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山縣每天都有集市,但隻有逢十的日子才是大集。
今天正好是五月三十日,十裏八鄉的人都往城裏湧,西市裏人頭攢動,舉步維艱,二妞緊緊拉著四郎,今天二郎他們沒一塊出來,她自己都被擠得東倒西歪的,還要護住四郎,心裏有些後悔把他帶出來。
二妞心裏如此想著,四郎拉了拉她的衣袖,便低頭去問,“怎麽啦?”
四郎咬著下唇很是委屈,眼角淚光隱隱,“二姐,我的腳被人踩了。”
“啊,怎麽就被踩了,很疼是不是?我看看腫了沒有”,二妞剛蹲下,要去撩四郎的褲腳,就被人從背後拐了一下,差點栽倒在地上。
這不是個看傷得好地方,她站起身,往四周瞅了瞅,貓下腰把四郎抱起,小家夥這段時間可真沒少長肉。
“二姐,我自己能走,你放我下來吧”,四郎掙紮著要下地,當這麽些人的麵,被姐姐抱著,好是羞人。
“你別動,要不咱倆都得摔地上,一會就放你下來。”
四郎自是不敢再扭動,伸手攬住姐姐的脖子,任她抱著自己艱難地從人群裏往外擠。
街邊有一個混沌,二妞想著可以在那坐下歇歇腳。
兩人吃了早飯才出來的,這會並不餓,可也不能白占了人家的座,二妞跟老板要了一碗餛飩,把四郎放在長凳上坐下。
“是右腳被踩了,對嗎?”
二妞探下身去脫四郎的鞋,想看看他腳傷得重不重,四郎趕緊把腳縮回去,隻道自己不是痛,坐坐就能走。
“真沒事?還是讓我看看。”
四郎把腦袋搖的像個撥浪鼓,二妞真怕他把自個晃暈去。
“行了,別搖頭了,二姐不看就是”,她見四郎臉上不再表現出痛楚,應是沒什麽大礙,小家夥也不知道哪學一套,從不在生人前露胳膊露腿。(.)
片刻,熱氣騰騰的餛飩端上桌,四郎讓姐姐先吃,二妞也不推辭,這家的餛飩做得地道,軟嫩滑爽,吃下四五個後,二妞把碗擱到四郎前邊,剩下的給他。
四郎小口小口的吃著餛飩,二妞從兜裏掏出張疊得方方正正的小紙片展開來看。
她已經連趕了好些天的小集,都沒找到能幫做出“蝦弓”的人。
那日用籃筐撈了半響的魚,回家後倒出來,才不過得了一小碗,籃筐畢竟不是捕魚的正經家當。
二妞用那麽個法子撈魚,源自以前看過的一段視頻,裏邊的人就是使用一種竹編的叫“蝦弓”的東西,在田埂間的水渠裏趕撈那些小魚小蝦,視頻裏對“蝦弓”的描述很詳細,她覺得新奇有趣,反複看了幾遍,至今印象深刻。
這樣的方法隻在溝窄水淺的地方適用,她以前是不知道有那麽一條小渠的存在,也就沒想起這回事,如今有了用武之地,自是要好好利用一番。
茂山縣不長竹子,人們日常用的籃子、簸箕,都是用柳條子編成的,很多農戶會利用閑暇時間,做一些拿到城裏的市集上來賣。
二妞便想著找個手藝好的,按她的意思用柳條給個“蝦弓”,哪知找了好些個人,解釋了半天,對方也沒明白她說的是何物什,最後自己都有些想放棄了。
這張紙上畫的與二妞記憶中的“蝦弓”所差無幾,是她昨日去給大哥送午飯時,找洪記書鋪前給人寫書信狀子的那個書生畫的。
大郎入學那天,洪大寶沒少跟她嘀叨這個書生的事,後來二妞見了其人,才知道這書生與她寫春聯的那位是同一個人。
