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個份上,李敢也沒敢再深問了。︽頂點小說,他也知道自己這位義兄皇帝是什麽樣的人,按當前的話說,就是一個梟雄,誰也降不服,誰也拿不住,要他老老實實地聽別人的指揮,看別人的臉色,除非是太陽從西邊出來。


    李敢將白起安排在自己府裏,每天請示匯報,但是白起從來不露麵,任誰也不知道李敢家裏來了一位什麽樣的客人。


    果然五天以後,大批人馬開到了漢中,李敢按著原來的想法,立刻下令漢中人馬換防,本來這也是常理,在戰亂之時,任何一個地方的守軍,都不能常駐在這個地方,那是害怕這支人馬的底細被敵人細作摸清,甚至時間一久,軍隊中的人有被奸細收買的可能,所以秦軍在任何一個地方,無論是關中還是漢中,隻要一支部隊在某個縣城駐紮上一年,便要換防。


    這是秦軍的常規做法,因此無人懷疑。


    李敢借著各地守軍換防的時機,悄悄命令大隊秦軍開進漢中,同樣是白天休息,夜間行軍,以避免被細作看到,產生疑心。


    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又過了五天,大隊人馬都運動到了陽平關,這座關口在秦軍手中,關裏隻是駐軍,沒有百姓,因此在這裏不怕有細作。


    白起在大軍進駐陽平關之後,也悄悄來到了關裏,他的到來令所有秦軍都吃了一驚,因為在調進漢中以前,這些人馬並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秦王的旨意隻是要他們暗中運動到漢中地區,至於目的,並沒有說。而此時大家一看到白起現身,就知道要有大仗了。


    一般的小仗,自然用不著白起大將軍親自出馬。


    而不少的軍將們都暗中猜測,秦王這一次很可能要對四川下手。


    這些秦人都明白四川的重要性,他們前世之時,聽說過太多的秦國曆史,而且四川對於秦國,不僅僅是糧倉那麽簡單,它更像一把靠背椅,秦國得到四川之後,就再也不怕身後有人打過來了。


    軍士們紛紛摩拳擦掌,準備爭戰。這些人大多沒有參加抗清之戰,對他們來說,很久沒有仗打了,秦人是以軍功為升賞製度,沒有軍功,就不可能受賞,因此他們迫切需要一場大的戰役,來獲得更高的職位,更多的賞賜。


    白起卻一反常態,盡量壓製著軍中的激奮情緒,他知道,此時還不是開戰的時候,還要等消息,等到張獻忠派出的二十餘萬大軍,與左良玉真正糾纏在一起時,他才可以動作。


    因此白起上書秦王,說明自己這邊已經做好準備,單等河南那邊的消息。


    秦王收到白起的奏報,立刻下旨給信陽的章弓,讓他進攻左良玉,盡量造得聲勢浩大,用來瞞過張獻忠。


    當然,這次進攻是虛攻,隻是攻擊沿途一些小的鄉鎮縣城,而且在攻擊之時並不將城池圍死,留出一麵來以便官軍逃走。


    章弓久在白起帳下,打仗也越來越鬼,他在中軍豎起白起的大旗,一路上鼓吹進行,旗幟遮天蔽日,他出動了兩萬人,又將一些民夫摻在隊中,這兩萬多人的隊伍拉出十幾裏長的陣線,也算不清到底有多少人。


    秦軍這麽一折騰,左良玉聞報大驚,自從李岩走後,他雖然沒有答應出兵攻擊四川,但是卻備加留意張獻忠那邊的動靜,不久之後,由四川的細作傳來消息,說秦王派李岩去遊說張獻忠,已經說服了他,要兩路夾攻武昌。


    左良玉初聽到這個消息,心內一驚,暗想李岩這是玩的什麽戲,他來勸我一同攻擊張獻忠,又去勸張獻忠一同打我,這明擺著是在挑起我們兩家的爭鬥,秦軍好坐收漁利。


    此時左良玉有點後悔,當初不應該婉拒李岩,應該當時便答應下來,然後立刻動作。同時對外放出消息,那樣一來,張獻忠就會防著秦軍,而不會來打自己。


    可事已至此,後悔也沒用,為了避免兵臨城下,左良玉急忙調兵迎戰。


    秦王並沒有將自己的真實意圖告訴左良玉,因為武昌這邊鬧得越大越真實越好,秦王自然不怕得罪左良玉,而且隻要滅了張獻忠,得了四川,左良玉根本不在話下。


    左良玉急忙讓自己的兒子左夢庚帶五萬人馬,前去擋住秦軍,他給兒子說得清楚,隻要擋住就可以,遇到秦軍之後,立刻結營自守,深溝高壘,不得出戰,因為對麵是白起,不要說左夢庚,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討得了便宜。


    所以秦軍那邊,隻要頂住,不讓白起打到武昌這邊,就是勝利。


    而他自己要全力迎戰張獻忠。因為細作已經報來消息,正有無數大西國的人馬向夔門集結,數量至少不下十萬人。


    左良玉不怕張獻忠,但是分出五萬人馬之後,他手上也隻剩下了五萬人,向南明皇帝朱由崧求救?隻不過是自取其辱,朱由崧巴不得他失了地盤,變成喪家狗,去求他也隻能被嘲笑,求人不如求已。左良玉咬上牙,破出性命,要與張獻忠決戰一場。


    而張獻忠那邊也得到了秦軍開始進攻的消息,有河南的探報向他稟報過了,白起為主帥,至少發動了數萬大軍,已經打進左良玉的地盤了。


    張獻忠聞聽大喜,立刻下旨給李定國,催促他火速進軍。


    李定國已經將人馬集結完畢,單等成都的旨意,他一接到聖旨,沒有半點猶豫,立刻下令出兵。他命帳下的悍將肖萬裏率兩萬精兵為先鋒,自己和軍師潘獨鼇帶領二十萬大軍在後,留下一萬人馬守夔門,大軍浩浩蕩蕩,水陸並進,大小舟船足有幾千隻,沿江而下,直撲武昌。


    這一動兵,真如天崩地裂一般,一進湖廣,沿途左良玉控製的州城府縣根本無法抵擋潮水一般湧來的大西軍,紛紛棄城而走。李定國勢如破竹,一路上連克巴東,宜都,公安等縣,進逼江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