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這個詞,李典自然是沒有聽說過。


    字麵上的涵義,他大概多少能理解一些,大概就是把花換成木頭的意思,但也不是理解的很透徹。


    不透徹便不透徹了,無所謂。


    李典這個人頗有自知之明,有什麽不該問的事就不去深究。


    這種算計荊楚本地豪族的事情,是機密,劉琦肯告訴他,說明劉琦對他信任,李典很感激。


    但李典也明白,劉琦對他信任,卻不是他肆意揮霍的本錢。


    不該亂打聽的別打聽。


    在南郡,他巨野李氏一族是剛搬過去的外來戶,凡事還是低調一些的好。


    劉琦來回看著張允與李典:“二位與琦,皆是相知的舊識,翌日琦若能得兩千石,必以校尉之禮待之。”


    這兩千石的意思,自然就是南郡太守之職。


    張允反應快,他搶在李典之前,當先表示效忠。


    “謝公子!末將必為公子效死命,縱有刀山箭雨,亦萬死不辭。”


    李典並不與張允爭先,他隻是輕言相謝。


    隨後李典又道:“少君,當下有一大事,讓某心中頗憂慮。”


    “曼成所慮為何?”


    李典歎道:“少君向朝廷請立東京,雖為妙策,然若等袁氏兵馬趕至司隸,尚需時日,董卓深恨荊楚之人,若在袁紹等兵馬至前強攻,我軍何以擋之啊?”


    張允顯然對此也深為擔憂。


    “表弟,曼成所言甚是!益州軍已經去梁縣駐紮了,咱們沒有幫手,末將聞西涼軍戰馬極多,衝鋒陷陣天下無敵,若與之在平原交鋒,我軍恐不能保全……末將建議當立刻尋一縣城作為屏障,使西涼鐵騎不能發揮其所長。”


    尋一城廓防守,令對方的騎兵無用武之地,這確實是最簡單的方法。


    劉琦站起身,安慰二人道:“公等所言之事,我以有籌謀,二位放心,我已有了安排……在袁紹等人抵達前,定能擋住西涼軍的攻勢。”


    張允和李典彼此互相對視了一眼。


    益州軍在時,聯合兩軍之力恐也未必能抵擋西涼軍,如今隻剩荊州七千兵將,且多為步卒,就算是進駐一縣,怕也是堅持不了多久。


    少君為何這般自信?


    李典拱手道:“願聞公子高見?”


    劉琦慢步走到兩人身前,低聲問道:“敢問二位,在關東群雄之中,當下,何人可稱為董卓心腹大患?”


    李典和張允麵麵相覷,不知劉琦為何突然問這個。


    張允略帶猶豫地回道:“以末將度之,董卓之心腹大患,自是可引領當世門閥的袁氏兄弟。”


    劉琦搖了搖頭,道:“袁紹袁術四世三公,得天下士族擁護,他們算是董卓的對手,但並不是董卓當下最大的威脅。”


    “當下?”


    李典恍然而悟,似是想明了劉琦之所指。


    “公子口中所言者,莫不是孫破虜?”


    孫破虜,便是目下在陽人城駐紮的孫堅。


    劉琦長歎口氣,道:“孫堅勇武威猛,與涼州的虎狼之師打的有來有往,破胡軫,斬華雄,目下可算是威震西涼諸將,在關東諸群雄中,能以兵勢正麵擊敗西涼軍對董卓產生威脅的,隻有孫堅一人。”


    說罷,便見劉琦轉身走到帳內屏風上懸掛的皮圖前,用食指在地圖上輕輕一點。


    “在袁紹抵達司隸之前……我們去找孫堅,與他同駐陽人城!”


    張允和李典都是若有所思。


    劉琦一臉笑容的繼續道:“和孫堅同駐一城,我們便無需擔心西涼軍了……縱然是李傕,郭汜之流率兵來了,有孫堅的強軍在旁,我亦無懼!”


