在沙盤邊上,仔細看過之後,便是一皺眉。
這裏的地形太複雜了。
按照沙盤上顯示的,昭平地區方圓有數十裏,幾道天然溝壑橫七豎八地縱橫其間,還有幾座小山,山前山後密林很多,約莫十幾個村子點綴其中,還有兩條河穿過溝穀。
總之,這個地方沒有多少平原,不利於騎兵作戰。
白起立刻明白了左良玉的意圖。左軍騎兵不多,因此想要借著地形之利,消除秦軍的騎兵優勢。
此時李岩,紅娘子,王豹等人也到了帳中,白起請他們看過沙盤,王豹握緊拳頭:“大將軍,左良玉這是不想讓咱們的騎兵衝起來啊。這樣的地形,適合步兵埋伏,穿插,我聽說左良玉帶來了五萬人馬,其中大部分是步兵,而且裝備精良,咱們手中隻有不到兩萬步兵,裝備也不如官軍,這個仗怎麽打,大將軍還得好好考慮一下。”
李岩點頭:“王將軍的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左良玉打仗,鬼精鬼精的,是要小心。”
紅娘子問白起:“大將軍,這次咱們來與左良玉決戰,糧食可帶得不多,軍中隻有七八天的存糧,看來必須要在這幾天之內,與官軍速戰呢。如果左良玉死守不出,那可怎麽辦?”
白起微微點頭:“你們的話都很有道理。不過我認為,左良玉絕不會死守的,如果死守,他完全可以在汝陽城中堅守不出,那樣憑借堅城,又有糧草,我軍短時間內,豈能啃得下來?他既然全軍出動,絕不會死守不戰的。”
紅娘子聽了,十分佩服,自己沒有想到這一點。
白起又道:“雙方人馬相當,那就要看主將的排兵布陣了。”
他指著沙盤中一塊較為平坦的空地道:“這個地方,叫昭平台,是整個地區之內唯一較為適合大軍會戰的地方,上萬人馬,隻有這裏,才能擺開,它的前後都是溝穀,左右是兩條河流,幾乎算是井字的中間部位。如果開戰,左良玉也一定會選擇這個地方,作為主戰場。”
李岩道:“以左良玉的詭詐,一定會安排下埋伏的。他的步兵之中,火槍兵與弓弩兵很多,這顯然是對付咱們騎兵的。如果他以騎兵在前,火槍兵與弓弩兵在兩側配合,還真不容易擊破。”
白起道:“他一定會這麽安排的,用來克製我軍騎兵的衝擊。不過這一仗,我並不打算用騎兵。”
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王豹道:“不用騎兵?可咱們的步兵,才不到兩萬人,官軍是咱們的一倍啊。”
李岩也道:“騎兵是戰場上最有威脅的兵種,棄之不用,要想打贏談何容易啊。”白起笑道:“什麽叫騎兵?上了馬,才叫騎兵,不上馬,就是步兵。這一次,我要將所有的騎兵,都變成步兵。我秦人大敗六國之時,靠的就是步兵,雖然過去了兩千年,可是步兵戰法,仍是秦軍最為銳利的武器。”
李岩還是不放心:“大將軍,這個決定非同小可,關係全局,你可要三思而後行啊。”
白起道:“李公子,打仗就像下象棋,任何一步走出來,都會對戰局產生影響。表麵上看來,我棄去騎兵不用,是將自己一方最有優勢的棋子棄了,秦軍實力將大受減損,但是你要知道,天時不同,地利不同,你所具有的優勢便也不同。這個地方的地形,不利於騎兵衝擊,因此使用騎兵,會吃大虧。不同的兵種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南方叢林作戰,最好使用短刀藤牌兵,連長槍都會受限製,更不要說騎馬了。這個地方雖然沒有叢林,地勢卻不平,因此我不用騎兵,將之改為步兵,正是要占地利。”
王豹道:“將騎兵變成步兵,想法確實大膽,但即使如此,咱們的人馬也與左良玉的相當,秦軍的裝備不如人家,靠什麽取勝呢?”
白起道:“自然是軍陣。軍陣就如同戰車,可攻可守,變化莫測,而我秦人的軍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回,就讓左良玉好好體會一下,兩千年前秦軍軍陣的厲害。”
自從秦王等人重生以來,還沒有進行過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軍陣作戰,以前都是幾千人的小戰,李岩曾經見識過,覺得也沒有太多的出奇之處,但是他沒有看過白起親自指揮如此大的軍陣,因此心頭一陣激動:“大將軍,咱們不用騎兵,左良玉可沒說不用。萬一他率著騎兵前來衝陣,秦軍能保持陣型,不被突破嗎?”
