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祖逖北上助王烈
祖逖都出場了,難道還是沒有月票的鼓勵麽?:(
~~~~~~~
“小施主,你做我的護法金剛吧,隻要你肯做,莫說讓我去為這個小施主的祖母祈福,我還可以收你為弟子,今後這寺內也將以你為尊。(.無彈窗廣告)”佛圖澄看著蘇良,卻是雙眼放光。
蘇良一聽,臉漲得通紅,連聲拒絕:“大師您太客氣了,我隻是隨便說的,我還有事情,做不了您的護法金剛。”
謝艾和尹力卻是麵麵相覷:“這算是什麽?明明是來綁架石虎來了,卻變成了佛圖澄的收小弟,這要真把蘇良留給佛圖澄當勞什子的護法金剛,王烈就能來個火燒小白馬寺。”
而且謝艾實在難以想象蘇良這樣一個魁梧的漢子,剃度成光頭,每日開口必宣佛號的模樣。
佛圖澄卻是緊緊拉著蘇良的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越看越歡喜。
他是真的認為蘇良很有佛緣,不但解決了他心底的糾結,而且蘇良本身那種質樸、良善,又不失威嚴的氣質,簡直和經書上的護法金剛一模一樣。
佛家講究一個緣字,緣分未到,就算你有千般變化,在佛圖澄這樣高僧的眼裏也隻入跳梁小醜;緣分一到,那你就是不可錯失的佛家至寶。
“這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少年。”佛圖澄愛惜的看著蘇良,這種來自老男人的目光讓蘇良渾身難受。
但對方畢竟是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又沒有什麽過錯,蘇良也不好翻臉。
謝艾無奈,開口道:“佛圖澄大師,就算你想讓我們家這位兄弟當你的護法金剛,你也要先請我們進屋去說吧?”
佛圖澄聞言,神色大喜,他還以為謝艾這是準備幫自己勸蘇良,連忙道:“幾位施主裏邊請,法常,快去準備好茶。”
法常無奈看了一眼變得像小孩子一樣舉止怪異的師傅,連忙退下。
謝艾看著佛圖澄臉上不像是作偽的表情,心下暗道:“這老僧念經念糊塗了,非要拉住阿良當什麽勞什子的金剛,看來今日事情可成也。”
然後,卻是對蘇良連連使眼色,意思是讓他一會盡量順著佛圖澄說話,把他哄高興了,還能一舉擒下石虎。
蘇良卻是一臉懊喪,他可不想當什麽金剛,雖然不清楚當金剛是不是一樣要剃成禿子,吃齋念佛;但總之,是沒有在軍中縱馬殺人,來的快活。
最主要的是不能再陪在王烈身邊了,更何況還有阿蓮在平舒等他回去,他還要和阿蓮生上十幾個小娃呢。
四人進了屋子,那兩個親衛卻是直接坐在室外,一言不發。佛圖澄看了兩人一眼,奇怪道:“這兩位施主不進屋麽?”
謝艾一看,心中暗叫糟糕,知道佛圖澄看出這兩個親衛的行動舉止不對。
卻笑道:“他們兩個是我從外邊聘請的護衛,習慣在外邊了。”
佛圖澄輕輕點頭,走進屋子。
蘇良、謝艾和尹力則跟隨佛圖澄直接進了內堂。
四人分賓主落座,佛圖澄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對蘇良欣賞,眼光再次炙熱的看向蘇良。
就連尹力都覺得佛圖澄有點實在不通俗物,這樣直勾勾的盯著人看,是很無禮的。
更何況,謝艾誆騙進入佛圖澄的內堂,卻絕不是給他送什麽護法金剛來的,而是別有他謀。
謝艾輕咳一聲:“大師……大師……”
佛圖澄這才醒悟過來,忙道:“哦,小施主是要我為令堂講佛祈福麽?好說好說,但一會我要與他人講佛,不知小施主家住在哪裏,我明日一早就去……恩,你這位兄弟,如此有緣,我看今晚就留在本寺吧,本寺房間頗多,夥食也很好……”
然後有轉向蘇良,笑眯眯道:“小施主,你放心,做我的護法金剛,不要你剃度,也不禁你酒色,隻需要你在我這裏掛個名號,你有時間就來陪我學學佛法,如何……”
謝艾聽的滿臉黑線,無奈搖頭:“大師,不是我等不給你麵子,但我和我兄弟還有要緊事情,不能留在你這裏的。”
佛圖澄一聽,著了急:“這怎麽好,小施主可有什麽要求?”
謝艾看了尹力一眼,尹力這個時候早就不知道說什麽好了,自從和謝艾、蘇良對話後,這位佛圖澄大師就再無一絲得道高僧的模樣,他還能說什麽,一切就由這兩個小夥子折騰吧。
現在的天下已經是這群少年郎的天下了。
莫名的,尹力就想起了遠在草原之都盛樂的,自己的孫子拓跋蒙渾,也許年輕人就該這樣,想到就去做。
就算麵對大師也一樣,不會畏懼。
這邊謝艾聽佛圖澄問他,又見尹力沒有什麽意見,卻道:“我的要求恐怕大師很難辦到啊……”
佛圖澄笑道:“小施主,非貧僧打誑語,隻要是襄國城內的事情,貧僧都會盡力為你完成。”
謝艾點點頭:“我自然是相信大師的為人的,我也早就聽說大師說到做到,那我說出我的要求,大師就肯幫忙麽?”
