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陳嬸說咱今年沒做黃米糕,她給送了些過來”,二郎一手端一個盤子走進廚房,盤子裏裝的都是黃燦燦的米糕。


    這事陳嬸跟薑氏提過,她是知道的,往二郎身後看了看,問“你陳嬸呢,怎麽沒讓她進家來?”


    “她說家裏忙,就不進來了,在院門口給我的。”


    薑氏把盤子接過來,看了看,又說道“怎麽這麽多,咱們要一盤就夠了。”


    二郎本來是要出去了的,大門上的門神還沒貼呢,見母親還有話說,又轉過身來回道。


    “本來我是隻接一盤的,陳嬸定是要給兩盤,還說娘跟大姐都喜歡吃素糕,所以給了一盤油炸過的,一盤沒炸的,塞進我手裏她就走了,我隻好全拿回來。”


    “你先別走,等我裝上些東西,你再把盤子給送回去,過年肯定是要用的”,說完把糕騰進自家的碗裏,又給裝了一盤昨天做的油果子,還裝了一盤二妞發得豆芽,前天送了過一點過去,也說是好吃來著。


    二郎接盤子,也沒立即走,而是問了句,“娘,你們在煮什麽?真香。”


    薑氏笑道:“燉肉呢,能不香”


    “不是肉香,甜甜的,我也說不上來是什麽。”


    “二哥,數你鼻子最靈,不過你先別管這,給陳嬸送東西去吧,回來就知道了”,二妞賣著關子說道,她一直惦記著偏灶上的東西呢,飄出來的淡淡香味,當然是注意到了的,隻是薑氏和大妞一直呆在這廚房,味道又不濃,才沒覺察出來。


    二郎見妹妹眼睛一閃一閃的,故作神秘,他也不是那種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抿嘴笑笑轉身走了。


    “你又在弄什麽古怪,沒一天消停的”,薑氏笑罵道。


    “娘,哪有啊,我還在您眼皮子底下呢,給我十個膽子也不敢作怪不是。(.好看的小說)”


    “對,離了娘的眼皮子,你就能可著勁的作怪了”,薑氏戲謔的瞥了她一下,開始和麵,這是包餃子用的,麵和好後要醒醒才能用。


    “娘,怎麽可能呢,我是您生的,就是走到天邊去,不也是在您眼皮子底下嗎,知女莫若娘,話是這麽說的吧,大姐?”


    大妞看了她一眼,並不搭理她,隻是低頭癡癡地笑著,繼續切她的豬肉和羊肉,都是按著母親和妹妹說的大小切成塊。


    “莫扯上你大姐,她是個老實本分的。”


    “娘……”,二妞坐在杌子上,一邊燒火,一邊對著薑氏胡攪蠻纏,非得要她也給自己一個老實本分的評價。


    過了不久,就顧不得再耍花槍,她瞟見鍋裏的水快幹了,已經開始冒出小氣泡來。


    連忙起身用一直握在手裏的筷子去攪,水分散失的很快,鍋裏的東西越來越黏稠,“大姐,快來幫幫我,把這鍋給端下來”,手上的動作是不敢停的,水煮幹後餘下的都是胡蘿卜煮出來的糖分,這些糖漿很容易就會焦在鍋底,偏灶下的火力也是很猛的。


    薑氏和大妞也已經聞到了那口鍋裏傳出來的香味,注意力也一直在二妞身上,隻是手裏有活沒過去看,聽她這麽一吆喝,大妞抓起兩塊抹布就來了,包住鍋耳把它端下來,直接放在了地上。


    “這是什麽呀?”大妞問彎著身還在用筷子攪拌的二妞。


    二妞又攪了幾下,估計鐵鍋下的餘溫對糖漿夠不成威脅後,直起身來,這才回答她道。


    “這是胡蘿卜煮出來的糖,你嚐嚐,看好不好吃”,說完把一根筷子遞給她,另一根含進自己的嘴裏,上邊裹了好些糖漿,甜而不膩,還有胡蘿卜素的味道。


    大妞見二妞吃得眼都眯起來了,也抿了一下,味蕾亦被這股特殊的甜味征服。


    “娘,您也來嚐嚐,可好吃不。”


    “是什麽東西,好不好吃的?”,三郎領著四郎走進廚房,後邊還跟著大郎二郎,他們的活都做完了,過來看看有什麽可以幫著幹的,正好聽見大姐的話,三郎直接就問了。


    這下人都齊了,給每個人都分嚐一點,一致誇口稱讚,四郎儼然成了她的頭號粉絲,二妞心裏樂滋滋的,沒什麽比這個更有成就感的了,東西不多,畢竟才是七八個胡蘿卜煮出來的,嚐了一輪下來就隻留了下個鍋底,索性給了四郎一個調羹,讓他刮著吃。


    糖甜進了人的心裏,這個年過得更是有滋有味。


    大郎幾個在院子裏堆好燒旺火用的柴堆後,都擠進廚房裏,或是幫幫小忙,或是坐在一旁說說笑笑,等著除夕夜的到來。


    夜幕快降臨時,年夜飯也做好了都端上了桌,屋子裏暖呼呼的,一家人圍著桌子團團坐下,這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


