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虎送過水晶糕後,就拐去了孫家開的糧油鋪子。[]
店鋪才是剛開的門,裏頭有兩人正拾掇著,一個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年紀,另一個小得多,也就與大郎差不多大,鄭大虎心裏有了個底,對著那個後生掃了兩眼。
半新舊的襖子,衣袖上沾了點白麵,別的地方倒是幹幹淨淨的,嘴巴鼻子這些分開來看,都很普通,合在一張臉上,還算清秀,眼睛裏閃爍著生意人才有的精明,看來不是個傻愣的,可是太活泛了也不行,重利之人,情意之事就看得沒那般重了,隻是打個眼,生性具體如何,倒也還做不得論斷。
不過是眨眼的功夫,鄭大虎心裏頭已是拐了十八個彎去。
開門紅可是個好彩頭,孫繼明停了手裏的活,先招呼進門的客人。
鄭大虎沒多說話,給了張單子,上頭七七八八的列著好些的東西,品種繁雜,是出門前二郎寫下的,全當是提前置辦過年要用到的東西。
孫繼明按著單子上所寫,一樣一樣讓小夥計取來,稱好後再用蒲葉包起來,黃米麵之類的,就裝進鄭大虎帶去的布袋子裏。
見每次稱量是,秤杆都是高高抬起,鄭大虎不禁滿意了三分。
等付錢的時候,他隻掏出一百文錢來,差了二十三文。
這樣的情況也是常有的,退個幾樣就是,孫繼明笑吟吟的道“叔,你看那樣是不當緊的,給你退了。”
“哎呀,每種都急著要哩,差哪個都不行,要不這樣。調配料啥的,每樣都減點量出來,你再重新稱一遍。”
就屬調配料種類要得最多。每樣的量又少,在這上頭減,最是麻煩不過。
客人這般要求。孫繼明隻得帶著夥計,把十幾樣的東西。全拆開來擺在櫃台上,每一種都拿出一小撮,重新稱過,打著算盤重新算過,卻是不足一百文去,鄭大虎又嫌少了,減了又添。還是每樣加進去一點,算出個正正好,鄭大虎才是滿意。
“見著人了嗎,咋樣?”薑氏背過幾個孩子,小聲的問道。
鄭大虎點點頭,“還行,確實是識字的,帳算得不錯”,眸子裏不禁閃過絲笑意。
他離開鋪子後,才走出兩步。又折回去,說是忘了還要買別的東西,身上隻帶了一百文錢出來,要把黃米麵退了。
那個小夥計當時就惱了。孫繼明臉上也是沉了沉,不過還是二話不說,給退了,鄭大虎拿回的錢正好是二十三文,小夥計臉都綠了,孫繼明倒是擠出個笑臉,將惡客送去門去。
鄭大虎把事情從頭到尾的跟薑氏說了說,“性子還不夠老練,臉上藏不住,不過也才是十六歲,算是沉得住氣了。”
薑氏笑得直不起腰來,多大年紀的人了,還這般促狹,給了丈夫一記胭脂錘,“看看就是了,哪有你這樣折騰的,法子蔫壞。”
“不下點絆子,怎麽能知道人是個咋樣的,鄭家的閨女,不是那麽好娶的。”
隻對孫繼明中意了還不行,也要將孫家的情況了解清楚才是,這事鄭大虎卻是不好親自去做了,他可沒法從三姑六婆哪打聽這些去。
“要不,讓陳嫂幫忙打聽一下?”
