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自立了……”</p>
朝鮮,袁崇煥握著細作傳回的消息,久久無言。</p>
“大明……亡……”</p>
也不知過多久,袁崇煥才似回過神來,喃喃自語,似自問,又似在確定一個事實。</p>
“亡……”</p>
“亡了……哈哈哈哈……”</p>
“哈哈哈哈……大明,亡了啊……”</p>
袁崇煥放聲大笑。</p>
“你李修不是忠臣嘛,不是要死守著大明嘛?”</p>
“你不是稱我袁崇煥為賊嘛?”</p>
“哈哈哈哈哈……你才是真正萬古不易的賊!竊國之賊,遺臭萬年!”</p>
“哈哈哈哈哈哈……”</p>
這一刻,袁崇煥似乎徹底褪去了往日的平靜澹然。</p>
他是賊,但他頂多是一個藩鎮割據之小賊,但他李修,是竊國大賊,是遺臭萬年的賊!</p>
這暢快之間,袁崇煥似是想到了什麽,驀然清醒。</p>
他猛的幾步走出房門,死死的盯著那王京城樓上之大明日月旗。</p>
“不,大明還沒亡!”</p>
過了許久,袁崇煥才言之確鑿的吐出這句話。眉宇間,滿是難以抑製的興奮。</p>
他遼鎮是賊嘛?</p>
一開始,確確實實是。</p>
清君側大旗豎起後,更是確定了賊的這個身份。</p>
清君側,誅李修!</p>
但現在,李修篡國,那他這個清君側大旗依舊高豎的遼鎮,還是賊嘛?</p>
或許還是,但,似乎,也已經不是……</p>
清君側的大旗還在遼鎮豎著,如今他李修篡國自立,清君側的大旗已從口號,徹徹底底變成現實!</p>
他遼鎮,似乎已經是大明最後的堅守!</p>
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他遼鎮在,大明,就還沒亡!</p>
思緒至此,袁崇煥腦海裏亦是瘋狂的轉動著,這,似乎又是一個天賜良機!</p>
“清君側,誅李修……”</p>
“反恒複明……”</p>
袁崇煥不停的自言自語著,整個人,亦是在房中來回踱步著。</p>
篡國自立,縱使他李修根基再深,這天下,不服者,也絕不在少數。</p>
若在大恒境內,那必然遲早被他李修鎮壓剿滅,但,他遼鎮,若成了反恒複明的希望……</p>
隻要成了絕望中最後的希望,那以往的過去,都不會是問題。</p>
隻要稍加操作,那,大江南北,那無數的仁人誌士,似乎都能為他所用,成為遼鎮壯大騰飛的資糧!</p>
如今之遼鎮,已然與後金達成協議,他遼鎮坐鎮遼東走廊及朝鮮,為後金擋住山海關及登來的攻擊,而後金的戰略方向,則徹底轉至蒙古。</p>
如此之下,他遼鎮,事實上已然坐擁千裏江山……</p>
隻要將那份龐大的資糧納入懷中,再與後金蒙古聯合,他遼鎮,也不是不能鑄就王霸基業!</p>
思緒至此,袁崇煥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來。</p>
蒙古,後金,遼鎮,就他遼鎮最弱,若非如今局勢所逼,恐怕他遼鎮早就被後金吞並了。</p>
若這次借此良機,操作得當的話,他遼鎮,或許就能一躍成為遼東一霸了。</p>
</p>
當麵隋煬帝楊廣舉國之力,三征高麗,都難竟全功。</p>
他統轄遼東走廊及朝鮮,再得中原仁人誌士相助,又豈會比不上區區一個高句麗!</p>
更別說,還有蒙古與後金存在!</p>
踏!</p>