白起道:“當年我與魏軍決戰,魏軍有重裝戰車,威力要比如今的騎兵大得多,雖然笨重,可是四匹馬一起衝,威力很大。就是這樣的戰車,也沒有能夠衝破我秦人軍陣,最後斬首二十四萬,魏人從此元氣大傷。我就不信,左良玉的散亂騎兵,可以比當年魏軍重裝戰車厲害。”
他頓了頓,又道:“這幾年以來,我在關中大造軍械,其中就包括了不少戰陣所用的兵器,到時候你就看熱鬧吧。”
見眾人都不再有異議,白起下令,全軍四萬八千人馬,留下一員副將,率五千人守大營,看守戰馬,並給這員副將下了一道密令。
餘下人全部當作步兵使用,仍以王豹為先鋒,率軍一萬在前,李岩率領兩萬人在左,白起自率一萬三千人在右,各路人馬之間,相隔不到兩裏路,可以呼應。
四萬餘人帶齊了器械,一起進發,向昭平台而來,路上聲勢浩大,玄旗蔽日,塵土遮天。無數兵器在陽光下閃著寒光,軍容很盛。
此時的左良玉,已經接到斥候的稟報,得知白起已經到了,也不敢大意,派出探報多次打探,而這天一早,有人來報,秦軍已經全軍整裝,向著官軍大營方向而來。
左良玉紮營的地方,離昭平台不遠,這裏也是他選定的決戰之處。
就在他率人馬來到這裏的時候,便已查看過地形,左良玉也覺得,昭平台這塊地方,正好適合大軍作戰,於是他也做了一番準備。
為了防止秦軍的騎兵衝擊,左良玉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一旦上陣,他便以五千騎兵在前,另外五千騎兵護住兩翼,這是用來保護步兵的,而那些步兵,則多以火槍兵和弓弩兵為主,埋伏在騎兵後麵,萬一秦軍騎兵衝過來,就射擊秦軍的後隊,他要用遠射的辦法,將秦軍騎兵分割開來,後麵的人馬衝不上來,自己的騎兵雖少,但仍可以頂住。
隻要頂住了秦軍騎兵,自己的四萬步兵就可以從兩側包抄過去,以步步為營的戰法,一步步縮小包圍圈,最後迫使秦軍後退。
而昭平台的前後是溝穀,兩側是河流,秦軍被壓迫之後,肯定會退入溝穀,那時候便可以居高臨下,用密集的弓箭,將秦軍射殺。
因此左良玉的戰法便是先頂住秦軍騎兵,形成僵持的局麵,然後以步兵將秦軍壓製,使其後退,一旦將秦軍逼入溝穀之中,便穩操勝券。
此時一聽白起已經壓過來了,左良玉立刻點兵,全軍出擊,迎著秦軍而來。
兩軍加在一起,將近十萬人馬,眼看就要暴發一場空前的大戰。
這是秦軍自複生以來,從未打過的大仗,惡仗,這一仗的結局,將直接決定河南的局麵。秦軍勝了,則在中原進退自如,有縱深可以發展,若是敗了,則中原地區再也占不住腳,隻能退回關中,元氣大傷之下,再想殺進中原,不知還要幾年。
因此秦王才派白起親自出馬,看得出來,他對這一仗極為重視。
白起更不必說,他自從在長平一戰,坑殺四十萬趙軍之後,一直到死,再也沒有指揮過戰鬥,複生之後,打得仗雖然不少,可沒有這麽大的規模,在他看來,數萬,數十萬人馬的廝殺,才是真正體現其能力的時候。
兩軍對頭開進,幾乎同時到達了昭平台,同時看到了對麵遠處那遮天蔽日的塵土。
左良玉率領一萬騎兵,正在開進,突然前麵跑來一個斥候,向他稟報:“稟將軍,秦軍已經接近,隻在十裏之外,不過,不過……”左良玉一愣:“不過什麽?快說。”
斥候道:“不過小人看秦軍的人馬,並沒有騎兵,好像全是步兵。”
左良玉喝道:“不可能,前幾天探報不止一次的稟報,秦軍至少有兩萬騎兵。難道白起沒有帶上來麽?還是改道去了別的地方,想要突襲我軍?”