    野兔還是和著土豆燉的,薑氏第一次給做的紅燒肉不油不膩入口即化,二妞的幹煸羊肉還算湊合,她在屋裏用水養出了幾根青蒜苗,這回全用在裏邊了,香味十足,豆芽是大妞炒的,清清爽爽配著那些肉菜很是不錯,主食是餡餅,麵皮煎成了金黃色,又香又脆,二妞早上還多磨了些豆漿,留到晚上當飲料喝,都還是孩子,薑氏隻是讓大郎嚐試著喝了小半盅的酒就改成了豆漿,她自己是不喝酒的,每人麵前一碗豆漿,吃著喝著很是熱鬧。


    今夜要守歲,吃過飯後都聚在東屋裏,繼續說說笑笑,等著子時的到來,挨了大半個時辰,四郎困頓不住,倚在薑氏的懷裏睡著了,她攤開一床被子,讓四郎先睡一會,等子時再把他叫起,沒多久,二妞也滾進四郎的被窩裏睡了過去。


    子時正,有些人家已經燃放起了鞭炮,薑氏推醒二妞和四郎,一家人聚集到院子裏,先是朝著正東方向舉香叩首接回灶神,接著大郎去點旺火,二郎三郎拿著香頭去點鞭炮,片刻整個院子都是霹靂啪啦的震天響,旺火照亮了院子的角角落落,二妞拉住四郎,阻止他去追逐在雪地上炸起的點點閃光,大妞和薑氏看了兩眼就進廚房下餃子去了。


    熱騰騰餃子端上桌,先前的那頓飯已是消化殆盡,就是四郎也吃下十來個餃子後才撒手,薑氏悄悄地把做了記號的餃子給孩子們每人分了一個,每次銀牙咯嘣響起的時候,都帶來一陣歡聲笑語,吃完了餃子有說了半刻鍾的話,大夥都哈欠連天,這才各自回屋睡下。


    次日,天蒙蒙亮就都醒了,穿戴整齊後,大郎大妞領著弟弟妹妹,對著端正做在椅子上的薑氏,齊齊跪拜叩首,給母親拜年,起身後薑氏每人發給一個紅封包著的壓歲錢,這是各人一年的私房,就是四郎的薑氏也是讓他自己收著的。


    年初一,忌晨起開箱倒櫃,忌多言,忌掃地,忌捉針,大人還忌走人戶,不過孩子卻是要走街串巷的拜年。


    鄭家幾乎不與街坊來往,今年走動的僅是陳家和張家,有了老楊婆子鬧了那麽一場,楊秀梅家亦是不再跟鄭家走動了。


    陳張兩家的孩子今天也會過來給薑氏拜年,對於這天來家拜年的孩子,給些零食什麽的就行,不過要是親近人家的孩子過來,也是會給個紅包,薑氏早早地就為這兩家的孩子都備下了,大郎他們出門也是得了紅包的。


    初一這天要吃除夕夜剩下的,除了熱熱飯菜,其他的事情全不用做,是一年中最輕鬆的一天。


    年初二是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可薑氏的娘家不在本地,她就沒跟孩子說過在哪,二妞幾個自是沒有姥姥家可去,這天都在自個的家裏呆著,薑氏教了一天的新字,前段時間忙著套野兔,識字的事也撂下了。


    年初三這天開始,鄭家年前忙活啥,現在就繼續忙活啥,年後本來還有些大大小小的習俗,不過都不是些非常講究的事,而對於鄭家來說,賺錢就是首要任務,這個年除了還剩下個元宵節,也算是過完了。


    陳家也趕在初三這天去老家打了個來回,匆匆忙忙給老人拜過年後又趕回來,初四,陳家的男人也開始外出獵兔子,還沒走動的親戚全交給的陳嬸。


    年初五,薑氏備了點心去陳家拜年,陳家年長,她先過去,陳嬸才好再過鄭家的,張家也是要走動的,隻是他家住得遠些,薑氏又是個寡婦,自個避諱著沒上門去,讓大妞領了二妞代替自己提著拜年禮過去的,後來張嬤嬤親自領了張玉琴和丫丫、滿福過來,提的禮物比鄭家的厚重許多,薑氏又多回給了他們一碗胡蘿卜糖漿,是初三那天熬出來的,二妞把地窖裏的胡蘿卜都煮了,除了她跟三郎在西市撿回來的,臘月裏又買了些,能吃到開春去,熬出整整一瓦罐的糖汁,煮過的胡蘿卜渣揉成團在外邊放了一夜,就結成了冰坨子,存放在甕裏,做菜的時候用熱水化開了就成。


    初六那天,是多數鋪子年後開張經營的第一天,這天二妞很忙,她上午去了竇記肉鋪,下午去了金景福,都是領著四郎一塊。


    臘月十五趕完集後,她就跟薑氏說好了,以後要多帶著四郎出門走動,男孩子可不能關在院子裏養。


    薑氏有了第一回,放心許多,倒也不打算再把他拘在家裏,大郎他們也是如此過來的,隻是對著小兒子,她是過於小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蓬戶生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金娘並收藏蓬戶生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