    劉琦是穿越者,後世全民皆商的市場經濟社會,讓他深深的明白了借力打力的重要性。


    無論是在戰場還是商場中,最重要手段是資源整合。


    如果事事都靠自己來處理,那進步緩慢不說,且成效很低。


    無論做什麽事請,在陷入困境的時候,都需要借用旁人的資源來分攤自己成本,這是人處於世的一大通用準則。


    貸款,牛人信用背書,信托,企業共營,借用政策風向,都是如此。


    而現如今,率領著戰鬥力不強荊州軍的劉琦,打算去借孫堅來做自己的庇護傘。


    但……這事能成嗎?


    張允猶豫地道:“公子,孫破虜雖驍勇善戰,麾下又有強兵,但、但此人也是虎狼心性,荊州的上任刺史和南陽郡守,便都是亡命於其手,西涼軍雖然凶如豺狼,但孫堅也勢同猛虎……與虎相伴,恐未必是好事。”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李典也道出了心中疑惑:“張司馬所言甚是,而且,咱們與孫堅無甚交情,去陽人縣尋求其庇護,他未必肯接納咱們吧?”


    劉琦的表情很鎮定,顯然這兩人所陳述的諸事之弊,他事前也都想到過。


    “二位可能有所不知,在離開荊州之前,蔡瑁曾寫了一封書信給我,那是他寫給曹操的書信,托曹操想辦法替我接洽袁紹,為兩方彼此引薦。”


    “曹操?”


    李典的神色有些變了,道:“我知此人!此人昔日亦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昔日的大司農曹嵩之子,在兗豫之地,可算是頗有些名望。”


    劉琦點點頭,道:“曹操雖非刺史,亦非郡守,但其身份特殊,又與袁紹相善,目下在關東聯軍中代奮武將軍之職。”


    奮武將軍這個稱號比較特殊,雖是雜號將軍,但一般擔任的人,都是督軍或監軍的角色。


    當然,這個所謂的監軍,也不過是群雄給他些麵子而已……或者說是給袁紹麵子。


    曹操目下隻是個名義上的監軍,可是諸郡守各自為政,他又能監管誰來?


    劉琦繼續解釋道:“我從魯陽返回軍中後,就派人將蔡瑁寫給我的書信送去了酸棗,交給曹操,終於在前幾日得到了曹操的回信。”


    張允和李典聽到這,知道關鍵來了。


    “曹操所言何事?”


    劉琦微笑道:“曹操想代袁紹,跟我見上一麵。”


    “代表袁紹?”張允驚詫出聲:“袁紹緣何要見公子?”


    劉琦揣摩道:“袁紹擁立劉虞為帝不成,被我宗親聯盟斥責,目下在士人眼中,位置較顯尷尬,而袁術反倒是因提出立劉寵為儲之事,聲望一時間水漲船高,頗有力壓他這個盟主的勢頭。”


    李典想通了個中關鍵:“袁紹是打算與我宗親之盟示好……挽回聲望?”


    劉琦抿著嘴笑道:“差不多吧,曹操想來就是他的說客。”


    張允好奇道:“說起來,袁術擁立劉寵為儲並借道與我荊州軍,明眼人一看便知此事與我們有關,袁紹吃了癟,居然還來與我們示好?這可非袁術所能比了。”


    “這就是袁紹的大氣之所在了。”劉琦長歎口氣:“不要小瞧這位關東軍盟主,論及膽略與胸襟,他比袁術可是大了不止一點半點。”


    張允依舊是沒太明白:“可是,袁紹派曹操來與我們相會,這和我們去陽人與孫堅相會,有何關係?”


    劉琦笑道:“關係很大,我前番之所以能向袁術借道成功,利用的便是袁氏兄弟彼此間的明爭暗鬥,如今袁紹擁立劉虞失敗,繼而袁術要立陳王為儲,怕是這兩兄弟之間的關係已是水火不容了……曹操身為聯軍中的奮武將軍來與我相見,這麽大的動作,袁術豈能不知?他又焉能坐視不理?”


    李典恍然道:“眼下距離我們最近的聯軍駐地,便是孫堅所在的陽人縣,而孫堅又是袁術之附庸,怕是不用我們主動去找孫堅,袁術都得讓孫堅邀請我們前往陽人縣,用他來看住我們和曹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並收藏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