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道:“此事非你莫可,別人去了,無濟於事,張獻忠雖然表麵粗豪,可內心裏詭詐得很。這次他出兵相助李自成,明麵上答應得十分幹脆,可是李定國率軍出川,硬是走了一個多月,等他到時,惡仗都打完了,不痛不癢的進占山海關,也給了李自成一個交代,光憑著李定國,是沒有這個膽子,敢這麽拖功夫,耗時間的。一定是張獻忠的主意。”
李岩道:“既然他如此狡詐,我去能遊成功麽?”
張儀一笑:“張獻忠雖然詭詐多端,可是他卻對另外一個人的話,深信不疑。李公子自然明白我得是誰。”李岩臉一紅,他知道張儀的正是唐賽兒。
對這個女孩子,李岩覺得十分頭痛,他清楚唐賽兒對自己,癡心一片,可自己對她並沒有什麽愛情,而且與紅娘子成親以來,琴瑟和諧,根本沒有任何納妾的想法。如果自己前去四川遊張獻忠,必然與唐賽兒見麵,這樣的場麵,李岩實在不想碰到。
於是他苦笑道:“先生,這位唐姑娘離開秦軍的時候,曾經擱下過狠話,要我一定後悔,我若去了,隻怕辦不成事,反而會累了秦軍的大計。因此還是不去吧。”
張儀道:“李公子若不去,沒有人可以動張獻忠。而張獻忠和左良玉都不動的話,會一心一意發展自己勢力,用不了多久,秦軍便會感覺到非常大的壓力。張獻忠其人,內心根本沒有信義可言,他一切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而且貪得無厭,如果讓他發展起來,李敢將軍的兄弟之情,是擋不住他進攻漢中的。張獻忠之所以還沒有打秦軍的主意,是因為實力不足,四川也需要穩固。一旦他在四川穩定了局麵,擴大了實力,他必然向我秦軍下手。因為那個時候,左良玉的實力也會大大加強,張獻忠懼怕左良玉,不會向南明動手,而我們秦軍,便是其最佳的攻擊目標。這一,李公子一定要明白。”
白起也道:“不錯,其實此時我秦軍的心腹大患,不是孫傳庭,不是李自成,而是居於我們側背方向的張獻忠。四川與漢中,自古常≥☆≥☆≥☆≥☆,為一體,而漢中又是關中的門戶,一旦讓張獻忠打下漢中,則可以直接威脅我關中。”
這一李岩十分明白。當年漢末三國之時,劉備得了四川之後,與孫權爭奪荊州地盤,此時曹操發兵,攻擊盤距漢中的張魯,拿下漢中之後,劉備覺得不妙,立刻與孫權商定,平分荊州,然後回兵,防守四川。足見漢中之重要。後來法正諸葛亮等人,力勸劉備親征,這才拿下漢中,鞏固了四川。日後諸葛亮幾次出兵北伐關中,都是以漢中為基地。
隻要漢中在手,四川便無憂患,可反過來也是如此,四川被敵人占領,漢中便有危機。因為從四川出兵,進攻漢中,並不困難。
秦王道:“我秦軍要想奪取天下,就要像兩千年前的秦國一樣,先取下巴蜀,消除了側背的威脅,才好向東發展,否則始終如芒刺在背,不得伸展。”
李岩苦著臉:“大王,您可不像是剛有這個意思,這種策略,早就成竹在胸,不是聽我到南明,才靈機一動吧。”
秦王微然一笑:“張儀先生的話,正是孤的意思,如今天下諸候紛起,各據地盤,誰都有自家的算盤,因此李公子前去遊,一定要到這些人的心裏去,一定要讓他們覺得,按你的話去做,會得到更多的利益。”
李岩看了看張儀:“談到遊諸候,張儀先生乃是不二人選啊,我怕不好,誤了大事。”
秦王道:“正因害怕誤事,才不讓張丞相前去,他若一去,對方便知道是前來遊的,反而會更加謹慎,以防上當。張儀先生再什麽,對方都會覺得是秦軍設計好的。而如果李公子前去,便不會有這個麻煩了。”
張儀道:“正是,因為李公子為人正直,天下知聞。遠比張儀可信多了。”
李岩歎息一聲:“在張先生手下,我馬上就要變得不可信了。”
眾人皆笑。
秦王道:“還有一,張獻忠與我軍中的李敢將軍乃是結義兄弟,而你與李敢,也是結義兄弟,比別人又近了一層。張獻忠就算看著李敢的麵子,也不會慢待你的。”
李岩道:“要動張獻忠主動去進攻他以前的克星左良玉,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萬一不成,張獻忠難免會猜疑我秦軍的意圖,日後恐怕也要對我們有所防範了。這是件有風險的事情,望大王深思。”
秦王道:“張獻忠為人外寬內忌,十分猜疑,就算秦軍不招惹他,他也會防著我們。何況兩國交界,早晚都會是敵國,張獻忠占領四川之後,一方麵派李定國率重兵,囤居白帝城,守住夔門,另一方麵則是讓艾能奇率兵,守在劍門。這兩支人馬所守的地方,都要重要關口。李定國堵住夔門,就可以防止左良玉溯江而上前來進攻,而艾能奇守劍門,正是為了防止我秦軍從漢中南下,襲取成都。從這樣的布置來看,張獻忠早對我秦軍有了防範之心。”
李岩道:“既然他已有防範之心,那麽我再去遊,豈不是困難重重?”
