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需要新建多少個師交給遼東經略府決定,一應費用當從遼餉中解決,但新軍軍官必須由兵部指派,在軍校培訓後方可上任。”麵對沉重的軍費開支,朱由校痛苦的作出了一個決定,“直隸和山東各設一個教導旅,每個教導旅七十二個哨,如何?”


    王紀一驚,皇上怎麽主動減少了?連忙看向方從哲等內閣大佬……


    “請問陛下,這教導旅是何意?”方從哲見皇上突然變卦,連忙上前問道。


    “國庫空虛,一時難以組建大量軍隊,而新軍製又要逐步適應,隻好先設兩個旅,做個實驗。”朱由校有些無奈,自己原本規模宏大的一個計劃,如今卻消減成兩個試驗性軍隊。至於遼東的軍隊籌建,還無定論。一想到這裏,心中就是一陣沮喪……


    見皇帝如此行事,方從哲也鬆了口氣,生怕又不長眼的大臣另起波折,連忙奏道:“如此循序漸進,也不失良策,就以陛下之見。”


    劉一燝、韓爌等大臣也上前附和,這組建兩個新軍的計劃便成為定局……


    可這時,兵部尚:“啟奏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示下。”


    “愛卿盡管講來。”朱由校心情有些低落,淡淡的應道。


    “請問陛下,這兩個教導旅為何要設一個在山東啊?”黃嘉善問道。


    “山東與遼東隔海相望,如有需要,可直接渡海支援遼東。”朱由校有些奇怪,這麽簡單的問題還要問,真是笨蛋……


    不想,黃嘉善卻麵帶難色,奏道:“陛下,這海上波浪太大,舟師多有沉沒,還望陛下收回成命。”隨即,便有一群大臣出來附和,力圖打消皇帝渡海作戰的構想……


    朱由校有些無奈,想要反駁,卻沒有有力證據,隻好看向方從哲和張維賢等人。卻沒想到,一向支持自己的方從哲等人,也是一臉的不同意……


    無奈之下,朱由校隻好作出決定,先讓這兩個新建的教導旅駐紮在京畿,都以後再行移防。


    朱由校的心情愈加低落,一股無奈、憋屈的情緒充滿了整個胸腔,剛想下令結束這次會議,卻又聽到黃嘉善上奏道:


    “啟奏陛下,如依照新軍製方案,兵部需派員接受各衛所選派的兵丁,並進行訓練。”其實,黃嘉善對這條還是比較滿意的,認為兵部負責新軍兵員的征募和退役,可以有效地控製軍隊人數,防止吃空餉。便想乘此機會,把這條製度確定下來。“此事如何操作,還請陛下示下。”


    朱由校雖屢受打擊,有些精神不佳。但還是振作精神,略作考慮後,回答道:“目前可設兩個新兵訓練點,一個設在遼東,一個設在直隸。至於具體地點、負責人選、練兵章程,黃愛卿可先行部議,再做奏報。”


    “臣遵旨,”見皇上明確表態,黃嘉善也很滿意。卻又道:“啟奏陛下,前些時,陛下設立遼東經略府時,曾有旨意,要在經略府下設參謀署,負責軍隊的編製、裝備、訓練。卻這新兵選練點和經略府又該如何相處?”


    “遼東經略需要多少兵,可先行奏請。待朕批準後,當由兵部負責征募和訓練。”對此,朱由校早有打算,見黃嘉善問,便徐徐道來,“但愛卿也要明白,如果兵部征募訓練後,交給經略府的兵丁數量不夠、素質太差,那朕就要行軍法、嚴懲不貸。”


    “臣遵旨。”黃嘉善心中一凜,卻也知道這是理所應當的。便應了下來……


    朱由校覺得自己今天很鬱悶。召開會議前,朱由校和方從哲、張維賢等人有過一番預測,認為眾人的攻擊矛頭是在《諫議軍製改革疏》中的軍製改革上,卻沒想到,先是蹦出個傻子,叫囂著,要反對征兵備戰;結果引起朱由校的一番高談闊論,反倒解決了這個要不要改革軍製的大問題。緊接著,便是朱由校受到大臣質疑,不得不在大庭廣眾下和大臣討價還價……


    大太監王安見不是事兒,心中暗道,皇上怎麽又陷入到和大臣的爭執上去了……


    先輕輕地咳嗽一聲,引起皇上注意後。王安才微微側身,附在皇上耳邊說道:“陛下,慎言,大臣有事,就讓他們上本。”話剛出口,王安便快站直身體,作出了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朱由校一愣,頓時意識到,自己又犯老毛病了。了想當初王安對自己的諫言,要不動聲色、要和大臣保持距離、千萬不要讓大臣輕易明白自己的想法……,朱由校臉上不由一陣羞紅,心中更是不住的責備自己得意忘形……


    做了一番反思後,朱由校清清嗓子,準備結束今日的平台召對。說道:“朕以為,英國公等人的這道《諫議軍製改革疏》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朱由校停頓下來,等大臣們都集中了精神,才繼續說道:“什麽話呢?!那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大臣們都愣了,沒聽說過這句話啊?!這是什麽意思?隻好集中精神,等待皇上給出解釋……


    “按照國朝製度,軍戶子弟應當世代從軍。可謂是父死子替、兄終弟及,雖有部分人考上功名後脫離軍籍,”朱由校此言一出,大臣們的目光便唰的一下,全看向了方從哲。這方從哲原來可是錦衣衛軍戶出身,正是皇上所說的‘考上功名後脫離軍籍’……。卻又聽講皇上繼續說道:“……可這畢竟是少數,軍戶子弟苦軍役久矣,但卻無從脫身。如此一來,便產生了一係列問題,造成了兵丁厭戰,軍備鬆弛。”朱由校停了下來,看了看眾人表情,覺得眾人若有所悟,才繼續演講。


    “但新的軍製便不同,新建的軍隊中,軍隊編製、人員補充、將領提拔、兵餉放、還有各種訓練都有定製,都要受有司掌控,嚴格執行。隻有這樣,才能保持軍紀儼然,軍心不亂,這才是鐵打的軍隊,是朕的國之幹城。”朱由校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但是,軍卒和各級軍官的服役時間也是有限製的。到了一定年限,軍卒和軍官就可以退役,該襲職的襲職,該養老的養老。至於那些為國立過功的,朕也不吝賞賜。”


    聽著皇上演講,劉一燝心中愈肯定,這軍製改革本是皇上的主意,隻不過借了張維賢等人的名頭罷了,至於那方從哲,更是事先知情……。想到這裏,劉一燝也愈沮喪,為自己得不到皇上信任、不能匡扶大明朝綱而難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風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比較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比較多並收藏明風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