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河工二


    “怎麽?”見方從哲遲遲不肯回答,朱由校不滿的哼了聲,斥責道:“難道方大人有什麽難言之隱不成?”


    “臣不敢。”方從哲猛的一激靈,終於清醒過來。


    “陛下有所不知,”見皇上麵色不善,方從哲輕輕地歎了口氣,向皇帝解釋道:“國朝徭役製度,存在著極大弊端……”


    “按照國朝製度,唯有獲得秀才功名以上者,方可免稅、免除徭役。除此以外,即便是秀才的親生父親,也要服徭役。”


    “可是……”方從哲一陣猶豫,卻還是換了話題,“那些士紳的田地,均在家主名下不假。可實際耕種的,卻還是他們的族人。這些族人,都是不能免除徭役的。”


    雖然方從哲含糊不清,可朱由校卻還是領悟到了話外之意。


    與勳貴不同,那些通過科考上來的秀才舉人們,都是聚家族之力培養出來的。換句話說,沒有家族當初的培養,他們可能什麽都不是。而家族培養他們的目的,不外乎是給家族找根支柱。能讓家族少交些賦稅,少受些欺負……


    而數百年來,這些士紳們也做到了。他們借著自己的種種特權,逃避國家稅收不說。(.無彈窗廣告)還和本地官府上下聯手,將本該由自身承擔的徭役,轉嫁到別人身上去。


    可這次海河河工卻不同,高達百萬人的徭役,已經不是一府一縣的官員所左右。他們無奈之下,隻好把目標打向工部衙門,希望能通過工部,先減少本府本縣的徭役總數。然後,再伺機轉嫁到其他人身上去……


    “方愛卿的意思是說,”朱由校嘶啞的嗓音,再次在大殿中響起,“那些士紳,是在擔心如此大規模的征發勞役,會誤了他們的收成?”


    “陛下聖明,”方從哲深深地施了一禮,卻又接著說道:“那些士紳也知道陛下是在為他們好,可是,北地不如江南,地瘠民困,實在經不起折騰。還請陛下恩準,將海河河工工期延長……”


    朱由校不由得一陣苦笑。對,時間延長些,每年征用的勞役就少了。那些士紳們正好和官府上下聯手,把這些勞役強加到別人頭上去。


    “可是,朕卻不能坐視你們魚肉相鄰,壞了朕的名聲。”朱由校忿忿不平的想道。


    隻是,如不延長工期,又該怎麽辦呢?朱由校一時間犯了難。


    “陛下,”王安見皇上猶豫不決,心中著急,便出主意道:“要不,從其他地方征發一批勞役?”


    “不行,這可不行。”方從哲急忙反對,“國朝的徭役裏數,都是有規定的。更何況,陛下曾頒下旨意,讓各地自行申報工程項目。這征發其他省份的勞役,必定會引起該省官員的反對。”


    “這也不成,那也不成,”王安不樂意了,他大聲嚷嚷道:“那你說怎麽辦?難道真的把工期延長下去嗎?”


    看方從哲還是一副你說得對,就是要延長工期的表情,王安有點氣急敗壞,“不說二十年了,但說十年,你方大人能保證戶部一直有錢嗎?”


    方從哲心中一驚,“對啊,就是戶部有錢,繼任的閣臣還會同意修繕海河嗎?要知道,自己是因為家住京師,才提議修繕海河……”


    朱由校輕輕地咳嗽了一聲,提醒兩人注意後,才緩緩說道:“……延長工期,隻是下策。朕修繕海河,一是為了穩定京畿,防治水患威脅京師及運河;二是為了備災,使直隸之地少受旱情影響。因此,海河的修繕必須要盡早完成。”


    “陛下聖明。”提起旱情,方從哲和王安心中均是一驚。當今即位之初,便多次提醒大臣,說北地已經連年受災。而即位以來的多項政策,如選育良種、推行糧食配給製等等,也都是圍繞在農業、糧食等展開,以備災備荒為主要目的。而海河修繕,也是皇帝備災備荒的一項決策。


    隻是,兩人卻萬萬沒有想到,皇上竟然把這修繕海河看的那麽重、要求的那麽急……


    可朱由校卻一直看的很清楚。


    在過去的一年多裏,不管是內閣也好、六部也好,也做了很多備災救災、恢複農業的準備。可是,這些大臣們卻好像習慣了各地災情不斷,始終用著輕忽的心態在做事。以至於,朝廷的備災政策,一到地方,便走了樣,成了地方官員向朝廷哭窮的最好借口。


    “……兩位愛卿要多想想辦法,哪怕是多花些錢,也要盡快把海河修繕好。”朱由校有點無奈,隻好在銀錢上開了一個大口子。


    “……臣(奴才)遵旨。”方從哲和王安一陣猶豫,隻好應承下來。


    “陛下,”方從哲沉思良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要不,改征徭役為招募如何?”


    “招募?”朱由校不解。


    方從哲連忙解釋,“……張居正時,曾推行一條鞭法,將一切徭役和田賦都折為銀錢征收。而國家欲動土木時,再以銀錢招募工匠。可在張居正死後,一條鞭法便遭到廢除,各地民夫,照舊服徭役。”


    “這倒是個好主意。”朱由校一聽就明白了。這是把原有的實物稅折換成貨幣稅,通過征收銀錢,來放鬆對編戶的人身束縛,卻又保證了國家財力。這應當是件好事啊,可為什麽又廢除了呢?


    對於皇上的疑問,方從哲隻能一陣苦笑,“……每逢招募工役,便會出現名額不足現象,從而影響工程進度。”


    朱由校一陣默然,“……勞動力市場,還是太過狹小啊。”朱由校心中暗歎道。


    “征發勞役時,”朱由校突然問道,“朝廷都給那些役工什麽報酬?”


    方從哲一愣,忙應道:“……隻需管足飯食即可。”


    朱由校一陣無語,讓人家丟了自己地裏的活計,給你白幹活啊?卻又問道:“招募呢?”


    “除管足飯食外,還要給予一些銀錢。”


    “以愛卿之見,”朱由校問道,“招募時,工役不足,是何緣由?”


    方從哲一陣苦笑,“故土難離,又愚民無知,不相信官府。而小胥小吏,盤剝又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風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比較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比較多並收藏明風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