張儀有不愛聽了:“李公子,此乃國之大業,秦軍存亡之道,你怎麽可以百般推卻呢?實話對你,不搬掉張獻忠,我們就無法全力東進,秦軍要想奪取天下,第一個要滅的,就是張獻忠。”
李岩滿麵通紅,急忙辯解:“不是的,先生,我可不是貪生怕死,或者不敢承擔重任,隻是覺得此事過於重大,在下從未做過這等事,一旦辦不好,會誤了秦軍大業的。”
秦王淡然一笑:“沒有人一生下來,就能做客的。張儀先生固然是大才,可也是一步步磨練出來的,孤相信李公子一定不辱使命。你去準備準備,這幾天便出使川中。如果有什麽不穩便的,這幾日多向張丞相討教就是了。”
李岩咬咬牙:“謹遵王命,李岩願意出使。”
秦王又對白起道:“一旦李公子達成使命,我們便穩住了南明與張獻忠,接下來的事情,大將軍有何主張?”
白起也不隱瞞,便將此前和張儀李岩討論過的事情了。
秦王聽後,連連讚許:“好,大將軍此言,深合孤意。眼下我們的周圍,張獻忠,孫傳庭,李自成,這幾家都與我們或是交好,或是聯盟,雖然沒有什麽危機,可也沒有了發展之餘地。隻是若按著大將軍的意思,同時與孫傳庭和李處成交惡,並非上策,很可能會造成他們兩家聯手,對付秦軍的局麵。因此孤認為,此計或許可以變一變目標。”
白起一愣:“變一變目標?”
秦王頭:“兩虎相鬥,一死一傷,秦軍便是旁觀的獵人,大將軍言下的這兩隻虎,一為李自成,一為孫傳庭。而孤的意思,是想將這兩隻虎變成另外兩個人。張獻忠與左良玉。”
張儀一擊掌:“正好借著李公子遊之機,挑起他們兩家的爭鬥,然後我秦軍便可以殺進四川。”
秦王道:“正像方才的,四川乃是我關中的心腹大患,欲求東進,必先除去這塊心病。”
張儀道:“那麽我們不妨再派一個人去遊左良玉。挑動他去進攻張獻忠,隻要這兩方麵有一人遊成功,他們之間便會刀兵相見。”
秦王大喜:“就依丞相之言,再派客前去遊左良玉。隻是除了丞相與李公子之外,我秦人當中,還有這樣的舌辯之士嗎?”
張儀想了想,輕輕搖頭。
他心裏清楚,左良玉雖然是個大老粗,可並不傻,張獻忠已經奪了整個四川,部下人馬數十萬,派重兵守住夔門,要進攻談何容易。縱然得天花亂墜,也未必能動其心。
眾人都沒有話,白起更是知道,秦軍當中敢死之士不少,慣戰之將也多,但是到嘴皮子和學問,還真沒有人能趕上李岩的一半。
此時李岩突然心頭靈光一閃,道:“大王,我看不要另外派人了,這兩家便由我一人出使。”
秦王一愣:“你一人出使?”
李岩道:“正是,我可以借著此次聯手對抗清軍的理由,去出使四川與南明,見到張獻忠與左良玉之後,再暗中挑動他們,或可成功。”
張儀頭笑道:“好,這個主意好。李公子可以先去見左良玉,然後溯江而上,去張獻忠。兩方麵搬弄是非,回旋餘地更大。確實比派兩個人分頭出使要嚴密得多,話頭也能對上。”
秦王道:“隻要他們之間有一方舉兵,此事便成了。李公子,孤就派你一人前去,遊兩家好了。”
李岩起身,拱手領旨。
秦王又對白起道:“大將軍你看呢?”