薑氏也是不擅長此道,可是讓陳嫂去,也不合適,“不大好,上回來說親的有一家是保全媳婦她娘家大嫂的侄兒,咱沒應下,又讓陳嫂幫著去打聽孫家,要是讓保全媳婦知道了,難免對陳嬸這個當婆婆的生出些埋怨來。”
“要不,咱托張家嬸子打聽看看?”薑氏能想出的人選,這有她了。
對張家的人,鄭大虎接觸不多,比不得陳家那般信任,“讓蘭丫頭他們去吧,自家人做事,放心些。”
“都是些孩子,不大好吧。”
“沒啥不好的,就讓蘭丫頭和二郎兩人去。”
鄭大虎決定好了的事,薑氏自是依著。
午飯還沒做好,二妞二郎也不等吃了再走,直接出門去,路上買了幾個包子來填肚子。
兩人都去過錢家,路熟得很,孫家與錢家相熟,應該住的不遠才是,便在錢家附近打聽了一下,果然,兩家在一條巷子裏住著,隔了三個院子。
百弄裏的格局與西市口差不多,也是一排一排的院子錯落有致,不過院子要大上許多些,巷子也寬敞,兩輛馬車並列進出都有寬餘。
打聽這事可真是個技術活,在這一帶,除了錢家,二妞他們一個人也不認識,孫家住哪,能攔住個路人問出來,可大冷的天,誰會吹著冷風,陪兩個牙還沒長齊的孩子張家長李家短的嘮嗑。
兩人站在一個背風的地方,大眼瞪小眼良久,也沒想出個可行之策來。
“要不,咱直接上家裏去,每個人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二妞的提議隻換來二郎看白癡般的一瞥。
“那你說咋辦,就在這站著啊,站成冰柱子不是啥也不知道。”
萬惡的舊社會,結門親事弄得跟間諜似的,兩家坐在一起,問的問,答的答,藏也好,騙也罷,各憑本事去,隻要處上一段時間,啥也藏掖不住了,再結親的結親,兩散得兩散,多好多簡單,誰最先提出自由戀愛的來著,真該把他當菩薩供起來。
她實在想不出法子來,索性在心裏埋天怨地的發泄一通。
“走,咱去孫家的油坊看看去”,二郎一句話將二妞從神遊裏拉出來。
守在這裏確實也不是個事,這麽久了,也沒見孫家的人進出,不如到油坊那去瞅瞅,找不到人問,就自個看去好了。
孫家的油坊就在百弄裏西邊的街口處,跟鄭家差不多大的一個院落,大門敞開著,裏頭有十幾號人在勞作。還有四個包著頭巾的婦人,全都穿著耐髒的粗布衣裳,看不出哪個是孫家的人。
院子外邊有幾個孩童在玩騎馬打仗的遊戲。二妞二郎混了進去,都是些孩子,多兩個玩伴自是把不得。
這幾人裏頭。有附近住著的,也有孫家油坊請的幫工家的孩子。父母都在油坊裏做事,在家沒人看管,每天都帶過來,午飯是孫家提供的。
孩子沒啥心機,兩人套出好多孫家的事來,也就是些午飯吃些什麽,好不好吃。東家凶不凶,給的工錢多不多之類的,要緊的事情自是打聽不到。
兩人又讓指了孫家的人給他們看,孫繼明的父母和孫家的老爺子都在,從大門外邊往裏能瞭見,跟幫工們幹著一樣的活,麻利的很,臉上啥表情可就看不清楚了。
“爹,我跟二哥就問出這些來。”
兄妹倆在油坊前守了小半天,回到家裏。邊吃邊匯報情況,家裏留了好些飯菜,放在鍋裏溫了一個下午,兩人一回來。薑氏進廚房端了過來。
使喚了二妞兩人去辦事,家裏的其他人自是瞞不住了,這會三郎四郎也在屋裏聽著,大妞避去西屋,自己的親事,怎好意思聽。
鄭大虎前段時間上山打獵,每次都會順帶砍些柴火帶回來,堆架在東牆那塊空出來的地方,快齊牆麵高了,足夠燒上一個冬天,東西屋和隔間白天黑夜都是暖烘烘的。
大妞突然覺得屋子裏熱的不行,躁的難受。
前幾回陳嬸來家提過三門親,雖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可爹他們全都回絕了,對這些她還是清楚的,這次讓二郎兩人去打聽,該是不錯的人家,這回真是要定下來了吧。
她過完年就十四了,不可能留在家裏一輩子,選個什麽樣的人家,她到不擔心,爹娘定下的自是好的,心裏頭咋還是堵得慌呢?
