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海軍部陸軍部上
這次從遼東回來,熊廷弼的作風大為不同。
上次從遼東回來的時候,熊廷弼作風十分低調,隻是帶著幾個老仆,和一些官員結伴進京。可這次回來,熊廷弼卻拉了五十多輛大車,每輛車都是車轍甚深,還有專人在旁邊看著,嚴格防範外人偷窺。除此之外,還有一隊五百多人的護衛,手持刀劍長矛不說,還有不少軍中用慣的強弓硬弩。甚至在車夫中還有著傳聞,在途中宿營時有護衛拿著短銃把玩。
但不管怎麽說,到了離京城不遠的時候,熊廷弼還是收斂了一些,讓護衛們把紮眼兵器都收了起來,隻留了護身的短刀傍身。而在這時,特意前來和熊廷弼接頭的人已經到了。
荊少卿看了看長長地車隊,臉頓時就拉了下來,“世叔你這是出什麽幺蛾子?難道還嫌自己身上的麻煩不夠多嗎?”說罷,荊少卿便跳上了馬車,冷冷的看著熊廷弼。
雖有著叔侄名分,可熊廷弼和荊少卿的年齡也差不了幾歲,兩人自小在一塊長大,情分自然和別人不同。因此,麵對荊少卿無禮的詰問,熊廷弼笑了,“荊主事大老遠的迎了過來,可是故意來尋熊某的不是?”
“你,”荊少卿一陣氣結,有心扭頭離去,卻還是放不下這個名為叔侄實為兄弟的發小,“我本來還以為那些都是別人的誣告,想來給你提個醒讓你早作準備。可到了這裏才知道,那些言官平日裏雖然乖張,可這次卻是沒有冤枉你的……”
“哦,”熊廷弼拉長了聲音,“什麽事沒有冤枉我?少卿不妨說來聽聽。”
看著熊廷弼憊懶的樣子,荊少卿更是氣結,他用手一指外麵長長的車隊,“我知道你在朝鮮發了利是,可是你就不會避避別人目光嗎?這樣在光天化日下大搖大擺的進京,你就不怕觸怒了皇上?”
“皇上乃是聖明之君,富有天下。這一點散碎銀子,一點人參毛皮,又怎能入得了聖上的眼?”熊廷弼雖自有打算,但見荊少卿對自己的事情如此著急上火,也頗為感動。“少卿不必過慮,我自有打算。”
“你,”荊少卿一下子噎了個半死,看著熊廷弼半晌沒有說出話來,過了良久,才無奈的說道,“也罷,你好自為之吧。”荊少卿語氣有些闌珊,“但無論如何,你帶回來的這些護衛不能入京,他們身上的違製兵器也要盡快處理個幹淨,免得引來殺身之禍。”
“我明白。”熊廷弼看著荊少卿,鄭重的點了點頭,“我在密雲有個莊子,待會那些護衛不會進城,將直接到莊子上安置。”
荊少卿看了看熊廷弼,最終發出了一聲輕歎,卻沒有繼續勸說,而是給荊少卿講解起了京城中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
“正如世叔所想的那樣,英國公張維賢因身體不適為由,辭去了軍校校長一職。”荊少卿悄悄的觀察著熊廷弼的表情,心裏揣摩著熊廷弼的用意,“現在軍校校長位置空懸,成國公朱純臣等人都在施展手段,希望得到這個職位。”
“這是自然的,”熊廷弼淡淡一笑,“國朝留給勳貴武將的職位並不多,還全都受到文臣內廷的限製,難以施展手腳。隻有這個軍校的校長一職,既有清名,又有實惠,也難怪大家夥眼紅。不過,”熊廷弼的笑容有些古怪,“對聖上來說,寧願這個職位空著,也不會讓一個不放心的人去坐。”
“那是自然,”荊少卿點點頭,“這軍校校長可是天下武人的師長,若是德行不夠,必定會遺患無窮。可若是才能不夠,也肯定會誤人子弟。這朝中既有的行又有才幹的人,太少了。”說到這裏,荊少卿就是一楞,再看熊廷弼時,卻見熊廷弼正麵含微笑的看著自己,“難道世叔想謀取這個職位。”
熊廷弼一臉鄭重的點了點頭,“還望少卿助為叔一臂之力。”
其實在熊廷弼策劃攻朝的時候,還並沒有想太多的身後之事。可在攻入朝鮮奪得平安鹹境兩道之後,熊廷弼才突然發現自己把自己送入了絕境。
自有大明以來,曆代的軍功都是以抵抗韃虜為上,次之是平定南蠻,最後是平定叛亂,至於在抵抗韃虜之上的滅國、開疆,如果得而複失可以算的話,開疆倒是有,可滅國之功卻絕對沒有。