佛圖澄微微猶豫了下,卻見蘇良寶相莊嚴的看著自己,心下歡喜,隨口道:“當然”
謝艾心中暗喜:“好,不怕你不答應,隻要你答應了,我看你還怎麽反悔?”
想到這裏,索性也不再繞彎,直接問道:“不知道大師一會可要會見的人,是石勒的侄子石虎麽?”
佛圖澄點點頭:“正是石虎檀越。”
佛圖澄之所以叫石虎為檀越,是因為石虎為修建小白馬寺貢獻了不少銀錢,而在佛教裏,如謝艾這種普通的信徒和往來之人都被稱為施主,而修寺、建像、印經、四事供養等的倡導者,卻可以被尊稱為檀越。
所以,其中明顯可見佛圖澄對石虎的推崇。
蘇良雖然不明白檀越的意思,但看佛圖澄的表情,卻知道他和石虎關係很好,卻是冷哼一聲。
佛圖澄現在無比在意蘇良,立刻問:“護法金剛,汝為何如此?”
蘇良不屑道:“若大師尊敬石虎,我卻是萬萬不能做這個護法金剛。”
佛圖澄聽的滿腦子糊塗,看向謝艾。
謝艾卻也冷笑一聲:“好一個殺人越貨,欺壓良善的石檀越。”
佛圖澄聽了一愣,卻道:“石虎檀越性格是不太好,我也多有相勸,但他一心向佛,我想總會是改變的,而且他出錢供養我寺,對佛法的傳揚也是有功勞的……”
謝艾卻不屑道:“一心向佛不假?可那是因為他造的殺孽太多,心中有愧,這才以我佛障目供養寺廟也不假,可他供養寺廟的錢都是在民間搜刮,其中也有大師座下那些普通信徒的家產,難道大師平日不曾聽聞過石虎的劣行麽?又或者大師覺得他是你小白馬寺的供養,就可以對他的劣行視而不見,甚至覺得石虎檀越比之那些貧弱的信徒要高上一等麽?”
佛圖澄聞言,卻是半響說不出話來,他能言善辯不假,可那是在佛法和學問上,說到這種為一個人的好壞辯論,卻非他所長。
而且,他平日裏也沒少聽其他來進香的信徒提起石勒和石虎這對叔侄的劣行,但他一心鑽研佛法並沒有太在乎這些,而且最主要的是石勒和石虎在他麵前皆彬彬有禮,甚至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佛圖澄隻是一個一心研究佛法的僧侶,所求的最高目標也隻是能讓佛法在中原更好的傳播,如今大晉王室衰微,不能幫助他實現理想,那麽可以幫助他的石勒和石虎自然成了他的座上賓。
因此,並無所謂是非對錯。而且,佛圖澄也一直以為石勒叔侄是真心禮佛向善呢。
但謝艾如此說,佛圖澄卻有些奇怪:“這位小施主,佛家座下,眾生平等,我並不曾特殊對待石虎檀越,你和我說這些做什麽?你不是要給母親祈福麽?”
謝艾聞言,卻更是不屑:“沒有特殊對待?敢問大師除了在這裏接見達官顯貴,接見過貧民百姓麽?”
佛圖澄聞言,老臉一紅,他初來大晉時,還能與平民接觸,可自從來到襄國城,尤其是建好這個小白馬寺後,他就整日躲在這殿內專研佛法,出了接待石勒、石虎、張賓等有限的幾個人外,其餘人卻都由他的幾個弟子打發走了。
如此算起來,他自己還真沒有做到對待所有信徒,一視同仁。
正說話間,那法常推門進來,送進來一壺茶,準備在師傅身後伺候,佛圖澄卻揮揮手讓他離開。
此刻佛圖澄一直平靜的心底,出現了一絲莫名的煩躁。
法常走後,佛圖澄挺直了身子,手指輕輕撫摸著念珠,半響沒有說話。
謝艾也是沉得住氣,手指輕輕掐算著什麽,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佛圖澄眼睛掃看了一眼謝艾等人,猛然喝道,再無一絲垂垂老矣的糊塗模樣。
“小施主,你究竟想要做什麽?”
謝艾卻笑道:“大師不必如此緊張,我們其實是想通過您見一見石虎,不知道你肯配合麽?”
佛圖澄猛的宣了一聲佛號:“出家人不問世事,你們請回吧;不管你們目的為何,都與我無關,我不會告發你們。”
“好一個出家人不問世事,與大師你無關,難道大師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不成?”
