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嬸原來提起過,在她每次去竇記肉鋪的時候,可以把鄭家的野兔也捎上,省得要個孩子大冷天裏來回跑,卻被二妞好言婉拒。
她不是信不過陳嬸的為人,隻是老呆在家裏也嫌悶得慌,她還指望著隔三差五出門一趟練練腿腳呢。即使外邊冷得刺骨,讓她每每都是剛屋子就想縮回去,卻還是也堅持了下來。
再說,這不是個送一兩回就能了結的事,每次都要麻煩別人,不是件好事,人情債是世上最難償還的債務。
初六上午,二妞去竇記肉鋪又結算下一兩銀子,在店裏時把銀子放進自個襖子裏層,她讓大妞給縫的內袋裏,然後樂顛顛的牽著四郎,到了無人跡的大街上轉了一圈,回家時正好趕上午飯。
下午又領著四郎去金景福,結算完繡品後就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被錢楊氏拉住,她知道這是又有私活可接了,果然,錢楊氏說是有個繡活,隻是不知道她們能不能接下。
這回要繡的是個牡丹圖的八開屏風,是家大戶人家小姐的陪嫁,指明著要薑氏來做。
錢二掌櫃常接這家的繡活,前不久交由薑氏做過一件,這家夫人對她的繡技很是驚讚,她女兒八月的嫁期,嫁妝單子裏有這麽個屏風,在茂山縣,這類的嫁妝物什是少見的,也是這家人愛女心切,家境殷實,本來是打算去南邊尋人做的,可是路途有些遠,怕耽擱了,不知怎的,這家夫人想起了自己上回賞識的這個繡娘,隻是這次是要做成雙麵繡,也不知道行不行,就托了錢家的來問問,說若是能做的話,給十兩銀子的繡工錢,不過要先繡出個雙麵繡的樣品來看看,滿意了才能定下。
薑氏會不會雙麵繡,二妞可不知道,沒見她做過,也沒見她提過,心裏沒底,不過還是應承著回家問問,十兩銀子哩,平常的繡活得做多少年才能賺得。
二妞回家後就把事情給母親說了,聽是給那麽些銀子,她先是一愣,然後低頭坐在炕沿邊久久不語,半掩的眼簾下流光婉轉,二妞猜測她應該是會雙麵繡的,要不就直接說做不了了,現在隻是沉思,應是有難言之處,她靜靜的站在一旁等待,不管要不要接這件活,自己都沒有權利決定的。
過了半響,薑氏抬起頭來,眼裏滿是慈愛的撫了撫二妞額前的亂發,微微一笑,道“你這會就去回了錢掌櫃家的,說這個繡活我可以接,樣品過兩天能送去,記得快去快回,就別帶著四郎了。”
二妞盯著她眼睛看了看,沒異樣的情緒在裏頭,才脆脆的應了句“哎,娘,我這就去,很快就能回來”,說完就衝衝地往外跑。
兩天後,樣品做好了,薑氏特意找出一小塊白色的綢布,在上邊繡了朵牡丹,兩指寬的一朵小花,層層疊疊的粉色花瓣,正看反看都是鮮活的樣子。
二妞愛不釋手,都舍不得送出去了,她不知道母親竟還藏了這麽一手,更讓她驚歎的是,薑氏在她送樣品去的時候,讓錢掌櫃他們給主家傳了句話,說“八開的雙麵屏風繡下來,至少要十八兩的繡工錢,就是去了江南,這樣的繡件沒有三四十兩,是做不下來的。”
這家夫人,看了樣品後,對薑氏的要求一口就應下來了,還給了五兩銀子的定錢,連著描好樣的繡布和繡線一齊讓錢家的給送來。