現如今,熊廷弼冷不丁的建立了一份大的功勳,卻心中不安起來。平滅建虜還勉強可以算作平定叛亂,但攻朝並迫使朝鮮改姓卻至少是個開疆之功。可以想象的是,即便皇上再大度再仁慈,此後等待熊廷弼的也將是長期閑置。
再想想當初王陽明的遭遇,熊廷弼更是感到不寒而栗。自己還在壯年,還能騎烈馬挽強弓,又怎能在隨後的漫長人生中仰小人鼻息。
不過,正可謂天無絕人之路,熊廷弼在苦思冥想了整整七天七夜後,終於給自己找出了一條生機。這條生計就是不退反進,不去退隱山林,反而大隱於朝,就呆在皇上的目光之下,到皇家軍校中去做事。
當然,在這之前,熊廷弼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比如,壞了自己的名聲……
和熊廷弼對視了一陣後,荊少卿低下了頭,隨之,一絲陰翳在眼中閃過,“我在衙門裏聽過一些傳聞,正好給世叔講講。”
“你說。”熊廷弼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
“據黃尚書身邊的一些人透漏,說黃尚書有意向皇上進言,仿新軍製度建立水師衙門,以節製水師。”荊少卿身為兵部職方司主事,自然希望熊廷弼借得勝還朝之機入主兵部。而且在荊少卿看來,本朝兵部尚書權勢極大,幾乎可以決定朝廷所有軍政,熊廷弼也應當朝思暮想這個職位才對,而不是去做一個名聲上好聽的傀儡校長。
“水師衙門?”熊廷弼啞然失笑,又是個爭權奪利的玩意,“國朝曆來重視塞防,萬裏北疆更是重中之重。黃嘉善不說去想辦法整頓邊軍,撫慰九邊將士,卻去建什麽水師衙門,抱那些水鬼的大腿。難道他還想把戰船開到岸上來不成?”說著,熊廷弼更是搖頭大笑。
“世叔所言言之有理,黃嘉善如此乖張,朝廷軍政早晚要壞到他手裏。”荊少卿心中一喜,急忙勸道,“世叔這些年嘔心瀝血才組建了一隻新軍,難道就眼睜睜看著被黃嘉善敗壞幹淨不成?”
“那依你之見呢?”
“還請世叔以大明江山社稷為重,出麵阻止黃嘉善的荒唐舉措。”荊少卿急忙言道。
“少卿言重了,”熊廷弼暗暗的歎了口氣,搖頭拒絕道,“熊某何德何能敢去承擔這社稷重擔,再說這新軍本就是皇上一手締造,我隻是僥幸拿來用用得以立功罷了。至於黃嘉善倒行逆施,”熊廷弼雙手一推,“自然有聖上,有朝中閣臣秉公處置。”
“世叔?”荊少卿驚呆了,心中更是一陣納悶,這還是我自幼認識的那個熊廷弼熊非百嗎?
看荊少卿如此失態,熊廷弼猶豫了一下,緩緩的講道,“少卿莫怪熊某矯情不肯為大明出力,其實熊某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出此下策。”見荊少卿還是滿臉不解和失望,熊廷弼幽幽的歎了口氣,“難道少卿忘了,珊兒如今可是在宮中……”
賢妃娘娘?荊少卿一愣,隨即便明白過來。國朝向來忌諱內宮幹政,曆代後妃都是從民間低門小戶中選出。而選中之後,後妃的親族就嚴禁出仕,更不要說去掌握天下兵馬大權。
想到這裏,荊少卿心中就是一動,“難道皇上當初選賢妃娘娘入宮,就打了削軍權之心嗎?”
“也是我當初一時不查,”熊廷弼臉上露出了後悔莫及的神色,“不過現在引身告退,應當還來得及。”自責了幾句,熊廷弼又去安慰荊少卿,“黃嘉善雖然和本官不合,卻也是位佼佼君子,等本官退隱之後,隻要你不放下心結,諒他也不會故意為難於你。再說,他不顧朝廷實際倡議水師衙門,早晚會引起朝野詰難掛冠而去,到時候你自有出頭之日。”
“承世叔吉言了。”荊少卿拱了拱手,心中卻是不以為然。黃嘉善既然敢提出組建水師衙門,那必定會有水師衙門非成立不可的理由。況且水師剛剛在朝鮮立下大功,黃嘉善借機提出組建水師衙門,也算是順理成章之事。若是黃嘉善僥幸把水師衙門組建成功,那自己就這樣死皮賴臉的留在兵部豈不是要淪為笑柄?