佛圖澄搖搖頭:“石虎檀越雖非善類,但我看你們的手上卻也沾滿了鮮血,又比他強到哪裏去?而他至少還肯向佛……”
謝艾聞言,冷笑一聲:“看來隻要是向佛的就是大師的座上客了?”
佛圖澄猶豫了下,還是道:“正是,佛有慈悲,任何人肯向佛就可教化,也就是我的座上客。”
謝艾哈哈一笑:“我聞昔日佛主,飛禽走獸皆列座細聽,然散去後,仍各為其獵物,撕殺不止,初始我還以為這是佛經繆傳,如今看大師所言所為,才醒悟這佛法真的是獨善其身,自私自利沒有什麽用處。”
佛圖澄道:“萬物平等,我佛慈悲,卻不能幹涉萬物,隻能盡心教化,怎麽能說是自私?”
謝艾不屑道:“難道大師剛剛說任何事情都幫我辦道,現在就不算了麽?”
佛圖澄無奈苦笑:“如果隻是犧牲我一人的事情,我當然可以為你去辦,可是若我今日幫你圖謀石虎檀越,我小白馬寺幾十個無辜僧人將遭受滅頂之災,這對我佛都是一個大損失,所以我寧可自己承擔妄語的名聲。”
謝艾搖頭:“大師口口聲聲佛為上,那大師你覺得石虎心中可有佛麽?”
佛圖澄猶豫了下,搖搖頭:“無佛。”
卻又馬上道:“所以我才要感化教導他。”
謝艾聞言,差點氣得笑出來:“感化教導,那我問你,大師,你要我這兄弟當你的護法金剛做什麽?如果隻憑感化教導有用,那護法金剛拿來豈不是無用,佛亦有怒擎屠刀,對待惡人一味縱容就是佛家真意豈不是變成了助紂為虐?”
佛圖澄聞言,有些不舍的看了看一直沉默的蘇良,卻有些語塞,的確,護法金剛,護法金剛,就是那執金剛杵杵為古印度武器守護佛法的天神,如果這世間萬物真的都能被教化,那還要這惡人的護法做什麽?
可是,眼前這幾個人,明顯就是衝石虎來的,石虎又一直禮拜於他,他怎麽能幫助他們呢?
更何況,正如他剛剛自己所言,如果幫助了謝艾他們,他一人犧牲卻沒有什麽,滿寺僧人怕都會因此遭災,他又於心何忍?
謝艾他們到時候拍拍屁股走了,他們卻不行,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痛苦大抵是如此。
可是不幫助謝艾他們,也正如謝艾所言,自己其實一直在等於助紂為虐,將來又怎麽鑒定佛心,成為無上羅漢之身?
見佛圖澄猶豫,蘇良卻忽然開口道:“如果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再違背先生的教導,頑劣不堪,甚至傷害無辜,那麽做母親的是不是應該幫助先生一起教導他呢?如果做母親的一味縱容,那麽這個當母親的按照大師所念的佛經來講,是否有罪呢?”
佛圖澄聽了,暗讚蘇良果然是有大智慧,說出這話卻是直指命門,猶豫了下道:“我自墮入紅塵,滿身牽扯了無數因果,所以我早就是有罪之身。可是,你們又怎麽能證明你們是要幫助我教育他的先生,而不是別有用心的惡徒呢?”
謝艾聞言,大笑:“難道你親眼看中的護法金剛都不能為我們證明麽?”
佛圖澄一愣,片刻欣喜道:“你是同意你家兄弟為我小白馬寺的護法金剛了,那你兄弟可同意?”
蘇良一聽,臉色一變,剛要否定,卻見謝艾連打眼色,心下有所不甘,但也知道這是為了王烈的大事,隻好點頭道:“某原為大師座下護法金剛,為我佛盡力。”
佛圖澄忙問:“此話當真?”