斥候道:“小人已經看過了,方圓十裏之內,沒有別的秦軍人馬,而且小人覺得,前麵來的秦軍,怎麽也不下三四萬人。”
左良玉一皺眉,他吩咐人馬緩進,然後喝令搭起高台。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匠作將地形沙盤做好了,擺在大帳之中。白起站在沙盤邊上,仔細看過之後,便是一皺眉。
這裏的地形太複雜了。
按照沙盤上顯示的,昭平地區方圓有數十裏,幾道天然溝壑橫七豎八地縱橫其間,還有幾座小山,山前山後密林很多,約莫十幾個村子點綴其中,還有兩條河穿過溝穀。
總之,這個地方沒有多少平原,不利於騎兵作戰。
白起立刻明白了左良玉的意圖。左軍騎兵不多,因此想要借著地形之利,消除秦軍的騎兵優勢。
此時李岩,紅娘子,王豹等人也到了帳中,白起請他們看過沙盤,王豹握緊拳頭:“大將軍,左良玉這是不想讓咱們的騎兵衝起來啊。這樣的地形,適合步兵埋伏,穿插,我聽說左良玉帶來了五萬人馬,其中大部分是步兵,而且裝備精良,咱們手中隻有不到兩萬步兵,裝備也不如官軍,這個仗怎麽打,大將軍還得好好考慮一下。”
李岩點頭:“王將軍的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左良玉打仗,鬼精鬼精的,是要小心。”
紅娘子問白起:“大將軍,這次咱們來與左良玉決戰,糧食可帶得不多,軍中隻有七八天的存糧,看來必須要在這幾天之內,與官軍速戰呢。如果左良玉死守不出,那可怎麽辦?”
白起微微點頭:“你們的話都很有道理。不過我認為,左良玉絕不會死守的,如果死守,他完全可以在汝陽城中堅守不出,那樣憑借堅城,又有糧草,我軍短時間內,豈能啃得下來?他既然全軍出動,絕不會死守不戰的。”
紅娘子聽了,十分佩服,自己沒有想到這一點。
白起又道:“雙方人馬相當,那就要看主將的排兵布陣了。”
他指著沙盤中一塊較為平坦的空地道:“這個地方,叫昭平台,是整個地區之內唯一較為適合大軍會戰的地方,上萬人馬,隻有這裏,才能擺開,它的前後都是溝穀,左右是兩條河流,幾乎算是井字的中間部位。如果開戰,左良玉也一定會選擇這個地方,作為主戰場。”
李岩道:“以左良玉的詭詐,一定會安排下埋伏的。他的步兵之中,火槍兵與弓弩兵很多,這顯然是對付咱們騎兵的。如果他以騎兵在前,火槍兵與弓弩兵在兩側配合,還真不容易擊破。”
白起道:“他一定會這麽安排的,用來克製我軍騎兵的衝擊。不過這一仗,我並不打算用騎兵。”
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王豹道:“不用騎兵?可咱們的步兵,才不到兩萬人,官軍是咱們的一倍啊。”
李岩也道:“騎兵是戰場上最有威脅的兵種,棄之不用,要想打贏談何容易啊。”白起笑道:“什麽叫騎兵?上了馬,才叫騎兵,不上馬,就是步兵。這一次,我要將所有的騎兵,都變成步兵。我秦人大敗六國之時,靠的就是步兵,雖然過去了兩千年,可是步兵戰法,仍是秦軍最為銳利的武器。”
李岩還是不放心:“大將軍,這個決定非同小可,關係全局,你可要三思而後行啊。”
白起道:“李公子,打仗就像下象棋,任何一步走出來,都會對戰局產生影響。表麵上看來,我棄去騎兵不用,是將自己一方最有優勢的棋子棄了,秦軍實力將大受減損,但是你要知道,天時不同,地利不同,你所具有的優勢便也不同。這個地方的地形,不利於騎兵衝擊,因此使用騎兵,會吃大虧。不同的兵種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南方叢林作戰,最好使用短刀藤牌兵,連長槍都會受限製,更不要說騎馬了。這個地方雖然沒有叢林,地勢卻不平,因此我不用騎兵,將之改為步兵,正是要占地利。”
王豹道:“將騎兵變成步兵,想法確實大膽,但即使如此,咱們的人馬也與左良玉的相當,秦軍的裝備不如人家,靠什麽取勝呢?”
白起道:“自然是軍陣。軍陣就如同戰車,可攻可守,變化莫測,而我秦人的軍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回,就讓左良玉好好體會一下,兩千年前秦軍軍陣的厲害。”
自從秦王等人重生以來,還沒有進行過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軍陣作戰,以前都是幾千人的小戰,李岩曾經見識過,覺得也沒有太多的出奇之處,但是他沒有看過白起親自指揮如此大的軍陣,因此心頭一陣激動:“大將軍,咱們不用騎兵,左良玉可沒說不用。萬一他率著騎兵前來衝陣,秦軍能保持陣型,不被突破嗎?”