李岩道:“既然他如此狡詐,我去能遊成功麽?”
張儀一笑:“張獻忠雖然詭詐多端,可是他卻對另外一個人的話,深信不疑。李公子自然明白我得是誰。”李岩臉一紅,他知道張儀的正是唐賽兒。
對這個女孩子,李岩覺得十分頭痛,他清楚唐賽兒對自己,癡心一片,可自己對她並沒有什麽愛情,而且與紅娘子成親以來,琴瑟和諧,根本沒有任何納妾的想法。如果自己前去四川遊張獻忠,必然與唐賽兒見麵,這樣的場麵,李岩實在不想碰到。
於是他苦笑道:“先生,這位唐姑娘離開秦軍的時候,曾經擱下過狠話,要我一定後悔,我若去了,隻怕辦不成事,反而會累了秦軍的大計。因此還是不去吧。”
張儀道:“李公子若不去,沒有人可以動張獻忠。而張獻忠和左良玉都不動的話,會一心一意發展自己勢力,用不了多久,秦軍便會感覺到非常大的壓力。張獻忠其人,內心根本沒有信義可言,他一切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而且貪得無厭,如果讓他發展起來,李敢將軍的兄弟之情,是擋不住他進攻漢中的。張獻忠之所以還沒有打秦軍的主意,是因為實力不足,四川也需要穩固。一旦他在四川穩定了局麵,擴大了實力,他必然向我秦軍下手。因為那個時候,左良玉的實力也會大大加強,張獻忠懼怕左良玉,不會向南明動手,而我們秦軍,便是其最佳的攻擊目標。這一,李公子一定要明白。”
白起也道:“不錯,其實此時我秦軍的心腹大患,不是孫傳庭,不是李自成,而是居於我們側背方向的張獻忠。四川與漢中,自古常≥☆≥☆≥☆≥☆,為一體,而漢中又是關中的門戶,一旦讓張獻忠打下漢中,則可以直接威脅我關中。”
這一李岩十分明白。當年漢末三國之時,劉備得了四川之後,與孫權爭奪荊州地盤,此時曹操發兵,攻擊盤距漢中的張魯,拿下漢中之後,劉備覺得不妙,立刻與孫權商定,平分荊州,然後回兵,防守四川。足見漢中之重要。後來法正諸葛亮等人,力勸劉備親征,這才拿下漢中,鞏固了四川。日後諸葛亮幾次出兵北伐關中,都是以漢中為基地。
隻要漢中在手,四川便無憂患,可反過來也是如此,四川被敵人占領,漢中便有危機。因為從四川出兵,進攻漢中,並不困難。
秦王道:“我秦軍要想奪取天下,就要像兩千年前的秦國一樣,先取下巴蜀,消除了側背的威脅,才好向東發展,否則始終如芒刺在背,不得伸展。”
李岩苦著臉:“大王,您可不像是剛有這個意思,這種策略,早就成竹在胸,不是聽我到南明,才靈機一動吧。”
秦王微然一笑:“張儀先生的話,正是孤的意思,如今天下諸候紛起,各據地盤,誰都有自家的算盤,因此李公子前去遊,一定要到這些人的心裏去,一定要讓他們覺得,按你的話去做,會得到更多的利益。”
李岩看了看張儀:“談到遊諸候,張儀先生乃是不二人選啊,我怕不好,誤了大事。”
秦王道:“正因害怕誤事,才不讓張丞相前去,他若一去,對方便知道是前來遊的,反而會更加謹慎,以防上當。張儀先生再什麽,對方都會覺得是秦軍設計好的。而如果李公子前去,便不會有這個麻煩了。”
張儀道:“正是,因為李公子為人正直,天下知聞。遠比張儀可信多了。”
李岩歎息一聲:“在張先生手下,我馬上就要變得不可信了。”
眾人皆笑。
秦王道:“還有一,張獻忠與我軍中的李敢將軍乃是結義兄弟,而你與李敢,也是結義兄弟,比別人又近了一層。張獻忠就算看著李敢的麵子,也不會慢待你的。”
李岩道:“要動張獻忠主動去進攻他以前的克星左良玉,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萬一不成,張獻忠難免會猜疑我秦軍的意圖,日後恐怕也要對我們有所防範了。這是件有風險的事情,望大王深思。”
秦王道:“張獻忠為人外寬內忌,十分猜疑,就算秦軍不招惹他,他也會防著我們。何況兩國交界,早晚都會是敵國,張獻忠占領四川之後,一方麵派李定國率重兵,囤居白帝城,守住夔門,另一方麵則是讓艾能奇率兵,守在劍門。這兩支人馬所守的地方,都要重要關口。李定國堵住夔門,就可以防止左良玉溯江而上前來進攻,而艾能奇守劍門,正是為了防止我秦軍從漢中南下,襲取成都。從這樣的布置來看,張獻忠早對我秦軍有了防範之心。”
李岩道:“既然他已有防範之心,那麽我再去遊,豈不是困難重重?”