謝艾又道:“當真,我們可以答應大師,但大師一定要幫助我們見到石虎,並且不能驚動他的守衛。”
佛圖澄猶豫了下,又看了一眼蘇良,下決心道:“好,但是你們不可作出傷害石虎檀越的事情。”
謝艾伸出手一指天空:“我謝艾從不打誑語。”
佛圖澄看謝艾一臉坦蕩,但眼中卻閃著狡黠的光彩,這般模樣又怎能逃過他的老眼,卻是無奈苦笑。
~~~~~~~
晉建興元年十一月中,大晉冀州、豫州交匯處,一隊不過兩千人的騎軍正快速奔馳在荒野之上,他們身後卻是一片被焚毀的輜車隊伍。
斜插在車上的殘破旗幟,和那車隊旁兵卒的服裝,卻表明這些人馬是匈奴漢國鎮東將軍石勒的麾下。
而這隊兩千人的騎軍數量雖少,但卻人人精神昂揚,就算是凜冽的北風都發吹不散他們的熱情。
領隊的將領身高八尺左右,麵色稍黑,一縷長髯飄灑胸前,卻是生的相貌堂堂,一副慷慨男兒的氣概。
這人,卻正是大晉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祖逖祖士稚。
祖逖在接到王烈派人送來的信箋後,卻是毫不猶豫,就從豫州出兵,進入石勒控製的冀州,騷擾石勒從南部征收糧草的運輸線,並做出大張旗鼓作出一副攻打石勒的模樣。
隻所以如此幫扶王烈,祖逖卻自有原因。
一方麵,是因為王烈是劉琨唯一的弟子,而他和劉琨乃是比親兄弟還要知心的知己;另一方麵,祖逖也是感念王烈一心抗胡,收服拓跋鮮卑,奮勇與石勒作戰的勇武,在王烈身上,祖逖總感覺能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最後,也是因為王烈在之前派人送來劉琨給他的信箋後,曾經幫助過他,所以他一直感念在懷。
此刻,縱馬奔馳在荒野之上,遙望這北地的遼闊山川,祖逖心潮起伏。
兩年前,他中流擊楫,橫江北上,手下不過部曲一千,如今卻也占據了一郡之地,抗擊胡虜,正在實現著心中的壯誌。
祖逖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卻是對一旁的都尉韓潛道:“當年我和越石同為司州主簿,嚐聞雞起舞,習武強身,相約日後匡扶社稷,為民謀福。
如今二十餘年已過,我已兩鬢染霜,雖然現在立足蘆洲,然北地胡虜凶惡,各地漢民豪強卻建塢堡自立,互相攻訐,如此情勢下尚不能同心對敵,我大晉若能有中興之日,我祖士稚願為此披肝瀝膽、死不足惜”
說著說著,祖逖眼中浮現出一絲淚光,這淚水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豪情的宣泄。
相比劉琨的風流豁達,祖逖的性格卻更多幾分深沉豪邁。
見祖逖落淚,一旁部將紛紛開口相勸,都尉韓潛卻道:“自家祖跟隨老大人,我們韓氏一門一直跟隨大人你們祖氏一族,如今也有七八十年,而我是您看著長大的,對你一直十分敬佩,如果將軍你赴難而去,我們這些當部下的又該怎麽辦呢?
更何況大人的好友越石公現在在晉陽已經擁有兵馬近五萬,更有糧草、物資無數,還與那拓跋鮮卑交好,到時候大人您和越石公一南一北,光複我大好河山豈不是有望?所以,大人請您萬萬要保重身體,我等必當為你盡命。”
祖逖聞言,心底暗自歎息一聲,有些話這些部將不了解,他也不能多言,朝廷現在內鬥不斷,就算他們這些將士在前線盡命又有何用?
隻是祖逖是那種不會輕易放棄的性格,而且他現在用兵,心底也是想自己是在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而奮鬥,卻不是為那隻會用陰謀估計的權臣、王者。
雖然他和劉琨一樣,處處為某些權臣、甚至是王者所堤防、牽製,但他也做不到如幽州刺史王浚那般,可以謀地自立。
但韓潛的話總是為他著想,他看著一臉期盼的眾將,點頭道:“是啊,越石有今日,卻是收了個好弟子,我有今日也拜王烈之謀,將來這北地必然是他們這群年輕人的天下,隻希望將來這王烈能接過我和越石的重擔,為民為國效忠。”
祖逖如此說,卻是因為王烈在這次來信求助他出兵討伐石勒之前,就已經給祖逖送上了一份厚禮。
韓潛他們幾個親信也自然知道王烈提出的建議,此刻見祖逖提起王烈,都讚不絕口。
韓潛卻道:“將軍,我聽說王烈占據章武後,還主動派人去修葺祖氏宗祠,這王烈卻的確是一個有心的少年。”
祖逖點點頭,王烈對他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仁至義盡,自己又怎麽能不盡心幫助王烈度過此次難關。
忽然,祖逖想起一事,問韓潛道:“頌雲,我聽說你在老家範陽郡還有親屬家眷?”
