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當然不能把東西給他,可看這熊廷佑的神情,明顯的要是自己不說出個四五六來,顯然是不會告訴他鄭月蟬的去向,此時的他不免後悔當初怎麽就撤了跟在鄭月蟬身邊的錦衣衛。可現在後悔也沒有用了,想了下,張誠對熊廷佑拱手說道:“這位小哥,其實老夫也不是和鄭姑娘很熟,隻是宮中的金勻,金公公和老夫有些淵源,托老夫給鄭姑娘帶點東西。東西倒不是很貴重,但是金公公當時一再囑托要當麵交給鄭姑娘,所以……”


    熊廷佑見他說道金公公,當即想起那個身形有些單薄的少年,既然說出了他的名諱,想來也不會作假,當即笑道:“原來是小金子公公讓過來的啊,既然說是當麵交給表妹,那您老就趕快去,我表妹剛走沒多久,去北門了……”


    他話還沒說完,那張誠就向他一拱手,道了聲謝,拔腿就上了自己的轎子,吩咐了幾句,小轎飛快的朝北門走去。


    朱翊鈞一早就給馮保帶到奉先殿裏祭祖,然後又到太廟昭告各位祖宗,他朱翊鈞成人了,要娶媳婦為老朱家開枝散葉了。在忙好這一通後便要回去把衣服換成皮弁服然後便在馮保的帶領下上了午門城樓也就是後世常說的五鳳樓。這身後的內侍也換成了六十四名貼身的帶刀侍衛,俗稱“大漢將軍”。


    城樓上張四維站在上首,申時行等內閣成員按著序位早早等在那裏,見朱翊鈞上來,張四維便帶領眾人向朱翊鈞問安。朱翊鈞在這麽重大的場合雖然不至於怯場,但還是下意思的去尋找張居正,可馬上又想到今天自己這是大婚,他有孝在身回避了。想到這朱翊鈞這心裏未免有些空落落的。


    馮保就在他的旁邊,朱翊鈞的神色的轉變當然滿不過他,他不動聲色的引著朱翊鈞坐上了禦座。


    此時不比正月十五那天鼇山燈會。那是皇上於臣民同慶,現在可是誓師,除了內閣所有的百官多在樓下廣場上。分左右兩邊按著自己的品級站定,廣場上旌旗蔽日。迎風獵獵名身披紅色葉甲的軍士排著整齊的隊列,肅立馬場中,雖靜謐無聲,但散出衝天的肅殺之氣,天地仿佛為之陰沉,這裏有五千人,這是譚論特意從神機營中遴選出來的精英中的精英。今天這樣的日子講得是一個排場,一個喜慶,所以特意全換上了這“紅胖襖”,而騎兵也穿上了亮銀甲,雪亮的兜鍪上一簇鮮紅的流蘇隨風飄逸,再配上那血紅的披風。


    此時天開始慢慢放亮,太陽慢慢的在地平線上探出頭來,偷偷窺視著這當今世上最彪悍的軍隊之一,陽光的照射下使得將士門的那雪亮的盔甲上籠罩上一層金色的光暈,真如同是天兵天將一般。


    此時戚繼光正騎馬在城下等著。見朱翊鈞上了城樓,舉刀振臂一揮大聲吼道:“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下除了騎兵所有的將士和百官都下跪,伏地拜倒高呼萬歲。


    這時在午門廣場上的人少說也有上萬人,這上萬人齊聲高呼萬歲是什麽樣的陣勢?這高呼萬歲朱翊鈞平時聽得多了,可今天這樣的陣勢卻是第一次感受到,這震天一樣的響聲,讓他感到十分的滿足。朱翊鈞十分享受這種感覺,他從禦座上站了起來,走到城垛上,雙手高高的舉起:“眾愛卿,平身。”此時城下的百官和將士也停下了呼聲,齊齊起身抬頭看向他們的最高領導人大明朝的萬曆皇帝。


    朱翊鈞心中要說是不激動那是騙人的,望著下麵那鮮衣怒馬,他的身子都激動的微微顫抖了,這那個少年沒有英雄夢?那個少年幻想過上戰場保家衛國,快意恩仇?此時的他恨不得也更隨著戚繼光上陣殺敵……他望著在戚繼光跨下的那匹白馬,久久不語,廣場上一片鴉雀無聲。


    在一旁伺候的馮保一見,暗道一聲‘壞了!皇上少年心性,又沒有張居正在這壓著,要是做什麽出格的事……這可就不好看了。趕緊湊上前小聲的提醒道:“皇上,誓師……”


    “哦,哦……”給馮保這麽一提醒,朱翊鈞總算想起了自己是皇上,這上陣殺敵這樣的事,他想起了他那個堂皇伯爺爺,正德,武宗,想起了英宗……再看向兩邊的百官,隻能在心裏哀歎一聲,這上陣殺敵,這輩子自己是絕無可能了。他調整了一下情緒,對著大軍開口說道:“大明朝的將士們,蒙古韃子在歸化城齊集,他們要來我們大明打草穀,搶我們的糧食,將士你們答應不答應?”一旁負責喊話的太監,把朱翊鈞的話層層傳遞下去。


    “不答應!”所有的人高舉手臂高聲回答,響徹雲霄。


    “他們要搶我們的妻兒兄弟,答應不答應?”朱翊鈞接著問道。


    “不答應!”下麵的回答排山倒海。


    朱翊鈞對於這樣的回答很是滿意:“大明朝的父老鄉親們在看著你們,你們的妻兒在看著你們,朕也在看著你們。等待著你們凱旋歸來!到那天,朕會站在著等著你們回來,給你們應得的榮耀!”