這位夫人商戶出身,兒時跟著父母在南邊呆過好些年,十三四歲的年紀才回的北方,她是見識過江南繡藝的,看得出薑氏做好的繡品針法跟北方的不同,針腳都透著南方刺繡才用的技巧,這才想著要問一問,免得舍近求遠的折騰,看到薑氏做好的樣品,不比江南有名氣的繡坊做出來的差,薑氏的要價確還低些,又省下了路費,哪有不應的道理。
二妞再去問詢音訊的時候,錢楊氏沒有直接把繡件給她,說這回的物件珍貴,要自己一道送去鄭家,還提了些點心順道拜個年。[]
這是她第一次上鄭家來,原本隻覺得二妞她娘繡藝出眾,原來自己也是個眼拙的。
以前錢家夫婦都是依著私活的繡工錢按比例扣下的中錢,剩下的再給的繡娘,這回薑氏把價給定死了,自是不好再遵循舊例,這家的夫人主動給了二兩銀子做中錢,怎麽也值當她親自走一趟。
她原先就認得薑氏,隻是這幾年都是二妞幾個去的金景福送繡品,有些時日沒見,今日一打照麵,還是那般模樣,竟比以前還白了些。
錢楊氏在鄭家扯了好一會子的家常才起身離去,出門前薑氏給她提了些回禮,裏邊還有個紅封,回家後打開來看,見裏邊足足一兩銀子,喜得她心裏直道這薑氏慣是個會做人做事知好歹的,以後有好活計隻得留給了她才是。
錢楊氏走了,繡件留下了,二妞的心一直是揣揣的,最後終於是忍不住,支支吾吾開口問道,“娘,咱接了這樣的活,不會惹麻煩吧?”
薑氏詫異的看著自己的小女兒,隻見她眼睛忽閃忽閃的,粉粉的小臉上盡是憂心忡忡的樣子,都快擠皺成一團了,她“撲哧”著笑了出來。
二妞見她隻是笑話自己,不依的扯了她衣袖左搖右晃癡撒。
薑氏把自己的袖子從魔爪中抽出來,再讓她扯下去就要裂口子了,這布料有些年頭,可不耐她這樣折騰。
“你倒是給說說,這活能惹出什麽麻煩來。”
“娘,雙麵繡不是人人都會的吧,要不然怎能給咱這麽些錢?別人不會的咱家會,還不得惹人眼紅啊”,她其實是怕這裏邊有秘密,搞不好是家傳手藝之內的,她可不知道刺繡分了幾門幾派。
薑氏在她腦門上輕拍了一下,“就你這小腦瓜子裏想得比別人多,哪有那麽些歪歪道道,把心放進肚子裏吧,雙麵繡在咱北邊是不常見,可在南方,會這的繡娘多了去了,你就別操這門子心了,走,跟娘做飯去,你大哥他們也該回來了,今兒的火就由你給娘來燒”,說完牽起二妞的手就走。
二妞用另一隻手捏了捏自己的耳垂,有些燙呢,是她想太多了。
正月裏又下了幾場雪,大郎他們白天裏隻要雪停下來,就出門去,日複一日,進入到了二月。
陳家在二月初六這天與河西村的秦家過了定禮,還是跟原來說的那樣,新媳婦在秋天接進門。
初七這天,陳嬸領著大兒子保全,帶著點心和一條豬肉,專門過來酬謝。說是沒了鄭家的幫忙,這媳婦是聘不成的,這樣算來薑氏也算得半個媒人,帶來的東西隻當是謝媒禮。
薑氏本來隻打算收下那些點心的,後來又聽她一番說叨,隻得把肉也收下了,沾個喜氣吧。
陳嬸又讓保全給薑氏行個大禮,被她死活攔住了,直說都是自家的侄子,隻是盡了點做長輩心意,如何能受這般禮數,這不是寒磣自個嗎,陳嬸隻好作罷。
到了二月下旬時候,天氣漸漸回溫,積雪也開始融化,新鮮的兔子足印越來越難找,直到三月初,完全銷聲匿跡。