韓潛聞言,神色一黯:“是有一家眷,十幾年前,胡人作亂,我父帶家眷南遷,但在逃難之初,我弟弟恰好病重,受不得旅途顛簸之苦,老父無奈,將他托付給了朋友照顧,後來曾派人去尋找,但那一家已經被戰火焚毀,我弟弟也不知所蹤……”
祖逖勸慰道:“嗯,吉人自有天相,王烈既然有情有義,等此間事了,我修書一封,求他代你尋找,一定讓你兄弟團聚。”
韓潛立刻拜倒:“謝將軍”
祖逖安撫完韓潛,卻是再次看向遠方,之間山脈被落雪覆蓋,如一匹匹白色巨象,大地阡陌,壯美無限。
“王烈,因為你,我有了這般基業,今既然獨身在幽州抗敵,那我一定力保你平安,否則我又怎麽和越石交待?”祖逖心中暗想。
眼前卻仿佛浮現出劉琨在書信上所交待的那一句話:“王烈慷慨勇武,將來必成大業,你我兄弟不分彼此,但請襄助於他,共創大業”
想到這裏,祖逖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喃喃道:“阿琨啊,阿琨,你卻不知道你這個好弟子,讓我欠下了他一個天大的恩情。”
祖逖都出場了,難道還是沒有月票的鼓勵麽?:(
~~~~~~~
“小施主,你做我的護法金剛吧,隻要你肯做,莫說讓我去為這個小施主的祖母祈福,我還可以收你為弟子,今後這寺內也將以你為尊。(.無彈窗廣告)”佛圖澄看著蘇良,卻是雙眼放光。
蘇良一聽,臉漲得通紅,連聲拒絕:“大師您太客氣了,我隻是隨便說的,我還有事情,做不了您的護法金剛。”
謝艾和尹力卻是麵麵相覷:“這算是什麽?明明是來綁架石虎來了,卻變成了佛圖澄的收小弟,這要真把蘇良留給佛圖澄當勞什子的護法金剛,王烈就能來個火燒小白馬寺。”
而且謝艾實在難以想象蘇良這樣一個魁梧的漢子,剃度成光頭,每日開口必宣佛號的模樣。
佛圖澄卻是緊緊拉著蘇良的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越看越歡喜。
他是真的認為蘇良很有佛緣,不但解決了他心底的糾結,而且蘇良本身那種質樸、良善,又不失威嚴的氣質,簡直和經書上的護法金剛一模一樣。
佛家講究一個緣字,緣分未到,就算你有千般變化,在佛圖澄這樣高僧的眼裏也隻入跳梁小醜;緣分一到,那你就是不可錯失的佛家至寶。
“這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少年。”佛圖澄愛惜的看著蘇良,這種來自老男人的目光讓蘇良渾身難受。
但對方畢竟是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又沒有什麽過錯,蘇良也不好翻臉。
謝艾無奈,開口道:“佛圖澄大師,就算你想讓我們家這位兄弟當你的護法金剛,你也要先請我們進屋去說吧?”
佛圖澄聞言,神色大喜,他還以為謝艾這是準備幫自己勸蘇良,連忙道:“幾位施主裏邊請,法常,快去準備好茶。”
法常無奈看了一眼變得像小孩子一樣舉止怪異的師傅,連忙退下。
謝艾看著佛圖澄臉上不像是作偽的表情,心下暗道:“這老僧念經念糊塗了,非要拉住阿良當什麽勞什子的金剛,看來今日事情可成也。”
然後,卻是對蘇良連連使眼色,意思是讓他一會盡量順著佛圖澄說話,把他哄高興了,還能一舉擒下石虎。
蘇良卻是一臉懊喪,他可不想當什麽金剛,雖然不清楚當金剛是不是一樣要剃成禿子,吃齋念佛;但總之,是沒有在軍中縱馬殺人,來的快活。
最主要的是不能再陪在王烈身邊了,更何況還有阿蓮在平舒等他回去,他還要和阿蓮生上十幾個小娃呢。
四人進了屋子,那兩個親衛卻是直接坐在室外,一言不發。佛圖澄看了兩人一眼,奇怪道:“這兩位施主不進屋麽?”
謝艾一看,心中暗叫糟糕,知道佛圖澄看出這兩個親衛的行動舉止不對。
卻笑道:“他們兩個是我從外邊聘請的護衛,習慣在外邊了。”
佛圖澄輕輕點頭,走進屋子。
蘇良、謝艾和尹力則跟隨佛圖澄直接進了內堂。
四人分賓主落座,佛圖澄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對蘇良欣賞,眼光再次炙熱的看向蘇良。
就連尹力都覺得佛圖澄有點實在不通俗物,這樣直勾勾的盯著人看,是很無禮的。
更何況,謝艾誆騙進入佛圖澄的內堂,卻絕不是給他送什麽護法金剛來的,而是別有他謀。
謝艾輕咳一聲:“大師……大師……”
佛圖澄這才醒悟過來,忙道:“哦,小施主是要我為令堂講佛祈福麽?好說好說,但一會我要與他人講佛,不知小施主家住在哪裏,我明日一早就去……恩,你這位兄弟,如此有緣,我看今晚就留在本寺吧,本寺房間頗多,夥食也很好……”
然後有轉向蘇良,笑眯眯道:“小施主,你放心,做我的護法金剛,不要你剃度,也不禁你酒色,隻需要你在我這裏掛個名號,你有時間就來陪我學學佛法,如何……”
謝艾聽的滿臉黑線,無奈搖頭:“大師,不是我等不給你麵子,但我和我兄弟還有要緊事情,不能留在你這裏的。”
佛圖澄一聽,著了急:“這怎麽好,小施主可有什麽要求?”
謝艾看了尹力一眼,尹力這個時候早就不知道說什麽好了,自從和謝艾、蘇良對話後,這位佛圖澄大師就再無一絲得道高僧的模樣,他還能說什麽,一切就由這兩個小夥子折騰吧。
現在的天下已經是這群少年郎的天下了。
莫名的,尹力就想起了遠在草原之都盛樂的,自己的孫子拓跋蒙渾,也許年輕人就該這樣,想到就去做。
就算麵對大師也一樣,不會畏懼。
這邊謝艾聽佛圖澄問他,又見尹力沒有什麽意見,卻道:“我的要求恐怕大師很難辦到啊……”
佛圖澄笑道:“小施主,非貧僧打誑語,隻要是襄國城內的事情,貧僧都會盡力為你完成。”
謝艾點點頭:“我自然是相信大師的為人的,我也早就聽說大師說到做到,那我說出我的要求,大師就肯幫忙麽?”