最終,步子驟停,袁崇煥快步行至書桌前,筆毫揮舞,一封看上去一片赤膽忠心討恒繳文,便就此成型!</p>
“來人,將此繳文,送至大明各地,能鬧出多大聲勢,就給本督鬧出多大聲勢!”</p>
“務必讓天下人都知道,本督與咱們遼鎮,與李修這等篡國賊子誓不兩立!”</p>
“傳令,命廣寧各衛擺出架勢來,水師也適當出擊,不求戰果,但聲勢,一定要弄出來!”</p>
……</p>
在漠南。</p>
曆經數年,曾經被李修劃分秩序的漠南草原,如今已徹底亂成了一鍋粥。</p>
林丹汗率漠北鐵騎,馬踏漠南,後金應漠南各部請援之求,八旗鐵騎盡出,同樣也是馬踏漠南草原。</p>
而漠南蒙古數部,在這各方算計之下,亦早沒了當初叩邊大明時的豪情。</p>
當初李修劃分漠南草原秩序時,特意做出的分割,在如今,亦是成了一個天大的弊處。</p>
漠南蒙古數部,沒有一個統一的號令,縱使是被侵略者,但得益於蒙古部族對強者習慣性的臣服。</p>
如今漠南蒙古,看似是借助後金之力,抵抗著林丹汗的擴張,但事實上,儼然已經成了林丹汗與後金的爭鋒。</p>
漠南蒙古數部,貌合神離,皆是各自心有所屬。</p>
有想著投靠林丹汗的,有想著投靠後金的,更有想著借助大明,如今之大恒軍力的支撐……</p>
而自李修篡國自立的消息傳到草原,本就激烈的戰局,更是徹底陷入了白熱化。</p>
在這之前,縱使大明京城混亂,但無論是代善,亦或者林丹汗,再或者漠南蒙古各部,自然都會有所擔憂。</p>
畢竟,九邊橫列數十萬大軍,著實讓人膽顫心驚,一旦出兵草原,那可就是天大的禍患。</p>
而如今,篡國自立,那不用想都知道,秦公也好,大恒天子也罷,皆是會深陷在篡國自立後的反噬之中,哪裏會有餘力出兵草原。</p>
不趁著這個機會達成所願,待大恒平定內亂,不用想都知道,必定會和中原曆朝曆代一樣,將目光看向草原。</p>
所謂天賜良機。似乎,隨著這次篡國自立,再次降臨到了草原,降臨到了林丹汗與代善的身上。</p>
篡國自立的消息一至,無論是林丹汗,亦或者代善,皆是為之開懷大笑。</p>
似乎,真的是老天爺在保佑著他們。</p>
想當初,秦公鐵騎橫掃草原,威臨遼東,那是何等的威勢,是何等的恐怖。</p>
對他們而言,又是何等的絕望,在那赫赫軍威麵前,是令人窒息的如山壓力!</p>
可……天無絕人之路,自那一次絕望過後,天賜之良機,一次接一次的降臨。</p>
從大明境內天下皆反,到大明京城朝政爭鬥,再到如今的篡國自立,都將那支戰無不勝的鐵騎,死死的陷在內亂的泥潭之中,給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寶貴的喘息調整之機。</p>
不然的話,他們,又豈敢擅動絲毫,又豈會達到如今逐鹿草原的地步!</p>
死局,在一次次天賜良機之下,已然告破,甚至,逆轉死局的可能,都已經出現……</p>
“要麽一統漠南,要麽,就平分漠南!”</p>
在這篡國自立的消息傳來之後,原本大戰正酣的代善與林丹汗,亦是開始有了共同的默契。</p>
他們,有著共同的強敵,一個曾經,以及現在,都保持著讓他們絕望實力的強敵。</p>
強敵不滅,他們之內鬥,隻會讓強敵坐收漁翁之利。</p>
而這個強敵,如今,已然深陷內患泥潭,病體虛弱。</p>
趁他病,要他命!</p>