大妞死死的盯著手裏的針,想借著做繡活靜下心來,卻一針紮在手指頭上,她有多久沒被針紮過了,望著指腹上越長越大的血珠呆滯片刻,才是放進嘴裏輕輕吮著,委屈隨之湧上心裏,淚水滴答滴答直落在繡布上。
用手在眼角上胡亂抹著,偏就是越抹越多,直到把雙眼揉得通紅。
第二天,錢楊氏如約到家來聽信,定下三天後讓孫家的人來家裏相看。
孫繼明的母親姓趙,由楊氏陪著一道過來的鄭家,同行的還有已經嫁出去的孫繼明的姐姐。
孫家相看過後,很是滿意,第二天就又托了楊氏過來,讓鄭家這邊也過家裏去相看,薑氏領了二妞二郎一道去的孫家,孫家人還算是好相處,隻是孫家的嬤嬤嘴上厲害些,到底是隔了一輩的人,再厲害也不能對著孫媳婦使,隻要正經婆婆是個和善的就行。
就是二妞那般挑剔,除了嫌棄孫家人多了點,其他的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真按門當戶對來講,現在的鄭家算是高攀了。
兩家交換庚帖算了八字,也說是命理相合,隻是在婚期上有些爭議,孫家想要明年就成親,鄭家堅持等大妞及笄才出嫁。
鄭大虎回家還不到一年,要不是大妞已經到了儀親的年齡,耽擱不得,他才不會現在就給大妞定下親事,可是把長女明年就嫁出去,他咋也不會同意的,怎麽也要留到及笄才行。
二妞堅決站在鄭大虎一邊,開什麽玩笑,十四歲就嫁人,然後生子,身體都還處在發育階段,一不留神就能要了大姐的命,當然是越往後拖越好,要按她的意願,過了十八再說。
孫家對大妞滿意得不行,擰不過鄭家去,隻得做了退讓。
兩家選在臘月十八這天過定禮,寫下婚書後,大妞已算是半個孫家的人了。
前前後後還不到一個月,親事就定了下來,如此簡單,卻是決定了一個女人的大半生,二妞很是無奈,可一切又那麽合理,至少,對於這個世界的人來說,卻是如此,偏偏她也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人了。(未完待續)
店鋪才是剛開的門,裏頭有兩人正拾掇著,一個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年紀,另一個小得多,也就與大郎差不多大,鄭大虎心裏有了個底,對著那個後生掃了兩眼。
半新舊的襖子,衣袖上沾了點白麵,別的地方倒是幹幹淨淨的,嘴巴鼻子這些分開來看,都很普通,合在一張臉上,還算清秀,眼睛裏閃爍著生意人才有的精明,看來不是個傻愣的,可是太活泛了也不行,重利之人,情意之事就看得沒那般重了,隻是打個眼,生性具體如何,倒也還做不得論斷。
不過是眨眼的功夫,鄭大虎心裏頭已是拐了十八個彎去。
開門紅可是個好彩頭,孫繼明停了手裏的活,先招呼進門的客人。
鄭大虎沒多說話,給了張單子,上頭七七八八的列著好些的東西,品種繁雜,是出門前二郎寫下的,全當是提前置辦過年要用到的東西。
孫繼明按著單子上所寫,一樣一樣讓小夥計取來,稱好後再用蒲葉包起來,黃米麵之類的,就裝進鄭大虎帶去的布袋子裏。
見每次稱量是,秤杆都是高高抬起,鄭大虎不禁滿意了三分。
等付錢的時候,他隻掏出一百文錢來,差了二十三文。
這樣的情況也是常有的,退個幾樣就是,孫繼明笑吟吟的道“叔,你看那樣是不當緊的,給你退了。”
“哎呀,每種都急著要哩,差哪個都不行,要不這樣。調配料啥的,每樣都減點量出來,你再重新稱一遍。”
就屬調配料種類要得最多。每樣的量又少,在這上頭減,最是麻煩不過。
