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和木質竹製品都挺適配,但老實講舞台上出現一條這種長條板凳還是略顯突兀了些,尤其它的用途明顯不是坐人,而是被一個白發老者擺在了麵前。


    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白發老者四周還圍著四位年紀同樣不算輕的老師,四人手裏捧著的樂器卻遠不止四種,隱隱自成一體,直要承包一個戲班子的即視感。


    注意到周南的目光,鄭導熱情介紹,“咱們西陝民歌種類豐富,像其中的代表,如紫陽民歌、蒲陽民歌等,都被列入了咱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您是對那條板凳比較好奇吧,實際上它也算得上是一種打擊樂器,也是咱們華陰老腔的一大特色。”


    舞台邊緣角落,五個老爺子麵帶和善笑容,朝中間二位矜持的點了點頭。


    也不等周南問出口了,鄭導準備主動介紹一番,畢竟他之前遇到的人,十個裏有九個沒聽說過,還有一個格外懵逼。


    不想周南表情自然的接口,“關中地方的戲曲或大氣或委婉,我一直非常喜歡,秦腔就不用說了,還有眉戶,民間藝人演出的合陽線戲,當然也包括華陰老腔,聲律鏗鏘有力,唱腔激越豪放,悠揚古樸,是民間音樂陽剛的典範,更是北方漢子豪邁氣概的讚歌。”


    包括鄭導在內,台上所有藝人聞言齊齊一怔,這...莫非是來前做過功課?忽略那些“吹捧”,好些劇種可不是隨便拉一人就能說出來的。


    “倒是我貽笑大方了,”鄭導汗顏一笑。想想對方的家學淵源,他又有些釋然,這才是一位藝術家應有的素養呐。


    “哪裏,得虧您沒再追問,其實我知道的也就這麽些了,”周南卻拱手“實誠”道。


    鄭導,“......”。請當他沒想過。


    “哈哈哈...”


    哄堂而笑中,一開始空氣中彌漫的那種尷尬氣氛逐漸消失,雖然還是個“外來人”,卻已不似初到場時那般突兀。


    自打有心理學加成後,周南自我感覺這“社牛症”是愈發明顯了,起碼麵對這麽一舞台的人,不僅沒啥緊張感還能有序控個場。你說當初英模報告會時候要有這麽穩,丟稿算個啥?三千字的小作文分分鍾安排起來。


    鄭導哪裏知道對麵這位心裏正如此不著調著,時間不等人,於是他再次拉回正題,“周老師,要不咱來您那首《唱支山歌給d聽》?廳裏領導屬意您開場,這首歌也正好與最後那首《不忘初心》前後呼應。”


    人家的心意肯定是好的,除了寓意,這首《唱支山歌給d聽》也是各種機關活動文藝演出的常刷臉曲目,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藝人,如果選擇這首,不用費力排練節目即可成型。


    但?對,有但。但這一西陝的民歌節,咱上去唱一藏風民歌,盡管別人可能不會說啥,咱自己也抹不下這張臉呐,何況他已有想法。


    “您的意見很好,但我這有首更合適的作品,”歉意朝鄭導一笑,周南走向那條凳...後的白發老者,“老先生您貴姓?”


    老爺子愣了下忙起身,“啥貴不貴的,額叫張禾。”


    “張老爺子,不知是否有幸和您合作一把,”周南伸出半截的手又不著痕跡的收了收,謔,看著須發皆白的,老爺子身板硬朗的很呐,完全用不到扶。


    合作?張禾以為自己聽錯了,誇張的掏了掏耳朵不可置信道,“你娃會咱們華陰老腔?”


    不帶絲毫惡意的純懷疑句式。


    周南回答的也沒絲毫水分,“可不敢稱會,還得您老帶著。”


    他敢保證全場有一個算一個,心裏都有張老爺子這疑問,但直來直去問出口的,那就真不多見了。


    八百裏秦川,多的是雄渾壯闊,就是要少點彎彎繞才有那股子“一聲喊”的氣勢!


    是的,看到條凳那刻,他腦海中應景響起的,正是那首《華陰老腔一聲喊》!


    “周老師您可太謙虛了,誰不知道您在藝術上的造詣,登峰造極,創作的曲目首首經典,”白發老者自己沒覺著啥,反倒是鄭導急忙上前打了個哈哈“圓場”,後又表情為難道,“可咱們這排練時間有限,要不您再慎重慎重?當然我可絕不是懷疑您的作品...”


    這話你得顛倒聽,周南多“善解人意”啊,當即表示,“自然自然,不能為了我一個耽誤了後麵的排練和整體演出效果,這樣吧鄭導,給我和張老爺子半個小時,合過後您覺著成,咱就上,不成,就還來那首《唱支山歌給d聽》。”


    嘿,這娃有點強。


    鄭導知道周南這話也隻能聽一半,因為對方明擺著直奔新曲目去的,憑人家現在這“江湖地位”,就完全沒給他選擇的機會。但半個小時能排出個啥?一首成熟的曲目都未必夠,何況從未麵世的新歌?


    乍聽是有點異想天開,但周南自有幾分把握。


    要知道能在這舞台上的,無不是西陝地區各個劇中的代表人物,業務水平那絕對沒得說。而到了一定境界,不說一法通萬法通吧,反正即興“伴奏”問題絕對不大,何況咱這也談不上即興。


    鄭導連連擺手,“我不是那個意思,不是那個意思。”


    這話...還是要繼續顛倒聽。講真,還真不能怪人家,如果不是有“外掛”,周南自己碰上這種情況也不能輕易相信。西陝他不是沒來過,但次數也有限的僅,突然就寫出首當地特色風味十足的民歌來,擱誰誰信呐?


    即便周南是個“名角兒”,台上的懷疑目光還是占了大半,雖然大多數人能很好隱藏就是了。


    就在這時,舞台下忽然傳來一個聲音,“我很期待周老師的新曲目。”


    嘿,還真有人信?


    鄭導往台下一瞧好懸沒站穩,廳裏這位領導啥時候居然親臨現場了,竟都沒人和他提前通個氣!


    周南也向下看去,一眼就看見餘林那位周副市,也在來人之中,還正和打頭那人說著什麽...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說我是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圓並收藏聽說我是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