“娘,一共多少錢?”二妞見薑氏數完最後一個銅板,立刻開口問到,今天跟竇記肉鋪把帳上最後剩下的錢都結回來了。
薑氏看看二妞的財迷模樣,抿嘴笑笑,又見身邊的其他幾個孩子亦是神情緊張,才道“看把你們心急的,一共是十三兩銀子,還有五百六十七文的散錢。”
話剛說完,三郎直接歡聲雀躍,其他的人咧嘴傻傻的笑著。
“娘,大姐,咱們今天吃頓餃子慶祝吧,還剩一點鮮肉,我去把它剁了”,二妞說完這話,風一樣的往廚房飄去,大妞想開口說些什麽,隻逮著了風的尾巴。
沒多久,風又刮了回來。
“你們什麽時候包好的餃子,我咋不知道。”
大妞瞪她一眼,道“也不知道著了什麽魔怔,過年割回的那點豬肉,除了大年夜做紅燒肉和餡餅用了的,都讓你包成餃子吃了,陳嬸上回送來的,也包了餃子,這三天兩頭的吃,你都快長成餃子了,也不膩得慌。”
“嗬嗬,豬腳和豬頭肉不是一直留著嗎,你想做什麽都行啊”,二妞訕訕的說道,她自打年三十開了牙祭,一發不可收拾,肉怎麽吃不是個吃啊,餃子多好,既是菜又是飯,全包了。
“你到是把這樣的肉,也剁碎了包餃子去”,大妞更是沒好生氣了。
二妞看了眼大姐,被狠狠的閃了一下,其實她生氣的時候最漂亮,平時溫潤如水的似一幅畫,看久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稍有點怒意,就散發出勃勃生機,杏眼一睜,柔中生媚,怒裏帶俏,火氣越旺,美人越俏。
“大姐,你生氣的時候最漂亮”,她沒心沒肺的嚷出這麽一句。
“你胡說什麽!”
弟弟們也都在屋裏呢,大妞不知是該惱還是該羞,反正臉紅了一大片,勉強得瞥了妹妹一眼,低頭對著母親的方向喃喃了句,“娘,該做晚飯了,我去下餃子”。
話說完人也飄出了,留下滿屋子的朗笑。
二妞無辜的對薑氏說,“娘,我沒胡說啊。”
薑氏忍住笑意,罵道“鬼丫頭,沒羞沒躁的,就會欺負你大姐”,然後自己也進廚房去了。
二妞對著四郎的眼睛,做了令人噴飯的鬼臉,就剩他沒弄明白笑點所在了,隻好再犧牲一回,笑一笑十年少。
她不是信不過陳嬸的為人,隻是老呆在家裏也嫌悶得慌,她還指望著隔三差五出門一趟練練腿腳呢。即使外邊冷得刺骨,讓她每每都是剛屋子就想縮回去,卻還是也堅持了下來。
再說,這不是個送一兩回就能了結的事,每次都要麻煩別人,不是件好事,人情債是世上最難償還的債務。
初六上午,二妞去竇記肉鋪又結算下一兩銀子,在店裏時把銀子放進自個襖子裏層,她讓大妞給縫的內袋裏,然後樂顛顛的牽著四郎,到了無人跡的大街上轉了一圈,回家時正好趕上午飯。
下午又領著四郎去金景福,結算完繡品後就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被錢楊氏拉住,她知道這是又有私活可接了,果然,錢楊氏說是有個繡活,隻是不知道她們能不能接下。
這回要繡的是個牡丹圖的八開屏風,是家大戶人家小姐的陪嫁,指明著要薑氏來做。