甚至都無需派使者聯絡,兩位草原梟雄,所思所慮,儼然已經變得一致起來……</p>
……</p>
朝鮮,袁崇煥握著細作傳回的消息,久久無言。</p>
“大明……亡……”</p>
也不知過多久,袁崇煥才似回過神來,喃喃自語,似自問,又似在確定一個事實。</p>
“亡……”</p>
“亡了……哈哈哈哈……”</p>
“哈哈哈哈……大明,亡了啊……”</p>
袁崇煥放聲大笑。</p>
“你李修不是忠臣嘛,不是要死守著大明嘛?”</p>
“你不是稱我袁崇煥為賊嘛?”</p>
“哈哈哈哈哈……你才是真正萬古不易的賊!竊國之賊,遺臭萬年!”</p>
“哈哈哈哈哈哈……”</p>
這一刻,袁崇煥似乎徹底褪去了往日的平靜澹然。</p>
他是賊,但他頂多是一個藩鎮割據之小賊,但他李修,是竊國大賊,是遺臭萬年的賊!</p>
這暢快之間,袁崇煥似是想到了什麽,驀然清醒。</p>
他猛的幾步走出房門,死死的盯著那王京城樓上之大明日月旗。</p>
“不,大明還沒亡!”</p>
過了許久,袁崇煥才言之確鑿的吐出這句話。眉宇間,滿是難以抑製的興奮。</p>
他遼鎮是賊嘛?</p>
一開始,確確實實是。</p>
清君側大旗豎起後,更是確定了賊的這個身份。</p>
清君側,誅李修!</p>
但現在,李修篡國,那他這個清君側大旗依舊高豎的遼鎮,還是賊嘛?</p>
或許還是,但,似乎,也已經不是……</p>
清君側的大旗還在遼鎮豎著,如今他李修篡國自立,清君側的大旗已從口號,徹徹底底變成現實!</p>
他遼鎮,似乎已經是大明最後的堅守!</p>
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他遼鎮在,大明,就還沒亡!</p>
思緒至此,袁崇煥腦海裏亦是瘋狂的轉動著,這,似乎又是一個天賜良機!</p>
“清君側,誅李修……”</p>
“反恒複明……”</p>
袁崇煥不停的自言自語著,整個人,亦是在房中來回踱步著。</p>
篡國自立,縱使他李修根基再深,這天下,不服者,也絕不在少數。</p>
若在大恒境內,那必然遲早被他李修鎮壓剿滅,但,他遼鎮,若成了反恒複明的希望……</p>
隻要成了絕望中最後的希望,那以往的過去,都不會是問題。</p>
隻要稍加操作,那,大江南北,那無數的仁人誌士,似乎都能為他所用,成為遼鎮壯大騰飛的資糧!</p>
如今之遼鎮,已然與後金達成協議,他遼鎮坐鎮遼東走廊及朝鮮,為後金擋住山海關及登來的攻擊,而後金的戰略方向,則徹底轉至蒙古。</p>
如此之下,他遼鎮,事實上已然坐擁千裏江山……</p>
隻要將那份龐大的資糧納入懷中,再與後金蒙古聯合,他遼鎮,也不是不能鑄就王霸基業!</p>
思緒至此,袁崇煥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來。</p>
蒙古,後金,遼鎮,就他遼鎮最弱,若非如今局勢所逼,恐怕他遼鎮早就被後金吞並了。</p>
若這次借此良機,操作得當的話,他遼鎮,或許就能一躍成為遼東一霸了。</p>
</p>
當麵隋煬帝楊廣舉國之力,三征高麗,都難竟全功。</p>
他統轄遼東走廊及朝鮮,再得中原仁人誌士相助,又豈會比不上區區一個高句麗!</p>
更別說,還有蒙古與後金存在!</p>
踏!</p>
最終,步子驟停,袁崇煥快步行至書桌前,筆毫揮舞,一封看上去一片赤膽忠心討恒繳文,便就此成型!</p>
