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軍軍情部現在還是尹峰直接總管,一些日常事務則是曾瑞在輔助,有關南洋事務則是李麗華分管一些,麥小六為地區主管。(.好看的小說)海南島是被軍情部劃歸內國內科掌管,關於俞谘皋去海南任職瓊崖參將的資料,則是在尹峰派出海南特遣部隊後,才輾轉拿到手的。
於是,這則情報在顏思齊登陸三亞港時,輾轉從軍情部國內科到了他的手中。
“嗬嗬,同學啊!現在是參將了,升職夠快的。”
顏思齊穿著一套歐洲式的貴族服,神氣地站在崖州城頭:“此去瓊州府,最終得和我們的同門師兄弟見真章,嗬嗬,人生之奇妙,莫過於此。”
顏思齊由於曾經是尹峰的親衛隊成員,雖然在中華軍校步兵科、指揮科都學習過,但是都是斷斷續續地在上課,總計課時不過一年,卻花了五年時間才陸陸續續上完,因此他和很多中華軍軍校畢業的軍官、士官都算是同學。俞谘皋和他在一段時間內,曾經一起坐在同一間課堂內上課。
林水生和南洋特遣團的監軍曹泰按軍校資曆來說,畢業得比顏思齊早,卻也不能在他麵前稱師兄,因為顏思齊實際入校學習的時間比他們都早得多。
林水生道:“俞師兄比我早一年入學,當年在遠征倭寇薩摩藩的鹿兒島之戰中,他在城山上帶頭起刺刀衝鋒,是個有勇有謀的戰將,不可輕視啊!”
顏思齊嗤之以鼻:“哼!那又如何?如今他還不是主將,才來瓊州不過幾個月時間,指揮不了那些廣東廣西的客兵,他手下那幾千號人在對陣時不自亂陣腳,就已經不錯了。”他指指正在出城的南洋團的幾門炮車說道:“隻要把這些24磅重炮推進山裏,那黎民的老巢隻需一天就能攻破。[]這樣吧,諸位的部隊都抓緊時間北上,把黎民亂軍往北麵趕過去,讓他們去和朝廷的官兵糾纏,我們抓緊時間鞏固控製區。先避免和官兵的作戰,最後再解決他們。”
他說完向林曉看去:“林總管,林大哥,你看……”
林曉嗬嗬一笑:“你們也快點出吧!作戰的事,你們在前線商議決定吧,這不是我擅長的活計。”
……
林曉能夠主動將戰場指揮權讓給前線的將領們,而廣東副總兵金齊家怎麽也不肯讓俞谘皋獨領一軍南下。
無論俞谘皋如何請求,金副總兵就是不許他單獨領兵南下,直接向五指山區進攻。理由是大軍已分東西兩路南下,再派兵中路南下,就會分散兵力,萬一五指山中的黎民突然北上攻擊瓊州,那就會防禦不力。金齊家實際上就是想把此次出征海南島的官兵主力僅僅抓在手裏,以拖待變,並且保證自己的安全。
俞谘皋告訴他:中華軍此次插手剿滅黎亂,必定是想渾水摸魚,搶占地盤。
金齊家無論如何不相信:華興聯號的這些武裝在海上時能橫行霸道的,但是在陸地上如何能和朝廷大軍對抗?他們此來不過是想趁火打劫,搶掠一些東西自然就會退去。
俞谘皋無論如何也無法讓金齊家相信中華軍的實力。金本人還有一種考慮,他認為中華軍海上武裝厲害,這是廣東、福建、浙江沿海官兵一致公認的事實,萬一遇中華軍衝突惹惱了他們,他們用艦隊切斷了瓊州海峽,那麽金齊家就成了孤軍了。
總之,由於金齊家的膽小避戰,俞谘皋在顏思齊登陸三亞後的三個月內,毫無動作。同一時期,東西兩路官兵都陷入了僵局,在五灣水和文瀾水等地被阻截住了。
林曉接到後勤船隊帶來的尹峰的信件,然後親自趕到了樂安城下顏思齊的大營。
“瞧瞧船主的信,他要求我們迅搶占昌化周邊地區,特別是西邊山區一帶,然後讓那些勘探師傅們立刻去找鐵礦。你看怎麽辦?”