張儀有不愛聽了:“李公子,此乃國之大業,秦軍存亡之道,你怎麽可以百般推卻呢?實話對你,不搬掉張獻忠,我們就無法全力東進,秦軍要想奪取天下,第一個要滅的,就是張獻忠。”
李岩滿麵通紅,急忙辯解:“不是的,先生,我可不是貪生怕死,或者不敢承擔重任,隻是覺得此事過於重大,在下從未做過這等事,一旦辦不好,會誤了秦軍大業的。”
秦王淡然一笑:“沒有人一生下來,就能做客的。張儀先生固然是大才,可也是一步步磨練出來的,孤相信李公子一定不辱使命。你去準備準備,這幾天便出使川中。如果有什麽不穩便的,這幾日多向張丞相討教就是了。”
李岩咬咬牙:“謹遵王命,李岩願意出使。”
秦王又對白起道:“一旦李公子達成使命,我們便穩住了南明與張獻忠,接下來的事情,大將軍有何主張?”
白起也不隱瞞,便將此前和張儀李岩討論過的事情了。
秦王聽後,連連讚許:“好,大將軍此言,深合孤意。眼下我們的周圍,張獻忠,孫傳庭,李自成,這幾家都與我們或是交好,或是聯盟,雖然沒有什麽危機,可也沒有了發展之餘地。隻是若按著大將軍的意思,同時與孫傳庭和李處成交惡,並非上策,很可能會造成他們兩家聯手,對付秦軍的局麵。因此孤認為,此計或許可以變一變目標。”
白起一愣:“變一變目標?”
秦王頭:“兩虎相鬥,一死一傷,秦軍便是旁觀的獵人,大將軍言下的這兩隻虎,一為李自成,一為孫傳庭。而孤的意思,是想將這兩隻虎變成另外兩個人。張獻忠與左良玉。”
張儀一擊掌:“正好借著李公子遊之機,挑起他們兩家的爭鬥,然後我秦軍便可以殺進四川。”
秦王道:“正像方才的,四川乃是我關中的心腹大患,欲求東進,必先除去這塊心病。”
張儀道:“那麽我們不妨再派一個人去遊左良玉。挑動他去進攻張獻忠,隻要這兩方麵有一人遊成功,他們之間便會刀兵相見。”
秦王大喜:“就依丞相之言,再派客前去遊左良玉。隻是除了丞相與李公子之外,我秦人當中,還有這樣的舌辯之士嗎?”
張儀想了想,輕輕搖頭。
他心裏清楚,左良玉雖然是個大老粗,可並不傻,張獻忠已經奪了整個四川,部下人馬數十萬,派重兵守住夔門,要進攻談何容易。縱然得天花亂墜,也未必能動其心。
眾人都沒有話,白起更是知道,秦軍當中敢死之士不少,慣戰之將也多,但是到嘴皮子和學問,還真沒有人能趕上李岩的一半。
此時李岩突然心頭靈光一閃,道:“大王,我看不要另外派人了,這兩家便由我一人出使。”
秦王一愣:“你一人出使?”
李岩道:“正是,我可以借著此次聯手對抗清軍的理由,去出使四川與南明,見到張獻忠與左良玉之後,再暗中挑動他們,或可成功。”
張儀頭笑道:“好,這個主意好。李公子可以先去見左良玉,然後溯江而上,去張獻忠。兩方麵搬弄是非,回旋餘地更大。確實比派兩個人分頭出使要嚴密得多,話頭也能對上。”
秦王道:“隻要他們之間有一方舉兵,此事便成了。李公子,孤就派你一人前去,遊兩家好了。”
李岩起身,拱手領旨。
秦王又對白起道:“大將軍你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