    戚繼光振臂一呼:“誓死,保衛大明,誓死,效忠皇上!”


    全場頓時沸騰,誓死,保衛大明,誓死,效忠皇上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狂熱的呼喊聲,淹沒了整個紫禁城。


    待到喊聲停歇,戚繼光催馬來到午門前,單膝下跪道:“恭請皇上授符。”馮保在一旁遞上明黃的盒子,朱翊鈞從裏麵取出兵符,對這大軍一揮,便交給身邊的小宦官帶下去,交給戚繼光。


    隨後便是此次大軍的監軍田義宣讀軍法。最後兵部尚書譚論上來終結。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氣氛十分到位。最後朱翊鈞在城樓上一揮手,戚繼光就率兵出發了。


    很快這戚繼光帶著隊伍就消失在了午門廣場,朱翊鈞卻是意猶未盡,呆呆得看著遠去的隊伍。馮保見他不動忍不住提醒道:“萬歲爺,沒事吧?”


    “沒事。大伴隻是朕真的很想和他們一起去和韃子決一死戰。”朱翊鈞羨慕的說道。


    馮保笑道:“萬歲爺,老奴倒是覺得這打仗其實和下棋下不多。”


    “哦?”朱翊鈞疑惑的問道:“大伴,是說用兵之道嗎?”


    “不是”馮保搖搖頭說道:“這兩方開戰,在老奴看來就是雙方當家人之間的下棋。而將士就是旗子。”


    朱翊鈞本就聰明,那還聽不出來當下笑道:“大伴,說話就是好聽。有你在身邊朕什麽也不用操心。”


    馮保也笑道:“咱們這做奴婢的,讓主子高興,給主子辦事,這都是本份。萬歲爺,這會子您該回乾清宮換衣服了,一會該去太和殿,下詔讓英國公和王尚書去王家迎親了。”


    一聽迎親朱翊鈞當時就有些不逾但也隻能聽從馮保的安排,在回到乾清宮換了身明黃的冕服之後便由馮保陪著前去太和殿,此時百官也早就從午門廣場趕到大殿上了。在山呼萬歲後,朱翊鈞走上禦座,習慣似的看想張居正的位置,張居正當然不在,朱翊鈞的心未免再次失落。因為自幼父皇早逝,這張居正對他來說亦父亦師,他很希望在這樣的日子(不管這日子是不是他心裏想要的,但畢竟是他長大成人的標誌)能有張居正幫他主持,他忍不住說道:“張閣老受先帝托付,稟師保之責,肩大明社稷重任,操勞距今以有五年。現在大明上下國泰民安,朕也成年,此間張閣老功不可沒。今特申之,賜坐蟒,蟒衣各一襲,緞八表裏,銀二百兩,以示拳拳懇切之意。”


    群臣俱多拜服,高呼萬歲仁德,至此朱翊鈞這才領著眾人來到皇極門。這時朱翊鈞點點頭,一旁的馮保連忙更上,展開黃卷,大聲讀道:“奉天承運,吾皇詔曰:‘遣英國公張溶充迎親正使持節,大學士王國光等捧製敕冊寶,前往皇後府邸,舉行奉迎禮,宣讀冊立皇後冊書。迎皇後進入宮中。欽此。”


    張溶和王國光兩人出列領旨,帶著一眾大臣出發開始千往王千戶家。這平常人家娶個媳婦,這進門的紅包那也是少不了的,到了皇帝這,那當然是更不能少了,張溶和王國光自從在張誠那得了消息那是,越發的用心,在納吉和納征禮的時候就下了重禮,這不但王家上下老少,隻要是能說人話的那都是賞賜豐厚。這讓李太後很是滿意,把他們叫過去很是誇獎了一番,而朱翊鈞也沒出聲責備,這讓他們覺得這真是做對了對張誠越發的感激,他們卻不知道不是朱翊鈞不責備,而是現在他根本就還沒知道他們花了多少錢。


    朱翊鈞此時也回到了乾清宮,現在他需要再次更換衣服,好等著張溶和王國光把皇後接進來,行大禮。在此前他還要去兩宮太後那恭請兩為太後,這才能回到太和殿,等著皇後抬進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鄭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種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種花並收藏鄭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