客人這般要求。孫繼明隻得帶著夥計,把十幾樣的東西。全拆開來擺在櫃台上,每一種都拿出一小撮,重新稱過,打著算盤重新算過,卻是不足一百文去,鄭大虎又嫌少了,減了又添。還是每樣加進去一點,算出個正正好,鄭大虎才是滿意。
“見著人了嗎,咋樣?”薑氏背過幾個孩子,小聲的問道。
鄭大虎點點頭,“還行,確實是識字的,帳算得不錯”,眸子裏不禁閃過絲笑意。
他離開鋪子後,才走出兩步。又折回去,說是忘了還要買別的東西,身上隻帶了一百文錢出來,要把黃米麵退了。
那個小夥計當時就惱了。孫繼明臉上也是沉了沉,不過還是二話不說,給退了,鄭大虎拿回的錢正好是二十三文,小夥計臉都綠了,孫繼明倒是擠出個笑臉,將惡客送去門去。
鄭大虎把事情從頭到尾的跟薑氏說了說,“性子還不夠老練,臉上藏不住,不過也才是十六歲,算是沉得住氣了。”
薑氏笑得直不起腰來,多大年紀的人了,還這般促狹,給了丈夫一記胭脂錘,“看看就是了,哪有你這樣折騰的,法子蔫壞。”
“不下點絆子,怎麽能知道人是個咋樣的,鄭家的閨女,不是那麽好娶的。”
隻對孫繼明中意了還不行,也要將孫家的情況了解清楚才是,這事鄭大虎卻是不好親自去做了,他可沒法從三姑六婆哪打聽這些去。
“要不,讓陳嫂幫忙打聽一下?”
薑氏也是不擅長此道,可是讓陳嫂去,也不合適,“不大好,上回來說親的有一家是保全媳婦她娘家大嫂的侄兒,咱沒應下,又讓陳嫂幫著去打聽孫家,要是讓保全媳婦知道了,難免對陳嬸這個當婆婆的生出些埋怨來。”
“要不,咱托張家嬸子打聽看看?”薑氏能想出的人選,這有她了。
對張家的人,鄭大虎接觸不多,比不得陳家那般信任,“讓蘭丫頭他們去吧,自家人做事,放心些。”
“都是些孩子,不大好吧。”
“沒啥不好的,就讓蘭丫頭和二郎兩人去。”
鄭大虎決定好了的事,薑氏自是依著。
午飯還沒做好,二妞二郎也不等吃了再走,直接出門去,路上買了幾個包子來填肚子。
兩人都去過錢家,路熟得很,孫家與錢家相熟,應該住的不遠才是,便在錢家附近打聽了一下,果然,兩家在一條巷子裏住著,隔了三個院子。
百弄裏的格局與西市口差不多,也是一排一排的院子錯落有致,不過院子要大上許多些,巷子也寬敞,兩輛馬車並列進出都有寬餘。
打聽這事可真是個技術活,在這一帶,除了錢家,二妞他們一個人也不認識,孫家住哪,能攔住個路人問出來,可大冷的天,誰會吹著冷風,陪兩個牙還沒長齊的孩子張家長李家短的嘮嗑。
兩人站在一個背風的地方,大眼瞪小眼良久,也沒想出個可行之策來。
“要不,咱直接上家裏去,每個人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二妞的提議隻換來二郎看白癡般的一瞥。
“那你說咋辦,就在這站著啊,站成冰柱子不是啥也不知道。”
萬惡的舊社會,結門親事弄得跟間諜似的,兩家坐在一起,問的問,答的答,藏也好,騙也罷,各憑本事去,隻要處上一段時間,啥也藏掖不住了,再結親的結親,兩散得兩散,多好多簡單,誰最先提出自由戀愛的來著,真該把他當菩薩供起來。
她實在想不出法子來,索性在心裏埋天怨地的發泄一通。
“走,咱去孫家的油坊看看去”,二郎一句話將二妞從神遊裏拉出來。
守在這裏確實也不是個事,這麽久了,也沒見孫家的人進出,不如到油坊那去瞅瞅,找不到人問,就自個看去好了。
孫家的油坊就在百弄裏西邊的街口處,跟鄭家差不多大的一個院落,大門敞開著,裏頭有十幾號人在勞作。還有四個包著頭巾的婦人,全都穿著耐髒的粗布衣裳,看不出哪個是孫家的人。