“來人,將此繳文,送至大明各地,能鬧出多大聲勢,就給本督鬧出多大聲勢!”</p>
“務必讓天下人都知道,本督與咱們遼鎮,與李修這等篡國賊子誓不兩立!”</p>
“傳令,命廣寧各衛擺出架勢來,水師也適當出擊,不求戰果,但聲勢,一定要弄出來!”</p>
……</p>
在漠南。</p>
曆經數年,曾經被李修劃分秩序的漠南草原,如今已徹底亂成了一鍋粥。</p>
林丹汗率漠北鐵騎,馬踏漠南,後金應漠南各部請援之求,八旗鐵騎盡出,同樣也是馬踏漠南草原。</p>
而漠南蒙古數部,在這各方算計之下,亦早沒了當初叩邊大明時的豪情。</p>
當初李修劃分漠南草原秩序時,特意做出的分割,在如今,亦是成了一個天大的弊處。</p>
漠南蒙古數部,沒有一個統一的號令,縱使是被侵略者,但得益於蒙古部族對強者習慣性的臣服。</p>
如今漠南蒙古,看似是借助後金之力,抵抗著林丹汗的擴張,但事實上,儼然已經成了林丹汗與後金的爭鋒。</p>
漠南蒙古數部,貌合神離,皆是各自心有所屬。</p>
有想著投靠林丹汗的,有想著投靠後金的,更有想著借助大明,如今之大恒軍力的支撐……</p>
而自李修篡國自立的消息傳到草原,本就激烈的戰局,更是徹底陷入了白熱化。</p>
在這之前,縱使大明京城混亂,但無論是代善,亦或者林丹汗,再或者漠南蒙古各部,自然都會有所擔憂。</p>
畢竟,九邊橫列數十萬大軍,著實讓人膽顫心驚,一旦出兵草原,那可就是天大的禍患。</p>
而如今,篡國自立,那不用想都知道,秦公也好,大恒天子也罷,皆是會深陷在篡國自立後的反噬之中,哪裏會有餘力出兵草原。</p>
不趁著這個機會達成所願,待大恒平定內亂,不用想都知道,必定會和中原曆朝曆代一樣,將目光看向草原。</p>
所謂天賜良機。似乎,隨著這次篡國自立,再次降臨到了草原,降臨到了林丹汗與代善的身上。</p>
篡國自立的消息一至,無論是林丹汗,亦或者代善,皆是為之開懷大笑。</p>
似乎,真的是老天爺在保佑著他們。</p>
想當初,秦公鐵騎橫掃草原,威臨遼東,那是何等的威勢,是何等的恐怖。</p>
對他們而言,又是何等的絕望,在那赫赫軍威麵前,是令人窒息的如山壓力!</p>
可……天無絕人之路,自那一次絕望過後,天賜之良機,一次接一次的降臨。</p>
從大明境內天下皆反,到大明京城朝政爭鬥,再到如今的篡國自立,都將那支戰無不勝的鐵騎,死死的陷在內亂的泥潭之中,給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寶貴的喘息調整之機。</p>
不然的話,他們,又豈敢擅動絲毫,又豈會達到如今逐鹿草原的地步!</p>
死局,在一次次天賜良機之下,已然告破,甚至,逆轉死局的可能,都已經出現……</p>
“要麽一統漠南,要麽,就平分漠南!”</p>
在這篡國自立的消息傳來之後,原本大戰正酣的代善與林丹汗,亦是開始有了共同的默契。</p>
他們,有著共同的強敵,一個曾經,以及現在,都保持著讓他們絕望實力的強敵。</p>
強敵不滅,他們之內鬥,隻會讓強敵坐收漁翁之利。</p>
而這個強敵,如今,已然深陷內患泥潭,病體虛弱。</p>
趁他病,要他命!</p>
甚至都無需派使者聯絡,兩位草原梟雄,所思所慮,儼然已經變得一致起來……</p>
……</p>