秉承顏思齊提出的驅狼攻虎之計,中華軍此刻最前鋒的部隊並未越過五指山區,**土著營還在海南島西海岸,距離昌化縣還有幾十裏路,正在和一股黎民亂軍糾纏。
顏思齊苦惱地拍拍頭:“真是奇怪,船主為何這麽肯定昌化那邊會有大鐵礦?眼下樂安城雖然已經攻占,但是周邊的黎民山寨還沒有全部投降,現在我們還不能離開……這樣吧,我把林水生和水手火槍隊,還有新到的學生營全調給你,你帶著部隊去昌化,會合**土著營去占領詹州和昌化。”
“學生軍?這能行嗎?”林曉疑惑地問。
所謂學生軍,前身就是顏思齊擔任過指揮官的童子軍,現在是中華軍軍校實習生營。一般來說,現在的中華軍不會把童子軍派到第一線去作戰了。
顏思齊知道林曉在猶豫什麽,笑著說道:“林大哥,此去昌化,應該隻有十幾個山寨還沒有收服,不需要怎麽打,應該就能順利突破山區險路到達昌化。學生軍此去也是一種訓練,畢竟實戰環境下大規模的叢林穿插運動作戰,在**島上是沒機會遇到了。”
林曉不太懂“叢林穿插運動”什麽的,不過他想了想也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麽強敵擋在路上了,因此他決定親自領隊出。為了保險起見,他還命令駐紮在三亞的第三艦隊分艦隊派出十艘三桅炮艦和二十艘快戰船,由海路出去昌化。
林曉、林水生帶領水手火槍隊、學生軍總計18oo人出了,隻用了十天時間就突破了上百裏的五指山區,來到了海南島西海岸,並且順利和**土著營匯合了。他們來到昌化縣城時,卻現縣城已經一片荒涼,幾乎已成死城。原來在一個多月以前,昌化縣已經被黎民叛軍乘夜色越城攻破了。這個小縣城城牆本來就矮小,如今更加殘破不全,全城隻有不到百餘戶人家還在苟延殘喘。由於縣官和官吏、守城官兵基本被殺或者逃走,這一個多月昌化陷入了徹底的無政府狀態,零零落落陸續又有一些黎民叛軍襲擊了小城,還有不少漢人土匪海盜乘火打劫,這個小縣城剩下的活人已經形同僵屍,奄奄一息坐以待斃了。
林曉帶著人開始賑濟難民、林水生留下西拉雅土著營、學生軍在昌化縣城,自己帶著部隊出去找鐵礦。幾十名中外勘探師在部隊保護下進入了昌化西部山區,開始找礦。
沒過幾天,中華軍第三艦隊特遣部隊也到了昌化西麵的八所港,同時,勘探師們來一則好消息:在昌化縣西5o餘裏的地方,在尹峰船主指點出的地方,某條小河以南的山穀中,在此處地表現了銅礦,呈孔雀石類型,已經按照尹船主的建議取名“石碌嶺”。在銅礦層往下挖不過幾尺,上好的鐵礦石立刻暴露出了地表。林水生喜出望外之際,趕緊向崖州方麵的顏思齊要求增派援軍鞏固這一地區,同時他也開始在石碌嶺以南建築堡壘,準備長期控製這一鐵礦區。