院子外邊有幾個孩童在玩騎馬打仗的遊戲。二妞二郎混了進去,都是些孩子,多兩個玩伴自是把不得。
這幾人裏頭。有附近住著的,也有孫家油坊請的幫工家的孩子。父母都在油坊裏做事,在家沒人看管,每天都帶過來,午飯是孫家提供的。
孩子沒啥心機,兩人套出好多孫家的事來,也就是些午飯吃些什麽,好不好吃。東家凶不凶,給的工錢多不多之類的,要緊的事情自是打聽不到。
兩人又讓指了孫家的人給他們看,孫繼明的父母和孫家的老爺子都在,從大門外邊往裏能瞭見,跟幫工們幹著一樣的活,麻利的很,臉上啥表情可就看不清楚了。
“爹,我跟二哥就問出這些來。”
兄妹倆在油坊前守了小半天,回到家裏。邊吃邊匯報情況,家裏留了好些飯菜,放在鍋裏溫了一個下午,兩人一回來。薑氏進廚房端了過來。
使喚了二妞兩人去辦事,家裏的其他人自是瞞不住了,這會三郎四郎也在屋裏聽著,大妞避去西屋,自己的親事,怎好意思聽。
鄭大虎前段時間上山打獵,每次都會順帶砍些柴火帶回來,堆架在東牆那塊空出來的地方,快齊牆麵高了,足夠燒上一個冬天,東西屋和隔間白天黑夜都是暖烘烘的。
大妞突然覺得屋子裏熱的不行,躁的難受。
前幾回陳嬸來家提過三門親,雖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可爹他們全都回絕了,對這些她還是清楚的,這次讓二郎兩人去打聽,該是不錯的人家,這回真是要定下來了吧。
她過完年就十四了,不可能留在家裏一輩子,選個什麽樣的人家,她到不擔心,爹娘定下的自是好的,心裏頭咋還是堵得慌呢?
大妞死死的盯著手裏的針,想借著做繡活靜下心來,卻一針紮在手指頭上,她有多久沒被針紮過了,望著指腹上越長越大的血珠呆滯片刻,才是放進嘴裏輕輕吮著,委屈隨之湧上心裏,淚水滴答滴答直落在繡布上。
用手在眼角上胡亂抹著,偏就是越抹越多,直到把雙眼揉得通紅。
第二天,錢楊氏如約到家來聽信,定下三天後讓孫家的人來家裏相看。
孫繼明的母親姓趙,由楊氏陪著一道過來的鄭家,同行的還有已經嫁出去的孫繼明的姐姐。
孫家相看過後,很是滿意,第二天就又托了楊氏過來,讓鄭家這邊也過家裏去相看,薑氏領了二妞二郎一道去的孫家,孫家人還算是好相處,隻是孫家的嬤嬤嘴上厲害些,到底是隔了一輩的人,再厲害也不能對著孫媳婦使,隻要正經婆婆是個和善的就行。
就是二妞那般挑剔,除了嫌棄孫家人多了點,其他的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真按門當戶對來講,現在的鄭家算是高攀了。
兩家交換庚帖算了八字,也說是命理相合,隻是在婚期上有些爭議,孫家想要明年就成親,鄭家堅持等大妞及笄才出嫁。
鄭大虎回家還不到一年,要不是大妞已經到了儀親的年齡,耽擱不得,他才不會現在就給大妞定下親事,可是把長女明年就嫁出去,他咋也不會同意的,怎麽也要留到及笄才行。
二妞堅決站在鄭大虎一邊,開什麽玩笑,十四歲就嫁人,然後生子,身體都還處在發育階段,一不留神就能要了大姐的命,當然是越往後拖越好,要按她的意願,過了十八再說。
孫家對大妞滿意得不行,擰不過鄭家去,隻得做了退讓。
兩家選在臘月十八這天過定禮,寫下婚書後,大妞已算是半個孫家的人了。
前前後後還不到一個月,親事就定了下來,如此簡單,卻是決定了一個女人的大半生,二妞很是無奈,可一切又那麽合理,至少,對於這個世界的人來說,卻是如此,偏偏她也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