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自己兼並第九鎮的有幾個人物;劉裕拿起了桌上的文件看了起來。
第九鎮統製徐紹楨,在原本曆史上是武昌起義後又遭到滿族軍官槍擊才憤然起義,但是如今卻提前被張勳軟禁,在江寧起義中並未揮出任何作用。作為最高長官,此人卻在第九鎮中並無威望,屬於典型的書生,即沒有野心,也不擅長軍事,更控製不了下屬部隊,隻要在麵子上給足了,基本上就不需要再過多注視的人。
三十六標一營管帶林述慶,所部駐紮在鎮江,由於起義的突然和時間之短並未來得及參與江寧起義。但從此刻的情報來看,似乎排擠走了標統攻克鎮江自立為‘鎮江都督’,是個有野心但是沒有足夠實力的人。
曆史上,由於杭州起義後迅拿下江寧,同盟會並未派出足夠的聯絡員前來聯係,也使得骨幹如柏文蔚等人尚為來得及趕到江寧便已光複。若不是如此,恐怕劉裕連幾千人都拉不走。
而此刻,至少城內應該會有一半人能夠被收入麾下,這還要感謝自己通過製造局的方式提前做好了準備,聯係了人數。
那麽,下一步怎麽打算;是聽從段祺瑞的吩咐北上,還是留在江寧做進一步觀看?
至少在目前,自己的部隊還不足以與北洋相較衡,而且既然江寧光複的聲望已然取代了曆史上武昌起義的影響,那麽可預見的是清廷的重心必然轉移到這裏。而作為尚未公然反叛的北洋軍,則必然要與**軍幹上那麽幾架才好交差;也就是說自己如果不遵從北洋的號召則很有可能被視為背叛……到時候恐怕就不是僅僅交火那麽簡單了。
在這個時候可不能得罪實力鼎盛的北洋。
況且這也不錯,江寧作為未來民國的短暫都必然魚目混雜,並不適合自己這個擁有實力但是資曆浮淺的人混。自己隻需駐兵江北遠離民初的那一係列政治,等袁大頭定都北京後,自然可以返回江寧重奪久業。
想到這裏,劉裕便開始寫信給製造局的高層;劉汨、施密特、張長等人,要求他們開始準備將全製造局內的槍支儲存起來,準備北上的時候一並帶走。
製造局是劉裕計劃中的重中之重,不可能完全地交給孫文他們糟蹋。為了能夠在自己不在的情況下保住製造局,劉裕也是煞費苦心地把製造局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轉讓給了赫爾曼一家。有洋人作為明麵上的擁有者,政府也就不敢太過分了。畢竟在這個時代,雖然很無奈,但是洋人在中國才是一等公民……誰叫他們的祖國在過去可以為了區區幾個公民的利益就向大清開戰?雖然這隻是帝國主義為了侵略而找的接口,但是普通老百姓卻不大明白這一點;他們認識到別說洋國家,就是普通洋人也不好惹。
當然,這麽重要的事情不是一兩件信件就能解決的,自己等空下來還得專門去一次製造局。
現在,得先會見已經湧入江寧的**同誌們了……
重新站起身子,劉裕整理了一下軍服,戴上擺在桌子上的軍帽後大步走出房間。大廳處已經有不少人聚集在那裏,有的是本地士紳、有的是**誌士、更有各路起義軍急忙派來的聯絡人員。
原本互相交談的他們看見劉裕走進後都是一肅,眼前男子不過二十出頭,卻已經建立了碩大功業。或有嫉妒者,也有欽佩者。