再見麵時,書生淡漠的很,像是從未認識一般,二妞都不計較他那天的冒失,很是熱絡的先打招呼,卻是貼了個冷屁股,第一次招人如此冷遇,心裏抑鬱良久,丟了不少眼刀子給這不識好歹的破書生。
等到了第二回,不知這書生又那根經搭錯線,竟主動與她說話,風水輪流轉,換成她拿著架子愛理不理的,書生隻得訕笑。
二妞每次去送飯,都會在洪記書鋪裏等著大郎下課,她不是得寸進尺的人,給了書生兩三回冷遇,滿足自己的小心眼後,便開始張家長李家短的與書生侃侃而談,多數時候隻是她在說,對方當個好聽眾,許是他沒習慣這般與人拉家常,也鬧出不少冷笑話,把二妞很是愉悅了一番。
書生說自己姓閔,名字他沒提,二妞也沒問,兩人天南地北的什麽都能說上兩句,算是投機。
大郎頭幾回在書鋪見到閔書生時,心裏還有初見時的陰影,怎麽看他都不順眼,後來次數多了,這書生人雖有些淡漠,卻也文質彬彬、溫文儒雅,特別是他未及弱冠之年,已是文史淵博,學裏的坐館先生也比之不及,時日一久,忘了那點嫌隙,到心生敬仰,時不時也是會向他求教一二,閔書生對大郎雖不如對二妞來得親近,也比其他人好上許多,大郎每回主動問起,都會毫不藏私的給他做答。
二妞在“蝦弓”這件事上碰了幾回壁,後來想想,原因應是自己對物件描述不清,對方又沒有足夠的想象力來融會貫通,於是就找上閔書生給她畫了這副圖,她以前也沒見過閔書生作畫,隻以為應該是會的。
她捏了捏手裏這張薄紙,回想起閔書生眼裏閃過的愕然,不禁翹了翹嘴角,這閔大哥的筆下怕是從沒畫過這般庸俗之物吧,文人墨客最是清高孤傲,他穿得再是尋常也掩飾不住手足眉宇之間滲出的風流貴氣,定然出身不凡,也不知道怎的淪落至此,她雖好奇,可沒傻到去打探其中的內情,目前為止不過萍水相逢之人而已。
二妞把畫疊好收進兜裏,取出娟帕給四郎擦擦嘴角,小家夥吃完後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
“腳還疼嗎?”
四郎搖搖頭,“二姐,不疼了,我跳給你看”,一骨碌從長凳子起身,在原地蹦蹦跳跳,“你看,已經好了,一點也不疼。”
“好了就好了,快停下來,剛吃飽肚子,是不能這樣跳的,以後也不許,知道嗎?”這樣容易胃下垂。
四郎聽話的點了點頭,“四郎知道,以後不跳了。”
“過來再坐一會。”
他乖乖的回到原來的地方坐下,不一會兒,黑黝黝的大眼開始直盯著看人家包餛飩,餛飩皮在手心裏打個滾,就從手縫溜落在麵案上,落下一個,他就眨一下眼,長長的睫毛好似兩把蒲扇一顫一顫的,樣子很逗,二妞忍不住笑出來。
過來五六位新客,空位不夠坐了,二妞拉著四郎站起身,把位子讓出來,付了兩文餛飩錢,牽上四郎又重新順著人流朝前裏。
二妞在一個賣編織品的地攤前停住,賣東西的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漢子和一個十來歲大的少年,兩人長得很像,看了就知道定是血親,都是地道的莊戶人家打扮,皮色黝黑,很憨實的模樣,東西卻比別家賣的精致,柳條間的罅隙勻稱,邊邊角角也修飾的很圓潤,簸箕、簍子、籮筐都分門別類的由大到小壘成一摞,很有講究。
二妞眼睛忽閃兩下,對著中年漢子道“大叔,地上的東西都是你家自己做的嗎?”