白起道:“當年我與魏軍決戰,魏軍有重裝戰車,威力要比如今的騎兵大得多,雖然笨重,可是四匹馬一起衝,威力很大。就是這樣的戰車,也沒有能夠衝破我秦人軍陣,最後斬首二十四萬,魏人從此元氣大傷。我就不信,左良玉的散亂騎兵,可以比當年魏軍重裝戰車厲害。”
他頓了頓,又道:“這幾年以來,我在關中大造軍械,其中就包括了不少戰陣所用的兵器,到時候你就看熱鬧吧。”
見眾人都不再有異議,白起下令,全軍四萬八千人馬,留下一員副將,率五千人守大營,看守戰馬,並給這員副將下了一道密令。
餘下人全部當作步兵使用,仍以王豹為先鋒,率軍一萬在前,李岩率領兩萬人在左,白起自率一萬三千人在右,各路人馬之間,相隔不到兩裏路,可以呼應。
四萬餘人帶齊了器械,一起進發,向昭平台而來,路上聲勢浩大,玄旗蔽日,塵土遮天。無數兵器在陽光下閃著寒光,軍容很盛。
此時的左良玉,已經接到斥候的稟報,得知白起已經到了,也不敢大意,派出探報多次打探,而這天一早,有人來報,秦軍已經全軍整裝,向著官軍大營方向而來。
左良玉紮營的地方,離昭平台不遠,這裏也是他選定的決戰之處。
就在他率人馬來到這裏的時候,便已查看過地形,左良玉也覺得,昭平台這塊地方,正好適合大軍作戰,於是他也做了一番準備。
為了防止秦軍的騎兵衝擊,左良玉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一旦上陣,他便以五千騎兵在前,另外五千騎兵護住兩翼,這是用來保護步兵的,而那些步兵,則多以火槍兵和弓弩兵為主,埋伏在騎兵後麵,萬一秦軍騎兵衝過來,就射擊秦軍的後隊,他要用遠射的辦法,將秦軍騎兵分割開來,後麵的人馬衝不上來,自己的騎兵雖少,但仍可以頂住。
隻要頂住了秦軍騎兵,自己的四萬步兵就可以從兩側包抄過去,以步步為營的戰法,一步步縮小包圍圈,最後迫使秦軍後退。
而昭平台的前後是溝穀,兩側是河流,秦軍被壓迫之後,肯定會退入溝穀,那時候便可以居高臨下,用密集的弓箭,將秦軍射殺。
因此左良玉的戰法便是先頂住秦軍騎兵,形成僵持的局麵,然後以步兵將秦軍壓製,使其後退,一旦將秦軍逼入溝穀之中,便穩操勝券。
此時一聽白起已經壓過來了,左良玉立刻點兵,全軍出擊,迎著秦軍而來。
兩軍加在一起,將近十萬人馬,眼看就要暴發一場空前的大戰。
這是秦軍自複生以來,從未打過的大仗,惡仗,這一仗的結局,將直接決定河南的局麵。秦軍勝了,則在中原進退自如,有縱深可以發展,若是敗了,則中原地區再也占不住腳,隻能退回關中,元氣大傷之下,再想殺進中原,不知還要幾年。
因此秦王才派白起親自出馬,看得出來,他對這一仗極為重視。
白起更不必說,他自從在長平一戰,坑殺四十萬趙軍之後,一直到死,再也沒有指揮過戰鬥,複生之後,打得仗雖然不少,可沒有這麽大的規模,在他看來,數萬,數十萬人馬的廝殺,才是真正體現其能力的時候。
兩軍對頭開進,幾乎同時到達了昭平台,同時看到了對麵遠處那遮天蔽日的塵土。
左良玉率領一萬騎兵,正在開進,突然前麵跑來一個斥候,向他稟報:“稟將軍,秦軍已經接近,隻在十裏之外,不過,不過……”左良玉一愣:“不過什麽?快說。”
斥候道:“不過小人看秦軍的人馬,並沒有騎兵,好像全是步兵。”
左良玉喝道:“不可能,前幾天探報不止一次的稟報,秦軍至少有兩萬騎兵。難道白起沒有帶上來麽?還是改道去了別的地方,想要突襲我軍?”
斥候道:“小人已經看過了,方圓十裏之內,沒有別的秦軍人馬,而且小人覺得,前麵來的秦軍,怎麽也不下三四萬人。”
左良玉一皺眉,他吩咐人馬緩進,然後喝令搭起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