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的使者很快來到了前線的袁紹軍陣前。


    使者向袁紹呈遞上了審配的親筆書信,請袁紹早做決斷。


    袁紹捋順著胡須,坐在主位上,一臉沉默地看著手中的書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少時,便見他抬起頭來,看向使者道:“正南之意,若何?”


    使者很是恭敬地回複袁紹道:“回稟丞相,大司農的意思,是請丞相能夠順水推舟,暫時與劉琦言和,好生安定時局,休養生息,畢竟我們新立的朝廷在名義上並不能與雒陽朝廷相比,眼下境內時局依舊不穩,況且屍鄉一戰,我軍損失慘重,不宜再大興征伐了。”


    袁紹不滿地道:“問題是,這一次並非袁某去打他雒陽,而是那劉伯瑜派人來打袁某人的!”


    使者嗬嗬一笑,道:“大司農之意,劉伯瑜此番率兵東向,不過是為了能夠借機誅除朝中破壞他新政的人,如今劉琦在雒陽屠殺過萬,雖是安定時局,但出這麽大事,其轄境內不可能依舊安定,所以他一定會率兵回返雒陽穩定局勢……此時議和,對我們兩方都有好處。”


    袁紹聞言不由沉默了。


    少時,便聽他緩緩開口道:“你且下去休息,待吾與諸公商議之後,再做定論。”


    “諾。”


    那使者下去之後,袁紹便派人將逄紀,許攸,辛評,辛毗等人找來,共同研究當下之局。


    眾人聽了袁紹的闡述之後,皆覺得此時此刻,還是與劉琦議和,更符合眼下的時局利益。


    最終,袁紹決定聽從他們的意見,與劉琦議和,暫且歇兵。


    使者返回鄴城,向審配陳明了袁紹的意思。


    審配立刻派人,以天子的角度,遣使者前往劉琦的大營,答應與對方進行和談。


    既然是議和,特別是這種兩軍不分勝負的議和,那自然不是簡簡單單的互相派個人過去知會一聲就算完了,一定是要進行公開討論,並簽訂條約,方才作數。


    劉琦方麵告知鄴城天子的使者,他們對於這次議和,有兩個條件,一是議論的地點要由劉琦一方決定,第二點是對方要派足夠有分量的人物來與己方和談。


    使者返回鄴城,將此事告知了審配,而審配自然也通知了前線的袁紹。


    袁紹心中大為不滿。


    這許多年來,都是別人因為顧忌他的勢力遷就他,可如今這劉伯瑜居然讓自己派人到他指定的地點去議和,還要派出分量足夠的人物,這擺明了是要壓自己一頭。


    袁紹本來是要發怒的,但許攸勸他眼下還是以時局為重,莫要因一時之氣而毀掉和談。


    河北需要休養生息,河南也需要休養生息。


    經過了許攸等人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諫後,袁紹終於平息了胸中的怒火。


    “去與劉琦和談,當用誰人?”


    許攸拱手道:“依照許某愚見,此番去與劉琦和談的人,不應僅僅指派我軍中人前往,應也邀上曹孟德一方派人同行,畢竟事關天下走勢,曹操又是丞相的左膀右臂,不宜怠慢,此時拉上他,定是有益無害。”


    許攸的話深得袁紹讚同。


    於是,議定的是袁曹雙方各派兩名使者和兩名武將通往。


    ……


    兩方和談的地點定在了中牟縣,袁紹一方派遣了許攸,逄紀,張郃和徐晃領軍拱衛,外加曹軍的荀彧和程昱,由夏侯淵和曹洪領軍拱衛。


    劉琦的兵馬後撤百裏,將中牟縣讓位出來在兩軍的正中,而議和就是定在了中牟縣之中。


    袁軍的議和團來到了中牟縣之後,雒陽一方的議和團也隨之來到了此地。


    雒陽方麵派來的議和使者是荀諶,荀攸,徐庶和蒯越,同時由呂布,趙雲,徐榮,張遼四員大將率兵來輔。


    雙方在見了麵之後,先是針對疆界,然後關於戰爭後的賠償,以及各自的政治地位展開了激烈的辯駁。


    談判這種事情,是個細致活,一般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談完的,因為這當中牽扯的利益特別複雜,特別是邊界利益,一般都是雙方最為激烈的爭論焦點。


    經過了整整半個月的激烈角逐,兩方才在邊界,賠償等一些方麵上達成了初步共識,至於雙方在政治方麵……則根本無法達成共識,隻能暫且擱置。


    畢竟正統地位事關兩股勢力今後的發展與前途,誰也不會讓步的。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雒陽方麵,向鄴城提出了一個要求。


    雒陽方麵要求袁紹送一個人質過來,而且必須是袁氏一族的正統子嗣,由此表示對方和談的誠意。


    當他們向雒陽一方表示反對的時候,雒陽方麵卻表示,他們也會同樣送出一名宗室作為人質送往河北,而這名人質就是當今天子的親弟弟,劉表的二兒子劉琮。


    而此時,劉琦已經在向中牟縣駛來的途中了。


    逄紀和許攸一聽對方提出這個消息,當時就懵了。


    這不是欺負人麽?!


    許攸和逄紀不敢擅專,急忙派人飛馬回去向袁紹稟報。


    同時,消息也很快被有心之人傳到了河北鄴城。


    ……


    前線談判的消息也很快就傳到雒陽,劉表在得知劉琦要拿劉琮換袁紹人質之後,異常驚恐,急忙命人去前線向劉琦討要說法。


    劉琦似乎早有預料,他親自給劉表回信,讓父親盡管安心。


    他告知劉表,自己不過是在試探袁紹的虛實,用劉琮當人質的事情不過是說說而已,就算是到了最後,袁紹當真會派人送袁家子過來為人質,自己也會找出理由反悔,將這事攪黃。


    劉琦的真正目地,是想看一看在這樣的情況下,袁紹究竟會犧牲誰來當人質!僅此而已。


    消息傳回了袁紹的本陣答應之後,袁紹大為震怒,當即否定了這個建議。


    他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確——姓劉的愛談不談,要人質……門都沒有!讓他滾!


    前線負責和談的許攸等人向雒陽方麵轉達了這個意思,當然袁紹的髒話他們沒有傳達。


    但雒陽方麵的態度很堅決,人質是必須要進行交換的,若是不交換人質,那就證明袁紹沒有和談的誠意,而且己方已經選定了人質的人選,且身份不低,還是天子的親弟弟,現在雒陽方麵又沒有要對方送皇親過來,隻是要袁家一個子嗣,為何不給?


    難道對鄴城的偽朝而言,一個袁家子要比漢室皇親還要值錢不成?


    袁家子當然比皇親值錢,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是不能放在明麵上說。


    一時間,談判僵持了下來。


    而談判的進程,鄴城方麵也已經掌握了消息。


    按照審配分析,此時此刻,沒有後台背景的二公子袁熙,似乎是最適合被當做人質送往雒陽。


    但就在這個時候,袁紹的後妻劉夫人又站出來興風作浪了。


    她單獨找了審配,希望能夠用前線的袁譚,代替袁熙送往雒陽作為人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並收藏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