林曉這幾天忙著整頓政務,把流落在縣城四周的難民們都召集過來,從分遣艦隊調集糧食救濟他們。他還要求崖州迅調集文職官吏來昌化,要恢複本縣的社會次序。同時,他把幾十名捉生手向北麵撒開,讓他們去探聽北麵官軍的消息。
就在他忙著重新建立昌化縣政府機構的時候,派出的探子們紛紛趕回來報告:一支官軍的部隊已經突破臨高和文瀾水一線,將那裏的黎民叛亂武裝統統驅趕進了山區,前鋒部隊距離昌化縣城已經不到三十裏了。
借助著改進後的望遠鏡和特種營開展的忍者訓練,這些中華軍捉生手在情報偵查方麵,相對明朝官軍而言處在單方麵透明的狀態。
出外偵查的捉生手現,這支部隊打著一些奇怪的旗號,但是其中有俞谘皋的將旗,人數不多,大約隻有2ooo餘,但是卻從臨高一直南下打到昌化以北,穿越過數萬黎民亂軍和土匪。
“俞谘皋,隻可能是他了。”剛剛趕回昌化來收集給養的林水生抓抓頭皮,為難地說:“鐵礦那邊的幾個黎人村寨剛剛被我們打服了,鐵礦堡也剛剛開始建築,水手火槍隊還得駐守在那一帶。”
“昌化縣城也不能丟,否則鐵礦堡壘那邊的駐軍就成了孤軍了。”林曉搖搖頭說:“你必須派幾哨火槍隊回來,幫助守城。”
林水生道:“這個沒問題,我隻是擔心土著營和學生軍的戰鬥力,我留守此地,林大哥,你立刻由海路去崖州。你是本次海南之戰的主管,由你協調援軍比較合適。”
林曉哈哈一笑:“得了,林兄弟,我也是見過大陣仗的,馬尼拉那會我也是衝殺在前的,……由海路去崖州的信使我已經派出,我和你一起在昌化城內等著俞谘皋,看看你的同學有什麽能耐。
隨著官軍接近昌化,中華軍捉生手在野外偵查中開始遇到挑戰,官兵探子居然能夠在深夜進入叢林地帶,與經曆過**高山密林和呂宋叢林訓練的中華軍捉生手交手。從對方的手段來看,很明顯,對方也企圖進行戰場情報遮蔽,這是中華軍軍校教授的戰場基礎戰術流程。
林水生聽到了中華軍捉生手的報告後,不禁苦笑搖頭:“看來,我們都想到一齊去了。”
於是,這則情報在顏思齊登陸三亞港時,輾轉從軍情部國內科到了他的手中。
“嗬嗬,同學啊!現在是參將了,升職夠快的。”
顏思齊穿著一套歐洲式的貴族服,神氣地站在崖州城頭:“此去瓊州府,最終得和我們的同門師兄弟見真章,嗬嗬,人生之奇妙,莫過於此。”
顏思齊由於曾經是尹峰的親衛隊成員,雖然在中華軍校步兵科、指揮科都學習過,但是都是斷斷續續地在上課,總計課時不過一年,卻花了五年時間才陸陸續續上完,因此他和很多中華軍軍校畢業的軍官、士官都算是同學。俞谘皋和他在一段時間內,曾經一起坐在同一間課堂內上課。
林水生和南洋特遣團的監軍曹泰按軍校資曆來說,畢業得比顏思齊早,卻也不能在他麵前稱師兄,因為顏思齊實際入校學習的時間比他們都早得多。
林水生道:“俞師兄比我早一年入學,當年在遠征倭寇薩摩藩的鹿兒島之戰中,他在城山上帶頭起刺刀衝鋒,是個有勇有謀的戰將,不可輕視啊!”
