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領導視察猝不及防,但就不妨礙大家振作精神。


    一定程度上,領導的重視也代表著咱們民歌節的推廣力度,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國家亦愈發重視了。


    鄭導在舞台下陪同介紹著前期準備工作,領導則對此次西陝新民歌節表示了極高的期許。


    “現代人的審美水平在不斷提升,我們要結合時代需求進行創新,讓咱們西陝新民歌成為老少皆愛的文化藝術。”


    鄭導頻頻點著頭,可惜因為沒準備,也沒提前帶個筆記本,深表遺憾。


    見領導遲遲未動,大家夥就知道,這分明是在等那波臨時到不能再臨時的節目磨合。


    即便主責不在他這,鄭導仍舊不由的暗暗抹了把汗,隻希望一會兒這場“首演”,茲要能看的過去點就成。等送走這波後,咱再怎麽慢慢磨都沒問題。


    而台上,並不似大家想的那樣一句一句排練過去,不知周南和這五個老爺子怎麽溝通的,反正隻能看到老幾位越聊越眉飛色舞起來,完全不見初時的拘謹。


    實際也真沒啥好拘謹的,華陰老腔曆史悠久,從西漢開始,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起初就是漕運工人的號子歌,原生態本就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根本不用多想,“喊”就完事兒了!


    周南嘴裏說著半小時,其實根本沒用了十數分鍾,他就提議和老先生們“試上一試”。


    老先生們身經百戰,走街串巷大大小小演出無數,哪能怯這個場,直接就應了下來。


    正所謂,一個敢說一個敢幹。於是台下屁股這邊屁股還沒坐熱乎呢,就見上麵條凳架勢已經擺了起來。


    鄭導這會兒就不是暗暗抹汗了,而是明晃晃的擦了一把。祖宗哎,要不要這麽隨意,十來分鍾,您就是吃碗麵也比這久得多吧?


    無人在意,甭管草率不草率,在棗木塊使勁地敲擊著長凳聲中,張老爺子的“吼聲”已經出來了!


    “八百裏秦川


    千萬裏江山


    鄉情唱不盡


    故事說不完!”


    老先生的聲音豪邁中帶著滄桑,一如八百裏秦川的曆史厚重。地道的腔調,一下子就將聽眾帶到了情境中。


    光這股子鄉音,得勁!不用說那股子精氣神兒,更得勁!


    其實即便是“當地人”,台下不少領導也是第一次聽華陰老腔,尤其是這種麵對麵的演出,衝擊力非常強。


    鄭導餘光掃到這一幕,提著的心卻並沒放下。


    不同於公務繁忙的眾領導,他是專門搞民間藝術這塊的,對西陝各地劇種都有一定的了解,不至於被衝擊。所以他知道,老先生們的發揮就是日常表演時的發揮,頂多換了首新詞兒,味道絕對正宗,但相反的,這也意味著,接下來接唱的這位,不能讓大家出戲,否則將功虧一簣!


    換任意一個西陝人,難度係數可能都不高,但這位可是純正的京都人,光是口音一項,怕是想不出戲都很難。


    鄭導很糾結。盡管他也不知這糾結究竟從何而來。但甭管多糾結,該來的終還是來了。


    同五位老先生一樣,周南也沒拿話筒,當然不同的是他沒拿樂器。


    因為華陰老腔所使用的樂器和道具都是自製的,月琴、板胡、底胡、梆子、鍾玲、馬號、鉤鑼架子、木凳、木塊...他自覺玩不轉,還是老老實實唱歌吧。


    “華陰老腔要一聲喊...”


    沒有話筒擴音加成,前排就座的領導們仍不由的同時一挺脊背,連正在接電話的兩位,都下意識的放下了手機。


    我去,這聲,也忒提神了吧?!


    如果非要用一個形容詞,驚豔。這詞兒可能被用爛了,但勝在貼切,不誇張的說,隻這一句出來的時候,大家夥的表情都生動的詮釋著這一詞匯。


    鄭導甚至渾身哆嗦了一下。


    作為業內人士,他更能深刻感受內裏的深厚功底。也許一些地方的發音尚不那麽西陝,或者說華陰,但唱功足以彌補一切,起碼...聽不出絲毫違和!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隻這一句,鄭導就知道自己此前的擔心實在是杞人憂天。


    也是,從主旋律到流行歌曲全方位駕馭,這位從出現以來,本就是在大眾的質疑中不斷創造奇跡。現在想來,他豈非也充當了其中一員?自居文化人的鄭導不禁赧顏。


    各色表情中,周南的演唱未停繼續。


    “喊得那巨靈劈華山


    喊得那老龍出秦川


    喊得那黃河拐了彎...”


    “......”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好吧,不管內外,單看周南與愈發手舞足蹈起來的五位老先生,就知道這首臨時合作的曲目,嗨翻天了!


    尤其是當先那位張禾老先生,板凳敲的飛起,鄭導都怕他脫手棗磚飛台下麵來,不說領導,砸誰都不好不是?


    好吧沒譜了,主要是激動的。


    一點不誇張,而且是越聽越激動,骨子裏的血液在奔湧,恨不得跟著一起吼起來。


    鄭導本以為是自己作為“文化人”,太過感性了,沒想到轉頭之際,竟看到某市一位領導在偷偷抹眼淚。


    “?”


    再轉回來已經來不及了,鄭導也不知道自己看著對方,臉上是個啥表情。


    倒是人家領導見狀大大方方的抹幹了眼淚道,“見笑了,莫名其妙的就哭了。‘夢裏的黃河清見底,通天的大路咱走長安。’我想是因為,獨屬於這片土地的生命力,竟在歌聲中噴湧而出,深埋於黃土地下幾千年的沉重感,竟可以如此吼出來。”


    頭排當中那人回首點頭,“小朱說的好啊,這樣的作品,才是我們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的優秀作品!文化,藝術,就是要有這種生命力,這種紮根厚土,紮根曆史的強大生命力,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蓬勃生長!”


    眾人齊齊點頭。


    鄭導,“~~~!”他之前那句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還沒說完,台上的節目無疑可以用“驚豔”、“震撼”等詞匯來形容,但臨時拚湊難免不完滿,再仔細打磨打磨簡直又是個春晚預訂款,顯見他的落腳點在“打磨”...


    轉念,十分鍾速成品能有這效果,還要什麽自行車?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說我是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圓並收藏聽說我是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