佛圖澄微微猶豫了下,卻見蘇良寶相莊嚴的看著自己,心下歡喜,隨口道:“當然”
謝艾心中暗喜:“好,不怕你不答應,隻要你答應了,我看你還怎麽反悔?”
想到這裏,索性也不再繞彎,直接問道:“不知道大師一會可要會見的人,是石勒的侄子石虎麽?”
佛圖澄點點頭:“正是石虎檀越。”
佛圖澄之所以叫石虎為檀越,是因為石虎為修建小白馬寺貢獻了不少銀錢,而在佛教裏,如謝艾這種普通的信徒和往來之人都被稱為施主,而修寺、建像、印經、四事供養等的倡導者,卻可以被尊稱為檀越。
所以,其中明顯可見佛圖澄對石虎的推崇。
蘇良雖然不明白檀越的意思,但看佛圖澄的表情,卻知道他和石虎關係很好,卻是冷哼一聲。
佛圖澄現在無比在意蘇良,立刻問:“護法金剛,汝為何如此?”
蘇良不屑道:“若大師尊敬石虎,我卻是萬萬不能做這個護法金剛。”
佛圖澄聽的滿腦子糊塗,看向謝艾。
謝艾卻也冷笑一聲:“好一個殺人越貨,欺壓良善的石檀越。”
佛圖澄聽了一愣,卻道:“石虎檀越性格是不太好,我也多有相勸,但他一心向佛,我想總會是改變的,而且他出錢供養我寺,對佛法的傳揚也是有功勞的……”
謝艾卻不屑道:“一心向佛不假?可那是因為他造的殺孽太多,心中有愧,這才以我佛障目供養寺廟也不假,可他供養寺廟的錢都是在民間搜刮,其中也有大師座下那些普通信徒的家產,難道大師平日不曾聽聞過石虎的劣行麽?又或者大師覺得他是你小白馬寺的供養,就可以對他的劣行視而不見,甚至覺得石虎檀越比之那些貧弱的信徒要高上一等麽?”
佛圖澄聞言,卻是半響說不出話來,他能言善辯不假,可那是在佛法和學問上,說到這種為一個人的好壞辯論,卻非他所長。
而且,他平日裏也沒少聽其他來進香的信徒提起石勒和石虎這對叔侄的劣行,但他一心鑽研佛法並沒有太在乎這些,而且最主要的是石勒和石虎在他麵前皆彬彬有禮,甚至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佛圖澄隻是一個一心研究佛法的僧侶,所求的最高目標也隻是能讓佛法在中原更好的傳播,如今大晉王室衰微,不能幫助他實現理想,那麽可以幫助他的石勒和石虎自然成了他的座上賓。
因此,並無所謂是非對錯。而且,佛圖澄也一直以為石勒叔侄是真心禮佛向善呢。
但謝艾如此說,佛圖澄卻有些奇怪:“這位小施主,佛家座下,眾生平等,我並不曾特殊對待石虎檀越,你和我說這些做什麽?你不是要給母親祈福麽?”
謝艾聞言,卻更是不屑:“沒有特殊對待?敢問大師除了在這裏接見達官顯貴,接見過貧民百姓麽?”
佛圖澄聞言,老臉一紅,他初來大晉時,還能與平民接觸,可自從來到襄國城,尤其是建好這個小白馬寺後,他就整日躲在這殿內專研佛法,出了接待石勒、石虎、張賓等有限的幾個人外,其餘人卻都由他的幾個弟子打發走了。
如此算起來,他自己還真沒有做到對待所有信徒,一視同仁。
正說話間,那法常推門進來,送進來一壺茶,準備在師傅身後伺候,佛圖澄卻揮揮手讓他離開。
此刻佛圖澄一直平靜的心底,出現了一絲莫名的煩躁。
法常走後,佛圖澄挺直了身子,手指輕輕撫摸著念珠,半響沒有說話。
謝艾也是沉得住氣,手指輕輕掐算著什麽,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佛圖澄眼睛掃看了一眼謝艾等人,猛然喝道,再無一絲垂垂老矣的糊塗模樣。
“小施主,你究竟想要做什麽?”
謝艾卻笑道:“大師不必如此緊張,我們其實是想通過您見一見石虎,不知道你肯配合麽?”
佛圖澄猛的宣了一聲佛號:“出家人不問世事,你們請回吧;不管你們目的為何,都與我無關,我不會告發你們。”
“好一個出家人不問世事,與大師你無關,難道大師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不成?”