錢二掌櫃常接這家的繡活,前不久交由薑氏做過一件,這家夫人對她的繡技很是驚讚,她女兒八月的嫁期,嫁妝單子裏有這麽個屏風,在茂山縣,這類的嫁妝物什是少見的,也是這家人愛女心切,家境殷實,本來是打算去南邊尋人做的,可是路途有些遠,怕耽擱了,不知怎的,這家夫人想起了自己上回賞識的這個繡娘,隻是這次是要做成雙麵繡,也不知道行不行,就托了錢家的來問問,說若是能做的話,給十兩銀子的繡工錢,不過要先繡出個雙麵繡的樣品來看看,滿意了才能定下。
薑氏會不會雙麵繡,二妞可不知道,沒見她做過,也沒見她提過,心裏沒底,不過還是應承著回家問問,十兩銀子哩,平常的繡活得做多少年才能賺得。
二妞回家後就把事情給母親說了,聽是給那麽些銀子,她先是一愣,然後低頭坐在炕沿邊久久不語,半掩的眼簾下流光婉轉,二妞猜測她應該是會雙麵繡的,要不就直接說做不了了,現在隻是沉思,應是有難言之處,她靜靜的站在一旁等待,不管要不要接這件活,自己都沒有權利決定的。
過了半響,薑氏抬起頭來,眼裏滿是慈愛的撫了撫二妞額前的亂發,微微一笑,道“你這會就去回了錢掌櫃家的,說這個繡活我可以接,樣品過兩天能送去,記得快去快回,就別帶著四郎了。”
二妞盯著她眼睛看了看,沒異樣的情緒在裏頭,才脆脆的應了句“哎,娘,我這就去,很快就能回來”,說完就衝衝地往外跑。
兩天後,樣品做好了,薑氏特意找出一小塊白色的綢布,在上邊繡了朵牡丹,兩指寬的一朵小花,層層疊疊的粉色花瓣,正看反看都是鮮活的樣子。
二妞愛不釋手,都舍不得送出去了,她不知道母親竟還藏了這麽一手,更讓她驚歎的是,薑氏在她送樣品去的時候,讓錢掌櫃他們給主家傳了句話,說“八開的雙麵屏風繡下來,至少要十八兩的繡工錢,就是去了江南,這樣的繡件沒有三四十兩,是做不下來的。”
這家夫人,看了樣品後,對薑氏的要求一口就應下來了,還給了五兩銀子的定錢,連著描好樣的繡布和繡線一齊讓錢家的給送來。
這位夫人商戶出身,兒時跟著父母在南邊呆過好些年,十三四歲的年紀才回的北方,她是見識過江南繡藝的,看得出薑氏做好的繡品針法跟北方的不同,針腳都透著南方刺繡才用的技巧,這才想著要問一問,免得舍近求遠的折騰,看到薑氏做好的樣品,不比江南有名氣的繡坊做出來的差,薑氏的要價確還低些,又省下了路費,哪有不應的道理。
二妞再去問詢音訊的時候,錢楊氏沒有直接把繡件給她,說這回的物件珍貴,要自己一道送去鄭家,還提了些點心順道拜個年。[]
這是她第一次上鄭家來,原本隻覺得二妞她娘繡藝出眾,原來自己也是個眼拙的。
以前錢家夫婦都是依著私活的繡工錢按比例扣下的中錢,剩下的再給的繡娘,這回薑氏把價給定死了,自是不好再遵循舊例,這家的夫人主動給了二兩銀子做中錢,怎麽也值當她親自走一趟。
她原先就認得薑氏,隻是這幾年都是二妞幾個去的金景福送繡品,有些時日沒見,今日一打照麵,還是那般模樣,竟比以前還白了些。
錢楊氏在鄭家扯了好一會子的家常才起身離去,出門前薑氏給她提了些回禮,裏邊還有個紅封,回家後打開來看,見裏邊足足一兩銀子,喜得她心裏直道這薑氏慣是個會做人做事知好歹的,以後有好活計隻得留給了她才是。
錢楊氏走了,繡件留下了,二妞的心一直是揣揣的,最後終於是忍不住,支支吾吾開口問道,“娘,咱接了這樣的活,不會惹麻煩吧?”