“小姑娘,這些都是俺自家做的,不貴,你要買什麽”,聲音訥訥的,帶點拘束。
“我要的東西你這可是沒有哩。”
中年漢子有些失望,“嘿嘿”笑了笑,便不再說什麽。
二妞拉著四郎從邊角走到攤子的後邊,以避開人群的擁擠,這個大叔的手藝不錯,也許能做出她要的“蝦弓”,決定把畫拿出來讓他看看,站在攤子前總有人擠來擠去的,很不方便。
“大叔,我在你這訂做一樣東西,隻是這東西你以前可能沒見過,我這有張畫,你先看看能不能做出來了。”
中年漢子聽了有點茫然,他第一次碰上這樣的情況,少年拉了拉他的衣袖,才晃過神來。
二妞已經把畫好的樣拿出來,遞給他看。
“就是畫上的這個樣子,你給瞅瞅。”
他小心翼翼的接過紙,捧在手裏細細看過,二妞還用手,指著這邊那邊的好一通解釋,他迷沌的眼漸漸清明下來。
“瞅著應該是不難的,隻是以前沒做過,也不知道做成後是不是你要的。”
應該是怕做好了,自己又不要吧,“我可以先付給你定錢,要是最後做出來的不如意,東西我是不要,隻是定錢也不再收回,一個這般大的簍子能賣五文錢,我就按七文錢來買這樣東西,定錢先給三文,你看這活能接不?不行我就再找別人來做。”
這樣一來,做不做得成他賺到了錢,還有什麽不能的。
二妞又詳細說了說要做成個什麽樣子,還把那張畫也給他們帶回家去做參詳,付了三文定錢,說下十天後的大集過來取貨,這才牽著四郎的手離去。
辦完這事,二妞準備去賣家禽的地方逛逛,她一直想在自家院子裏養幾隻雞下蛋,今天若是有合適的,就買回家去。
二妞能分辨出長大後的公雞母雞,隻是小雞仔都是粉粉的一團,她可分不清雌雄,要是全是些公雞,找哪隻下蛋去,在她想來,養公雞很不劃算,而且雛雞長得太慢,它能下蛋的時候,天也冷了。
她打算直接買能下蛋的母雞,現在外邊有的是草啊蟲啊的,喂養個三五隻不成問題,等入了冬,就殺了吃肉。
今天正好是五月三十日,十裏八鄉的人都往城裏湧,西市裏人頭攢動,舉步維艱,二妞緊緊拉著四郎,今天二郎他們沒一塊出來,她自己都被擠得東倒西歪的,還要護住四郎,心裏有些後悔把他帶出來。
二妞心裏如此想著,四郎拉了拉她的衣袖,便低頭去問,“怎麽啦?”
四郎咬著下唇很是委屈,眼角淚光隱隱,“二姐,我的腳被人踩了。”
“啊,怎麽就被踩了,很疼是不是?我看看腫了沒有”,二妞剛蹲下,要去撩四郎的褲腳,就被人從背後拐了一下,差點栽倒在地上。
這不是個看傷得好地方,她站起身,往四周瞅了瞅,貓下腰把四郎抱起,小家夥這段時間可真沒少長肉。
“二姐,我自己能走,你放我下來吧”,四郎掙紮著要下地,當這麽些人的麵,被姐姐抱著,好是羞人。
“你別動,要不咱倆都得摔地上,一會就放你下來。”
四郎自是不敢再扭動,伸手攬住姐姐的脖子,任她抱著自己艱難地從人群裏往外擠。
街邊有一個混沌,二妞想著可以在那坐下歇歇腳。
兩人吃了早飯才出來的,這會並不餓,可也不能白占了人家的座,二妞跟老板要了一碗餛飩,把四郎放在長凳上坐下。
“是右腳被踩了,對嗎?”
二妞探下身去脫四郎的鞋,想看看他腳傷得重不重,四郎趕緊把腳縮回去,隻道自己不是痛,坐坐就能走。
“真沒事?還是讓我看看。”
四郎把腦袋搖的像個撥浪鼓,二妞真怕他把自個晃暈去。
“行了,別搖頭了,二姐不看就是”,她見四郎臉上不再表現出痛楚,應是沒什麽大礙,小家夥也不知道哪學一套,從不在生人前露胳膊露腿。(.)