顏思齊嗤之以鼻:“哼!那又如何?如今他還不是主將,才來瓊州不過幾個月時間,指揮不了那些廣東廣西的客兵,他手下那幾千號人在對陣時不自亂陣腳,就已經不錯了。”他指指正在出城的南洋團的幾門炮車說道:“隻要把這些24磅重炮推進山裏,那黎民的老巢隻需一天就能攻破。[]這樣吧,諸位的部隊都抓緊時間北上,把黎民亂軍往北麵趕過去,讓他們去和朝廷的官兵糾纏,我們抓緊時間鞏固控製區。先避免和官兵的作戰,最後再解決他們。”
他說完向林曉看去:“林總管,林大哥,你看……”
林曉嗬嗬一笑:“你們也快點出吧!作戰的事,你們在前線商議決定吧,這不是我擅長的活計。”
……
林曉能夠主動將戰場指揮權讓給前線的將領們,而廣東副總兵金齊家怎麽也不肯讓俞谘皋獨領一軍南下。
無論俞谘皋如何請求,金副總兵就是不許他單獨領兵南下,直接向五指山區進攻。理由是大軍已分東西兩路南下,再派兵中路南下,就會分散兵力,萬一五指山中的黎民突然北上攻擊瓊州,那就會防禦不力。金齊家實際上就是想把此次出征海南島的官兵主力僅僅抓在手裏,以拖待變,並且保證自己的安全。
俞谘皋告訴他:中華軍此次插手剿滅黎亂,必定是想渾水摸魚,搶占地盤。
金齊家無論如何不相信:華興聯號的這些武裝在海上時能橫行霸道的,但是在陸地上如何能和朝廷大軍對抗?他們此來不過是想趁火打劫,搶掠一些東西自然就會退去。
俞谘皋無論如何也無法讓金齊家相信中華軍的實力。金本人還有一種考慮,他認為中華軍海上武裝厲害,這是廣東、福建、浙江沿海官兵一致公認的事實,萬一遇中華軍衝突惹惱了他們,他們用艦隊切斷了瓊州海峽,那麽金齊家就成了孤軍了。
總之,由於金齊家的膽小避戰,俞谘皋在顏思齊登陸三亞後的三個月內,毫無動作。同一時期,東西兩路官兵都陷入了僵局,在五灣水和文瀾水等地被阻截住了。
林曉接到後勤船隊帶來的尹峰的信件,然後親自趕到了樂安城下顏思齊的大營。
“瞧瞧船主的信,他要求我們迅搶占昌化周邊地區,特別是西邊山區一帶,然後讓那些勘探師傅們立刻去找鐵礦。你看怎麽辦?”
秉承顏思齊提出的驅狼攻虎之計,中華軍此刻最前鋒的部隊並未越過五指山區,**土著營還在海南島西海岸,距離昌化縣還有幾十裏路,正在和一股黎民亂軍糾纏。
顏思齊苦惱地拍拍頭:“真是奇怪,船主為何這麽肯定昌化那邊會有大鐵礦?眼下樂安城雖然已經攻占,但是周邊的黎民山寨還沒有全部投降,現在我們還不能離開……這樣吧,我把林水生和水手火槍隊,還有新到的學生營全調給你,你帶著部隊去昌化,會合**土著營去占領詹州和昌化。”
“學生軍?這能行嗎?”林曉疑惑地問。
所謂學生軍,前身就是顏思齊擔任過指揮官的童子軍,現在是中華軍軍校實習生營。一般來說,現在的中華軍不會把童子軍派到第一線去作戰了。
顏思齊知道林曉在猶豫什麽,笑著說道:“林大哥,此去昌化,應該隻有十幾個山寨還沒有收服,不需要怎麽打,應該就能順利突破山區險路到達昌化。學生軍此去也是一種訓練,畢竟實戰環境下大規模的叢林穿插運動作戰,在**島上是沒機會遇到了。”
林曉不太懂“叢林穿插運動”什麽的,不過他想了想也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麽強敵擋在路上了,因此他決定親自領隊出。為了保險起見,他還命令駐紮在三亞的第三艦隊分艦隊派出十艘三桅炮艦和二十艘快戰船,由海路出去昌化。