想到這裏,荊少卿不由的就動起了心思,若是自己換個衙門又該如何?可抬頭看了看熊廷弼,荊少卿卻一陣的泄氣,以自己這位世叔的臭脾氣,朝野上下各大衙門得罪了個遍,若是靠他去幫著周旋,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看來自己也該轉換門庭了,荊少卿心中哀歎道。
這次從遼東回來,熊廷弼的作風大為不同。
上次從遼東回來的時候,熊廷弼作風十分低調,隻是帶著幾個老仆,和一些官員結伴進京。可這次回來,熊廷弼卻拉了五十多輛大車,每輛車都是車轍甚深,還有專人在旁邊看著,嚴格防範外人偷窺。除此之外,還有一隊五百多人的護衛,手持刀劍長矛不說,還有不少軍中用慣的強弓硬弩。甚至在車夫中還有著傳聞,在途中宿營時有護衛拿著短銃把玩。
但不管怎麽說,到了離京城不遠的時候,熊廷弼還是收斂了一些,讓護衛們把紮眼兵器都收了起來,隻留了護身的短刀傍身。而在這時,特意前來和熊廷弼接頭的人已經到了。
荊少卿看了看長長地車隊,臉頓時就拉了下來,“世叔你這是出什麽幺蛾子?難道還嫌自己身上的麻煩不夠多嗎?”說罷,荊少卿便跳上了馬車,冷冷的看著熊廷弼。
雖有著叔侄名分,可熊廷弼和荊少卿的年齡也差不了幾歲,兩人自小在一塊長大,情分自然和別人不同。因此,麵對荊少卿無禮的詰問,熊廷弼笑了,“荊主事大老遠的迎了過來,可是故意來尋熊某的不是?”
“你,”荊少卿一陣氣結,有心扭頭離去,卻還是放不下這個名為叔侄實為兄弟的發小,“我本來還以為那些都是別人的誣告,想來給你提個醒讓你早作準備。可到了這裏才知道,那些言官平日裏雖然乖張,可這次卻是沒有冤枉你的……”
“哦,”熊廷弼拉長了聲音,“什麽事沒有冤枉我?少卿不妨說來聽聽。”
看著熊廷弼憊懶的樣子,荊少卿更是氣結,他用手一指外麵長長的車隊,“我知道你在朝鮮發了利是,可是你就不會避避別人目光嗎?這樣在光天化日下大搖大擺的進京,你就不怕觸怒了皇上?”
“皇上乃是聖明之君,富有天下。這一點散碎銀子,一點人參毛皮,又怎能入得了聖上的眼?”熊廷弼雖自有打算,但見荊少卿對自己的事情如此著急上火,也頗為感動。“少卿不必過慮,我自有打算。”
“你,”荊少卿一下子噎了個半死,看著熊廷弼半晌沒有說出話來,過了良久,才無奈的說道,“也罷,你好自為之吧。”荊少卿語氣有些闌珊,“但無論如何,你帶回來的這些護衛不能入京,他們身上的違製兵器也要盡快處理個幹淨,免得引來殺身之禍。”
“我明白。”熊廷弼看著荊少卿,鄭重的點了點頭,“我在密雲有個莊子,待會那些護衛不會進城,將直接到莊子上安置。”
荊少卿看了看熊廷弼,最終發出了一聲輕歎,卻沒有繼續勸說,而是給荊少卿講解起了京城中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
“正如世叔所想的那樣,英國公張維賢因身體不適為由,辭去了軍校校長一職。”荊少卿悄悄的觀察著熊廷弼的表情,心裏揣摩著熊廷弼的用意,“現在軍校校長位置空懸,成國公朱純臣等人都在施展手段,希望得到這個職位。”
“這是自然的,”熊廷弼淡淡一笑,“國朝留給勳貴武將的職位並不多,還全都受到文臣內廷的限製,難以施展手腳。隻有這個軍校的校長一職,既有清名,又有實惠,也難怪大家夥眼紅。不過,”熊廷弼的笑容有些古怪,“對聖上來說,寧願這個職位空著,也不會讓一個不放心的人去坐。”
“那是自然,”荊少卿點點頭,“這軍校校長可是天下武人的師長,若是德行不夠,必定會遺患無窮。可若是才能不夠,也肯定會誤人子弟。這朝中既有的行又有才幹的人,太少了。”說到這裏,荊少卿就是一楞,再看熊廷弼時,卻見熊廷弼正麵含微笑的看著自己,“難道世叔想謀取這個職位。”
熊廷弼一臉鄭重的點了點頭,“還望少卿助為叔一臂之力。”
其實在熊廷弼策劃攻朝的時候,還並沒有想太多的身後之事。可在攻入朝鮮奪得平安鹹境兩道之後,熊廷弼才突然發現自己把自己送入了絕境。
自有大明以來,曆代的軍功都是以抵抗韃虜為上,次之是平定南蠻,最後是平定叛亂,至於在抵抗韃虜之上的滅國、開疆,如果得而複失可以算的話,開疆倒是有,可滅國之功卻絕對沒有。