片刻,熱氣騰騰的餛飩端上桌,四郎讓姐姐先吃,二妞也不推辭,這家的餛飩做得地道,軟嫩滑爽,吃下四五個後,二妞把碗擱到四郎前邊,剩下的給他。
四郎小口小口的吃著餛飩,二妞從兜裏掏出張疊得方方正正的小紙片展開來看。
她已經連趕了好些天的小集,都沒找到能幫做出“蝦弓”的人。
那日用籃筐撈了半響的魚,回家後倒出來,才不過得了一小碗,籃筐畢竟不是捕魚的正經家當。
二妞用那麽個法子撈魚,源自以前看過的一段視頻,裏邊的人就是使用一種竹編的叫“蝦弓”的東西,在田埂間的水渠裏趕撈那些小魚小蝦,視頻裏對“蝦弓”的描述很詳細,她覺得新奇有趣,反複看了幾遍,至今印象深刻。
這樣的方法隻在溝窄水淺的地方適用,她以前是不知道有那麽一條小渠的存在,也就沒想起這回事,如今有了用武之地,自是要好好利用一番。
茂山縣不長竹子,人們日常用的籃子、簸箕,都是用柳條子編成的,很多農戶會利用閑暇時間,做一些拿到城裏的市集上來賣。
二妞便想著找個手藝好的,按她的意思用柳條給個“蝦弓”,哪知找了好些個人,解釋了半天,對方也沒明白她說的是何物什,最後自己都有些想放棄了。
這張紙上畫的與二妞記憶中的“蝦弓”所差無幾,是她昨日去給大哥送午飯時,找洪記書鋪前給人寫書信狀子的那個書生畫的。
大郎入學那天,洪大寶沒少跟她嘀叨這個書生的事,後來二妞見了其人,才知道這書生與她寫春聯的那位是同一個人。
再見麵時,書生淡漠的很,像是從未認識一般,二妞都不計較他那天的冒失,很是熱絡的先打招呼,卻是貼了個冷屁股,第一次招人如此冷遇,心裏抑鬱良久,丟了不少眼刀子給這不識好歹的破書生。
等到了第二回,不知這書生又那根經搭錯線,竟主動與她說話,風水輪流轉,換成她拿著架子愛理不理的,書生隻得訕笑。
二妞每次去送飯,都會在洪記書鋪裏等著大郎下課,她不是得寸進尺的人,給了書生兩三回冷遇,滿足自己的小心眼後,便開始張家長李家短的與書生侃侃而談,多數時候隻是她在說,對方當個好聽眾,許是他沒習慣這般與人拉家常,也鬧出不少冷笑話,把二妞很是愉悅了一番。
書生說自己姓閔,名字他沒提,二妞也沒問,兩人天南地北的什麽都能說上兩句,算是投機。
大郎頭幾回在書鋪見到閔書生時,心裏還有初見時的陰影,怎麽看他都不順眼,後來次數多了,這書生人雖有些淡漠,卻也文質彬彬、溫文儒雅,特別是他未及弱冠之年,已是文史淵博,學裏的坐館先生也比之不及,時日一久,忘了那點嫌隙,到心生敬仰,時不時也是會向他求教一二,閔書生對大郎雖不如對二妞來得親近,也比其他人好上許多,大郎每回主動問起,都會毫不藏私的給他做答。
二妞在“蝦弓”這件事上碰了幾回壁,後來想想,原因應是自己對物件描述不清,對方又沒有足夠的想象力來融會貫通,於是就找上閔書生給她畫了這副圖,她以前也沒見過閔書生作畫,隻以為應該是會的。
她捏了捏手裏這張薄紙,回想起閔書生眼裏閃過的愕然,不禁翹了翹嘴角,這閔大哥的筆下怕是從沒畫過這般庸俗之物吧,文人墨客最是清高孤傲,他穿得再是尋常也掩飾不住手足眉宇之間滲出的風流貴氣,定然出身不凡,也不知道怎的淪落至此,她雖好奇,可沒傻到去打探其中的內情,目前為止不過萍水相逢之人而已。
二妞把畫疊好收進兜裏,取出娟帕給四郎擦擦嘴角,小家夥吃完後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
“腳還疼嗎?”
