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章書友群內有發,不如群也不會影響閱讀,682章為修改後的681章)


    大量或是應屆畢業或是深造即將肄業的大學生和碩士生在糾結和徘徊究竟進入國企還是進入私企,是進入生產崗位還是進入設計崗位或者進入研究崗位。


    而隨著即將進入1918年,華夏第四個五年計劃中的農村醫護計劃也將投入第一批醫護人員。


    在確定第四個五年計劃之後,關於民生方麵內閣就製定了醫療、溫飽、災害、掃盲四個指標。


    其中溫飽以吃飽穿暖為全民吃穿生活水平的最低標準,災害則是對洪澇火三大災害的防控防治,掃盲教育則是將原有的夜間掃盲班的文化教育正式化。


    “一組一教員,一村兩醫生”的鄉村民生改善工作中的教員就是文化教員,組作為最小的基礎單位,文化教員就是負責在農閑時期帶領村民學習農業知識和識字的人員,早在1915年就已經投入。


    雖然文化教員不屬於國家幹部序列,但卻有著教師身份,同時這些人每月的津貼還都是從皇室集團上繳的盈利中撥款。


    華夏皇室名下的各種公司、集團每年盈利豐厚,不僅是國內的,同時還有海外的盈利。這些盈利雖然都要大部分上繳於國庫,但用途卻有明確的規定。


    像是文化教員,每月的薪資等同於鎮裏的教師,同樣是從縣教育局拿到薪資,但實際上卻是皇室委托教育部發放。


    這些文化教員基本都是完成初中的文化學習,由縣裏組織和動員,然後進行一番學習之後才可以成為組裏的文化教員。


    他們白天和農忙時可以種植土地,等到農閑時和夜間將會組織村民學習文化知識。同時他們還擔任在組內的疫情疾控、防災護林、農業生產指導的工作。


    尤其是農業生產指導,雖說華夏人們土裏刨食已經數千年,但不少地區和人員的生產資料卻是落後的。


    如韋珣老家的興龍郡(民間也稱府),旱地一般種小麥、粟(小米)、玉米、高粱、薏仁米等作物,水田皆是種植稻米。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在文化教育接受縣裏的農業站指導,因地製宜研究了各鎮的土地情況後有了極佳的改善。


    雖然西南大力發展的是煙草種植和中藥材種植,但依舊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沒有投入,這是因為市場需求隻有那麽多。


    而在黔省的官員組織和聯係之後,於多家生產罐頭食品的公司達成合作,黔省興龍郡和多個郡市都成為薏仁米的生產地之一。


    其他種植小麥、玉米、高粱等作物的地區也都是有著規範化的生產方式,比如農作物的種植間距,種植時間,施肥等都是需要文化教員教授,還需要走到田地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雖然沒有雜交水稻和其他改良品種的農作物,但在規範化的生產方式下,1916年越來越多的文化教員投入鄉村之後,華夏的農作物產量普遍提升。


    少的增產一成,多的增產三成,可以說對於國民人均口糧的提升一事居功至偉。


    而1918年將要投入的鄉村醫護組也是從1915年就開始籌備的。


    華夏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一直以來醫療條件就相對落後,庸醫、假醫更是遍布鄉鎮。


    可人民總會有個頭疼腦熱傷風感冒,在沒有現代先進醫學的情況下,內閣能做的隻有加大對鄉村醫療條件的投入。


    首先就是取締鄉村醫療的庸醫、假醫,或是勒令停止營業,或是收監處罰,對於有真本事的赤腳醫生則進行再培訓,頒發營業證明。


    其次就是將常見易治療的一般病症整合成教案,然後組織和動員各鄉鎮挑選初中文化的年輕人到縣裏統一進行學習。


    中醫雖然博大精深,但學習粗淺的手段治療一般病症還是並不困難的。


    一村兩醫生是內閣製定的基礎醫療條件,會將其布置在村委會或者位於村的中心小組內,以方便群眾就醫。


    在國家出錢,地方組織和培訓,皇室承擔藥材費用這一背景下,華夏的鄉村醫療終於即將走向第一步。


    但這也僅僅是第一步,農村髒亂差這一情況也將在第四個五年計劃中被強製改善。


    如雜物堆積易發火災、家庭衛生、水利興修都將是之後進行的手段。這些都是第四個五年計劃的內容,也是為第五個五年計劃做鋪墊。


    十年時間改善農村各方麵條件的計劃看似龐大,實際上內閣需要額外負擔的經濟壓力並不多。


    韋珣要求第五個五年計劃中,要將全民醫療保險作為第一要務。


    醫療保險不僅是分擔全國人民的治病負擔的根本保證,也是讓人民受惠於時代的最佳方式。


    如今人口遷徙減少了土地的負擔,民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以往滿山跑的小孩子也都入了學校,華夏的鄉村麵貌在十幾年時間就有了顯著的改善。


    全麵溫飽已經實現,內閣和地方要執行的新農村計劃和醫保計劃將會進一步鞏固政權,國家凝聚力也將會隨著這些政策的施行越來越高。


    不過隨著大量遷徙的民眾富裕返鄉,華夏麵臨著更加嚴重的春運問題。


    “富貴還鄉”,這句話從來都是遷徙之後的民眾心中最為期盼的事情。


    之前十餘年的春節期間從來都是客運高峰,輪船、火車、客運汽車的座位已經屢屢告罄,很多民眾甚至在十一月就先行出發。


    這也是華夏第四個五年計劃中的基建計劃執行的原因,秉承著先幹線再輻射,先易後難的建設要求,華夏的省級公路已經完成部分,但依舊沒法滿足客運需求。


    南洋和南方因為有著輪船進行運輸相對還好一些,外東北、庫頁等地也可以走水路抵達關內和華北,北方則隻能依靠兩條鐵路拚命的運輸。


    麵對這一情況,華夏交通部隻能提前北方鐵路網的建設工作,增開車次盡可能的滿足民眾的運輸。


    好在第一批應屆大學生已經肄業,華夏在下一年全國的基建將會突飛猛進,縣鎮交通的建設也將不再為沒有足夠的人才而遲滯不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的中華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唯有弦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唯有弦歌並收藏大時代的中華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