佛圖澄搖搖頭:“石虎檀越雖非善類,但我看你們的手上卻也沾滿了鮮血,又比他強到哪裏去?而他至少還肯向佛……”
謝艾聞言,冷笑一聲:“看來隻要是向佛的就是大師的座上客了?”
佛圖澄猶豫了下,還是道:“正是,佛有慈悲,任何人肯向佛就可教化,也就是我的座上客。”
謝艾哈哈一笑:“我聞昔日佛主,飛禽走獸皆列座細聽,然散去後,仍各為其獵物,撕殺不止,初始我還以為這是佛經繆傳,如今看大師所言所為,才醒悟這佛法真的是獨善其身,自私自利沒有什麽用處。”
佛圖澄道:“萬物平等,我佛慈悲,卻不能幹涉萬物,隻能盡心教化,怎麽能說是自私?”
謝艾不屑道:“難道大師剛剛說任何事情都幫我辦道,現在就不算了麽?”
佛圖澄無奈苦笑:“如果隻是犧牲我一人的事情,我當然可以為你去辦,可是若我今日幫你圖謀石虎檀越,我小白馬寺幾十個無辜僧人將遭受滅頂之災,這對我佛都是一個大損失,所以我寧可自己承擔妄語的名聲。”
謝艾搖頭:“大師口口聲聲佛為上,那大師你覺得石虎心中可有佛麽?”
佛圖澄猶豫了下,搖搖頭:“無佛。”
卻又馬上道:“所以我才要感化教導他。”
謝艾聞言,差點氣得笑出來:“感化教導,那我問你,大師,你要我這兄弟當你的護法金剛做什麽?如果隻憑感化教導有用,那護法金剛拿來豈不是無用,佛亦有怒擎屠刀,對待惡人一味縱容就是佛家真意豈不是變成了助紂為虐?”
佛圖澄聞言,有些不舍的看了看一直沉默的蘇良,卻有些語塞,的確,護法金剛,護法金剛,就是那執金剛杵杵為古印度武器守護佛法的天神,如果這世間萬物真的都能被教化,那還要這惡人的護法做什麽?
可是,眼前這幾個人,明顯就是衝石虎來的,石虎又一直禮拜於他,他怎麽能幫助他們呢?
更何況,正如他剛剛自己所言,如果幫助了謝艾他們,他一人犧牲卻沒有什麽,滿寺僧人怕都會因此遭災,他又於心何忍?
謝艾他們到時候拍拍屁股走了,他們卻不行,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痛苦大抵是如此。
可是不幫助謝艾他們,也正如謝艾所言,自己其實一直在等於助紂為虐,將來又怎麽鑒定佛心,成為無上羅漢之身?
見佛圖澄猶豫,蘇良卻忽然開口道:“如果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再違背先生的教導,頑劣不堪,甚至傷害無辜,那麽做母親的是不是應該幫助先生一起教導他呢?如果做母親的一味縱容,那麽這個當母親的按照大師所念的佛經來講,是否有罪呢?”
佛圖澄聽了,暗讚蘇良果然是有大智慧,說出這話卻是直指命門,猶豫了下道:“我自墮入紅塵,滿身牽扯了無數因果,所以我早就是有罪之身。可是,你們又怎麽能證明你們是要幫助我教育他的先生,而不是別有用心的惡徒呢?”
謝艾聞言,大笑:“難道你親眼看中的護法金剛都不能為我們證明麽?”
佛圖澄一愣,片刻欣喜道:“你是同意你家兄弟為我小白馬寺的護法金剛了,那你兄弟可同意?”
蘇良一聽,臉色一變,剛要否定,卻見謝艾連打眼色,心下有所不甘,但也知道這是為了王烈的大事,隻好點頭道:“某原為大師座下護法金剛,為我佛盡力。”
佛圖澄忙問:“此話當真?”