四郎搖搖頭,“二姐,不疼了,我跳給你看”,一骨碌從長凳子起身,在原地蹦蹦跳跳,“你看,已經好了,一點也不疼。”
“好了就好了,快停下來,剛吃飽肚子,是不能這樣跳的,以後也不許,知道嗎?”這樣容易胃下垂。
四郎聽話的點了點頭,“四郎知道,以後不跳了。”
“過來再坐一會。”
他乖乖的回到原來的地方坐下,不一會兒,黑黝黝的大眼開始直盯著看人家包餛飩,餛飩皮在手心裏打個滾,就從手縫溜落在麵案上,落下一個,他就眨一下眼,長長的睫毛好似兩把蒲扇一顫一顫的,樣子很逗,二妞忍不住笑出來。
過來五六位新客,空位不夠坐了,二妞拉著四郎站起身,把位子讓出來,付了兩文餛飩錢,牽上四郎又重新順著人流朝前裏。
二妞在一個賣編織品的地攤前停住,賣東西的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漢子和一個十來歲大的少年,兩人長得很像,看了就知道定是血親,都是地道的莊戶人家打扮,皮色黝黑,很憨實的模樣,東西卻比別家賣的精致,柳條間的罅隙勻稱,邊邊角角也修飾的很圓潤,簸箕、簍子、籮筐都分門別類的由大到小壘成一摞,很有講究。
二妞眼睛忽閃兩下,對著中年漢子道“大叔,地上的東西都是你家自己做的嗎?”
“小姑娘,這些都是俺自家做的,不貴,你要買什麽”,聲音訥訥的,帶點拘束。
“我要的東西你這可是沒有哩。”
中年漢子有些失望,“嘿嘿”笑了笑,便不再說什麽。
二妞拉著四郎從邊角走到攤子的後邊,以避開人群的擁擠,這個大叔的手藝不錯,也許能做出她要的“蝦弓”,決定把畫拿出來讓他看看,站在攤子前總有人擠來擠去的,很不方便。
“大叔,我在你這訂做一樣東西,隻是這東西你以前可能沒見過,我這有張畫,你先看看能不能做出來了。”
中年漢子聽了有點茫然,他第一次碰上這樣的情況,少年拉了拉他的衣袖,才晃過神來。
二妞已經把畫好的樣拿出來,遞給他看。
“就是畫上的這個樣子,你給瞅瞅。”
他小心翼翼的接過紙,捧在手裏細細看過,二妞還用手,指著這邊那邊的好一通解釋,他迷沌的眼漸漸清明下來。
“瞅著應該是不難的,隻是以前沒做過,也不知道做成後是不是你要的。”
應該是怕做好了,自己又不要吧,“我可以先付給你定錢,要是最後做出來的不如意,東西我是不要,隻是定錢也不再收回,一個這般大的簍子能賣五文錢,我就按七文錢來買這樣東西,定錢先給三文,你看這活能接不?不行我就再找別人來做。”
這樣一來,做不做得成他賺到了錢,還有什麽不能的。
二妞又詳細說了說要做成個什麽樣子,還把那張畫也給他們帶回家去做參詳,付了三文定錢,說下十天後的大集過來取貨,這才牽著四郎的手離去。
辦完這事,二妞準備去賣家禽的地方逛逛,她一直想在自家院子裏養幾隻雞下蛋,今天若是有合適的,就買回家去。
二妞能分辨出長大後的公雞母雞,隻是小雞仔都是粉粉的一團,她可分不清雌雄,要是全是些公雞,找哪隻下蛋去,在她想來,養公雞很不劃算,而且雛雞長得太慢,它能下蛋的時候,天也冷了。
她打算直接買能下蛋的母雞,現在外邊有的是草啊蟲啊的,喂養個三五隻不成問題,等入了冬,就殺了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