“兄弟劉裕,不忍滿清把這天下搞得烏煙瘴氣,所以便聽從孫先生、黃先生的號召,建立了這蘇浙**軍。兄弟不才被弟兄們選為總司令,憑一腔熱血靠上下**誌士的奮戰拿下江寧城,也算是為**貢獻了一份力量。諸位都是開明人士;要麽是心存**的,要麽幹脆就是我劉裕的同誌。今日肯來兄弟這裏,實在是蓬蓽生輝在這裏,兄弟就先謝謝諸位了”
雖然前後語句並不通順,但是此刻在場的眾人也不會計較這些。就算劉裕擺出一副土匪樣子又如何?既然有求於人,自然不會有那麽多要求。
在場的人紛紛致禮,幾名與劉家有舊的士紳便準備上前與劉裕套近乎,卻見劉裕大手一擺,道:“兄弟知道諸位有諸多事情要與兄弟商量,但還請諸位稍等片刻,且隨兄弟到城外麵去見見我們新中國的第一批老百姓”
說罷,向眾人示意後領著一幹衛士便朝門外走去。
眾人互相看了看,也遂一同而去。
在前兩江總督衙門外,已經聚集起了不少百姓。從昨天開始,**軍的士兵們就在大街小巷裏麵宣傳說剛剛攻下江寧的總司令將會在衙門前麵與百姓見麵,並且宣傳**軍的政策。
江寧被攻克時並未太多波及到百姓,他們在聽見槍聲後早就躲入房屋內了。而入城後,這些**軍也並未燒殺搶掠;雖然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時有生,但習慣了兵大頭橫行霸道的百姓們卻依然覺得這支部隊不同往常。
很簡單,**軍說來也隻是偷偷從攤鋪上拿些吃食而且畢竟是少數;若是過去的舊軍,恐怕就直接上去搶光了。
況且江寧作為南中國比較開放的城市之一,市民們也相較其他城市更多地接觸西方的思想,其中就包括**和民主。雖然絕沒有到為之而獻出姓名的地步,但至少不會覺得太過陌生。此外,至少是暫時江寧城得由**軍控製了。而且大家說實話對這大清也是失望透頂,更對清廷能否扛過這一次持懷疑態度。
綜合以上因素,百姓們自然很關心未來的統治者的政策,也就難怪當劉裕走到門外時,已經有數千人蝟集在一起了。
望著密密麻麻的人群,劉裕下意識地挺了挺身子,大步走到臨時搭建的平台上,先是對眾人敬了一軍禮,然後操起一件鐵皮做的簡陋話筒大聲道:“兄弟就是蘇浙**軍總指揮劉裕……”
第九鎮統製徐紹楨,在原本曆史上是武昌起義後又遭到滿族軍官槍擊才憤然起義,但是如今卻提前被張勳軟禁,在江寧起義中並未揮出任何作用。作為最高長官,此人卻在第九鎮中並無威望,屬於典型的書生,即沒有野心,也不擅長軍事,更控製不了下屬部隊,隻要在麵子上給足了,基本上就不需要再過多注視的人。
三十六標一營管帶林述慶,所部駐紮在鎮江,由於起義的突然和時間之短並未來得及參與江寧起義。但從此刻的情報來看,似乎排擠走了標統攻克鎮江自立為‘鎮江都督’,是個有野心但是沒有足夠實力的人。
曆史上,由於杭州起義後迅拿下江寧,同盟會並未派出足夠的聯絡員前來聯係,也使得骨幹如柏文蔚等人尚為來得及趕到江寧便已光複。若不是如此,恐怕劉裕連幾千人都拉不走。
而此刻,至少城內應該會有一半人能夠被收入麾下,這還要感謝自己通過製造局的方式提前做好了準備,聯係了人數。
那麽,下一步怎麽打算;是聽從段祺瑞的吩咐北上,還是留在江寧做進一步觀看?