現如今,熊廷弼冷不丁的建立了一份大的功勳,卻心中不安起來。平滅建虜還勉強可以算作平定叛亂,但攻朝並迫使朝鮮改姓卻至少是個開疆之功。可以想象的是,即便皇上再大度再仁慈,此後等待熊廷弼的也將是長期閑置。
再想想當初王陽明的遭遇,熊廷弼更是感到不寒而栗。自己還在壯年,還能騎烈馬挽強弓,又怎能在隨後的漫長人生中仰小人鼻息。
不過,正可謂天無絕人之路,熊廷弼在苦思冥想了整整七天七夜後,終於給自己找出了一條生機。這條生計就是不退反進,不去退隱山林,反而大隱於朝,就呆在皇上的目光之下,到皇家軍校中去做事。
當然,在這之前,熊廷弼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比如,壞了自己的名聲……
和熊廷弼對視了一陣後,荊少卿低下了頭,隨之,一絲陰翳在眼中閃過,“我在衙門裏聽過一些傳聞,正好給世叔講講。”
“你說。”熊廷弼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
“據黃尚書身邊的一些人透漏,說黃尚書有意向皇上進言,仿新軍製度建立水師衙門,以節製水師。”荊少卿身為兵部職方司主事,自然希望熊廷弼借得勝還朝之機入主兵部。而且在荊少卿看來,本朝兵部尚書權勢極大,幾乎可以決定朝廷所有軍政,熊廷弼也應當朝思暮想這個職位才對,而不是去做一個名聲上好聽的傀儡校長。
“水師衙門?”熊廷弼啞然失笑,又是個爭權奪利的玩意,“國朝曆來重視塞防,萬裏北疆更是重中之重。黃嘉善不說去想辦法整頓邊軍,撫慰九邊將士,卻去建什麽水師衙門,抱那些水鬼的大腿。難道他還想把戰船開到岸上來不成?”說著,熊廷弼更是搖頭大笑。
“世叔所言言之有理,黃嘉善如此乖張,朝廷軍政早晚要壞到他手裏。”荊少卿心中一喜,急忙勸道,“世叔這些年嘔心瀝血才組建了一隻新軍,難道就眼睜睜看著被黃嘉善敗壞幹淨不成?”
“那依你之見呢?”
“還請世叔以大明江山社稷為重,出麵阻止黃嘉善的荒唐舉措。”荊少卿急忙言道。
“少卿言重了,”熊廷弼暗暗的歎了口氣,搖頭拒絕道,“熊某何德何能敢去承擔這社稷重擔,再說這新軍本就是皇上一手締造,我隻是僥幸拿來用用得以立功罷了。至於黃嘉善倒行逆施,”熊廷弼雙手一推,“自然有聖上,有朝中閣臣秉公處置。”
“世叔?”荊少卿驚呆了,心中更是一陣納悶,這還是我自幼認識的那個熊廷弼熊非百嗎?
看荊少卿如此失態,熊廷弼猶豫了一下,緩緩的講道,“少卿莫怪熊某矯情不肯為大明出力,其實熊某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出此下策。”見荊少卿還是滿臉不解和失望,熊廷弼幽幽的歎了口氣,“難道少卿忘了,珊兒如今可是在宮中……”
賢妃娘娘?荊少卿一愣,隨即便明白過來。國朝向來忌諱內宮幹政,曆代後妃都是從民間低門小戶中選出。而選中之後,後妃的親族就嚴禁出仕,更不要說去掌握天下兵馬大權。
想到這裏,荊少卿心中就是一動,“難道皇上當初選賢妃娘娘入宮,就打了削軍權之心嗎?”
“也是我當初一時不查,”熊廷弼臉上露出了後悔莫及的神色,“不過現在引身告退,應當還來得及。”自責了幾句,熊廷弼又去安慰荊少卿,“黃嘉善雖然和本官不合,卻也是位佼佼君子,等本官退隱之後,隻要你不放下心結,諒他也不會故意為難於你。再說,他不顧朝廷實際倡議水師衙門,早晚會引起朝野詰難掛冠而去,到時候你自有出頭之日。”
“承世叔吉言了。”荊少卿拱了拱手,心中卻是不以為然。黃嘉善既然敢提出組建水師衙門,那必定會有水師衙門非成立不可的理由。況且水師剛剛在朝鮮立下大功,黃嘉善借機提出組建水師衙門,也算是順理成章之事。若是黃嘉善僥幸把水師衙門組建成功,那自己就這樣死皮賴臉的留在兵部豈不是要淪為笑柄?
想到這裏,荊少卿不由的就動起了心思,若是自己換個衙門又該如何?可抬頭看了看熊廷弼,荊少卿卻一陣的泄氣,以自己這位世叔的臭脾氣,朝野上下各大衙門得罪了個遍,若是靠他去幫著周旋,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看來自己也該轉換門庭了,荊少卿心中哀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