薑氏詫異的看著自己的小女兒,隻見她眼睛忽閃忽閃的,粉粉的小臉上盡是憂心忡忡的樣子,都快擠皺成一團了,她“撲哧”著笑了出來。
二妞見她隻是笑話自己,不依的扯了她衣袖左搖右晃癡撒。
薑氏把自己的袖子從魔爪中抽出來,再讓她扯下去就要裂口子了,這布料有些年頭,可不耐她這樣折騰。
“你倒是給說說,這活能惹出什麽麻煩來。”
“娘,雙麵繡不是人人都會的吧,要不然怎能給咱這麽些錢?別人不會的咱家會,還不得惹人眼紅啊”,她其實是怕這裏邊有秘密,搞不好是家傳手藝之內的,她可不知道刺繡分了幾門幾派。
薑氏在她腦門上輕拍了一下,“就你這小腦瓜子裏想得比別人多,哪有那麽些歪歪道道,把心放進肚子裏吧,雙麵繡在咱北邊是不常見,可在南方,會這的繡娘多了去了,你就別操這門子心了,走,跟娘做飯去,你大哥他們也該回來了,今兒的火就由你給娘來燒”,說完牽起二妞的手就走。
二妞用另一隻手捏了捏自己的耳垂,有些燙呢,是她想太多了。
正月裏又下了幾場雪,大郎他們白天裏隻要雪停下來,就出門去,日複一日,進入到了二月。
陳家在二月初六這天與河西村的秦家過了定禮,還是跟原來說的那樣,新媳婦在秋天接進門。
初七這天,陳嬸領著大兒子保全,帶著點心和一條豬肉,專門過來酬謝。說是沒了鄭家的幫忙,這媳婦是聘不成的,這樣算來薑氏也算得半個媒人,帶來的東西隻當是謝媒禮。
薑氏本來隻打算收下那些點心的,後來又聽她一番說叨,隻得把肉也收下了,沾個喜氣吧。
陳嬸又讓保全給薑氏行個大禮,被她死活攔住了,直說都是自家的侄子,隻是盡了點做長輩心意,如何能受這般禮數,這不是寒磣自個嗎,陳嬸隻好作罷。
到了二月下旬時候,天氣漸漸回溫,積雪也開始融化,新鮮的兔子足印越來越難找,直到三月初,完全銷聲匿跡。
“娘,一共多少錢?”二妞見薑氏數完最後一個銅板,立刻開口問到,今天跟竇記肉鋪把帳上最後剩下的錢都結回來了。
薑氏看看二妞的財迷模樣,抿嘴笑笑,又見身邊的其他幾個孩子亦是神情緊張,才道“看把你們心急的,一共是十三兩銀子,還有五百六十七文的散錢。”
話剛說完,三郎直接歡聲雀躍,其他的人咧嘴傻傻的笑著。
“娘,大姐,咱們今天吃頓餃子慶祝吧,還剩一點鮮肉,我去把它剁了”,二妞說完這話,風一樣的往廚房飄去,大妞想開口說些什麽,隻逮著了風的尾巴。
沒多久,風又刮了回來。
“你們什麽時候包好的餃子,我咋不知道。”
大妞瞪她一眼,道“也不知道著了什麽魔怔,過年割回的那點豬肉,除了大年夜做紅燒肉和餡餅用了的,都讓你包成餃子吃了,陳嬸上回送來的,也包了餃子,這三天兩頭的吃,你都快長成餃子了,也不膩得慌。”
“嗬嗬,豬腳和豬頭肉不是一直留著嗎,你想做什麽都行啊”,二妞訕訕的說道,她自打年三十開了牙祭,一發不可收拾,肉怎麽吃不是個吃啊,餃子多好,既是菜又是飯,全包了。
“你到是把這樣的肉,也剁碎了包餃子去”,大妞更是沒好生氣了。
二妞看了眼大姐,被狠狠的閃了一下,其實她生氣的時候最漂亮,平時溫潤如水的似一幅畫,看久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稍有點怒意,就散發出勃勃生機,杏眼一睜,柔中生媚,怒裏帶俏,火氣越旺,美人越俏。
“大姐,你生氣的時候最漂亮”,她沒心沒肺的嚷出這麽一句。
“你胡說什麽!”
弟弟們也都在屋裏呢,大妞不知是該惱還是該羞,反正臉紅了一大片,勉強得瞥了妹妹一眼,低頭對著母親的方向喃喃了句,“娘,該做晚飯了,我去下餃子”。
話說完人也飄出了,留下滿屋子的朗笑。
二妞無辜的對薑氏說,“娘,我沒胡說啊。”
薑氏忍住笑意,罵道“鬼丫頭,沒羞沒躁的,就會欺負你大姐”,然後自己也進廚房去了。
二妞對著四郎的眼睛,做了令人噴飯的鬼臉,就剩他沒弄明白笑點所在了,隻好再犧牲一回,笑一笑十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