林曉、林水生帶領水手火槍隊、學生軍總計18oo人出了,隻用了十天時間就突破了上百裏的五指山區,來到了海南島西海岸,並且順利和**土著營匯合了。他們來到昌化縣城時,卻現縣城已經一片荒涼,幾乎已成死城。原來在一個多月以前,昌化縣已經被黎民叛軍乘夜色越城攻破了。這個小縣城城牆本來就矮小,如今更加殘破不全,全城隻有不到百餘戶人家還在苟延殘喘。由於縣官和官吏、守城官兵基本被殺或者逃走,這一個多月昌化陷入了徹底的無政府狀態,零零落落陸續又有一些黎民叛軍襲擊了小城,還有不少漢人土匪海盜乘火打劫,這個小縣城剩下的活人已經形同僵屍,奄奄一息坐以待斃了。
林曉帶著人開始賑濟難民、林水生留下西拉雅土著營、學生軍在昌化縣城,自己帶著部隊出去找鐵礦。幾十名中外勘探師在部隊保護下進入了昌化西部山區,開始找礦。
沒過幾天,中華軍第三艦隊特遣部隊也到了昌化西麵的八所港,同時,勘探師們來一則好消息:在昌化縣西5o餘裏的地方,在尹峰船主指點出的地方,某條小河以南的山穀中,在此處地表現了銅礦,呈孔雀石類型,已經按照尹船主的建議取名“石碌嶺”。在銅礦層往下挖不過幾尺,上好的鐵礦石立刻暴露出了地表。林水生喜出望外之際,趕緊向崖州方麵的顏思齊要求增派援軍鞏固這一地區,同時他也開始在石碌嶺以南建築堡壘,準備長期控製這一鐵礦區。
林曉這幾天忙著整頓政務,把流落在縣城四周的難民們都召集過來,從分遣艦隊調集糧食救濟他們。他還要求崖州迅調集文職官吏來昌化,要恢複本縣的社會次序。同時,他把幾十名捉生手向北麵撒開,讓他們去探聽北麵官軍的消息。
就在他忙著重新建立昌化縣政府機構的時候,派出的探子們紛紛趕回來報告:一支官軍的部隊已經突破臨高和文瀾水一線,將那裏的黎民叛亂武裝統統驅趕進了山區,前鋒部隊距離昌化縣城已經不到三十裏了。
借助著改進後的望遠鏡和特種營開展的忍者訓練,這些中華軍捉生手在情報偵查方麵,相對明朝官軍而言處在單方麵透明的狀態。
出外偵查的捉生手現,這支部隊打著一些奇怪的旗號,但是其中有俞谘皋的將旗,人數不多,大約隻有2ooo餘,但是卻從臨高一直南下打到昌化以北,穿越過數萬黎民亂軍和土匪。
“俞谘皋,隻可能是他了。”剛剛趕回昌化來收集給養的林水生抓抓頭皮,為難地說:“鐵礦那邊的幾個黎人村寨剛剛被我們打服了,鐵礦堡也剛剛開始建築,水手火槍隊還得駐守在那一帶。”
“昌化縣城也不能丟,否則鐵礦堡壘那邊的駐軍就成了孤軍了。”林曉搖搖頭說:“你必須派幾哨火槍隊回來,幫助守城。”
林水生道:“這個沒問題,我隻是擔心土著營和學生軍的戰鬥力,我留守此地,林大哥,你立刻由海路去崖州。你是本次海南之戰的主管,由你協調援軍比較合適。”
林曉哈哈一笑:“得了,林兄弟,我也是見過大陣仗的,馬尼拉那會我也是衝殺在前的,……由海路去崖州的信使我已經派出,我和你一起在昌化城內等著俞谘皋,看看你的同學有什麽能耐。
隨著官軍接近昌化,中華軍捉生手在野外偵查中開始遇到挑戰,官兵探子居然能夠在深夜進入叢林地帶,與經曆過**高山密林和呂宋叢林訓練的中華軍捉生手交手。從對方的手段來看,很明顯,對方也企圖進行戰場情報遮蔽,這是中華軍軍校教授的戰場基礎戰術流程。
林水生聽到了中華軍捉生手的報告後,不禁苦笑搖頭:“看來,我們都想到一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