謝艾又道:“當真,我們可以答應大師,但大師一定要幫助我們見到石虎,並且不能驚動他的守衛。”
佛圖澄猶豫了下,又看了一眼蘇良,下決心道:“好,但是你們不可作出傷害石虎檀越的事情。”
謝艾伸出手一指天空:“我謝艾從不打誑語。”
佛圖澄看謝艾一臉坦蕩,但眼中卻閃著狡黠的光彩,這般模樣又怎能逃過他的老眼,卻是無奈苦笑。
~~~~~~~
晉建興元年十一月中,大晉冀州、豫州交匯處,一隊不過兩千人的騎軍正快速奔馳在荒野之上,他們身後卻是一片被焚毀的輜車隊伍。
斜插在車上的殘破旗幟,和那車隊旁兵卒的服裝,卻表明這些人馬是匈奴漢國鎮東將軍石勒的麾下。
而這隊兩千人的騎軍數量雖少,但卻人人精神昂揚,就算是凜冽的北風都發吹不散他們的熱情。
領隊的將領身高八尺左右,麵色稍黑,一縷長髯飄灑胸前,卻是生的相貌堂堂,一副慷慨男兒的氣概。
這人,卻正是大晉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祖逖祖士稚。
祖逖在接到王烈派人送來的信箋後,卻是毫不猶豫,就從豫州出兵,進入石勒控製的冀州,騷擾石勒從南部征收糧草的運輸線,並做出大張旗鼓作出一副攻打石勒的模樣。
隻所以如此幫扶王烈,祖逖卻自有原因。
一方麵,是因為王烈是劉琨唯一的弟子,而他和劉琨乃是比親兄弟還要知心的知己;另一方麵,祖逖也是感念王烈一心抗胡,收服拓跋鮮卑,奮勇與石勒作戰的勇武,在王烈身上,祖逖總感覺能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最後,也是因為王烈在之前派人送來劉琨給他的信箋後,曾經幫助過他,所以他一直感念在懷。
此刻,縱馬奔馳在荒野之上,遙望這北地的遼闊山川,祖逖心潮起伏。
兩年前,他中流擊楫,橫江北上,手下不過部曲一千,如今卻也占據了一郡之地,抗擊胡虜,正在實現著心中的壯誌。
祖逖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卻是對一旁的都尉韓潛道:“當年我和越石同為司州主簿,嚐聞雞起舞,習武強身,相約日後匡扶社稷,為民謀福。
如今二十餘年已過,我已兩鬢染霜,雖然現在立足蘆洲,然北地胡虜凶惡,各地漢民豪強卻建塢堡自立,互相攻訐,如此情勢下尚不能同心對敵,我大晉若能有中興之日,我祖士稚願為此披肝瀝膽、死不足惜”
說著說著,祖逖眼中浮現出一絲淚光,這淚水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豪情的宣泄。
相比劉琨的風流豁達,祖逖的性格卻更多幾分深沉豪邁。
見祖逖落淚,一旁部將紛紛開口相勸,都尉韓潛卻道:“自家祖跟隨老大人,我們韓氏一門一直跟隨大人你們祖氏一族,如今也有七八十年,而我是您看著長大的,對你一直十分敬佩,如果將軍你赴難而去,我們這些當部下的又該怎麽辦呢?
更何況大人的好友越石公現在在晉陽已經擁有兵馬近五萬,更有糧草、物資無數,還與那拓跋鮮卑交好,到時候大人您和越石公一南一北,光複我大好河山豈不是有望?所以,大人請您萬萬要保重身體,我等必當為你盡命。”
祖逖聞言,心底暗自歎息一聲,有些話這些部將不了解,他也不能多言,朝廷現在內鬥不斷,就算他們這些將士在前線盡命又有何用?
隻是祖逖是那種不會輕易放棄的性格,而且他現在用兵,心底也是想自己是在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而奮鬥,卻不是為那隻會用陰謀估計的權臣、王者。
雖然他和劉琨一樣,處處為某些權臣、甚至是王者所堤防、牽製,但他也做不到如幽州刺史王浚那般,可以謀地自立。
但韓潛的話總是為他著想,他看著一臉期盼的眾將,點頭道:“是啊,越石有今日,卻是收了個好弟子,我有今日也拜王烈之謀,將來這北地必然是他們這群年輕人的天下,隻希望將來這王烈能接過我和越石的重擔,為民為國效忠。”
祖逖如此說,卻是因為王烈在這次來信求助他出兵討伐石勒之前,就已經給祖逖送上了一份厚禮。
韓潛他們幾個親信也自然知道王烈提出的建議,此刻見祖逖提起王烈,都讚不絕口。
韓潛卻道:“將軍,我聽說王烈占據章武後,還主動派人去修葺祖氏宗祠,這王烈卻的確是一個有心的少年。”
祖逖點點頭,王烈對他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仁至義盡,自己又怎麽能不盡心幫助王烈度過此次難關。
忽然,祖逖想起一事,問韓潛道:“頌雲,我聽說你在老家範陽郡還有親屬家眷?”
韓潛聞言,神色一黯:“是有一家眷,十幾年前,胡人作亂,我父帶家眷南遷,但在逃難之初,我弟弟恰好病重,受不得旅途顛簸之苦,老父無奈,將他托付給了朋友照顧,後來曾派人去尋找,但那一家已經被戰火焚毀,我弟弟也不知所蹤……”
祖逖勸慰道:“嗯,吉人自有天相,王烈既然有情有義,等此間事了,我修書一封,求他代你尋找,一定讓你兄弟團聚。”
韓潛立刻拜倒:“謝將軍”
祖逖安撫完韓潛,卻是再次看向遠方,之間山脈被落雪覆蓋,如一匹匹白色巨象,大地阡陌,壯美無限。
“王烈,因為你,我有了這般基業,今既然獨身在幽州抗敵,那我一定力保你平安,否則我又怎麽和越石交待?”祖逖心中暗想。
眼前卻仿佛浮現出劉琨在書信上所交待的那一句話:“王烈慷慨勇武,將來必成大業,你我兄弟不分彼此,但請襄助於他,共創大業”
想到這裏,祖逖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喃喃道:“阿琨啊,阿琨,你卻不知道你這個好弟子,讓我欠下了他一個天大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