至少在目前,自己的部隊還不足以與北洋相較衡,而且既然江寧光複的聲望已然取代了曆史上武昌起義的影響,那麽可預見的是清廷的重心必然轉移到這裏。而作為尚未公然反叛的北洋軍,則必然要與**軍幹上那麽幾架才好交差;也就是說自己如果不遵從北洋的號召則很有可能被視為背叛……到時候恐怕就不是僅僅交火那麽簡單了。
在這個時候可不能得罪實力鼎盛的北洋。
況且這也不錯,江寧作為未來民國的短暫都必然魚目混雜,並不適合自己這個擁有實力但是資曆浮淺的人混。自己隻需駐兵江北遠離民初的那一係列政治,等袁大頭定都北京後,自然可以返回江寧重奪久業。
想到這裏,劉裕便開始寫信給製造局的高層;劉汨、施密特、張長等人,要求他們開始準備將全製造局內的槍支儲存起來,準備北上的時候一並帶走。
製造局是劉裕計劃中的重中之重,不可能完全地交給孫文他們糟蹋。為了能夠在自己不在的情況下保住製造局,劉裕也是煞費苦心地把製造局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轉讓給了赫爾曼一家。有洋人作為明麵上的擁有者,政府也就不敢太過分了。畢竟在這個時代,雖然很無奈,但是洋人在中國才是一等公民……誰叫他們的祖國在過去可以為了區區幾個公民的利益就向大清開戰?雖然這隻是帝國主義為了侵略而找的接口,但是普通老百姓卻不大明白這一點;他們認識到別說洋國家,就是普通洋人也不好惹。
當然,這麽重要的事情不是一兩件信件就能解決的,自己等空下來還得專門去一次製造局。
現在,得先會見已經湧入江寧的**同誌們了……
重新站起身子,劉裕整理了一下軍服,戴上擺在桌子上的軍帽後大步走出房間。大廳處已經有不少人聚集在那裏,有的是本地士紳、有的是**誌士、更有各路起義軍急忙派來的聯絡人員。
原本互相交談的他們看見劉裕走進後都是一肅,眼前男子不過二十出頭,卻已經建立了碩大功業。或有嫉妒者,也有欽佩者。
“兄弟劉裕,不忍滿清把這天下搞得烏煙瘴氣,所以便聽從孫先生、黃先生的號召,建立了這蘇浙**軍。兄弟不才被弟兄們選為總司令,憑一腔熱血靠上下**誌士的奮戰拿下江寧城,也算是為**貢獻了一份力量。諸位都是開明人士;要麽是心存**的,要麽幹脆就是我劉裕的同誌。今日肯來兄弟這裏,實在是蓬蓽生輝在這裏,兄弟就先謝謝諸位了”
雖然前後語句並不通順,但是此刻在場的眾人也不會計較這些。就算劉裕擺出一副土匪樣子又如何?既然有求於人,自然不會有那麽多要求。
在場的人紛紛致禮,幾名與劉家有舊的士紳便準備上前與劉裕套近乎,卻見劉裕大手一擺,道:“兄弟知道諸位有諸多事情要與兄弟商量,但還請諸位稍等片刻,且隨兄弟到城外麵去見見我們新中國的第一批老百姓”
說罷,向眾人示意後領著一幹衛士便朝門外走去。
眾人互相看了看,也遂一同而去。
在前兩江總督衙門外,已經聚集起了不少百姓。從昨天開始,**軍的士兵們就在大街小巷裏麵宣傳說剛剛攻下江寧的總司令將會在衙門前麵與百姓見麵,並且宣傳**軍的政策。
江寧被攻克時並未太多波及到百姓,他們在聽見槍聲後早就躲入房屋內了。而入城後,這些**軍也並未燒殺搶掠;雖然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時有生,但習慣了兵大頭橫行霸道的百姓們卻依然覺得這支部隊不同往常。
很簡單,**軍說來也隻是偷偷從攤鋪上拿些吃食而且畢竟是少數;若是過去的舊軍,恐怕就直接上去搶光了。
況且江寧作為南中國比較開放的城市之一,市民們也相較其他城市更多地接觸西方的思想,其中就包括**和民主。雖然絕沒有到為之而獻出姓名的地步,但至少不會覺得太過陌生。此外,至少是暫時江寧城得由**軍控製了。而且大家說實話對這大清也是失望透頂,更對清廷能否扛過這一次持懷疑態度。
綜合以上因素,百姓們自然很關心未來的統治者的政策,也就難怪當劉裕走到門外時,已經有數千人蝟集在一起了。
望著密密麻麻的人群,劉裕下意識地挺了挺身子,大步走到臨時搭建的平台上,先是對眾人敬了一軍禮,然後操起一件鐵皮做的簡陋話筒大聲道:“兄弟就是蘇浙**軍總指揮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