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接到急報,也吃了一驚,此時他明白,自己真正受到了兩麵夾擊,秦軍看樣子鬧得凶,可是人馬不多,進展不大,而張獻忠派來的李定國卻甚是厲害,自己絕不能讓他兵臨武昌城下。△頂點小說,


    因此左良玉也急忙點齊剩下的全部人馬,出了武昌,沿江而上,來迎戰李定國,說來也巧了,雙方先頭部隊遭遇的地點,正是赤壁。


    一千四百年前,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戰,曹操被周瑜用火攻計擊敗,退回北方,從此三足鼎立的局麵初步形成,而如今,又一場關乎江南半壁的戰爭,在此打響。


    然而不管是左良玉,還是李定國,甚至是成都的張獻忠,和遠在南京的朱由崧,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場戰爭的結局,因為他們興師動眾,勞師遠征,兩支人馬迎頭相撞,絕命死拚,傷亡慘重,這一切卻早被另一個人看在眼裏,樂在心頭。


    此人便是關中的秦王。他以天下為棋枰,以各諸候為棋子,正在謀劃全局,在他眼裏,無論是氣勢洶洶的張獻忠,還是狠辣狡詐的左良玉,都是他眼中的棋子,他的遮天巨手,已經將要狠狠地砸進四川。


    左良玉與李定國在赤壁這個地方,展開激戰,李定國固然人多勢眾,但在大江之上作戰,人多不一定占多大便宜,若是如此,當年曹操早已擊潰孫劉聯軍了。


    畢竟江麵就那麽寬,又無法繞到敵軍背後,因此雙方在江上隻能船對船,櫓對櫓,兵對兵,將對將地死拚,左良玉的人馬十分精練,江麵上作戰很是勇猛,李定國無法突破其水寨,被牢牢地頂在那裏,雙方進入了僵持。


    就在這個時候,漢中的白起出手了。


    他得到李定國已經和左良玉開戰的消息,立刻在陽平關點兵。準備攻擊。


    李敢已經按著事先的安排,向關中的秦王討來了親筆書信,這是寫給張獻忠的,信上言明,秦軍準備了禮物,要李敢親自護送,贈與大西國將士。書信一到,李敢立刻派了一個親兵,與張獻忠熟悉的,送進成都去。


    張獻忠一瞧是李敢身邊的人,又看過秦王的信,非常高興,認為秦王還是非常懂道理的。於是他下令給劍閣的艾能奇,讓他接應李敢進關。


    送信的人回到陽平關,向李敢報信,李敢大喜,白起聞聽,不再耽擱,立刻起兵,他讓李敢帶著三百鐵騎,押送著五十輛大車,車上一部分裝的是關中的特產,還有些絲綢,另外一半的車裏,全部藏著士兵。這些士兵帶著火銃,弩箭,甚至火藥,準備奪下城門。


    一切準備妥當了,李敢帶著人馬上路,白起帶著大隊人馬,尾隨李敢,前後相隔幾裏遠,行進時非常小心,路上遇到行人,一概捉起,免得有人報給艾能奇,前功盡棄。


    李敢帶著這三百鐵騎,押著幾十輛大車,大搖大擺而行。走了兩個時辰,便來到了劍閣關外。


    唐代李白曾寫過一篇詩文,叫做《蜀道難》,其中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句,足以看出劍閣的險要。三國時蜀國的大將薑維,在漢中失守之後,率軍退守劍閣,硬是逼得魏國大將鍾會帶領的數十萬大軍無可奈何。所以劍閣隻要不失,成都便不受威脅。


    李敢來到劍閣之下,抬頭看去,隻見雄關巍峨,四壁高聳,一條險道伸入其中,四外盡是古木狼林,猿啼虎嘯,鬆風颯颯,無比肅殺。真有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之意。


    看罷多時,李敢微微點頭,心中暗想,這道雄關,若不用巧計偷襲,就算來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他命人向後打探,看看白起到了哪裏,不多時有人回報,說白起大將軍已經帶著大隊人馬到了,就在後麵的林子裏埋伏,隔著也就不到五裏遠近。


    李敢估算一下距離,覺得甚有把握,隻要自己這三四百精兵能夠奪下城關,打開城門,用不了一盞茶的功夫,大軍便可以殺到。


    自己就算拚了性命,也要守到白起到來。


    想到這裏,他吩咐親兵,前去城下叫關。一名親兵打馬來到關城之下,城上的大西軍早已看到,厲聲高叫:“城下什麽人?再不報名,開弓放箭了。”


    那親兵叫道:“不要放箭,我是秦王帳下李敢將軍的部屬,奉了秦王之令,特送來犒軍禮品,我家李將軍請艾將軍出來一見。”


    城上的人一聽是李敢到了,不敢怠慢,誰不知道這位李敢將軍乃是皇帝陛下的義弟,曾經冒死救過張獻忠的性命。甚至可以說是大西國的恩人。所以城上叫道:“好了,稍等片刻,我們馬上通報。”


    不多時,艾能奇便上了城頭,他仔細向下一瞧,隻見城下果然有數百騎,其中還有幾十輛大車,車上裝的都是箱子櫃子,為首一杆大旗,正是李敢旗號。


    艾能奇也怕有詐,便高聲問道:“哪位是李敢叔叔?”


    他是張獻忠的義子,因此稱呼李敢為叔叔。


    李敢催馬向前走了幾步,向城上一招手:“是能奇賢侄嗎?我在這裏。”


    艾能奇一聽聲音,確實是李敢,便不再懷疑,叫道:“李叔少候,我這便去迎你。”說著他跑下城來,帶了二百名親兵,吩咐開了城門,請李敢進城。


    雖然如此,艾能奇到底不是傻瓜,他來城上的時候,已經點起了兩千人馬,緊隨著他,開城時他將這兩千人馬沿著大道擺開,做為夾道歡迎之禮。這樣一來,既不失麵子,也有防備。


    李敢一看艾能奇答應開城了,便回過頭來,向著身後的人馬掃了一眼,輕輕點點頭,這些人早就準備好了,應手的武器都帶在身邊,隨時可以拔刀跨馬衝擊。


    劍閣的城門吱吱作響,緩緩打開,李敢看著城門的開啟,心頭有些不是滋味,他知道,這扇城門的開啟,標誌著四川大門的洞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